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状元 考上北大却缴不起学费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重庆渝中区状元 考上北大却缴不起学费(高清组图) 重庆晚报

[adinfo]

虽然家庭贫穷,但杨越一家人却过得很开心。

一张北大录取通知书让杨越喜忧参半

杨越酷爱打篮球

父母帮杨越提前准备行李

为了能给孩子凑足学费,父母拿出家里的积蓄。

一家人住在20平方米的农村理发屋

他说,学习让我很享受很满足

7月23日,一封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让杨越一家快乐不已:他以渝中区理科状元(裸分)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录取了、本硕连读八年。

然而,距北大新生入学缴费截止日期(8月15日)只剩下10天,6000元的学费和1200元的住宿费,成了横亘在杨越赴京求学路上的“天堑”。一家人东拼西凑也仅仅筹到3470多元。

但在1993年六一儿童节出生的他天性乐观,面对有可能因差钱上不了北大的现实,他却说“我享受过学习的乐趣,已经很满足了。”

重庆晚报记者朱昕勤实习生陈枢通讯员叶元忠何云香文史宗伟实习生周邦静摄

一家人住在

20平方米的理发屋

残缺的土灶、破损的篾条墙、报纸敷裹的窗户,屋顶是油毛毡顶———这就是杨越的家;而这个家,还是不久前才过世的姨妈的(高中3年痛失三大至亲———奶奶、伯父、姨妈);一台多年前从二手市场买回的康佳彩电和一把嘎吱作响的鸿运扇,是家里仅有的两样电器。

3日下午5时,杨越从母校办完所有手续后赶回荣昌老家古昌镇。一进屋,满头是汗的他便脱下崭新的绿格衬衫(半个月前一个哥哥送的),一头扎进厨房,帮父母淘菜做饭:菜头、土豆、咸菜。

母亲卢绍琼是理发工人,父亲杨英德曾在水泥厂当搬运工,但因腰肌劳损,失去了重劳动力,只能跟妻子学起了理发。小小的理发屋,成了杨越一家4口(杨越还有一个年长4岁的姐姐),唯一的生活来源。

杨家理发屋,是最传统的农村理发屋,理一个发只收两三元,且在赶场天时才有生意,一家人的月收入从未超过千元。

理发屋只有20平方米,一匹布帘和一张旧柜子,把狭窄的小屋隔成了三间,里间是姐姐住,外间是父母住,中间仅仅一张单人床,从小学至今,杨越都在这间4平方米不到的小屋度过。

穿的衣服

是邻家哥哥剩下的

杨越很少穿新衣服,很多衣服都是邻家哥哥剩下的,他的班主任高凌宇说,杨越吃穿很节约,印象中就没穿过新衣服,但他性格开朗乐观。

不仅这样,杨越从小到大也没有一件玩具。

“他读小学六年级时,唯一一件玩具童车,还是别人耍厌了转给他的!”卢绍琼说,丈夫为此重新给童车修补并上色;但杨越毫不嫌弃,骑着这辆童车在镇里四处飞奔,得意极了!

直到有同学嘲笑他:“你都12岁快读初中了,还在骑六七岁娃儿的童车。”倔强的杨越从此把童车丢在一边,直到童车生锈也再未碰过。

怕孩子憋出心病,父母只能说:“人,生来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自己活得开心就好。”

从此,没有玩具,没有电视,夏天,家里舍不得点蚊香,杨越和姐姐被蚊子叮得全身是包,巴掌拍得啪啪响,胳膊、背上、腿上,被拍得红一块、白一块……

杨越现在用的手机,还是姨妈生前送给他的,但为了省钱,杨越的电话费花销极少。

小学时捡初中试卷

回家练习

理发屋隔壁的镇中学,常常有大把空白试卷和复习卷子被清理出来,还在读小学的杨越就把这些卷子捡回家里自习。中学老师知道后,主动把多余的试卷免费送给他……

进入荣昌初级中学后,杨越更加努力,成绩稳居前茅。到了初三,杨越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有主城重点中学前来荣昌“掐尖”。

第一家来游说杨越“加盟”的学校,正是求精中学。招生老师曾慕容(已退休)来到杨家的那天,恰是杨越15岁的生日。

曾老师得知杨家因没钱为他买生日蛋糕时,年过半百的曾老师走遍了整个乡镇,想为杨越买个生日蛋糕;但因乡镇偏僻没有蛋糕店,曾老师只能花50元钱买来一箱精装精典牛奶。

杨越说,这是他第一次吃到高档的小盒装牛奶。

事后,虽然有更高级别的重点中学,用更丰厚的条件向杨越抛出了橄榄枝,但杨越一家都婉言谢绝,“因为感动已心有所属。”

最后,杨越以裸分671分成为渝中区理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

“这样的家出奇的温馨”

快乐心声:虽然家穷,但为了我们姐弟,爸妈从来没有外出打工;天天能和他们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事。虽然穷得一周吃不上两顿肉,但父母把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从没为家庭琐事、柴米油盐红过脸。

这样的家出奇的温馨,让我可以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读书。我从没嫌弃过家穷,反而对这个贫穷的家充满感激……

“我打篮球父亲为我进球叫好”

快乐心声:我爱上打篮球,父亲便从附近中学捡来个报废的“掉皮篮球”,有空就催着我去锻炼身体,老爸不能蹦蹦跳跳和我一起打球,但他会为我投进的每个球叫好。

“学习就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快乐心声:高中3年,我在求精中学宏志班住读,学校减免了我全部学杂费。为了省钱,我每学期只有放假才回家一次,因为一趟往返车费200元,足以够他或父母一个月的生活开支。同样为了省钱,父亲从来没来主城看过我,母亲则只来过学校两次。

对我来讲,学习就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我很快乐。

□重庆晚报记者:祝贺你考上北大,但看来却是喜忧参半。你担心过会因为钱错过北大吗?

■杨越:整个读书的过程我很享受,这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虽然我不想错过北大,但我家就是砸锅卖铁,也拿不出这钱。

□重庆晚报记者:现在的3470多元钱是哪儿来的?

■杨越:都是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贺礼”,50元、100元、200元……还有上个月我到大足做家教培训赚了1200元。

□重庆晚报记者:你姐姐的经济状况怎样?

■杨越:我姐姐毕业刚好一年,工作不是太好,她已经尽可能地帮我了。

□重庆晚报记者:那你打算怎么办?

■杨越:我会再找份临工,争取在9月去北京前再挣点钱。刚才我还从北京大学官方网站上得知,如果在8月15日没法打款汇去学费,学生仍有机会于9月在京报到时,通过申请北大的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借钱,先缴齐书学费,再通过日后的勤工俭学还款

查看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