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波环保督察已导致数万家生产工业化学品、水泥、橡胶等产品的企业关门,推高了价格,并扰乱了一些全球供应链。
这波督察突出表明,执政的中共愿意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进行一场针对该国长期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所谓“战争”。这场突击行动发生在本月的政治大会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这次会议上第二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由此开始他的第二个五年任期。
在第一个任期内,习近平一直难以改善政府在污染治理方面的纪录——据绿色和平(Greenpeace)估计,今年春天中国三分之一城市的空气污染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剧。批评人士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中国政府依然把重心放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上,负责执行规定的环保官员地位低,以及罚款金额太低、无法阻止污染企业。
然而,于8月发起、覆盖31个省份的一连串环保督察行动是由中央政府官员、包括来自令人畏惧的中纪委的官员执行的,这意味着,玩忽职守的官员可能会被免职,或被判刑。
对污染企业的惩罚也加重了。“过去的惩罚只有罚款,如今惩罚手段是暂停生产,或关闭工厂。这会产生比以往大得多的影响,因为对生产商而言,这是事关生死的问题。”中国的环保问题专家马军说,“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企业有动力走更绿色的道路。”
当地媒体报道称,四川省有逾7000家工厂已被关闭——起码是暂时关闭。行业期刊《Rubber and Plastics News》显示,仅在山东省淄博市,今年就关闭了5000家化工企业。
中国媒体报道称,过去两个月被迫关门的工厂包括生产水泥、陶瓷、家具用木板、农业用化肥和制药用化学配料的厂家。
结果导致一系列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水泥价格已达三年高点,而到8月底,蚁酸——用作动物饲料防腐剂——的价格同比翻了一番。化肥价格同比上涨逾三分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表示,环保执法可能会导致未来6个月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少增长0.25%。“中国政府对抗击污染变得非常认真。”法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姚炜在本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主要金属的价格被推得甚至更高。今年,由于基建投资复苏、消除过剩产能行动以及更宽松货币政策助长投机,这些金属本已走出了强劲行情。
环保行动正冲击国际供应链,导致德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舍弗勒(Schaeffler)上月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称,向其供应滚针轴承的一家上海工厂的关闭,可能会严重破坏数十款车型在中国的生产,并对中国经济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自9月以来,在全国督察之外,中国还对北京周边钢铁与水泥生产中心地带进行了额外的检查——即将到来的冬季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季节。对于钢材生产减少的担忧已打压了炼钢原料铁矿石的价格。过去5周,铁矿石价格下降了22%。
环保行动反映出,习近平看重将权力集中到北京手中,而另一条有助于环保行动开展的事实是,地方官员们在十九大之前的政治敏感时期小心翼翼。
但是,尽管环保督察紧锣密鼓,有些观察人士仍认为,一旦督察结束,许多工厂也许会重新开工。“一旦环保督察官员离开该地区,工厂只需恢复生产就行了。”中国制造业顾问雅各布•扬特(Jacob Yount)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么说来,工厂关闭看起来仍带有走过场的意味。这在中国是正常现象。”(英国《金融时报》 汤姆•汉考克 上海 , 韩碧如 北京报道。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