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横行:中国人的戾气究竟是从何而来?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武汉一女教师乱穿马路被纠错 监督员劝阻挨耳光

  多年前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名动一时。现如今,我们的感觉却刚好相反:从朝空姐泼水到掌掴不让座男子,再到将燃烧瓶投向领导……中国人似乎越来越爱生气了。在自身的利益面前,我们是有权利生气的,但如果你生的气已成了暴戾之气,也终究会转化为暴力。

  
  北京打车乘客因插队引发全武行

  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

  现在的中国人很爱生气

     地铁乘客打架很常见

  走在大街小巷你会随时感到“戾气”喧腾无处不在动不动就爆发得没有任何征兆。相互偶尔触碰就会引爆无休无止的争吵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从因为不让座掌掴残疾男子到怒打插队者,再到因为孩子的工作,把燃烧瓶投向领导,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

  他们通过网络发泄心中的戾气

     小伙未给抱小孩女子让座被扇5耳光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既可以揪出贪官污吏成为“网络民主”的发源地,又是无聊“戾气”发泄的最佳出口。有些网络暴民说话刻薄,竞相比赛以最刻薄的语言羞辱对立派别的人格。在杭州的公交车上一个小伙因未给抱小孩女子让座,被女子同伴连扇5耳光鼻血横流,部分网友网上留言说打得好;北京西站一男子因插队叫嚣被狠揍,不少人在微博上表示支持,并称:“这就是插队的报应!赤裸裸的报应!” 更有甚者称,应该多打死些这样的人。从某种程度上看对打人行为的支持折射出来的社会心态比打人行为更危险。

  生气在转变成无缘无故的仇恨

     邵阳自来水公司袭击案后果惨重

  邵阳血案发生后,网友的反映大多不是谴责行凶者,而是狂呼“该烧死那些龟儿子”。因为石某虽然杀了人,但在一些网民看来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背后可能有更值得关注的腐败。这足以说明,一些人的是非和善恶标准已经扭曲到了何种程度,这其中蕴含的危险倾向,或许比血案本身更可怕。[详细]

  在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扩大的今天,地位低下的人们很容易将对不公平的仇视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仇视。但即便有的官员涉嫌腐败,也不必认为他们活该被烧死,没人有权利剥夺他人的生命。

  中国人为什么变得充满戾气?

  气由心生 国人心虚太浮躁

     “插队”让很多人生气

  人们急于表达渴望成功,甚至无法忍受成功的过程来得过慢,一切都要趁早出名、赚钱、晋升、买房子……置身这样喧嚣而聒噪的环境,人们不想倾听或者说来不及倾听,更别说把某些东西进行沉淀;如此人们当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当你在北京西站拖着行李排队等候出租车,突然有一个人跑到你前面插队,你也可能会很生气;反之如果有插队的机会,也许你也会去插队。走在大街上当你和汽车“狭路相逢”有几个司机会让你先通过?而反过来,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可能也不愿意去让行人。

  投诉无门 他们只能用暴力的方式发泄心中怒火

 

    90后求职被骗,刺死中介

  男孩外出打工被骗 刺死黑中介:一个90年出生的年轻男孩吴艳春,因为在到东莞市找工不想遇到黑中介被骗了300元,为讨回被骗的300元吴某将中介员工刺死。当求职者被黑中介欺骗时,他没有更多的资源或者能力来为自己求得公平,于是选择以暴力的方式终结同为弱者的中介员工的生命,以慰藉内心的愤怒。

  占领飞机成唯一投诉渠道:上个月10余名乘客为维权“占领”东航飞机8小时。其中的乘客谢先生说:“我不是无理取闹,我有打过热线市长热线,12315投诉热线以及东航的投诉热线,但是全都是踢皮球没有一个真正出来说话负责的人。”他表示,我们打了他们多电话以后都没用,我们都觉得我们只有这样做才是我们唯一投诉的渠道。

  不公平的机制成为火气大的导火索

  就业机会不平等酿成邵阳惨祸:邵阳事件虽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它揭示的矛盾却是普遍存在的。邵阳惨祸产生的背景就是,作为个体参与市场和社会竞争的机会还不均等,,至少就业机会还不均等,这也是石某内心怨愤产生的根源。作为事实上的既得利益者,虽已有一个孩子进入了自来水公司,但她仍不满足,原因很简单:既然机会本来就不均等,也许还有比自己更大的受益者,这很可能让她在提出更高要求时感到理直气壮。

  人的不公平感越强要求就越多: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区域也好,甚至是整个社会也好,人们的不公平感越强,建立在不公平感基础上的要求就越多,因为只有提出更多的要求,才可能弥补面对不公平产生的那种巨大心理落差——撕裂她灵魂的,也许正是这个落差。

  我们有权生气 但要生得“正义凛然”

  戾气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会让冲动引发血案

 

    抚州市临川区政府外爆炸现场

  戾气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火气大了各种违背理性的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更高。从杨佳袭警杀人、钱明奇策划连环爆炸案,再到朱军持枪扫射法庭。如果他们能将戾气稍许沉淀,多为自己的未来、为家人的未来和他人的未来着想,事件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局。

  现在,仅仅因为不满公司未录用自己的孩子,内退女职工就心生怨毒,将内心燃烧的熊熊大火延烧到了公司领导身上。为了一个孩子的幸福她冲上去了,这样的结果是谁也未能料到的,然而剩下的两个孩子将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和别人苛责的眼光?

  人是有权生气的 生“正气”是杜绝冷漠的良药

  
  随处可见的“拆”

  我们并不是要叫大家都去做逆来顺受的“沉默的大多数”。但如果你生的气已成了暴戾之气,也终究会转化为暴力。

  在一个讲法制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面对强拆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很愤怒地说:“请你滚蛋!”他们不走就请警察来。若发觉警察与他们有勾结,那更严重。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但是不要把汽油浇到自己的身上。

  生气是杜绝冷漠的良药。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今年4月份天津数千市民以“散步”的方式抗议一家在附近破土开工的化工厂,随后市政府决定停止项目施工重新复审。如果多一些这样的“生气”无疑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咸菜头 发表评论于
其实过去几十年,打架一直都有,可能因为网络的问题,传播的比以前快,所以有错觉。
错觉 发表评论于
没看文章,其实美国的枪击案件也很多,难道不是戾气?感恩节排队打架的不都是美国人? 别妖魔化中国.
storit 发表评论于
打吧打吧,有压迫就有打斗。
NiteShade 发表评论于
回复mickeyii:

赞!

quote Cry the Beloved Country:
"Sadness and fear and hate, how they well up in the heart and mind, whenever one opens the pages of these messengers of doom."
翻译:“悲伤,恐惧和恨,每次当人们翻开这些毁灭者的书页,它们就会在人的心中堆积。”

我们很需要客观的人哦。
8等于4个2 发表评论于
停一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打架的多了,还是被报道的多了?
bornin1968 发表评论于
我回国三个星期,北京地铁看到两次大架 - 而且不是那种无家可归或问题少年,都是文质彬彬还带着女友 - 一言不合,四人打到了一起。。。
lauritaa 发表评论于
教育,法律,政治体制都极其不完善。
大家没安全感怕被骗被欺负。

另外,好像旧传统就爱鼓励大家生气,不大鼓励大家微笑着面对生活。
mme.potato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的奴性(从众性)很强,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上梁是来自于歪掉的下梁,就成了恶性循环。目前整个中国就处于恶性循环中,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只有崩溃一个结果。凤凰涅磐之后的事谁也猜不出,就看那个时代的领导团队了。
mickeyii 发表评论于
公民有权利享受权利,但是也有义务。所有事情,包括社会风气,都是中共执政无能的结果,但是这不是公民做坏事,变坏人的借口。不检讨自己的责任,一味讲责任推给中共,也只是阿Q的另外一个精神表现。
如果闯红灯也能怪中共路修的太宽,红灯设置时间太短的话,那就没什么药可救了。闯红灯是闯红灯,绿灯时候没有来得及过完整个大街,是完全的两回事儿,但是,这两回事儿被冠以了同样的借口。
中共继续执政,好像中国就没救了,但是如果,中国人把一切陋习归咎到中共身上,拒绝反省和改变,那个时候,中国有没有都不重要了。
乐亦其中 发表评论于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社会不公,而且没有言论自由,老百姓能做的唯有暴力。不应单从民众身上找问题,更应从执政党身上找解决办法。
中国5000年礼仪之邦何以成此困境?中国现在不仅仅需要一个启蒙运动,更需要一个胡适之。
PLA-CH 发表评论于
老是被一个人管着,心里头不服,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nakadachi 发表评论于
最有意思的是,當中國人移民歐美之後,戾气立刻減少三分。難道不是環境的問題嗎。
bluewhisper 发表评论于
打死插队的在英美法系的案例法里面,似乎是无罪的——记得以前看过这个案例,似乎是当年英国某个地方在发救济粮(施粥)的时候,有个插队的,结果被队伍的人打死了,法院判打死人者无罪,所以后来这个案例成为判例后,再没人敢插队了。所以,秩序是需要鲜血来维持的。
jerryyang 发表评论于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正常读者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就是不够戾气,如果学美国,那里有日本人的生存空间。
MarsFather 发表评论于
在落后的地方,加塞是一种习性。该打!
crotalo 发表评论于
几千都是这样打过来的

能打能斗的生存下来了 但却又是窝里斗(不停顿地逐鹿中原)

戾气DNA(同族斗因子)也就遗传下来 还变本加利

突变了 ... ...

国内国外的华人看谁谁是大爷

谁也不服谁 ... ... 只怕洋人!

哈哈 含怕洋大人的因子 狗P

小玄人 发表评论于
领导的责任。
pillpill 发表评论于
我在观看
greenhand8 发表评论于
不就是西方灌输的啰。什么自我中心,没有集体观念,人权大于主权。。。
闻立军 发表评论于
这个社会,横的让人躲着、让着,再加上金钱的诱惑,恶成为时尚。

你看那警察都狠:“罚款400元”,“为什么”,“超速”,“有证据吗?”,“我说超了你就超了”,“唔,,,”,“你付不付?”,“没钱”,“好啊,你不付,我马上改罚你800”,“那我付,400”。
全球变暖 发表评论于
请问:压在中国劳苦大众头上的新三座大山是什么?
名笔名 发表评论于
不是越来越坏,以前更坏,毫无疑问,由文革开始的。现在比三十年前好多了,文明多了。别颠倒黑白。
casualvisitor 发表评论于
1949年前的中國人還不像這樣,共匪來了後就變得一塌糊塗.
casualvisitor 发表评论于
中國人的壞德性都是被共匪三代表出來的.
40 发表评论于
因为大家都越来越发觉这个社会没有真正的公检法
bzonline123 发表评论于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关键时候有些当官的价值取向就会暴露无疑。要想糊弄过去是可能的,但是真的要骗得信任就很难了。本人上面的话还不只是对着中国说的。
小二儿 发表评论于
经济越高度发展,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越多,比如贫富不均,比如生活费过高,房子水电食品教育等,成为人类的沉重负担,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造成的,20%的富人控制着80%的穷人的生活原材料,这一切最后的后果就是,导致人类互相残杀,这是对贪得无厌的人类的惩罚。
人在外 发表评论于
我说一句话大家听了不要不高兴。其实现在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是这个世界的末期了。圣经说:可是你要知道,到了最后的日子,必有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那时候,人必专爱自己,贪爱钱财,自负,高傲,亵渎,忤逆父母,忘恩负义,不忠贞,没有亲情,不愿意达成协议,毁谤人,漫无自制,凶悍,不爱良善,出卖别人,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爱享乐不爱上帝,有敬虔的形式,却没有体现敬虔的力量。引自提摩太后书3章1-5接。
老北京炸酱面 发表评论于
那么,美国人戾气又是从何而来? 不管三七二十一,开枪就打。 其实,这是整个人类将要灭亡的前兆,不是那个国家独有
pcboy888 发表评论于
其实基本上就是说戾气是从制度来的。
现在分析问题其实非常简单,不管什么问题,原因都只有一个:制度。遇到问题,批评制度就好了。
haoleokla 发表评论于
从一点就能看出来中国文化的最基本丑恶, 陌生人迎面过是永远不会招呼一下的. 陌生人好象都是敌人, 海关过关永远不会和你笑一下, 饭店吃饭把服务员当丫环, 自己家里干净到大街上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 满大街的垃圾, 中国可能也不配存在在地球上.
小小S 发表评论于
中国,可怜的人很多,可恨的人也很多。唉
庐山 发表评论于
中国文化极端的斗争性
刘泰特 2011-05-20

恐怕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的斗争性像中国那样,是如此普遍,如此复杂,如此压抑,如此深刻,如此尖锐,如此破坏,如此疯狂,等等如此。

不愤不启,中国文化举世无双的智慧谋略,特别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内部斗争的经验总结。

中国的古籍,记载历史上的杀人如麻,民若草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风起云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撕心裂肺的斗争文化,使人毛骨悚然。

中国文化浪漫理想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标,期盼万事大吉,实现社会和谐安定,是中国文化极端斗争性的另一极矛盾统一性的深深渴望。这种渴望越强烈,说明社会文化的斗争陷入了越激烈。

中国文化“中庸之道”,是应对斗争文化而生;

中国文化“反者道之动”,是应对斗争文化而生“

中国文化皇帝的绝对权力,是应对斗争文化而生;

中国文化的玩世不恭、明哲保身,是应对斗争文化而生;

中国文化生于忧患,众志成城,满腔爱国,自强不息,也是应对斗争文化而生。

西方文化理所当然也包含着斗争性。那么中西文化各自发展的斗争性有何本质区别?

西方文化源泉上的精神独立性,带来西方文化内部斗争性相对具有平衡性,这种平衡性在近现代表现为西方政治的民主制,即三权分立。

西方政治文化的三权分立,本质是应对和协调社会矛盾的对立和斗争,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本质也是为了缓和平衡社会利益的激烈冲突。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平衡发展的一种本能反应。

但是西方文化的斗争性有效的得到了控制,即西方文化具有矛盾斗争硬约束的社会发展机制,社会因此呈现斗争发展的规则性(比如”三权分立“),矛盾发展的上升性。

而中国文化的斗争性历史性的处于平衡失控状态,斗争的矛盾双方处于原始的弱肉强食,社会平衡系统的规则还如同自然界的森林法则,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赢家通吃;社会政治相应的匹配物质利益的高度集中,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文化斗争的平衡系统是一种软约束,它没有硬性标准。

因为中国文化的物质权力意志至高无上,这种至上的物质权力不允许任何凌驾于它之上的、制约它的、平衡它的其它权力的存在;而西方文化平衡矛盾斗争硬约束机制存在的前提,就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有多极权力中心的存在。

笔者关于西方文化源头权力多极论的认识,实际是和西方人权文化”契约论“有着共识,即”契约论“的天赋人权和西方最初人权权变性的让渡理论。

中国文化内部的斗争平衡系统服从于绝对权力意志。

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最佳平衡的客观追求,中国文化平衡性既然失去了硬约束的客观机制,那就必然求其次的选择务虚的、精神象征性的软性约束,这就是理解中庸之道的平衡文化在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奥秘所在。

这也就理解为什么中国文化历史上用中庸之道来平衡社会矛盾,是软弱无力的,是形式主义的,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是浅度的停留在精神教化意义上的。

中庸之道的文化价值含义,也必然是模糊性的模棱两可,因为它最终必须服从于权力意志从中游刃有余,给权力意志留下任意活动的空间。

中国文化中庸理论的表面性和权力意志的实质性,决定了中国的国情是:中国文化表面上最讲中庸之道,最讲和谐,最盼太平,但是事实上,中国文化往往最走极端,最不和谐,最不太平。

说一套,做一套,自欺欺人,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端。

中国文化这种理论和实际的自相矛盾,导致中国社会物质利益的矛盾发展丧失了客观约束机制,导致了这一矛盾周期性的发展尖锐,导致经常性的爆发农民起义,导致社会物质财富周期性的灭顶之灾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中国文化矛盾斗争平衡性的失控,形成的结果:是斗争的一方压倒性的胜利,这种斗争文化具有典型的物质占有意义,即胜利一方理论上有权占有失败一方全部的财富,即支配天下所有的资源。

这种文化的社会生活画面,便是生动形象的古老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由于矛盾斗争的胜负结局是具有如此巨大的利害关系,因此中国文化斗争性的首要价值,便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吃苦,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而要做”人上人“,就必然离不开”人斗人“。这种出人头地的物质等级思想,是中国斗争文化的最深原因,它进入到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让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

中国政治官场历来尔虞我诈,以及中国教育制度历来功利性的你死我活的考试竞争,都很有普遍意义的说明了中国文化权力意志斗争的一马当先。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亲者痛,仇者快“,”爱屋及乌“,”胳膊往里拐“,这些中国文化带有绝对性的斗争原则,根深蒂固,至今中国人自上而下十分耳熟能详,挥之不去。

这些绝对性的、片面性的斗争原则,重感性,少理性,是中国文化的斗争无比激烈的一面镜子。

这些缺少理性的、大不了鱼死网破的斗争逻辑,在中国人思想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对中庸之道的认可。我接触一些喜欢思想争论的人,他们居然都把中庸之道视作中国文化的糟粕,他们都偏向斗争的绝对性,坚持利益的立场性,认定利益的不可调和性。

这也不奇怪,因为中国文化的历史实践,始终是权力意志,而权力意志很容易走极端。

这种极端的、不受任何制约的权力意志的文化实践,势必迫使社会所有成员都去发展自我意志的绝对强势,唯恐落后...  查看完整评论
庐山 发表评论于
儒学是一部中国特色“阶级斗争”的学说
陈捷夫 2012年8月6日

所谓“阶级斗争”,实质上即是一种“利益斗争”。

有充分证据表明,儒学代表着封建专制统治者阶级及其根本利益。因此,儒学的主要内容即是专制统治者阶级,与人民大众作“阶级斗争”的根本性体现。因此,儒学是一部中国特色“阶级斗争”的学说。主要表现在三个重要方面:

一、儒学是中国的一种政治学说,其“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关系和伦理道德条规,即是一种专制政治关系和专制政治条规,是不容置疑的。

二、“阶级斗争”概念源于孔学。“阶级斗争”一词,虽说近代直接从马学中引进,但其概念,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学中即已产生。如儒学中的“人有十等”等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即是所谓“阶级”概念的历史源头。又如儒学反对所谓“异端”,主张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所谓“宽猛相济”和所谓“四杀”等等,即是所谓“斗争”概念的历史源头。笔者指“阶级斗争”概念源于儒学,并不过分。

三、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是儒学在与其他诸子百家学说的“阶级斗争”中,获得“历史性胜利”的集中体现。它的“历史性胜利”,即充分表明,孔学儒家代表着封建专制统治者阶级及其根本性利益。

由此可见,儒学本身即是充满着“阶级斗争”的火药味的。据此可以说,儒学是一部具备中国特色的“阶级斗争”的学说,而儒学史即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有人把“阶级斗争”概念归咎于马学,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其目的,无非在于掩盖孔学儒家的邪恶本质,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