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突然宣称“警惕中国”,德国究竟怎么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原标题:头条| 默克尔突然宣称“警惕中国”,德国究竟怎么了?

西方又开始“警惕”中国了,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一向对华呈现友好姿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根据法国《快报》周刊网站2月21日的报道,默克尔周三警告中国,称其不应把对巴尔干国家的投资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

▲法国《快报》网站报道截图

外界不禁感叹,默克尔怎么了?

“警惕之意”早已有之

按照这家法国媒体的说法,默克尔是在与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于柏林联合召开的记者会上发表上述言论的。默克尔强调,“我们赞成自由贸易”,但一方面“贸易应当是互惠的”。她指出:“开放不仅仅来自单方,而应来自所有各方,这在对华关系中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她不认为寻求将贸易关系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会有利于自由贸易”。

在法国《快报》周刊网站看来,这次被默克尔“点名”的是中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

▲德国总理默克尔(法新社)

境外媒体报道称,这是一个中国通往欧洲沿线的庞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有人担心中国想要将其政治影响力向欧洲扩展。

与默克尔的言论类似,德国政府官员也在此前几天表达了对中国的“警惕”。

根据境外媒体报道,德国外交部长加布里尔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有威胁”。加布里尔甚至称中国正在“试图‘试探和破坏’西方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

▲德国外交部长加布里尔(盖帝图像)

在部分舆论看来,德国政府高层频频发表“警惕中国”言论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实际上,德国,乃至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警惕之意”早已有之。

据法新社报道,去年9月,德国西门子集团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宣布将“平等”合并其铁路业务部门,并称这是一个对抗中国高铁巨头的经济联姻。法国《费加罗报》称,法国劳工总联合会代表克洛德·芒达尔公开承认,为了抗衡中国巨头,合并是必要之举。

▲资料图片:2017年9月,德国西门子集团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宣布合并铁路业务。(法新社)

实为难以适应中国崛起

目前,对于默克尔此番“警惕中国”的言论,德国学界普遍认为,这与近来德国及欧洲出现的所谓中国“渗透论”相呼应,本质上是面临危机的欧洲无法适应崛起的中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学者张蓓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称,默克尔言论的大背景是近一两年来欧洲出现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在政界学界都有所体现。在中欧及中德互利合作继续发展的同时,欧洲对中国的忧虑和警惕却在加深。欧洲担忧主要有两点,一是担忧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丧失对中国的优势,二是认为中国在欧洲积极主动的外交“包藏祸心”。在这样的担忧下,欧洲人才做出这样的言论。

对于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难以客观看待中国崛起,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告诉参考消息网,这主要包含三方面原因,一是利益。在中国-中东欧“16+1”框架下的中东欧国家,此前大多处于德国产业链下游。在德国看来,中国的大量投资挤压了其产业链的延伸、市场,影响其现实利益。

▲在德国看来,中国的大量投资挤压了其产业链的延伸、市场,影响其现实利益。(英国《经济学人》)

二是体系。在一些西方国家看来,中国正在挑战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制定新的国际规则,对以西方规则为导向的全球化形成冲击。尤其是很多国家都想学习中国发展模式,鉴于此,一些西方国家就认为,这是对自由秩序的冲击。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打破了西方话语权。

三是心理认知西方文明强调二元对立,即如果不能将其皈依就将其“妖魔化,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并非西方文明可以将之皈依的。

事实上,与其“警惕”,不如合作。英国外交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国务大臣马克·菲尔德就对《澳大利亚人报》称,西方人如果想解除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担心,办法就是加入其中。

▲资料图片:“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标识(美联社)

张蓓说,其实,中欧关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在演进,这是由中欧自身的发展决定的。欧洲人觉得现在自己的塑造力变小了,中欧之间差距缩短了,对此不太适应。但是,仍应看到中欧关系的主线是互利合作,基调依然是积极合作。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