今天100度,太热了!
树荫下边大家抢着停车,早来晚走,躲避这哄哄热的天,今年热得早,热得厉害!西瓜不愁卖肯定的,电梯里遇到一个邻居,手里拿着冰激凌,一边走一边吃,说,如果不这样会晕倒:)我也有冰激凌,回头也吃点吧,还有西瓜呢,原本想这周末不买西瓜了,看来还得买,接下来还是那么热。
这两天天热烦,还有担心的事儿,患癌的朋友要手术了,经过了几次化疗,符合了手术标准昨天住院今天说是手术。希望她一切顺利吧。医生说她挺重的,而且说影像看到的跟实际手术时候能看到的也会有差别。我觉得医生也是提前打预防针吧,担心手术后病人接受不了。
现在网上信息很多,其实大家自己心里都有数的,只是希望从医生那儿得到更多的专业讲解,也是想得到一些心理安慰吧。过去的医生帮助家属瞒着病人的病情,现在多半都不会了,尤其担心病人回头找后账。反正我觉得,现在的医生不是过去的医生了,现在的病人也不是过去的病人了,都在改变。
才知道,现在手术的病人如果有可能需要输血得家人献血才行。
上网查了一下,2014年就这样的了。当时有人反映,官方网站专门写文说不是强迫的,这个从来没有听说的事儿,我专门去网上查了一下,这叫互助献血,源于1998年的《献血法》,后来发现献血猎头泛滥,在2018年就停止了,大概是2000年疫情的时候,因为献血人少,病人多,所以又恢复了这个互助献血。
其实现在多半也是都花钱找人献血,因为很多人病人术后需要照顾,而家里没有那么多闲人,55岁以上的人不能献血。
我朋友这次肯定是需要输血的,她是大手术。
看有些报道说,有的病人被医生告知,手术输血这样恢复得能快一点,有营养。记者专门采访了医生,因为病人的家属没有献血,后来手术就没有输血,家属觉得是因为没有献血所以不给输血,医生说,不需要输血的不输血,毕竟输血不是什么好事儿,那个血不是你自己的,也是有风险的。
我觉得医生说的是对的,但是记者还追问,医生又说一遍,不需要输血最好不输血。有时候记者也是凭自己的判断,他一定也是觉得输血是一件好事儿。
有一篇报导里一个家属讲她爸爸癌症符合了手术条件后住院,医院就跟她说得献血,说如果不献血就得等有了血才能手术,她为了让她爸爸早一天手术,就到处跑去献血,结果这种互助献血的必须在医院采血地方献血。
她原来一直献血的,也有献血证,但不能用,只能再献血。她献了400,十分钟的时间。她说她这是第32次献血了,原来经常献红血球,那个比较慢。这是她介绍经验给大家,说不要到时候到处跑去找献血站,就得在医院献血,当时查你血是不是合格。
我还看见报道说,因为大多数人是A型血和O型血,所以这两种血的患者,特别需要互助献血,如果是B型的就不那么缺。我估计O型最缺,因为它可以谁都用。真不容易啊,那么多人,那么多病人,需要血的肯定很多,过去真是咱们要听说谁治疗输血了,那真是吓人,现在估计输血的机会也多了,所以血就更缺了。
最好别生病,更别生大病,太麻烦了。
不跟医院打交道,很多事儿都不知道,现在有网络,很多事儿上网搜一下就是一大堆,总能看得明白,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现在的医生因为被没有医德的影响得声誉很差,所以大家都会坚信自己认为的、听别人说的都是对的,也才会在医生解释的时候根本听不进去。想要他认为的那个结论,拼命地一遍一遍地提相同的问题。
一个人当失去信任之后,再想挽回就比较难了。这是我们都有体会的。
反正都在自己,好好做好自己非常重要。
最近在追《以法之名》还有两天就要看完了,这部剧简直想象不到的好看,据说是编剧花了三年的时间走了十几个城市,走访了100多个检察官编出来的,应当很多都是真实的吧。
看网友说烂尾了,我还没看到最后,一部剧不烂尾不知道为啥那么难,看了这么多年的剧,不烂尾的屈指可数。不能要求太高吧,哪儿能都是经典剧呢。很多剧都是现编现拍,难免瑕疵横生,看得太认真了就会发现很多漏洞和不合情理的事儿,但话说回来了,现在现实当中不合情理而发生的事儿也不少呢。
这天热得不行,还是看莲花吧,能感觉得到一丝清凉!
祝大家周四快乐!
热浪滚滚看莲花
晓青 (2025-07-10 09:52:37) 评论 (48)今天100度,太热了!
树荫下边大家抢着停车,早来晚走,躲避这哄哄热的天,今年热得早,热得厉害!西瓜不愁卖肯定的,电梯里遇到一个邻居,手里拿着冰激凌,一边走一边吃,说,如果不这样会晕倒:)我也有冰激凌,回头也吃点吧,还有西瓜呢,原本想这周末不买西瓜了,看来还得买,接下来还是那么热。
这两天天热烦,还有担心的事儿,患癌的朋友要手术了,经过了几次化疗,符合了手术标准昨天住院今天说是手术。希望她一切顺利吧。医生说她挺重的,而且说影像看到的跟实际手术时候能看到的也会有差别。我觉得医生也是提前打预防针吧,担心手术后病人接受不了。
现在网上信息很多,其实大家自己心里都有数的,只是希望从医生那儿得到更多的专业讲解,也是想得到一些心理安慰吧。过去的医生帮助家属瞒着病人的病情,现在多半都不会了,尤其担心病人回头找后账。反正我觉得,现在的医生不是过去的医生了,现在的病人也不是过去的病人了,都在改变。
才知道,现在手术的病人如果有可能需要输血得家人献血才行。
上网查了一下,2014年就这样的了。当时有人反映,官方网站专门写文说不是强迫的,这个从来没有听说的事儿,我专门去网上查了一下,这叫互助献血,源于1998年的《献血法》,后来发现献血猎头泛滥,在2018年就停止了,大概是2000年疫情的时候,因为献血人少,病人多,所以又恢复了这个互助献血。
其实现在多半也是都花钱找人献血,因为很多人病人术后需要照顾,而家里没有那么多闲人,55岁以上的人不能献血。
我朋友这次肯定是需要输血的,她是大手术。
看有些报道说,有的病人被医生告知,手术输血这样恢复得能快一点,有营养。记者专门采访了医生,因为病人的家属没有献血,后来手术就没有输血,家属觉得是因为没有献血所以不给输血,医生说,不需要输血的不输血,毕竟输血不是什么好事儿,那个血不是你自己的,也是有风险的。
我觉得医生说的是对的,但是记者还追问,医生又说一遍,不需要输血最好不输血。有时候记者也是凭自己的判断,他一定也是觉得输血是一件好事儿。
有一篇报导里一个家属讲她爸爸癌症符合了手术条件后住院,医院就跟她说得献血,说如果不献血就得等有了血才能手术,她为了让她爸爸早一天手术,就到处跑去献血,结果这种互助献血的必须在医院采血地方献血。
她原来一直献血的,也有献血证,但不能用,只能再献血。她献了400,十分钟的时间。她说她这是第32次献血了,原来经常献红血球,那个比较慢。这是她介绍经验给大家,说不要到时候到处跑去找献血站,就得在医院献血,当时查你血是不是合格。
我还看见报道说,因为大多数人是A型血和O型血,所以这两种血的患者,特别需要互助献血,如果是B型的就不那么缺。我估计O型最缺,因为它可以谁都用。真不容易啊,那么多人,那么多病人,需要血的肯定很多,过去真是咱们要听说谁治疗输血了,那真是吓人,现在估计输血的机会也多了,所以血就更缺了。
最好别生病,更别生大病,太麻烦了。
不跟医院打交道,很多事儿都不知道,现在有网络,很多事儿上网搜一下就是一大堆,总能看得明白,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现在的医生因为被没有医德的影响得声誉很差,所以大家都会坚信自己认为的、听别人说的都是对的,也才会在医生解释的时候根本听不进去。想要他认为的那个结论,拼命地一遍一遍地提相同的问题。
一个人当失去信任之后,再想挽回就比较难了。这是我们都有体会的。
反正都在自己,好好做好自己非常重要。
最近在追《以法之名》还有两天就要看完了,这部剧简直想象不到的好看,据说是编剧花了三年的时间走了十几个城市,走访了100多个检察官编出来的,应当很多都是真实的吧。
看网友说烂尾了,我还没看到最后,一部剧不烂尾不知道为啥那么难,看了这么多年的剧,不烂尾的屈指可数。不能要求太高吧,哪儿能都是经典剧呢。很多剧都是现编现拍,难免瑕疵横生,看得太认真了就会发现很多漏洞和不合情理的事儿,但话说回来了,现在现实当中不合情理而发生的事儿也不少呢。
这天热得不行,还是看莲花吧,能感觉得到一丝清凉!
祝大家周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