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太重!猜猜浙江永康人一天能吃掉五吨什么?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摊主正在炒制知了(来源:永康日报)

永康知了畅销(来源:永康日报)

知了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地下,成虫只有短短几个月生命,因此无法养殖,只能靠人工捕捉。林焱挺/制图

今年夏天,永康人餐桌上最热门的菜,不是小龙虾,而是知了。在永康街头,随处可见做知了菜的“知了馆”。有人估算了一下,永康人一天要吃掉五吨知了。   因为知了价格不菲,在永康甚至成了酒席宴请上的必备菜,“招待客人要是没一盘知了,还真不好意思。”

  一天最多能卖出

  八千斤

  永康人吃知了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过,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火爆。

  黄同兴在永康华丰菜场做了五年知了批发零售生意, 往年一天卖个几百斤就不错了,今年夏天,他一天就能卖掉两千多斤知了,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卖掉了八千多斤。

  永康人吃知了,都是掐头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着吃或炸着吃。“我雇了四五十号人在那剥壳。”黄同兴说,“早上两三点钟就开始剥了,一直要剥到下午两三点钟。”华丰菜场里两个卖知了的摊位生意都不错,近十名女工在摊位上一刻不停地为知了“掐头去尾”。这些知了主要销往一些饭店和专业食客。粗略地算,永康人一天能吃掉近万斤知了。

  除了华丰菜市场,新河路平安小区这一带也聚集了十六七家炒知了的小饭馆。金维珍在新河路附近卖近四年炒知了,“从无到有,从一家两家到越来越多,就你看见的这个路段就已经六七家了,前面那些弄堂里还有不少。”

  炒知了

  成了酒席必备菜

  永康人应文清五年前在一个亲戚家第一次尝到了知了的味道。他说,吃过之后,就再也忘不了那个味道,每年都要买一两百斤。炒好后冻在冰箱里吃上一年。

  “知了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应文清说,除了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被人关注外,对他来说,吃知了有种魔力,就跟别人喜欢吃小龙虾一样,知了可以炒着吃,炸着吃,加辣不加辣随口味。“味道真的好,吃了就停不下来。”

  再过十来天,新鲜知了就要退市了,想吃炒知了更得抓紧时间了。“现在知了是时鲜货,一斤知了要卖到上百元。家里请客来盘知了,档次就上去了。”食客徐先生说,某种意义上来说,买知了也是因为面子,“喜欢吃知了的人这么多,你请客怎么好意思少了它?”

  在华丰菜场,活知了一公斤卖近六十元,掐头去尾后的生知了肉一公斤卖到了一百三十元。一家炒知了店的店主应桂燕说。“从七月初到八月初,新鲜知了只能维持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往后,新鲜知了越来越少,价格又要涨了。”

  由于知了不能养殖,所以市场上的知了都是通过人工捕捉得来的,基本来自丽水、衢州等地山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知了供销链。

  来自丽水的王先生做了十多年供应商,他就是在衢州当地收购知了,再发往永康、义乌等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收购上万斤知了。“最近几年,知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山区捕捉知了的人也多起来了,虽然要辛苦一整个夏天,但收入还不错。”

毛泽西. 发表评论于
很早前,吃过用火烤熟的知了,非常香,口感很好,但现在不敢吃了。
kiwisword 发表评论于
应该开发炒蝗虫,这样可以永久避免蝗灾!
楼观台 发表评论于
以后国内外任何地方闹蝗灾,鼠灾,蚁灾,或是其它什么灾,只要即时引进一批浙江永康人就可做到一物降一物,变灾年为丰年了。
秦始皇 发表评论于
吃这个好,中国人是害虫的天敌
提筆忘字 发表评论于
真是应了那句话,中国人没有不吃的东西。以前他们请客上了一盘,看着都恶心,再看看他们一个个往嘴里吃,这顿饭吃饭感觉很恶心。
pupudelaclichy 发表评论于
挖这个东西特别破坏环境。因为它要在地下生长很久,爬出地面就是为了交配,存活不了多久。
也没法人工养殖,要收集它,要么等着傍晚它出土的时候拣,要不把一整片地铲开表皮,挖出来。一般等它出土很不容易,而且一旦它破茧而出,就老了。
ufocanada 发表评论于
的热闹。第二天太阳出来前还有最后一机会,这时就要准备一只长竹竿了。那些已经蜕掉了蝉皮等待日出的幼蝉此时就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毫无逃避危险的能力,一旦被发现,尽管已经爬到很高的地方,被竹竿那么轻轻一戳便会掉下树来而前功尽弃,成为人们桌上的美食。太阳出来后已变成黑色的蝉已不能食用,孩子们用高粱秸杆做成捕蝉器或者用面筋来粘捕知了多是出于娱乐玩耍,或者捉来喂鸡鸭之类。蝉的生命周期虽然只有十几天,但要想平安的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却也着实不易。
ufocanada 发表评论于
其实主要是吃知了的蛹,知了的学名叫蝉,蝉蛹的俗名又叫爬了㺅,晚上从地下的洞里爬出来,爬到树上,到第二天太阳出来前完成蜕变成知了,这时的知了还很脆弱,很软呈白色,翅膀还不能展开,不能飞,只有等太阳出来晒干身体,翅膀变硬,身体也很快变成黑色,变成真正的噪音制造者(雄性)知了,儿时夏天最深的记忆就是白天的蝉明和夜晚的蛙声。那年月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上几次肉,每年的夏天捉知了就成为农村孩子们从冬天就开始数着日子等待的开荤季节了。于是往往等不到蝉蛹自己爬出来,就开始挖地三尺了, 整个村子的地表就这样每年都被翻挖一遍。夜幕降临,哪些侥幸没被在地下捉到刚刚爬到树上的幸存者又遭到第二拨灯笼手电筒的围剿。这种方式轻快省力,就像摘树上的果子一样只管拈来放入罐子里,没有挖地三尺那般辛苦,但也需要一番好脚力才行。捉蝉人的声音往往到深夜都不得平息,灯笼的火光和手电筒划过夜空的光亮时隐时现,此起彼伏,犹如过节一般的热闹。第二天太阳出来前还有最后一机会,这时就要准备一只长竹竿了。那些已经蜕掉了蝉皮等待日出的幼蝉此时就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毫无逃避危险的能力,一旦被发现,尽管已经爬到很高的地方,被竹竿那么轻轻一戳便会掉下树来而前功尽弃,成为人们桌上的美食。太阳出来后已变成黑色的蝉已不能食用,孩子们用高粱秸杆做成捕蝉器或者用面筋来粘捕知了多是出于娱乐玩耍,或者捉来喂鸡鸭之类。蝉的生命周期虽然只有十几天,但要想平安的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却也着实不易。
老品闲 发表评论于
如果俺说女同胞的思维有局限,女权主义者可能又要跳起来。现代文明对生命的尊重不应该有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就象不能因为杀死给予生命的自己的孩子罪过就小。猪与知了相比,是仅次于人类的生命形式,科学家认为最有希望作为人体器官移植来源的就是猪。从这种意义上说,杀猪的罪过远远大过杀树的寄生虫知了。
meisme 发表评论于
餐馆名“和天下”,如此残害生命,怎么和天下?
娇女 发表评论于
明年的价格一定翻倍,再过几年知了就绝种了。
无名小绿草 发表评论于
给国人的嘴也定个三项纪律,八项注意,就生态平衡,万物昌盛了。
老品闲 发表评论于
俺很崇拜文人墨客的万种风情,但换个角度想一想,这“居高而品洁”的蝉既然无人风风光光的将其下葬,与其随便落在地下入鸟虫口或腐烂,还不如进人肚的价值高一些。

===================================

談空说有 发表评论于 2013-08-01 09:13:03蝉,因其餐风饮露,居高而品洁,多少诗人作诗讴歌,托怀自况。咏蝉诗多不胜数,今举唐诗两例:“垂纬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虞世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读来令人心碎。如今竟成俗人桌上餐,可悲!
shawn 发表评论于
这东西好像好像很多地方吃,但是只吃蜕变前的幼虫,从土里挖出来的。其实和北方吃蚕蛹一个道理。
談空说有 发表评论于
蝉,因其餐风饮露,居高而品洁,多少诗人作诗讴歌,托怀自况。咏蝉诗多不胜数,今举唐诗两例:“垂纬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虞世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读来令人心碎。如今竟成俗人桌上餐,可悲!
weston2011 发表评论于
其实想想虾那么多脚,很难看,和蟑螂差不多,小时候一只不大的蟑螂掉进锅里,煮熟了,看上去和虾没啥两样,哈哈,大家都别吃虾了
思龙 发表评论于
原来全国上下都爱吃恶心的东西。Auge, 多学点,多长长见识。
天上之蛙 发表评论于
这东西在美洲是每17年出来,中国好象是每13年.
LaoQ 发表评论于
提倡更多人吃蝗虫

最好吃政府里的蝗虫。
傅江歌 发表评论于
毕竟也是小生命啊,真造孽!
fussballprofi 发表评论于
做成烤串也很香!
Gongray 发表评论于
知了马上会变成珍奇动物了。以民食为天的民族就有这个能耐!
若平 发表评论于
可能用网就比较容易成群地捉到。如果粘,就用 煤油泡生胶(做鞋底的浅黄色半透明的软胶),除了竹竿,现在都有碳纤维4、5米长的钓鱼竿了,将这泡软了的生胶置竹竿、钓鱼竿顶端,就可以到树林、竹林粘知了了。
wwhhjj 发表评论于
五吨!到哪里能抓这么多?
SUNNE 发表评论于
这虫子4和树汁,应该比较干净。只是幼虫期太长,七、八年才成熟。
太可恶了! 发表评论于
捉知了是用面筋沾的。一块面团洗呀洗, 洗掉淀粉剩面筋; 面筋裹住竹竿顶,悄悄粘住知了翅膀。
文学会员 发表评论于
知了不是飞的吗,怎样才能捕捉到/?
wyx2000 发表评论于
好像是在说这个城市几乎全部的知子都是那个叫黄同兴经手的,厉害。
jadymi 发表评论于
我家的树上一到夏天好多的知了啊,到傍晚吵得耳朵都聋了,今年也试试看。就是不知道怎么抓啊。
cgh 发表评论于
有一次看到有几位金发美女朝我尖叫,一看一只知了飞到我身上,我拿起知了,把知了肚子扒下,其他朝嘴里一丢,把几位金发美女惊呆了,过了几秒钟,才听到她们在叫,NO,NO
nanxun 发表评论于
提倡更多人吃蝗虫。
ufocanada 发表评论于
真巧!昨天晚上做梦在加拿大捉到好多知了,那个高兴啊!知了是我来加拿大最大的遗憾,太好吃了!
淡定哥 发表评论于
这玩意本来就能活一个星期
airbus380 发表评论于
人工养殖的吃吃就算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就过了。
老品闲 发表评论于
江浙一带好像千百年都吃,高质量蛋白质。
西部华人 发表评论于
这就叫恶心吧
dengzc1971 发表评论于
大学校园里捉知了炒着吃过
从东北到东南 发表评论于
认识一个广东人,说起吃老鼠来他口水都流出来。反复说“不骗你,真好吃!”
不可以使用 发表评论于
很想尝试一下,想开了也就这么回事,所以第一个吃虾吃蟹的是勇士。
狸猫 发表评论于
富山善水出良民。祝福!
mikeoz 发表评论于
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吃苍蝇,蟑螂,老鼠
xiaoxiaobai 发表评论于
以前一个朋友大夸知了美味,逗得我馋虫起来,也想东施效颦。可是在端上餐桌的知了面前,无论如何也无法下口。虽然还想尝鲜,可是心理障碍,也只能叶公好龙了。
,,,,,, 发表评论于
disgusting
bb_bing 发表评论于
这样下来知了也要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