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顾名思义是大家在一起拼钱,做饭,节省过日子的一种方式。出门在外打工,绝不敢下饭馆当日子过。这些来美国打工的中国人其实与国内打工是一个概念,只不过挣美元而已,为了节省,法拉盛搭伙过日子的生活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在这儿搭伙好像比国内更有特色,在讲究特色的年代,法拉盛搭伙过日子就是男女结伴,一对一像夫妻一样过日子。很多常年滞留美国的单身男女,经济,精神生活都处于饥渴状态,所以搭伙过日子不谈国内情况,不谈婚姻状态,两个人认为还可以,就谈下条件。最盛行的是AA制,男女各负生活费用的一半。
在法拉盛,租房子是大头儿。$800美元一个大单间的月租金江姐和搭伙男朋友各人付$400,买菜也各出一半。问江姐为什么女人添钱陪睡觉,还要给男人做饭洗衣服?她好像语焉不详,各人有各人的故事,似乎只有那些“情种”才会大包大揽,不让女人付钱。 后来,仔细问问,这些男人并没有三头六臂,也就是干装修之类的工人。当然,江姐也是做饭店,做义工,保母。
女人需要男人是一种心理安慰和精神上的保障,男人需要女人就更简单了,没有女人,他们就会死! 根据市场供需平衡原理,由于女人偏多,所以本来可以让那些因缺乏女人而去死的男人竟然占了市场的上风,男人还可以找到倒贴的女人。奇怪吗?是很怪。奇是奇了点儿,可现实就是那么硬,不可推理的。
虽然是搭伙过日子,生活在一起也跟居家生活的婚姻家庭一样,吵架,闹气,蹬蛋,说拜拜,条件成熟就走人。至于好坏啊,道德之类的沉重话题倒没有人议论,否则就显得残酷而缺失人性。
江姐与其他女人还有一点儿不同,她的第二任法定丈夫也在法拉盛。两个人闹意见,分居多年,不敢办离婚,怕是出示证件的时候,签证已经过期多年。万一被政府问起来,这就是非法滞留,得被驱逐出境。夫妻俩各怀心思,商量的结果,保留结婚身份,分居,各找各的,搭伙过日子。
这期间,江姐也是辛苦,一辈子不喜欢待在家里,就喜欢玩儿,打麻将,逛大街,最烦孩子,唯一的闺女丢给第一婚丈夫,现在三十出头了,还在老家。江姐想给她办出来,可是自己也还没有安定下来,提不上日程。她常年几件事,玩儿,挣钱,找对象。在美国十年,除去第二任丈夫,她已经搭伙三人,都以失败告终。
上一次搭伙的那个老乡被江姐定义为小气鬼,不到一年拜拜。目前这个近似搭伙的男人,她也不看好,说是身体有残疾。
她也愁,现如今六十三岁还在人家做临时厨子,要付房租还有其他费用,最主要的是省钱养老。如果搭伙能搭个正式的有美国身份的丈夫,她省下的钱就可以放心花掉,哪怕有剩,传给女儿也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