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院士施一公首揭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结构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su.shan 发表评论于
施是一个不错的科学家(不论研究的具体内容),但对其为人不敢恭维。
壶口瀑布 发表评论于
不懂该行业,只知道河南人
阿留 发表评论于
因为方自己是个半瓶醋,而且并不理解科学的精神实质,而施一公是一流的学者。



山里歌行 发表评论于 2014-07-03 20:13:11

据说方舟子非常看不起施一公,更看不上他的工作,但现在看来施一公还是很牛的
helix22 发表评论于
@天柱山: 既然不是你的领域,还是少评论为好。 模拟的结构根本不可和实验测量的结构比。 说蛋白质结构主要使用核磁共振设备研究让人怀疑你是否好好读过生化。 在这个领域,中国发表的文章(不光是施的组)可信的多着呢。
EnoughIsEnough 发表评论于
jesusmary,请你的神把老年痴呆症先治好,你再到这里来说教
天柱山 发表评论于
@helix22

老年痴呆症不是一两个基因或蛋白质决定的。只要知道的氨基酸序列,计算机也能模拟出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结构。 蛋白质分子很大, 它的结构主要使用核磁共振设备研究, 这种高功能的仪器中国没有几台。好像疯牛症的传染蛋白也是使用这种设备搞清楚的,而且获得诺贝尔奖。 但gamma-secretase的意义没有疯牛症的传染蛋白意义重大。 中国省一级的科研单位恐怕没有高功能核磁共振设备, 做这样的研究的。

做PCR的DNA合成酶的结构已经很清楚, 但人们到现在也无法根据它的结构合成一个的耐温性很高的酶。

还没看到施一公海归院士的nature论文, 不做评论, 但在我的研究领域,中国发表的文章,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一样, 根本不能相信的。
殊途同归1 发表评论于
殊途同归1突破性的高科技发明: By exploring the processing opportunities from biopolymer low crystallization rates, desirable performances of biomedical devices can be made directly from the attributes of biopolymers and tuned from the in-situ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rough minimized steps and mild parameters during the biomedical device sizing and forming steps.

殊途同归1突破性发现发明的Impact: If successful, products with overall desirable performance/price ratios can be made from biopolymers at the economic scale. Biopolymers will be irreplaceable in bio and controlled release applications.
殊途同归1 发表评论于
殊途同归1突破性的发现: Biopolymers demonstrate low crystallization rates during and after processing. This phenomenon reveals macroscopic behaviors of activating quantum particle interactions under mild parameters. These quantum interactions have certain macroscopic behaviors under mild parameters. After activated and forced, materials are still activated and opened even under mild parameters during and after processing. These macroscopic behavior and quantum interaction provide biopolymers their unique and attributed processing opportunities.

殊途同归1突破性的高科技发明: By exploring the processing opportunities from biopolymer low crystallization rates, desirable performances of biomedical devices can be made directly from the attributes of biopolymers and tuned from the in-situ incorporation of additives through minimized steps and mild parameters during the biomedical device sizing and forming steps.

殊途同归1突破性发现发明的Impact: If successful, products with overall desirable performance/price ratios can be made from biopolymers at the economic scale. Biopolymers will be irreplaceable in bio and controlled release applications.
殊途同归1 发表评论于
中国生物医学不要走重蹈美国覆辙的邪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 (NIH) 被避免解决累积性挑战的项目忽悠的团团转。使生物聚合物经过超过一个世纪的增长后, 全球使用量小于聚合物使用量的1%。而真正克服这些累积性挑战,从生物聚合物制作生物医学用品的突破性技术却从未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过。

突破性发明是有其必然性的。突破性发明家首先要有能力澄清累积性僵局形成和强化的过程与原因。总结领域内异常及成果累积的过程与原因。有能力使用人类积累的科技成果解决僵局治愈病症。有能力用快速和低成本方式完成一个巨大突破。

为了不被施一公忽悠。应首先要求施一公澄清不能治愈老年痴呆症领域内的累积性挑战, 总结领域内异常及成果累积的过程与原因。提出如何使用人类已经积累的科技成果解决僵局治愈老年痴呆症。
jesusmary 发表评论于
  我曾迷信科学,认定人能胜天,不相信任何宗教,直等到我自己学了科学,才知道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第一,科学只能制造死的飞机和潜水艇却不能创造有生命的活的蝴蝶和小虾,直到现在人们想要原创造出一个活的小细胞也不可能。

  第二,科学可能帮助人犯罪杀敌,却不能改良人的道德,也不能救人脱离罪恶的行为。

  第三,科学虽然可以有点办法帮助人解决身体上的某些疾病和痛苦,但是对于人内心的痛苦、灵魂的得救或沉沦;各种灵界的事情或精神的事情,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第四,科学的书籍常常会改版,有人称赞它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天天都在进步,但是爽直地说:它们是常常有错误,所以每一版都需要改正。
jesusmary 发表评论于

张郁岚博士

  我愿意把上面讲的三个问题编写成三本传讲福音的书:

  一.《到底有没有神》

  二.《圣经是神默示的吗》

  三.《耶稣是神的儿子吗》

希望借着它们,能使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得到满足的答案。

愿神祝福你!
jesusmary 发表评论于
亲爱的朋友,请问:“你愿意把你的一生放在这个靠不住的根基上吗?”所以我就改变方向而去研究基督教,但是当我开始研究的时候,首先碰到三个没有办法解答的问题:
  一、天地间真的有一位神吗?
  二、耶稣明明是人,我怎么能一点没有根据地说他是神呢?
  三、圣经真是神写的吗?它不是人假造的吗?
  为着这些基本的问题,我曾和一些基督徒和传道人辩论了三年的时间,最后得到了真实圆满的实际经历。

摘自 ***cclw***/gospel/explore/rszl/index.html
jesusmary 发表评论于
  我曾迷信科学,认定人能胜天,不相信任何宗教,直等到我自己学了科学,才知道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第一,科学只能制造死的飞机和潜水艇却不能创造有生命的活的蝴蝶和小虾,直到现在人们想要原创造出一个活的小细胞也不可能。
  第二,科学可能帮助人犯罪杀敌,却不能改良人的道德,也不能救人脱离罪恶的行为。
  第三,科学虽然可以有点办法帮助人解决身体上的某些疾病和痛苦,但是对于人内心的痛苦、灵魂的得救或沉沦;各种灵界的事情或精神的事情,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第四,科学的书籍常常会改版,有人称赞它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天天都在进步,但是爽直地说:它们是常常有错误,所以每一版都需要改正。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这里很多人就如同在说数学研究更本就是浪费,毫无实际用途一样。
helix22 发表评论于
@天柱山:gamma-secretase 的生物功能,机理已被研究得不知多少年了,连抑制它的药都已存在多年(没通过),但是其结构就是到现在才出来,你说它无意义?把定结构说成是只要仪器好就行,难道只有清华的仪器好?
凉糖 发表评论于
加油!正能量!
修车师傅 发表评论于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梁京教授团队发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
如本文引述闵宝权医生所说,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并没有直接有效的药,只能缓解其症状,不能根治。的确,目前FDA批准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都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梁京教授团队发明的新药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不但能改善失忆,改善认知障碍等症状,还能逆转该病的病理过程(reverse the neuropathology),就是说,有望能够根治。这种药物在小鼠模型上实验成功。论文发表在今年六月的神经化学研究杂志(Neurochemical Research)。不是很牛的杂志,有时候很牛的论文会发表在一般的期刊上。有些人不大重视杂志的排名。
天柱山 发表评论于
老年痴呆症----其实说老年神经紊乱症更契合实际,因为患这个病的人主要表现不是痴呆,而是无法自我控制有神经病人一样的表现, 比如骂人, 急躁, 重复某个动作, 睡眠没规律, 疑心大, 说假话,反复絮叨一身中经历的某些事情, 办一些匪伊所思的事情,失忆,3到5年之后才呆, 失去运动, 思维,最后停止生命。

研究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结构目前只要有好的仪器基本没有什么难度,既然在Nature发表, 说明还是有其新意的。研究蛋白质光知道个结构没有多大的意义, 主要是要研究它的生物学功能,调控机理,促进新药的开发。
东四刘石匠 发表评论于
北大清华 都有生命科学研究院
helix22 发表评论于
楼下的胡说。有无数事实(结构)证明低温下的蛋白质结构和室温的结构基本是一样的,其价值更本不会因为是低温下得到的而打折扣。科学研究是各方面的,结构是重要的一方面。要说实际应用,世界上各大药厂的科研人员天天在利用蛋白质结构的价值。
optionguy 发表评论于
”做结构的, 纯粹忽悠,除了文章还是文章,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东西?不过大陆现在那么浮躁,就喜欢这类忽悠。双赢。“

“最讨厌的科学研究就是得到的结果是没有实用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对不对就没有责任了”

你们两个都是对的 - 施一公和他手下的一大帮人专长就是解霉的结构,但解出来的是在超低温时的结构 跟常温时 有substrate 的是否一样 很难说 实用价值基本上是 0, 如果说你施一公的目标是不断完善 推进technology 也就罢了 但看来不是 他们要把所有的每都解一遍 用结果去领奖 这在实际上是很大的浪费
怎么可以瞎说 发表评论于
估计你不懂什么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没有基础研究,又拿啥实用?

-------
bobby41 发表评论于 2014-07-03 21:10:41
最讨厌的科学研究就是得到的结果是没有实用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对不对就没有责任了
铁钉 发表评论于
光有结构,不知道生化作用,也就能骗骗外行了吧!
fox77 发表评论于
世界上第一个三级管有巴掌那么大,存科学灌水。当时没人想到它会被用来大规模集成为电脑芯片。还是不要太快否认基础研究的价值吧。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它的发展潜力在哪儿。在有些人忙着不屑一顾的时候,有些人把事情一步步作出来了。
我是一元党 发表评论于
说研究蛋白质高级结构没用的人都是没学过生化的人吧?
goodbye 发表评论于
这种3D结果真没有什么意思。体外模拟下, 稍微改一下条件, 就是另外一个首次发现, 另一篇高大上文章。想怎么灌水就怎么灌。老美都不愿花这个钱去玩了。人傻钱多的地方现在被忽悠的团团转, 成天吹什么首次揭示,攻克疾病。
490921 发表评论于
做结构的, 纯粹忽悠,除了文章还是文章,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东西?不过大陆现在那么浮躁,就喜欢这类忽悠。双赢。
bobby41 发表评论于
最讨厌的科学研究就是得到的结果是没有实用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对不对就没有责任了
音爆 发表评论于
肘子并没有质疑施一公的学术能力,只是举报说施一公08年申请在中国全职工作基金时仍然没有放弃普林斯顿的职位。
usoks 发表评论于
啊,河南人啊,一定是上海搬过去住的。
挺没劲 发表评论于
如果是真实的成果,那很了不起
Chinucks 发表评论于
很牛的结果。
leafmoon 发表评论于
肘子看不起一公,是因为肘子专长生化与机理研究。这种结构生物学对开发药物至关重要。术业有专攻,肘子再谦卑一点就好了。
亨廷顿 发表评论于
好消息
山里歌行 发表评论于
据说方舟子非常看不起施一公,更看不上他的工作,但现在看来施一公还是很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