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蒋介石日记 内容让人惊讶:好色、痛骂美帝国主义…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日本人靠不住。”

“那我靠谁啊?”

“老蒋?”

“一个写日记的人。”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

“我也不写。”

“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啊。”

“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在姜文最新的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和廖凡饰演的朱潜龙,就对蒋介石进行了一番调侃。

在中国近代史上,评价悬殊、争议最大的人物恐怕要数蒋介石了。褒贬之间,因为立场不同,蒋介石的形象、评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但真实的蒋介石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今天,一条君要为大家推荐一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4》,

这套书由中国大陆研究《蒋介石日记》第一人、著名学者杨天石所著。

杨天石潜心研读蒋介石日记30余年,从日记中挖掘蒋介石隐秘的内心世界。这套书是杨天石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收官之作,揭秘了蒋介石退守台湾后的政治布局,挖掘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蒋介石日记中一页


蒋介石日记手稿现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自2006年始,蒋介石日记在美国胡佛档案馆分四批陆续开放,杨天石曾四年内四次应邀前去阅览,用时10个半月,读完蒋介石自1918年至1972年长达53年的全部日记,抄回高过尺余的资料。

杨天石觉得,“这些日记,生前从未公开,比较真实地袒露了其主人的内心世界和部分外人难知的政坛内幕,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因此,作者广泛参考海峡两岸以及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地的档案和文献,做过一百余个专题研究,陆续在海内外出版了三辑“解读”著作。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四辑。

本书是杨天石先生解读蒋介石日记的收官之作,着重聚焦1949年至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的政治生活。

主要包括蒋介石在台湾的土地改革、国民党的“改造运动”、对孙立人“兵变”案的处理、招抚“台独”势力、与大陆的秘密联络等内容。

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揭秘蒋介石在台湾的政治布局,挖掘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晚年蒋介石,也为“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提供注脚。

另外还收录抗日战争时期若干事件的专题研究和书序。

 现在,这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4》已在一条生活馆独家全网首发,


蒋介石:在好色与禁欲间苦苦挣扎

说到写日记,蒋介石可以说是一个“日记狂人”。20世纪的中外重要政治人物里,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爱写日记的。

蒋介石从1916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72年,每天都要写,53年天天坚持用毛笔写日记,一写就写一辈子。

如果某天因生病住院了,他也要在日记里写一句话,“因病不能记事”。
蒋介石的《上月反省录》


蒋介石的日记不仅天天写,每周还要写周记,月底还要写上几千字的《上月反省录》,到了年底,那年终总结一写就写几万字。

论写日记的认真和毅力,历史上能和蒋介石比的,恐怕没几个。

杨天石如此评价蒋介石日记的价值和意义:“不只是中国,就算综览全世界的政治家,横跨如此长时间、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日记,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蒋介石为什么那么爱写日记,按“国内蒋介石研究第一人”、学者杨天石的说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湘军首领,也是蒋介石一生崇拜的偶像。用蒋介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平生只服曾文正公”。

曾国藩天天写日记,每天通过写日记反省自己的行为,总结得失。作为曾国藩的铁粉,蒋介石自然也要每天写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为了修身,蒋介石写日记也是为了修身。蒋介石一生非常推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而且身体力行去实践。他曾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做“古今往来的第一圣贤豪杰”,要做中华民国的代表。

日记揭秘蒋介石早年“风流史”

少年蒋介石


蒋介石的日记真实性可不可靠?学者杨天石认为蒋介石的日记真实记录了蒋的内心世界,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没有造假、说谎的必要。

证明蒋介石日记可靠的第一明证就是:蒋介石还真的是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蒋介石为什么要每天反省、检讨自己呢?原因在于蒋介石年轻时生性顽劣,是个浮浪弟子,身上有不少坏毛病,其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

蒋介石为了成为中华民国的道德楷模,早年日记里就记录了大量自己“好色”的恶性以及与“色欲”作斗争的历程。

1919年3月8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下:“好色为自污自贱之端,戒之慎之!”这一天,他因在路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姑娘,“见色起意”,在日记中为自己“记过一次”。

次日,又勉励自己要经受花花世界的考验,在日记中写道:“日读曾文正书,而未能守其窒欲之箴,在闽不见可欲,故无邪心。今初抵香港,游思顿起。吾人砥砺德行,乃在繁华之境乎!”

蒋介石与陈洁如


这一段时期内,蒋介石的日记里留下了大量在“好色”与“戒色”间挣扎的记载。例如:

1919年10月1日:“妓女昵客,热情冷态,随金钱为转移,明昭人觑破此点,则恋爱嚼蜡矣!”

1919年10月2日:“以后禁入花街为狎邪之行。其能乎,请试之!”

1919年10月5日:“其有始终如一结果美满者又几何?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可以醒悟矣!”

1919年10月7日:“无穷孽障,皆由一爱字演成。”

1920年1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里说:“今日邪心勃发,幸未堕落耳。如再不强制,乃与禽兽何异!”

过了几天,1月14日,蒋介石晚上外出游荡,估计逛到妓院里了,又在日记中痛骂自己:“身份不知堕落于何地!”第二天,蒋介石又在路上起了“邪念”,在日记里写下:“何窒欲之难也!”怎么遏制自己的欲望就那么难呢?!

在不断的内心挣扎斗争中,蒋介石时而节制,时而放纵,然而自制力太差,日日在日记里痛骂自己,又屡屡不改。

这样的记载一直持续数年,直到1926年左右,“戒色”字眼才从蒋介石的日记中消失。

此时,蒋介石已成为“党国”要人,他不但没有隐去早年的恶迹,反而诚实留下相关记载,可见蒋在日记中写下的确实是“心里话”。

蒋介石日记揭秘:拿小本本记仇

蒋介石喜欢骂人,且不说那句已成为蒋氏骂人口头禅的“娘希匹”,在日记里,他把至亲、下属、对手统统骂了个遍。

虽然蒋介石一直以“儒家道德修养”要求自己,但“嘴上笑嘻嘻、心中mmp”,一遇到不爽的人和事,内心的怨恨、愤怒、委屈全部发泄到日记里,有种“拿个小本本记仇”的即视感。

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行二次北伐,收复济南后,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占领济南,并杀害大量中国军民,造成“济南惨案”。

为避免与日本直接冲突,蒋介石绕开济南,完成北伐。

自济南惨案之后,蒋介石的日记均以“雪耻”二字开头,终生如此,以示自己卧薪尝胆、报仇雪恨之决心。

高晓松曾在《晓松奇谈》节目里谈到他看过蒋介石日记的感受,就是每一个被他骂的人,都是寡廉鲜耻。

他在日记里骂胡汉民是胡贼,骂他不知廉耻、厚颜无耻之极。

孙中山之子孙科,蒋介石在日记里骂他不肖,是扶不起的阿斗。

蒋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蒋介石骂他狡猾、骄傲跋扈,决不可用。

孔祥熙是蒋介石的亲戚,蒋介石骂他可耻之至。

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骂他们两个无耻之徒。

当时的空军将领周至柔,被他骂“枪毙十次都不够”。

连曾经援助过蒋介石的美、苏盟友,蒋介石在日记里也要骂。

他骂斯大林为“史丑”(斯大林民国时译为“史泰林”),骂尼克松为“尼丑”,都是小丑、丑角。

还有马歇尔,蒋介石在日记里刻意写成“马下儿”。

蒋介石与宋美龄


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他骂不骂呢?也骂。只是骂得比较巧妙、隐晦。

例如1972年的5月27日的日记,蒋介石抄下孔子的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小人”指的就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而“女子”骂的就是宋美龄。

败退台湾后,满腔怨气全发泄到日记里

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在金门前线遥望大陆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在表面上维持着和美国密切的“外交”关系,依靠美国人在台湾稳固政权,但在私密日记中,则大骂美帝国主义,从杜鲁门到尼克松,历任美国五届总统,均遭到蒋介石尖锐、严厉的批评,甚至可以说是刻毒的指责。

1949年,美蒋矛盾渐深,相互厌弃,美国甚至有打算在台湾换掉蒋介石,扶植一个新的“代理人”的打算。此一时期,蒋介石对美国恨之入骨。

1949年12月11日的日记记载:“美国外交行动,无异幼童撒娇,非得抚顺善慰不可。”

1949年迁台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是蒋介石的“至暗时刻”,他要依赖美国在台湾站稳脚跟,要反攻大陆。这使得他既要防范美国、警惕美国,又不敢得罪美国,离开美国,于是就将它对美国的满腔怨气都倾泻到自己的日记中了。

杨天石说,蒋介石对美国政府的愤恨已经到了口不择言的程度。8月4日日记云:“每念美国幼稚孩子气之神态,荒唐背谬,只可视之为糊涂之浑蛋。”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与周恩来会谈。9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美国将赞成中共进入联合国,获得安理会席位,同时将设法保持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一个席位。

蒋介石认为这是“最重大的打击”,当日胃病复发。接连几天,痛骂“尼丑”的“寡廉鲜耻”和“忘恩负义”,决定退出联合国。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问北京。29日,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蒋介石则在日记中继续大骂“尼丑之无耻极矣”。

晚年蒋介石


1972年7月22日,蒋介石心脏病发作,停写日记。

自1949年败退台湾,至1975年病逝,蒋介石和美国继续打了26年交道。

这26年,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反对美国独占或托管台湾,反对美国支持台独,或制造“两个中国”,曲折地反映出其思想和性格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杨天石认为,蒋介石保住台湾,和抗战后期他保住新疆,反对“东突”,都是维护中国国家领土完整的行为,应该加以肯定。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反思与改革

晚年蒋介石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痛定思痛,认识到大陆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贯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没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到台湾后,蒋介石也及时进行了土地改革政策,使大量农民上升为自耕农,又以土地债券和公营公司的股票补偿地主。结果,台湾农业超越站前最高水平,土地资本向新兴工商业转化。

台湾一度跻身亚洲“四小龙”,土改是其起步阶段。蒋介石在台湾一系列改革的成功,是蒋介石政权能够存活的关键。

除此之外,蒋介石驱逐陈立夫,整理党务,将党、政、军全面控制在自己手里。

此种情形,杨天石都在书中的《蒋介石与陈诚在台湾的土地改革》《国民党的“改造运动”与陈立夫的驱逐离台》《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与蒋介石在台湾的“革命实践运动”》《孙立人对蒋政权的不满及其“兵变”冤案》等篇章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论述。

电影《建党伟业》中, 张震扮演的蒋介石扮修女刺杀陶成章


在本书的下编中,杨天石在《“倒孙风潮”与蒋介石刺杀陶成章事件》一文中论述了早年蒋介石刺杀陶成章一事的始末。

《中国抗战的三个艰危时刻》则以“淞沪战败,南京沦陷,国民党高层多数主和”、“广州、武汉沦陷,汪精卫出逃”、“日军进占贵州独山,美、英、苏准备撤侨,蒋介石决心与重庆共存亡”三个艰危时刻反映出抗战的艰难。

杨天石还在《国民党为什么丢掉了大陆?》一文中分析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从如日中天到迅速败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