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欧洲终于低头,正式拜中国为师!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不可一世的欧洲终于低头,正式拜中国为师!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被贴上了落后这个标签。

于是,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要求国人睁眼看世界,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初衷是好的,我们也的确尝到了工业革命的甜头。

不过,自那以后,一部分中国人在面对花花世界时丧失了那一份自信!

尤其是八十年代,当中国在打开国门的那一刹那:中国人发现,在人均经济总量上已经是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外面的世界竟然已经发达和先进到了如此的地步,由此而陷入了深深的自卑感中。

他们被外面世界的繁华震撼了,他们彻底拜倒在地,丧失了追赶的勇气。

即使到了2017年的今天,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而且还在奔着第一名去的时候,仍有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不得不说,中国人,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你一直在领跑世界,区区二百多年的没落难道就让我们自卑如此了?!

要知道,我们全体中国人正是中国奇迹的见证者!我们的工业早已是世界第一!

数十年来,中国装备忍辱负重砥砺前行,虽然遭遇了外界众多非议,可是有心人天不负,中国装备从默默无闻到举世关注!

从西方不屑一顾,到目前争相求学习,这一切变化好像就在一瞬间。

就在前天,曾经是我们仰望的标杆:欧洲人,终于低下头颅,向我们来取经了!

7月18日上午,以欧洲议员尼斯特鲁伊为团长的2017年欧洲议会议员一带一路中欧经济访华团一行23人来到中铁装备参观考察。

当天上午,访华团一行通过企业中英对照展板,了解了我国盾构事业发展历程,对中铁装备振兴民族工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中国名片的做法表示由衷钦佩。You are Star of China!(你们是中国之星)欧洲议员尼斯特鲁伊连声称赞道。

在井然有序的盾构总装车间里,访华团成员一边听取关于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和创新技术介绍,一边在随身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不时还与盾构机来张亲密合影,整个参观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据悉,2017年欧洲议会议员一带一路中欧经济访华团行程自7月14日始,至7月22日止,期间,访华团将先后赴北京、郑州、南京、盐城四个城市进行交流访问。

高铁,不过是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交通工具。然而,在外国人眼里,却成了奇迹。

你可知,曾经,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在高铁领域是王者。

而2017年的中国,国产标准动车组(CEMU)已经上路运营,所有的高速列车,将会是一样的技术体系,一样的通讯协议,一样的维护保养,意味着这个地球上60%的高铁轨道上,将会逐渐跑着一样的高速列车。

这不仅扩大了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而且凭借着这种压倒性规模化应用的优势带来生产成本大大下降,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高铁制造商能和中国竞争。

当然,高铁,只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飞机打破美欧垄断、量子计算机领跑世界速度、电子产品反攻日本、汽车发动机出口美国、空天技术问鼎巅峰。包括五代航空发动机,高超音速隐身侦察机与导弹,055大型驱逐舰、战略轰炸机、超级雷达、全电力推动舰艇、空间站、可循环使用航天飞机.......

我们一直在超越,取得军备科技大突破的气势确实让世界刮目相看!

其实,我们不仅在技术上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进展,还有制造工艺。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一直以来,中国新型武器装备开创新纪录、突破新技术、开创新纪元,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往往大都是那些身份与头衔皆十分显赫的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

然而再好的设计与思维也需要一双双手将它们组合到一起,从而发挥武器性能的极限,为保家卫国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每一件提升国人自信的中国智造背后,都有一群看似不起眼的蓝领工人们!

他们犹如永不知疲倦的工蚁,默默奉献,对手上的器件精雕细刻。

他们就是共和国的工匠!

因为有大国工匠,这些让世界震撼的巨大成就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实现。

54岁的高凤林,给火箭焊心脏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他做到了。

长征五号重型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可还记得,北京APEC上精美的国礼《和美》纯银錾刻丝巾果盘。它就是大国工匠孟剑锋的代表作,从艺二十四年,两度受命打造国礼,上百万次錾刻,终成精绝《和美》,但只要一失就前功尽弃。在他眼中,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精神,是工匠起码的职业操守。

军工神经中枢的绣娘潘玉华,空警500型预警机最紧密的部分就是她焊接而成。在潘玉华眼中,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执着与专注,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与金属对话了28年的李世峰有着近30年经验的国家级钣金技师,战机的机身,有40%到70%的零件出自他手,一把小小的榔头,为新型国产战机打造出完整身躯。

方文墨的工作是为歼15舰载机加工高精度零件,加工精度挑战着世界级水平。教科书上,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命名为文墨精度。

还有铸造中国铁甲战车的独臂焊将卢仁锋,单手焊接坦克八百多条焊缝。

这些大国工匠同样是民族的脊梁。

是他们,让中国制造不仅有技术,还有了品质;是他们,让中国落后这一标签褪去。

他们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的大国工匠,引得无数人为之动容。

匠之大者,为国为民!

五年,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只要我们的脊梁没有被压垮,我们的后人会永远追随者先人的脚步,在黑夜中,在暴雨中不断的探索,因为太阳会再次在东方升起。

在国家和民族走向世界巅峰的黎明时刻,

中国人,请让民族自卑感到我们这一代人为止吧!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