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谈"趴桌上睡着":吴院士到底讲了什么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旁观客之一 发表评论于
这篇讲稿,如果有人一字不拉的听完,可能会很有收获。但如果中间开小差,后面就不知所云了。
如果快速阅读,或中途切入细读,看到的都是与某某名人同班之类无聊之言。
这种文风在中国很普遍。

只要每分钟有1%的听众漂移开去,结果就会睡倒一片。
灜客 发表评论于
如果在会上,他能依据事实揭露今天中国的科技领域和高校的腐败、弄虚作假、抄袭等问题的话,应该睡觉的人会少很多。院士讲的基本上是泛泛之谈,鼓掌也是应景而已。
直脑筋123 发表评论于
“在吴老讲课的时候,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睡觉的特别少,记者发的那几张照片,仔细看的话,很像是同一些人,不同角度拍摄的。”

还真的仔细看了一下。没看到哪位学生两张照片中均有。感觉是从一位置朝前后各拍一张。
casualvisitor 发表评论于
到了這個年紀,既不必去聽,也不必去講。

再說對公開演講要學着點,又臭又長,言之無物的東西叫人怎生受得了?人家林肯,只講了二分鐘的話,就留傳千古。

本人在中國是被共產黨定為“只准他們老老實實,不准他們亂說亂動”的那一類人。跑到外國,人人可以亂說亂動,只要有人聽你講。本人對一幫學界洋人只講了二分鐘話就結束了,那些洋人都說,“我要講的話都讓 Casualvisitor 講完了。”

那些怨士,磚家,叫獸是怎么搞出來的?

borisg 发表评论于
老先生是有些过分了。不自知地大吹自己,还又臭又长。大家都睡了去了。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看了讲话稿,我特佩服那些不睡觉的学生,咋挺过来的?
股隆 发表评论于
應該有個音頻鏈接,可以治失眠症
踏遍美国 发表评论于
赞成这句话:“其实对一个有用社会感,民族感的人来说,出国就是相当于出家,另一种的 遁世”。深有感触。无奈!
天柱山 发表评论于
罗嗦,乃老者之统病也。也是老年痴呆的初期征兆。看到院士老的份儿上也就不说什么了。保重吧!以后别讲着写东西了,没人感兴趣。
谈空说有 发表评论于
和尚念经,牧师说教,听众焉能不打瞌睡?
说一声 发表评论于
中共一向宣讲假大空,谁能听下去,根本不会是人。
热情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我当年 也是想 志存高远,

后来, 看独善其身 都难, 就出国啦,

其实对一个有用 社会感, 民族感的人来说, 出国就是 相当于出家, 另一种的 遁世
西部华人 发表评论于
这老头是玩催眠术的吧,怎么看着看着也想睡觉呢?
热情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吴院士, 年轻时的 成长环境, 现在没有了

就是二代们 都有 很强的 压抑感,

还奢谈什么 志存高远?
吉诺 发表评论于
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看 “雷雨” 都哄堂大笑 !

网路时代谁还听这种说教式的讲演?

请袁腾飞出来讲讲同样的内容,这些高材生就不会睡觉了。




huahualan 发表评论于
讲些什么废话呀?我也会睡着的。
大地 发表评论于
現在的研究生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博士捐精幾次就死掉了。
海外逸士 发表评论于
這種老一套的東西早就被年青人唾棄了。即使是自願報名﹐沒想到都是廢話。
Axyzxyz 发表评论于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要打壳睡。
cbas05 发表评论于
这些人没礼貌。以后很难适应社会,没用。
damocles 发表评论于
这种报告,不睡觉才怪。

"同学们,想知道如何尽快在国际刊物发论文吗? 想知道如何找一个好工作吗?"

这么开头讲下去,不会有人睡觉。 这些知识才是这些小兔崽子们迫切想知道的。
paladindancer 发表评论于
都是老生畅谈的东西 话说三遍淡如水 这都说了几百遍了
FLD289 发表评论于
我相信如果讲专业,自愿去听,一定人满为患。
吴院士不应该接受邀请讲这些空洞的东西,小群体还可以,这种大会上就是扯蛋的行为。时代不同了,教育方式也要顺应形势。
仙er 发表评论于
不懂得尊重,没礼貌。太过分了。
穷途迷津 发表评论于
讲课讲到学生睡觉,这是老师的耻辱。
likestock 发表评论于
废话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这种讲话坯用没用 不如向周永康去讲
·八戒· 发表评论于
讲话不单看内容,还有语气。大概吴院士年龄太大,底气不足,语调平淡,那确实会有人打瞌睡。

有煽动性的演讲切忌语调平淡,要有高有低,不时夹杂幽默。
Iamoverseachinese 发表评论于
此次活动的名称是“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
难怪下面学生打瞌睡,我特别理解学生们。
沣滈居士 发表评论于
不是泛泛而谈啊,吴老先生结合个人经历,勉励同学们积极向上,应该是一个有意思的报告,估计大多数人都该听得津津有味。至于那些瞌睡的同学,也不必苛责,不喜欢听,就休息,没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