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6月18日爆料称,薄熙来治渝期间,多名在汪洋主政时期得到重用的重庆官员都被贬到闲职,取而代之的则是薄的亲信,招来不少官员的不满。
孟建柱无力管渝公安任命
2007年中共十七大时,汪洋、薄熙来双双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随后,2007年11月30日,薄熙来接替汪洋职务出任重庆市委书记,而汪洋则调任广东省委书记。刘光磊于汪洋主政时期的2006年开始在重庆工作,担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
薄熙来接掌重庆后,2009年,王立军追随薄熙来到重庆出任公安局副局长,后更取代刘担任局长,令刘在公安局没有任何职务,变成“光杆司令”。香港《明报》报道,重庆消息人士透露,刘光磊当时对此安排十分不满,不止一次上京向公安部反映情况;但当时面对身为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身兼国务委员的公安部长孟建柱,对重庆这一人事任命也无能为力。
薄、王下台后的刘光磊称自己在“打黑”期间,曾当面向王立军指出“打黑”有扩大化之嫌。但上述消息指出,刘虽然是市委常委,当时根本无能力制衡王立军,只能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助纣为虐”之嫌。在“打黑”期间不少有争议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都可以看到重庆市政法委介入、引导法庭审判的动作。
暗箱作业 调走汪洋爱将
另一名被贬的官员,是在汪洋治下、年仅47岁就当上南岸区委书记的张季。薄入主重庆后,张被调到市委农工委任书记,实际被投闲置散,薄熙来的亲信夏泽良入主南岸区。薄熙来下台后,张季被问及当年这一突然调动的原因时,笑称“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他指当时自己也向当局问过调动理由,“他们也没人回答,说是工作需要”。
谈及对后任夏泽良的印象时,张表示,自己在区里时间长,5年区长,4年书记。他当区长时,夏泽良还是县里的副职,“那就和我们差得很远了,和我们也不熟悉”。他又指当局“突然把夏调过来”后,两人只有半小时交接谈话,此后也“不便多问”。张5个月后再被贬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后回京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
从简历看,在薄主政重庆之前,夏泽良与薄几乎毫无交集。但消息人士指出,薄主政重庆后,夏与薄的关系迅速升温,到后来发展到农历新年期间夏家人和薄一起吃饭,关系密切。薄被免职不到一周,夏泽良就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境外媒体报道,在英国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的谋杀案中,薄家杀人用的毒药山埃(氰化钾),就是由夏提供的。
另一名据称被薄贬的官员,是在汪洋时代极受重用的范照兵。范在2005年开始出任市委常委兼市委秘书长,薄熙来入主两年后,他被调任相对不太重要的统战部长。接任市委秘书长的,则是在商务部期间曾追随薄3年的徐鸣,徐鸣随后也跻身市委常委,扮演薄的总管和文胆重要角色。去年底,徐鸣出任两江新区工委书记。
打黑掀恐慌 300民企老板逃亡
除官员外,薄熙来对汪洋主政重庆时留下的对民企倾斜的政策,也作了较大改变。《明报》报道,重庆学者指出,汪洋时期重庆很重视民企,但薄熙来更喜欢大型投资,强调八大政府投资公司的作用,民营企业家则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遭打压。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指出,薄熙来主政期间,曾有民企老板接到“座谈会”通知,各人到场后,发现召集的政府部门是公安局,而非工商局、税务局等主管部门,在场警官开场就说“我知道大家都不是黑社会”,与会商人指“一到场那个气氛就不对”。随后,在场警员向企业家索要捐款,部分捐款额度逾千万元。上述消息指,这批捐款都不入市政府财政,而是直接由公安局控制。“打黑”在民营企业家中引起恐慌,一家公司被打掉后,和他有关系的商家纷纷外逃,直到“打黑”高潮退去,才逐渐返回重庆。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3月15日接掌重庆后,开始重新强调“维护民营企业合法利益的态度”。大陆媒体引述官方数据指出,1997年到2005年期间,民营经济占重庆市GDP比重从22.64%上升到43%,在汪洋执政2年间(2005至2007),比重再上升2.5%。但在薄主政下,其比重到2011年增长较慢,4年才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