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左派学者号召前往中国公安部声援薄熙来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北京左派学者号召前往中国公安部声援薄熙来(图) 德国之声
[adinfo]
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王铮在网上发出了关于薄熙来事件的第五封公开信,她抗议中国官方对仍然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薄熙来采取的党内"双规"措施是"非法拘禁",并号召民众5月3日一起为薄熙来代表"报案"。
王铮发出的公开信在拥薄的左派一方引起巨大分歧,支持者如《南风窗》主笔李北方表示一定会到场支持,而大多数的知名毛派代表则选择沉默。更有毛派认为应该相信党中央,并质疑说,"她这么搞根本不是帮薄而是落井下石,这样的人是嫌薄死的慢,往死催。"
闯馆新版本
王铮在4月28日的网络公开信中说,4月26日,她曾见到薄熙来家人,并获知仍未全国人大代表的薄熙来确系已被"非法拘禁",自3月15日以来,其家人不断要求探望,均遭拒绝,并被威胁"你这样对他没好处"。
此外,网传薄熙来几年前就已经重金属中毒,其妻谷开来皮肤癌是谣言。但根据王铮的说法,薄家人4月16日得到间接信息称"薄现健康状况良好。"家人疑惑传谣之目的,担心监禁期间,会被真的"重金属中毒"。
王铮从薄熙来家人处,获得了关于2月份王立军闯入美国成都领事馆的最新版本。
根据她的说法,
"王立军并非主动进入领事馆,2月6日早,薄去了云南,当晚王接到中央电话,称有一西藏喇嘛在领馆,让王去接洽,并告王不要开政府车去。"她转述薄熙来家人的说法称,"上述内容是重庆市长黄奇帆在2月7日进入成都美领馆接王时,王对黄奇帆说的。黄当时没能把王带走,2月8日,安全部来人将王带走。"
王铮强调说,上述情况为薄熙来家人"亲口所述",并同意王将其公开。
但在4月27日,王铮再次见薄家人,欲为其录制视频时,这位"薄家人"其却称24日,王与薄家见面后,有人来警告过:在这样,(薄熙来、谷开来)一个都出不来,所以"不敢再公开"。
王铮说,上述薄熙来家人透露了黄奇帆所言内容的具体来源,并称,黄当时是当着不少人面说的,但之后不知为何,黄此后又予以否认。
在4月28日晚接受本台的采访时,王铮表示不能透露上述"薄家人"的具体姓名和身份。
抗议非法拘禁
在王铮此前的几次公开信中,曾要求面见薄熙来,因中国法律有规定,人大代表未经罢免,不得采取限制自由的强制措施,而中纪委并非法定的侦查机关,依法也无权对公民采取限制自由的强制措施。
在上述的公开信中,王铮表示,任何政党、组织都有权制定内部纪律,甚至可以不合理,但不能不合法。现已请楚证明薄熙来受到的是党内调査,不是司法机关调査。而党内调查手段不能超出国家的任何法律。中纪委若以调査为由使薄熙来失去人身自由,将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和立法机关,不能纵容执政党违法犯罪。
王铮质疑说,"一个政党对其党员的处理如果不受国家法律约束,那么跟黑社会和邪教组织又有什么区别?"
在另一封公开信中,她向中国最高法院提出检举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涉嫌
"颠覆国家政权"。
在4月28日的最新的公开信中,她宣布,她本人将于5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行鞠躬礼后,前往东长安街上的公安部报案。她将举报:中共中央非法拘禁全国人大代表薄熙来,请求公安部立即解救薄熙来。
她说,"中共中央是政党机关,不是国家机关,其犯罪行为不属《刑法》规定的职务犯罪,而属于普通犯罪。但因涉案人均位高权重,影响巨大,故直接向贵部举报,请遵照中共前不久的严肃教诲"党内不允许有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殊党员",予以立即查办。
不计成败
4月28日晚间,王铮对本台确认,此前多封公开信确为她本人所写。
王铮是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副教授,主讲国际贸易等课程,据网络公开信息王铮,女,1965年9月出生,江苏省江都县人。1995年获吉林大學经济学硕士,1996年起,她任教于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1年任职副教授。
王铮除了表示自己将到公安部声援薄熙来外,还呼吁支持薄熙来的民众跟进。
她说,"关心薄熙来代表的朋友们,非法拘禁不是民事纠纷,而是刑事犯罪,任何个人都有义务办案或举报,如果薄熙来的家人,迫于压力不能出面,我们就更应履行报案义务。
"如果5月3日我不能准时出现,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失去自由,那么,恳请大家替我去公安部为薄熙来代表办案。"她对拥薄的民众喊话说,"请大家克服心理恐惧,我们一直依法行事,我们没有错!大家是去报案,是履行公民义务,这不是集会,也不是游行,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而我们是去尽义务。"
对5月3日的"报案"行动,她告诉记者,"既不乐观,但也并没什么不乐观的。"
她说,大家的可能都会想到会有阻力,但是,我的做法一直都是依法办事的,没有任何突破法律框架的,"按说不会有太大的阻力"。但王铮强调,这一行动"完全是自发的",不是什么机会,也不是什么游行",大家只是去"尽义务
",中国老百姓一直没这个意识。
她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法制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