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首个“航母家庭”:舰员走路必须拐直角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辽宁舰在试航中。李唐摄

  起飞助理陈小勇(右四)在与战友交流训练心得。李唐摄


  这样一些节点,牵动着国人和全世界的目光——

  2011年8月10日,我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进行海试;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被命名为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2012年10月9日至29日,辽宁舰完成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首次着舰起飞成功;

  2013年2月27日,辽宁舰首次成功停靠母港……

  而2011年7月27日,当我国对外宣布正在改建第一艘航空母舰时,外电却报道称:“驾驭航母,中国至少要用10年……”

  一年五个月,中国航母事业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在这一进程中,凝聚着一个特殊群体的忠诚和奉献、勇敢和智慧,是他们托举了共和国的航母事业。

  在海军成立64周年纪念日(4月23日)前夕,本报记者陆续走进“航母家庭”,去探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第一支航母部队、第一个航母军港、第一代航母人背后的故事。

  辽宁舰官兵

  家庭身份:“业主”

  采访地点:辽宁舰2甲板

  顺着青岛西海岸逶迤的海岸线,驱车约2个小时,转过几个山湾,一座连山通海、巍峨的航母军港立时呈现在记者眼前。站在高处俯瞰,“辽宁舰”如帅气的男子挺立在三号码头。

  4月8日下午,安排我们第一次上舰。“登舰离舰,需向军旗行礼,舰员走路必须拐直角。”“舰上不能携带打火机。”这些命令让我们对航母充满了敬畏。

  的确,安全是航母的生命。防火是航母的大事。据了解,辽宁舰正在进行航煤燃料、舰机协同方面的实验。安全部门是辽宁舰一个全新的部门,也是战斗舰艇编制的首创。“人人进行灭火实战训练,人人过关”,舰上提出要求,安全部门消防中队战士们用不到2个月时间,掌握了消防队员需要2年时间才能掌握的技能。

  在航母内部有很多规矩,比如:往舰首位置走,要走左舷,靠左侧的通道;往舰尾位置走,要走右舷,靠右侧的通道。上下扶梯时,要先上后下,规则跟坐公汽完全相反。为什么是这样呢?舰员告诉我,因为在海上水面以下相对是危险的。

  “在中国,驾驭航母是一项无先例可循的事业。我们学了一门没有师傅的学科,进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考场。”辽宁舰舰长张峥告诉记者,“但是全体官兵为应考做好了准备,有信心为祖国开好航母!”

  这位60后大校曾先后到英国国防语言学院和英国三军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深造。他表示,在这条舰上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艘舰艇是一个巨系统,有数千个舱室,上万套设备,不论是人员的安全,还是装备的安全,都依靠着一个优良的管理体系。

  接舰部队

  家庭身份:“保姆”

  采访地点:88舰

  在辽宁舰靠泊的军港码头对侧,就是88舰。

  88舰是海军首艘为满足重点装备建造需要、专门用于航母接舰部队生活保障的舰船。2011年6月交付使用。总长196米,宽28.4米,吃水7.73米,满载排水量23200吨,最大航速18节。

  88舰政委漆泽富告诉记者,该舰的建成服役,填补了海军装备舰船型号的一项空白,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海军辅助舰船,是创新接舰保障方式、提高机动保障能力的探索和尝试。

  “守望相助”,是88舰对辽宁舰的崇高使命。在这里,记者听到了一个两船相望的感人故事。丈夫肖磊在辽宁舰,妻子郭志芳在88舰。虽然近在咫尺、一个码头宽的距离,但因为工作需要,两人聚少离多。想念对方的时候,就约定好时间在甲板对望。

  工区部队

  家庭身份:军港“开发者”

  采访地点:军港码头

  航母军港连山通海,码头与海岸线呈90度角直插入海。

  在通往码头的路上,记者遇到航母军港建设部队工区政委黄毅。为了建设中国首座航母军港,黄毅离开北京的家人,一头扎进航母军港建设基地。5年来,辛苦而繁忙的工作,海风吹白了他的头发,吹黑了他的皮肤。

  “这座码头采用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突堤式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水域面积,提高码头的舰艇驻泊能力。这座码头可以同时停靠多艘大吨位军舰。”看着军港码头,黄毅言语中充满自豪。记者明白,自豪的背后有着太多艰辛的付出。

  2008年3月28日,海军某航母配套工程建设的开工礼炮划破长空,惊醒了沉睡中的荒山。激动振奋褪去,呈现在工程建设者面前的是杂草丛生的山野、高低起伏的沟壑和松软不定的滩涂。地形复杂、时间紧迫,征地搬迁、劈山填谷,一道道难题让他们始料不及。“就是有再大的难关也必须闯!”时任工区主任孙长久的话让官兵记忆犹新。

  征地搬迁是制约工程建设的第一道难关。工区征地办主任严毅介绍,党委“一班人”带领官兵,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住在无水、无电、无暖的简易工棚,连续100多天吃盒饭,顶风冒雪走村入户讲解政策、说服群众。家中“猫冬”的村民看到官兵深入田间地头、渔港山林,丈量土地、核量实物,脸被冻伤,手被冻裂,都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他们被感动了。于是,村民们打破春节不搬家的习俗,纷纷抓紧时间搬离了自家宅院。全部搬迁任务完成,仅用一年时间。

  在建设航母军港防波堤时,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然而由之产生的裂缝,始终困扰着工程建设者。官兵们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大型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配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超大沉箱运输和安装是一道新的技术难题,官兵和施工单位联手创造出新型工艺,获得国家专利。“在建设中,我们集智攻关,攻克了此类超大沉箱的预制、海上运输、水下安装等40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军港建设专家、工区副主任张宏武说。

  为了不给工程建设质量留下丝毫隐患,他们不放过任何细节。学生官张晓在检查某部位钢筋焊接质量时,蹲在狭窄的基坑下面,十几个小时保持一种姿势,1500个接点一个个用手探摸,手指被钢筋刺破鲜血直流。施工处副处长王慧峰发现场道道面切缝有沙粒杂质,他带人用高压喷气枪逐段清扫,还找来小毛刷一点点清理。

  地面保障部队

  家庭身份:“物业”

  采访地点:海军某综合保障基地

  航母码头上,官兵正有条不紊地对辽宁舰进行补给。大型塔吊高高矗立,它可以在贯穿码头首尾的铁轨上方便快捷地移动,迅速为航母吊运补充物资;码头上黑、蓝、黄三种颜色的不同泵口,将油、水、气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航母“体内”……

  “在这些泵口下,埋藏的管线就长达数百公里。它们如‘血管’般,把整座航母军港有机地连在一起,为航母提供不竭的‘生命之源’……”海军某综合保障基地参谋长王运明说。

  航母保障,与普通水面舰艇的保障有极大的不同。王运明介绍说,辽宁舰吨位大、人员多,每天消耗的油、水、电、气等能源物资是常规水面舰艇的数十倍。军港内新建了大型万伏高压变电站、能量站,以确保辽宁舰电力供应。航母靠泊时,仅水的保障就多达6—7种。

  记者看到,为了防止补给油、水时出现错乱,码头上的管线阀门接口都被涂成醒目的不同颜色,以示区分;在码头附近的能量站中,仅消防功能一项就被区分为多种模块。

  保障航母的军港,就是一座现代化的超大物流中心,它涉及物资采购、装备管理、交通运输、油料接收、存储和配给,以及有害材料管理和日常生活服务等诸多保障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航母保障,对中国海军而言刚刚起步。”基地政委孙成杰说,随着认识的深入、管理的细化、建设的发展,中国首座航母军港将围绕航母战斗力的尽快形成和提升,不断改进完善。

  特装保障大队

  家庭身份:舰载机“陪练”

  采访地点:某舰载机训练基地

  当舰载机在辽宁舰完美起落、当航母style走红的那一刻,海军某舰载机训练基地起飞中队中队长田伟激动得流泪了,这里才是那个帅气而自信的动作的发源地。田伟说,是他们见证了这个style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这个有力的动作,伴着试训基地和这群特装官兵整整3年。

  逼真的舰上起降模拟环境,舰、机、场高度融合的综合性枢纽、试验训练同步展开的一体化平台……来到训练基地,记者仿佛又置身于航母飞行甲板。

  特种装置大部分工作岗位分散于道面、地下舱室等多个部位,要承受舰载机起飞、降落以及特种装置自身产生的噪音,要长时间忍受高温、高湿、寒冷和密闭空间等环境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全流程滑跃起飞保障,止动舱室的工作人员要面对150分贝的噪音和强烈震动。

  特装保障大队大队长甄兴仁,海军学习成才标兵。他带领特装大队官兵夜以继日,周而复始地忙碌。面对他日渐憔悴的身影和花白的头发,远在山西长治的妻子心疼地说:“他每次都说,忙完这段时间就回家看看,但这话说了几十次,却不见他回来一次。”在他的带领下,编纂55种教材,填补了36项装备设计上的漏洞,还攻克了很多装备技术上的难题。

  据基地副司令员周纯山介绍,组建以来,共完成试验训练科目保障飞行2700架次,出动人员10万人次,动用各类保障车辆1.6万台次,保障优质率、良好率均达到100%。
查看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