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只是无知,某些人的狂欢则接近无耻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林建华2018年5月4日讲话读错字(图源:VCG)

因为北大校长林建华出了洋相,这两天网上欢乐无比,各种文章花式羞辱,令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大人斯文扫地。

老实说,网民羞辱自有可以说得通的道理。北大作为全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之一,背负了全国十四亿人的期许,是全国学子心中的圣地,在此为校长者,人们必然会以博学定位,将 “鸿鹄之志”念成“鸿浩之志”,确实令人大跌眼镜。

更不用说林建华在后来的道歉信中,又将念错字的原因“甩锅”给文革和幼时贫穷,并且委婉批评网民“焦虑与质疑不能创造价值”——殊不知,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与价值的创造,在本质上,都是基于人类的焦虑和质疑精神。

如果没有对于生存和未来发展的焦虑,没有对政治社会的质疑与批判精神,人类说不定今天还在山林和猿猴为伍,至少也会停留在奴隶社会——身为教育家的林建华应该能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林建华该不该批?确实该批,该批的原因,一是他有负国民对于北大校长的完美期许,二是他将念错字的原因“甩锅”给文革和贫穷,三是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乃是唤醒人们的焦虑与质疑。

虽然如此,对于林建华,还是应该多一点理解的声音。

查了一下林建华的简历即可知,他大概在2002年之前,都在一线从事化学教育,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的资深“理工男”,是经历过“学而优则仕”的转型,才进入到大学行政管理序列。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这种“理工男”出身的教育学家,文字功底可能真的是个难以克服的短板。

就像很多科学大师,专业造诣绝对一流,但在文字或生活能力上,却总是确实低能到让人难以接受。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硬要以一个文学大儒或曰“文科生”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学化学出身的“理工男”的文字能力,因为念错一个字就讥之为“无知”,可能真的不太公平。

而且,对林建华来说,更难能可贵的在于他能主动放下校长的架子,放低姿态,积极回应舆论批评——无论从舆情应对还是从当事者心态看,这都是值得鼓励的举动。

要知道在中国这样传统的威权制官本位社会,一般情况下,别说像林建华这样副部级的校长,就是一般的科长、处长,能够以这样的平和心态、主动对舆论屈尊应对者又有几人?

更别说一些手握权力的人,不仅不会屈尊道歉,还有人会主动出手帮助文过饰非,若有人质疑的话,还可能会对质疑者扣上帽子痛下杀手。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这个国家可所在多有。

相比之下,林建华虽然也有可批判的地方,但他这种主动回应的开放式精神,却值得肯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众声喧哗的讽刺狂欢中,绝少有人能看到这一层。相反,咱中国人欺软怕硬的劣根性,以及得理不饶人的心胸,却又一次在此次事件上得到验证。

对于林建华放低姿态的道歉回应,网络上因明知“无害”而拼命消费,而对某些真正手握实权且犯错后又无赖耍横的官僚,同样的一批狂欢的人,却经常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客气的说,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明清的文字狱,统治者就树下了这个“不良传统”,也抓住了这类人的致命短处。这种欺软怕硬的德性,比念错字、说错话,更接近于无耻。

要知道,秦始皇和明清皇帝凭借权力无耻杀人,不过是在无耻地杀人罢了。而这些人的无耻,则不光是在用文字杀人,还在诛心。

当然,我写这篇短文为林建华辩诬,尽管刻意避开了喧哗高峰,也无意间等于又消费了林建华一次,也应该被归入无耻之流。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