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波音宣布,737MAX已完成了软件更新!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重船 发表评论于 2019-03-20 03:58:30
精尽而亡
重船 发表评论于 2019-03-20 03:57:42
jingjin9,让你不高兴就对了,以后不高兴的事越来越多,小心得病。。。。
Apple_NS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20:59:29
两次事故使全民都成为航空专家
可以不注册吗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7:58:30
波音真的是有够无耻,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发动机和机体不匹配,发动机太大太重,气动不好只好用软件补,软件也是三哥的杰作。三哥的软件水平看看Windows 10就知道了,有够烂!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7:45:52
只是修改软件,就这么简单吗?
车轮滚滚踏遍美国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7:16:58
波音要是倒了,美国再次强大就成了空话。
thrawn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6:31:24
硬件只有一个传感器。只升级软件能行吗?
踏雪无痕加拿大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5:05:12
请波音正面回答:为什么要软件更新?和最近两起坠机的关系是什么?死必的无底线商人!
德国华人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4:59:47
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间接承认飞机的软件有问题。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4:56:36

拜拜!

莫言邪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4:02:54
波音737MAX8失事回顾和技术原因分析(摘录)

两次空难300余人丧生

埃航空难,为刚刚交付不到4个月编号ET-AVJ的波音737MAX8客机。据埃航ET302航班飞行数据,事发航班的机长在埃航服役9年,有8000小时飞行经历;副驾驶飞行经历200小时。

根据埃航事故发布会的资料,在飞机起飞后的几分钟内,垂直升降速度很不稳定,从每分钟2624英尺到-1216英尺不等。

埃塞航空公司总经理表示,当日天气良好,失事飞机的机长起飞后即告诉地面控制台,操纵飞机困难,要求返航,并且得到地面空管的批准。但飞机还来不及返航,在起飞仅仅6分钟后,飞机已经坠毁。

狮航空难,2018年10月29日出事的印尼狮航JT610当时载有189人,在起飞13分钟后就坠海,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一周后,波音公司向全球737MAX用户发出了适航通告,Crew Operations Manual Bulletin TBC-19,要求所有的737MAX机组注意,在调查JT610事故的过程中,发现飞机AOA迎角传感器错误数据,会导致飞机的尾翼配平系统启动自动保护功能,在未经飞行员操纵的情况下,自动让机头向下。

狮航空难的调查人员说,当时富有经验飞机飞行员,似乎难以操控一个旨在防止发动机停机的自动化系统,这是这个型号飞机的新功能。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飞行员努力纠正问题,但新系统一再迫使飞机头朝下坠落。

两次空难的技术原因分析

从雷达数据上看,埃航ET302航班与狮航JT610航班的最后飞行轨迹一样,最后高速俯冲坠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据INFOQ网站发表在3月11日文章提到,第一起坠落事件,调查人员发现,失事飞机的迎角传感器“数据错误”触发“防失速”自动操作,导致机头不断下压,飞行员多次手动拉升未果,飞机最终坠海。

文章解析到,这个自动控制下压机头的系统,名叫MCAS,意为自动纠正失速系统。波音737 MAX在设计上配备了更粗大更省油的发动机,而这也使得飞机容易在大迎角飞行失速。

为此,波音设计师就为737 MAX开发了MCAS。这是波音737 MAX的一种操纵辅助系统,其设计初衷是,如果机身上的传感器检测到高速失速的情况,即使在没有飞行员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该系统将强制将飞机的机头向下推。

但在狮航空难中,该系统却接收到了错误数据,导致飞机在正常情况下,开始不断下压机头。虽然飞行员在11分钟内,连续手动拉升20余次,但终告失败,最后导致全机人坠海罹难。

根据波音公司对飞行员的培训,发现该系统程序有4个特点:

1、发现失速后,程序只相信主传感器,不与备份传感器核实。(同样的情况空客的飞机则会交给飞行员处理。)

2、一旦相信,不通知飞行员,直接操纵机翼。

3、飞行员手动操作后,仍旧会每五秒自动执行,让飞行员不得不与飞机较劲。

4、程序开关非常隐蔽。

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MCAS系统,737 MAX飞机可能在计算机控制下,执行长达10秒的非指令性低头,单靠驾驶杆操作很难拉住。而如果飞行员并不清楚这一切,那么就可能变成飞机俯冲-人工向上配平-飞机继续俯冲的博斗,(这种搏斗)飞行员的胜算并不大。”

印尼狮航空难发生后,波音公司更新了737 MAX飞行操作手册,指导飞行员如何应对“迎角传感器数据错误”。

报导称,波音考虑虑修改软件设置:自动系统触发后,一旦机组人员对设置作“反向”操作,即可关闭MCAS的“自动下压机头”功能。但这一“软件升级”并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

另外,也有专业人士在埃航空难发生后撰文,认为迎角传感器数据错误导致的自动驾驶断开后,飞行员手动飞行情况下,为了防止飞机失速,会自动触发的飞机水平尾翼配平“子程序”。

而这个“子程序”有2大致命缺点:

1、反客为主

在飞行员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时候,“子程序”变开始“拯救”飞机,直接控制水平尾翼,让飞机开始低头俯冲,而没有明显提示。当机组感觉飞机开始低头时,才发“子程序”开始抢占控制权。

而且,根据设定逻辑,“子程序”是在手动模式下才会启动,换句话说,飞行员认为完全掌控飞机的时候,“子程序”依然“悄悄”地控制飞机俯冲。

2、顽固到底

因为“子程序”确信自己在拯救飞机,所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仅顽固地让飞机俯冲,还会在飞行员命令飞机停止俯冲后,每隔5秒钟,再次自动让飞机进入俯冲。

如果飞行员再把机头抬起来,5秒钟后,“子程序”就把再机头按下去,让飞机俯冲,并持续10秒,这样拉起来,按下去,拉起来,按下去的“人机大战”,直到飞机陷入高速俯冲,再也无力回天。

本次埃塞俄比亚航空空难,从目前已有的消息来看:这架飞机失事前,最大地速达到383海里每小时,超过了飞机正常的飞行速度。该机起飞经历后反反复复爬升下降,下降爬升的过程,高度7000-8600英尺之间,最大地速达到383海里每小时,超过了飞机正常的飞行速度。该数据与狮航的全球第一架737MAX空难有些相似,都可以归结为LOC—空中失控。不过,具体原因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分析。
莫言邪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52:24
胡扯什么,有没有一点阅读能力?
那是找到黑匣子之前的对飞机失事的可能原因的技术分析。

做你的打水诗去吧,不奉陪了。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44:11
@莫言邪
拜托,那篇好似专业文章出现的时候,搜救人员还在事故现场找黑匣子呢。。。

莫言邪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7:01
拜托,这是引用专业技术网站的报告,其技术分析与现已披露出的黑匣子解读有诸多一致。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44:11

@莫言邪
拜托,那篇好似专业文章出现的时候,搜救人员还在事故现场找黑匣子呢。。。

喜大普奔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24:41
这飞机为什么加这么个系统,是因为发动机大了,位置靠前,升高了高度。起飞控制不好是突然像空中旱地拔葱的,很容易失速,还是会掉下来。这也是为啥不是好战斗机,好飞行员不敢做眼镜蛇机动的原因。也是为啥波音不相信驾驶员,要硬用软件控制的原因。 另外一个猜想,就是为啥一个传感器就这么干,交叉检查两个传感器是 common sense。估计就是这旱地拔葱失速更可怕,摔得几率更高。

这不是个纯软件问题,主要是硬件和气动布局问题。真得小心,避开这个机型。如果波音仅仅做软件补丁的话。
莫言邪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7:01
拜托,这是引用专业技术网站的报告,其技术分析与现已披露出的黑匣子解读有诸多一致。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1:02

@莫言邪
对不起,那文章仅对我稍有参考价值,但感觉戏说的成分很大。
轻松轻松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4:18
而且FAA说因人手不够,让波音自己测试,自己宣布通过,荒唐啊。
轻松轻松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2:40
早期的MCAS之前的防失速控制据说在手动操作权限之下,所以允许有单点失效点,但MAX的失速是致命问题,所以MCAS的权限也提到了手动之上,但单点失效点没有跟着变为多点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上就是个大问题,如果,这次软件升级反过来把MCAS的权限改为手动权限一下,那原先担心的MAX大发动机造成的容易失速问题,是否又变成新的死亡陷阱呢?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1:02

@莫言邪
对不起,那文章仅对我稍有参考价值,但感觉戏说的成分很大。我是做研究的,有时候较真,我想知道的是,两架飞机的黑匣子提供了什么,特别是在起飞后的整个时间段里,硬件、软件和飞行员是一种什么状态,已经是如何交互影响导致坠机的。我等待一个详尽、权威、客观的报告。

漂亮姑娘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10:06
应该找那些说波音没责任的人去试坐
轻松轻松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3:05:35
“软件更新”一词在今天高科技行业名声不好,以后坐MAX就觉得坐上带BUG的飞机,不知道除干净了没有。另外,昨天报道飞机的机头仰角传感器是Single Failure Point,那不是问题吗?
anchoret98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58:52
麻辣隔壁的,開玩笑嗎?新聞說傳感器也不可靠。不改硬件,軟件升級能有多大改進?

作爲消費者,估值大多數乘客都希望這款先天不足的機型能退出市場。但出於商業利益,波音肯定不幹。

但是,如果波音再這麼瞎搞,難保max不會再出重大事故。到時候,不但max難保,波音也會吃不了兜着走。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49:48
完成了软件更新:

系统可以重启,人命也能满血复活么?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44:52
请波音的头头们和写CODE的家伙们先试飞,飞行员选择买了737 MAX 的穷国飞行员驾驶。
至少在10个国家,起降100次。
即便通过试飞,今后五年内,凡是乘坐此型号飞机的乘客,波音负责给每人买$1000万保险。
jiang1962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39:00
联邦刑事调查都介入了, 许可证是否是非法制假都是问题, 不可能说修复几个Bugs就立刻恢复飞行。 这个不是微软公司一年发几十个补丁那么简单。
jiang1962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32:00
如果派几个阿三连续奋战几个晚上就可以拯救波音公司, 如果有人说软件里面的几个Bugs就是问题的全部, 你会信吗?如果一个肥胖者给你说这几天减肥就可以减下来, 你信吗?
jiang1962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32:00
如果派几个阿三连续奋战几个晚上就可以拯救波音公司, 如果有人说软件里面的几个Bugs就是问题的全部, 你会信吗?如果一个肥胖者给你说这几天减肥就可以减下来, 你信吗?
莫言邪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2:11:46
Google “波音737MAX8失事回顾和技术原因分析(摘录)”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54:19

楼下两位对我的思想高度要求很高,我是到城里头来玩的,不需要什么高度。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倒是简单,别的先别扯,先说说两架飞机掉下来时怎么回事。是解析故障、软件胡来、飞行员不会开,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两次情况类似到什么程度。你倒是给我说清楚了,有吗?都是凭着一鳞半爪的信息外加现象来说事。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58:08
这也太儿戏了!先要等调查报告出来吧?难道波音早就知道怎么回事?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55:09

“解析故障”==“机械故障”
王猪猪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49:00
连波音都堕落了,美国制造真的不行了。以前的美国公司钱要挣够,东西也要做好。现在就是成本利润,其它无所谓。波音根本也不受全球化的影响,只能是亚洲移民带来的不同企业文化了。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38:07
唉。堕落啊,你的名字是米地。

但是,人们看到的米地的堕落,不只是技术水平,勤劳程度等等的堕落,而是观念的堕落,良知的堕落,思维方式的堕落,制度的堕落,规则的堕落,......,以及建立在观念制度规则思维方式等等基础上的流程的堕落。

人们曾经信任“米地制造”,只是因为信任米地的技术水平吗?不是,人们更进一步,信任米地的观念、制度、规则 ......。但是这次以后,在人们看到这些根本层面上的堕落之后,会怎么样呢?所以这次个人不怕把话说得这么绝对。“米地制造” 的良好信誉,已经成为历史了。

60MPH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34:07
No Way
测试了么?完全测试了么?
难道说让乘客飞上天给他们测试?
太他么腐败了
Leetcode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33:06
Boeing's south asian team will try first.
dgtlhrs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31:23
呵呵,先报告一下是不是在班加罗尔完成的。
Huilianghu5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23:53
设计问题已经公开,软件的更新要让人信服很难。没人敢坐了。
喜大普奔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21:54
波音堕落了,你不能说波音没伟大过,737max从硬件设计上就是魂淡,但不是所有的波音飞机都是魂淡。波音现在的思想是魂淡,不是波音从创业就是魂淡。明白了,你个傻缺?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20:30

“需” = “须”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8:24
出现了技术错误,造成大灾难型的事故,这已经很可怕了。但是人们后来发现还有更可怕的,就是造成这些技术错误的原因,并不不简单地是因为技术水平低,因为粗心大意,甚至不只简单地是因为不负责任,......,而可能是因为明确地认识到一个大的错误或者不足,想用一个根本不可靠的方法去弥补或者掩盖那个错误或者不足。

没有最可怕,还有更可怕。人们发现,制造商一开始坚持否认产品有问题,现在居然在事故发生几天后就宣布完成了软件更新,大家可以继续使用了。

这更可怕、更更可怕的很可怕吧?还有有更可怕的,人们后来发现,FAA 居然把安全认证交给了制造商自己。

delf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8:00
补的这么快看来不是什么难事,当初为什么不做好?几百条人命没了几千人受到伤害,主要问题不解决补丁有个屁用。钱钱钱,你波音公司还不够赚钱吗?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7:56

亡命天涯人心惊,
尸骨未寒打补丁。
硬件软件或人祸,
是非曲直需说清。

xilaideng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7:45
波音向737MAX客机机师说明更新后设计的训练影片,即使能让飞行员明白在MCAS出问题时如何终止MCAS,我也不敢再坐737MAX。
原因很简单,终止MCAS的操作又不经常发生,怎么保证在必须终止MCAS时能被终止?
就像我们开自动驾驶的车,要是看见需要减速而自动驾驶没减速,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踩刹车,而不是回忆手册上如何终止自动驾驶。
如果飞行员一碰操纵杆就能终止MCAS,我才放心。
河西海龟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7:00
问题是以后谁还敢乘737Max?
重船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3:46
这人已被仇恨充满。
重船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12:40
有一个总自称讲事实的又再见人就咬。
梦想天空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1:02:50
波音到底还靠谱不?摔一架补丁一次, 真拿人命不当人命啊!

FAA应该吊销这一款的适航证,波音需要重新申请,重点是检查飞机起飞,需要在不同天气情况下起飞一千次以上才能重新颁发适航证。

反正我现在是尽量坐空客的飞机。不只是这一款,其他款波音飞机最近两年也没少出问题,前几个星期一架767货机还坠毁了呢。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0:55:44
是啊,米地曾经伟大过。“米地制造” 曾经有过辉煌的信誉。波音飞机曾经是 “米地制造” 的所剩不多的伟大和辉煌的代表之一。但是今天,那已经成为过去了。

但是从今以后呢?

oochii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0:55:25
737MAX 就是一次品,应该全部退货。
挺没劲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0:55:00
没问题更新什么啊
西门桥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0:49:30
至少应该等事故的初步调查结论出来后再讨论波音的改进措施吧?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9-03-19 10:45:32
这么重要的根本性质的更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唉。米地的信誉,完了。如果说埃航的事故发生的那一天是地球村对 “米地制造” 的信誉开始质问的日子,那么2019年3月17日,波音公司宣布已完成软体更新的日子,就是地球村对 “米地制造” 彻底失去信任的日子。
页次:1/2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0, 共79  分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