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内政不修,让北京在中印边界地带的发展得到了极为突出的对照
北京时间10月29日,新华社刊发了一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西藏中印控制区边界地带隆子县玉麦乡牧民的回信。印度媒体也随之照抄,惊诧不已。尽管北京只是想向外界展示,这个曾经的“三人村”不仅人口增加,且经济富庶,可在印度媒体看来,这还是成了一种北京鼓励民众向藏南戍边的信号。
印度的惊惧与他们如何对待包括藏南地区的东北“七姐妹邦”有很大关系。1958年至今,印度对西里古里走廊以东的25.5万平方公里土地,近五千万人口一直采取血腥的《武装部队特别权利法》。当地民众生活凋敝,印控地区的平均收入远不如中国控制区。在北京已于中印边境地区增兵并加大经济建设之际,软硬两手皆不如中国的印度感到惊慌是理所当然的。
印度苦苦等待的北京消息
对以印度报业托拉斯(PTI)为首的印度媒体来说,“十九大”后的很多北京动向似乎都和印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前,印媒就曾津津乐道于前驻印大使乐玉成、国务委员杨洁篪、西部战区司令赵宗岐等人的人事变动。到了10月29日,印度媒体期待的东西就终于出现了。
当天早些时候,新华社刊发了一条题为《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的报道。由于1990年前,该乡作为中印对峙的前沿区域,曾只有牧民桑杰曲巴及其女儿卓嘎、央宗一户三人居住。为此,习近平在信中便专门强调此地曾是“三人乡”,并表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协助之下,该乡已经联通公路,人口也增加到9户32人,居民收入约为每年近6万人民币(约合9,022美元)。已有47户居民计划迁入该地。这一局面与习近平信中谈及的“带动更多牧民群众”、“扎根在雪域边陲”形成了吻合。也让印度媒体如获至宝。
五个小时后,一篇题为《习近平讲述西藏牧民在中印边界定居》的报道就由PTI驻京记者先行发布,文中特意强调了隆子县身为中印对峙前沿的局面,更有意称北京此举只系“encourage”(鼓励)桑杰曲巴一家戍边,而中方更已在8月后调集重兵,向新德里展现出剑拔弩张之势来。但中国民众在当地的生活状况就被有意的忽略了
对印度来说,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带大搞基建,增派部队和发展当地经济的做法可能是难以理解的。而印度的具体做法更和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从1958年以来,印度一直对西里古里走廊以东的“东北地区”采取高压管治的态度:新德里政府已经该地区实施了近60年的《武装部队特别权利法》。这一法令规定在“动乱地区”,印度武装力量无须任何理由就可对任意“危险人物”格杀勿论。到2015年4月时,这一法令的使用区域已拓展到了藏南地区。
尽管印控藏南地区属于平原地带,气候湿润,土地富庶,但印度政府对于该地区长期忽视,重军事而轻民生,导致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民众收入甚至远不及处于高寒高原地带的中国一侧。譬如在其“首府”伊特那噶(Itanagar),当地城市白领职员(如教师、广告业者乃至电脑操作员等)的年均收入竟只有35万印度卢比(约合5,394美元),而这已是当地最好的选择了。
不可否认,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很想在包括藏南的印控“东北地区”有所作为。但新德里几十年的胡作非为令其积重难返,比之北京近十几年来的运营,中印间在该地区的距离开始拉得越来越大。
洞朗对峙后,印度可以发现中国已针对中印边界印军的蚕食展开了“反蚕食”行动。如中国在边境地区继续展示其经济引力,那么向来对新德里有离心态度的东北各邦恐怕也不会安于现状。当习近平的这封信展示出如此的迹象时,新德里的不安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