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原标题:你们这样说杨振宁,问过邓稼先吗
对中国科学界来说,这无疑是令人振奋,也水到渠成的“头条新闻”。杨振宁的大名自不必说,姚期智虽不为中国大众所熟知,但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江湖地位,内行人莫不敬仰。姚期智发明的加密共享数据方法属世界级重大突破,2000年获得计算机领域的圣杯——图灵奖,是中青年华裔科学家的翘楚。
恶意
二位超级大牛,已经报效祖国多年,此次入籍明志,自当可喜可贺。但互联网上“超热”反应几乎全部针对95岁的杨振宁,其中不乏含有恶意的揣测。
1、回国养老说
——杨振宁真是精啊,回来养老了。
——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国外,老了回来找尊敬来了。
——快踏进棺材了回来享受老干部待遇。
2、利己主义论
——百年之后见到了邓稼先:老杨你不是说不回来了吗
——突然心疼起五六十年代坚持回国的科学家们,一生寥寥。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活标本!
3、拍手叫好派
——能回来是好事,发挥余热带出一帮学生,也算是贡献了。
——归来就好!当年燕昭王千金买马骨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两名科学家!都有这气魄何愁人才不来?
4、拔刀相助派
——在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微博上被键盘侠黑成这样……
——科学家拿美国籍说“不爱国”,现在转为中国籍又说“养老”、“圈钱”……这是要他们去 火星的节奏吗?
5、痛心疾首派
——我觉得微博现在戾气实在太重,为现在很多国人素质深感痛心。
——看到杨振宁回国被网友们这样说,真令人难过。键盘侠毁了网络社会,也在慢慢地影响现实社会人的思想,真可怕!
令人遗憾的是,在上述五大类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占绝对多数,后三类几乎被淹没在众多网民对杨振宁的调侃、批判甚至谩骂当中。自当年82岁的杨振宁娶了28岁的翁帆之后,他在中国社会的形象受到巨大破坏。今天网民有如此反应,多少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不得不说,只要我们对这位老人的生平稍稍多做一点了解,就应该会为我们现在对他的不够尊敬而感到羞愧。
盛名
杨振宁大概中国知名度与争议并列最高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也就是说,他是当世物理学界第一人,他的“宇称不守恒”观念颠覆了物理学的一般认识。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 华人。消息传来,当时的中国一片欢呼。放到那个百年环境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都是值得中国人热泪盈眶的事。
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致辞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57年,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左)、杨振宁(中)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在许多场合公开评价自己最重大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科研水平不如人、条件不如人,但邓稼先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杨振宁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这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冲击是突破性的,是中国年轻一代科学人信心的基础性支撑。
而他给年轻一代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信心。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 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 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 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智,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
更不要说,他以物理学第一人的身份,用“面子”为中国请回多少人才,为中国科学家打开了怎样的视野,与世界科技前沿拉近了多少距离。
他在90岁的年纪,依然在给本科生上课……
很多人都知道,钱学森为美国军事部门拦阻拘押,历经艰险回国的事,却不知道1971年春中美关系解冻后不久,杨振宁马上就决定回国看一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记载:“杨振宁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因此多次找杨,都被他顶了回去。杨在美国到处演讲,介绍新中国的情形,许多美国人受他影响,开始愿意同中国亲近;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
1971年,毛主席接见杨振宁。
在上世纪70年代华人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中,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讲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他在保钓学生中发表的演讲,对当时台湾 留美学生影响巨大,他也因此被称为保钓运动的精神导师。
争议
2004年12月24日,时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从这个时候开始,对杨振宁私生活的议论就成为坊间经久不衰的八卦话题。杨振宁的公众形象,也因为这段婚姻而逐渐走下坡路。
杨振宁的前妻杜致礼2003年离开人世后仅1年多,杨振宁就与翁帆结为连理,双方年龄差距之大令世人咋舌。以至于在他们婚姻持续了十余年以后,还有人在互联网编造恶搞消息:翁帆之父娶了杨振宁的孙女。
也有人认为,杨振宁之所以娶翁帆并不是看中翁帆年轻,而是因为翁帆与杜致礼的长相极其相似。
杜致礼(左)与翁帆(右)的对比照片
杨振宁的婚姻有点特别,引起公众的一时兴趣,受到一些议论,也属正常。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杨振宁是严肃的科学家,以及科学教育领域的社会活动家,而非娱乐名人。舆论不停地将这位老科学家八卦化,在道德上对他吹毛求疵,是很不应该的。
除了私生活饱受诟病,杨振宁到底爱不爱国,也成为人们争议的话题。
批评者者们往往搬出以邓稼先、钱学森为代表的老科学家,指责杨振宁“爱国晚矣”。
杨振宁与邓稼先既是安徽老乡,又是西南联大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同学,俩人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感情,后来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949年摄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左起: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
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但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上,全然投身到研制“两弹”的任务之中。在一次试验中,邓稼先受到严重的辐射,不幸患上了直肠癌。
杨振宁在毕业之后没有选择与邓稼先一起回国,而两人获得的物质报酬悬殊极大,这也成为批评者们的一个论据。邓稼先搞“两弹”总共得了20元奖金。而杨振宁李政道因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只这一项,拿到的奖金就高出邓稼先十万倍。
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杨振宁及中国科学家。二排右一为邓稼先。
邓稼先献身祖国的国防科研,为中国造出原子弹做了那一代科学家中典型的巨大付出,堪称,他的故事让多少人热泪盈眶。但拿他和杨振宁做简单类比是非常不合适的。值得一提的是,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一生的挚友,杨振宁首次回国,点名要见邓稼先,在那个特殊年代,帮助邓免于批斗。邓患 癌症之后,杨在美国为他找特效药。我们今天没有资格用邓稼先来批评杨振宁,如果邓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不安。
长寿是杨振宁的福分,也是中国该庆幸的事。他和邓稼先一样,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念兹在兹的是“中华民族要真正站起来!”并始终保持着乐观。他说,中国目前的确面临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比在过去100年间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巨大问题更为严重,既然100年前我们能够将问题解决,那么今天的中国,凭借内在的韧性,依然可以克服困难。”
在杨95年的漫长岁月里,他没有做过任何对不住祖国之事,反而是做出了很多不可替代的贡献。据接触过杨的一位老师告诉刀哥,杨具有很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对中国、中华民族抱有很深的感情。
对杨振宁,我们本应该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