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入门(七)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二十五)略釋四念處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眾弟子說:「我入滅後,你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1、緣身執淨,2、緣受執樂,3、緣心即常,4、緣法執我。如果不將此四顛倒妄見消除,則煩惱重重,隨俗流轉。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對治此四顛倒妄見的四念處。何謂四念處?簡述如下: 一、身念處—觀身不淨:是以修不淨觀之慧力,對治「緣身執淨」的顛倒妄見。試想我們的身體是否乾淨?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觀,當你滿身大汗時,便會覺得臭氣難堪,何況唾涕便溺等,皆是不淨。當人死後,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後,尸體腐爛,遍體生蛆,穿筋齧骨,最後成為白骨一堆,這個身體的生存,實在不淨。故能觀身不淨,則貪愛渴想,戀慕豔麗色相等煩惱,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於道法中。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是以觀苦之慧力,對治「緣受執樂」的顛倒妄見。受乃領納為義,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當我們與境界接觸時,所領納的不論是苦、樂、捨的感覺,在無常的法理看來,苦受固然是苦,而樂受以至於樂極生悲,仍是逃不了苦。捨是捨受,即不苦不樂的感覺。因眾生外有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內有意念中的諸想不斷,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這世界充滿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麼,知苦而不貪欲樂,就不為境界所轉移,則「緣受執樂」的錯見,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是以觀心無常之慧力,對治「緣心執常」的顛倒妄見。「心」是生命的本質,同時是眾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獨存物,而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因緣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世界,五蘊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會壞滅的,故我們的心是無實體的,不過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緣關係的發展而已,絕無實體可捉取;而且心的現象,是念念生滅、剎那不住。怎麼可執它為常?由此觀心無常之慧力,能使心念遠離執常妄見的過患。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以觀法無我之慧力,對治「緣法執我」的顛倒妄見。宇宙萬法,都是因緣互相依存,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四大(地、水、火、風)組合的軀體,一旦四大不調,五蘊離散,生命便死亡。佛說五蘊的我是「假我」,不可執為真我。但眾生無知,於無我法中,妄執有我,這種妄執叫做「我見」,有了我見,則有種種偏執煩惱,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於道法中,便要以「觀法無我」之慧力,消除「緣法執我」的錯誤。 修四念處觀時,如上述將各分開作觀,叫做別相念處。如修四念處觀時,每作一觀,並作其餘三觀,叫做總相念處。例如觀法無我時,並觀此身不淨,是苦,是無常,或並觀身、受、心,皆是無我。觀身不淨時,並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或並觀受、心、法,亦皆不淨,餘類推。 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處,重在智慧,以慧為體,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種觀想,常住於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處階段上,已經趣向真實智慧,此後由於更加精進因緣,智慧力則越增多,再接再勵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註】 1、道諦的三十七道品,了生死苦即四念處;而其離貪愛中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開發無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覺支;從無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滿足,即八正道。 (二十六)實踐八正道 向來說:大乘重於般若,小乘重於正見,因為大乘能隨於般若而行,可得到解脫,小乘能依正見而行,也可得到解脫。由此小乘人要修三十七道品的最後道品—八正道。八正道首為正見,正見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見,就不會盲修瞎行,徒勞無功。 說到八正道,非僅限於小乘人修的,因為八正道有世間和出世間兩方面:依世間的八正道去實踐,將可成為善人君子,依出世間的八正道去實踐,將可獲得生命的解脫,也即是小乘的最高果位,名為阿羅漢。 八正道第一是「正見」:即正確的知見,由聞四諦理,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無常,是無一法能獨立存在,也無一法是永恒不變的。因此而明瞭這短促人生,要保持純潔善良,不縱我役物,隨流惡染,速把偏執的思想,改正過來,步入正見。印順法師的佛學概論說:「正見,最先是聞慧,即對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可知正見是要多聞佛法,根據佛法的真理,分別邪正,信善惡因果,三世業報等法理。不論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斷邪,培養正確的知見,這是進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又譯為正欲、正志等名詞。正思惟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實現行動,是要深密思考,所謂三思而後行。為什麼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貪瞋癡慢疑惡見等煩惱;善欲是大公無私(離六根本煩惱)的欲,即是正欲。換句話說,正欲是正當欲望的理想,凡人應該有此正欲理想,依著目標去做。唯事先須正確思考,精密計劃,立定意向,才能實踐理想,做到成功。至於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經所云:「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數計、立意。」這是說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異名而同一義為純正的思想。凡能實踐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惡業,免陷於煩惱苦縛。 八正道第三是正語:即言語要端正。言語是心聲,由內心而表現於外。內心不正,則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便如刀劍刺入心胸,令人難堪,弄出禍患。要實踐正語,便須戒止口四惡業,說話真誠,純潔有禮,言辭合於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業:即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邪淫、偷盜等一切邪妄,梵行清淨。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即是保持聖潔的生命,要以正當的工作、事業來養活此生命。不可經營非道德性的工作或獲取不如法之利益來維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汙不淨。這也是說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進:即是離惡向善,勇猛精進的努力,叫做正精進。不論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進,如果不精進,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反退。故必須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進毅力,制止一切惡行,進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憶念正道。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就是說正念要堅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誘惑,倘然在五欲混濁的環境中,仍不為它所染汙。正念是要精進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頭。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即一心專注,不向外馳散,到達入無漏定,便可解脫自在。故小乘人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從定發慧,以達到證悟無生果位,是要在八正道最後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開示實踐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如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學;正念、正定,就是定學;正見、正思惟,就是慧學;而以正精進為策勵戒定慧三學的完成。八正道為聖者解脫的正軌,要求解脫,必須循著此八正道實踐力行。至於在家佛徒,如能實踐八正道,也可以淨化自己,推進而淨化社會,使大眾行正道,成為善的、安樂的、幸福的人生社會! (二十七)五蘊淺說 緣覺乘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其理即是空性,故於介紹緣覺乘前,先須認識五蘊法非實,亦即經上常說,四大本空、六塵非有的事實真相。 一、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個蘊叫做五蘊,「蘊」是「積聚」義。又名「五陰」,「陰」是「障蔽」義,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現把五個蘊的意義說明於下: 1、色—即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 2、受—領納為義,包括苦、樂、捨三受。 3、想—取像構想為義,於善惡憎愛等境界,取種種相,作種種想。 4、行—意念中遷流不息,起諸造作為義。即由行動去造作善惡業。 5、識—了別為義,由心識了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二、四大作用性與色法—四大的地性堅硬,水性潮濕,火性溫暖,風性流動。色法中的根身與器界的構成都具有此四大和合的作用性。如我們身體的骨節爪齒是屬地大,汗液唾涕、膿血便利,是屬水大,熱度溫暖是屬火大,呼吸氣息,是屬風大。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的作用性。 三、四大與根身—四大是地、水、火、風。根身是我們的身體。佛說四大是構成根身的元素,即是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有的假相,如果一個人因四大不調,生起大病而死亡,則根身已壞,四大和合的因緣便消散,故佛經說:「四大本空。」 四、五蘊與根身—根身的總和不出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由這五蘊互相關係的結合,才聚成了我們具有精神作用的身體假相,到了這些關係的助緣散滅,身體也就壞了,故佛經又說:「五蘊非有。」 五、佛經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緣聚則合,緣散則離。」這就是說「五蘊根身」是緣生性空,不可對這「五蘊根身」起諸執著,煩惱自縛,就有業報,因為造業的是由這「五蘊根身」。 【註】 1、五蘊中的色蘊是屬於物質的叫做色法。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的叫做心法。 2、器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總稱。 (二十八)緣覺乘和十二因緣 聲聞和緣覺二小乘,常被稱為二乘。聲聞乘是依四聖諦之理而起修,而緣覺乘,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這是二乘的不同處。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是說明人生的經過,換句話說,是有情生死流轉的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都是形成相依的狀態。 十二緣起,是由十二項互緣的支數,來說明現實人生的成立。 一、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或愚癡,或迷暗的意思。由此無明妄動,眾生輪轉世間,是生死的根本。 二、行—是「行為」或「造作」義,即依過去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三業,有時作善的行業,有時作惡的行業,有時作不善不惡的事。這「行」和上面的「無明」,即是過去所做的惑和業,也便是四諦中所說的集諦內容。 三、識—入胎之心識,由過去感業動力,使阿賴耶識受果報,遇緣托胎,完成現在之生命體。 四、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五、六入—為六根完具位,謂於胎中名色漸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漸次具足。但這時的胎兒在母腹中只有幾個月,雖成六根的模型,對外界的感覺,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沒有完備,故稱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時期。 六、觸—即出胎後與境界接觸,生起感覺,亦即對境界認識之開始。如自初生至一歲內的嬰兒時期,及進入二歲幼兒時期,其接觸外境,只起簡單的知覺,不能分別孰是孰非,孰苦孰樂,也沒有憎愛的分別,一切舉動很天真,這時可說是觸的混沌時期。到三歲至五歲的幼童,接觸外境的知覺力就漸漸增強。 七、受—即對外境接觸的感受:指苦、樂、捨三受。如人生自幼兒四五歲時期到兒童時期(六歲至十二歲),乃至青年時期(十三歲至廿三歲)的時候,心識逐漸發達,領受環境範圍漸漸擴大,起居飲食、讀書遊戲及其他希求亦隨歲月而增進,遇順境則感受快樂,遇逆境則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時期,對愛憎的感受,特為顯明。這就叫做「受的階段」。 八、愛—以染著貪愛為義,由受而來,對於所受之境界賓士追求。如青年時期,對貪戀財物和男女色欲,已生出種種強烈的欲望,執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鬆;有的越出軌則,未婚先有孕,故在這「愛的階段」,尤其青年男女,宜謹慎調伏自己衝動的情欲。 九、取—是執取為義,即對所愛之境界執取追求,也即對物欲境界起貪戀,強烈執取,據為己有,方滿自己的欲望。於是三業不淨,造出惡業,以業繫身,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這都是由「愛」「取」而來。 十、有—即是現有業力存在的意義。謂由愛著馳取不已,現世又多造惡業,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之報。 十一、生—即未來受生,由於自身潛在業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 十二、老死—這是說明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生生不已的流轉道理。因未來既有老死,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苦,而與之俱來。而「生」和「老死」是未來世的二種因果,即將苦諦的內容加以詳細的分別。 十二因緣說明人生的生閉環,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不斷流轉,叫做流轉門。而這流轉門的因果:從過去「無明」和「行」的二支因,緣起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五支果。又從現在世「愛」、「取」、「有」的三支因,緣起未來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謂人生,就是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叫做輪迴,根本不外「惑」和「業」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釋迦牟尼佛的悟道,就是覺悟這十二緣起的人生觀道理。並推究十二因緣的緣起,以「無明」為生死流轉根本,如修道斷無明,除愛取,就可解脫生死,故從十二因緣的「還滅門」來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來世的生、老死亦滅。 十二因緣是緣覺所修的法門。緣覺乘聖人比聲聞乘利根,聲聞乘聞佛說四諦法,從苦諦上悟入,而緣覺由集諦上悟入,故較聲聞乘為深。緣覺由集諦之無明,觀十二因緣之緣起,無須聽法,即依自力得覺悟,又稱為獨覺,即是辟支佛。因此緣覺乘也叫做獨覺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較聲聞乘為高深,稱為中乘,而下於佛乘及菩薩乘。 【註】 1、依教育心理學將人生的分期如下: (1)嬰兒期—生後滿一年之間。 (2)幼兒期—一歲至五歲之間。 (3)兒童期—六歲至十二歲之間。 (4)青年期—十三歲至廿三歲之間。 (5)壯年期—廿四歲至四十七歲之間。 (6)老年期—四十七歲以後為老年期。 2、阿賴耶識—即是心的主體,人死後,阿賴耶識,脫離軀體,叫做中陰身,等待有適合父母之緣,再去投胎的心識,就是阿賴耶識。 3、十二因緣與四諦法—四諦法中之苦集二諦為十二因緣之流轉門,滅道二諦為十二因緣之還滅門。 4、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之「有」,即指三界五趣器世間一切所有。支即支分,謂一切所有生死流轉,皆因此十二支分循環不息,亦即生死流轉之因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