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 女儿爱过节

女儿爱过节——兼谈美国的节日风俗与双文化教育

·楼 兰·

 

节日文化最典型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日,别说小孩子了,连大人也爱过节。记得在中国时,成年人对逢年过节的期盼往往也就是休几天假喘口气儿,但节日在孩子们眼中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我自己的儿时记忆许多已经淡忘,但至今仍存留的却是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游行与焰火,春节的美餐与新衣,中秋的团圆与月饼,还有六一儿童节五彩缤纷的演出与活动等等。

    来到美国以后,周围文化环境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节日统统变了样,除了公历新年(元旦)还照旧外,原来我们所熟悉的中国节庆全在美式日历上一笔勾消,而过节放假却要随人家的习惯。我们中国人对西方节日并无认识,但只要有假休就好,管他是什么节!因此我糊里糊涂过了一年,还没弄清美国到底有些什么节庆,只是感到似乎节假日比中国多得多。在中国能轮上放假的节日无非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可美国几乎每个月都有个把节日,一到逢节放假的长周末,美国人全都外出玩个痛快,而咱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老中却闲得浑身发痒无事可做;可当我们想依照中国传统过中秋春节朋友聚会时,又没有假日可休,很是别扭。

    等到孩子来到美国之后,我们对过节的态度就不得不转变,因为每到节日,爱热闹好喜庆的孩子见到周围环境布置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庆祝方式,就会问许多问题提许多要求。作为家长,也不能只带着孩子去瞎凑热闹,而应使自己和孩子都对每个节日的意义与庆祝特点有所了解。孩子进了美国学校之后,更是被灌输了满脑子美式风俗文化,我们家长如果对这些一无所知,就会加深亲子间的文化沟壑,若与自己的子女都无共同语言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可这真是许多中国家长已经面临的现实!我们之所以把女儿接来美国带在身边,就是不希望孩子与家长疏远,那么也得入乡随俗,跟着孩子一起了解和深入美国社会。节日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国家风俗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从节日入手来了解美国该是初来新大陆的中国家长与孩子们最好的课题,也是一个适应与接纳双重文化的过程。

美国节日知多少

    在和女儿一起了解节日风俗时,发现美国的节日可分两大类,一类带有政治历史的纪念意义,例如纪念美洲大陆发现者的哥伦布日、悼念历年为国阵亡将士的国殇日、还有二月的总统日是纪念最著名而有功的两位美国总统华盛顿和林肯、马丁。路德。金日则是怀念这位为争取少数民族权力而献身的黑人民权领袖,当然还有美国国庆独立节等等。这些节日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节日装饰,可是却是法定放假日。在中国,如果逢年节想多凑几天假,往往是把星期天的休假挪到与节日相连;而美国恰恰相反,是节日去凑星期天,这是因为许多西方人信教,周末去教堂的礼拜天是雷打不动的,所以除了七月四日的国庆日不可更改,其他这类节日放假都安排在星期一以便与周末相接,也就没有固定的日子只有固定的月与周。例如哥伦布的船是在一四九二年十月份到达新大陆的,因而哥伦布日定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林肯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日,华盛顿是二月二十二日,纪念这两位总统的节日就定在这两个日子之间的星期一;劳工节是九月第一个星期一,过完此节学校就该开学了;国殇日是五月最后一个星期一等等。这类节日放假是为了让一些民众或团体有机会举行自发的游行,演讲,集会等纪念活动,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则是获得长周末娱乐度假的益处。有意思的是美国是个各州立宪的联邦制国家,每州都自有法律,而一些节假日的规定也各有不同,有的节日一些州放假另一些却不放,还有的州干脆禁止庆祝某些节日。

    再一类节日则更具有人情味和文化传统。例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也有的与西方宗教有关,像纪念耶苏基督诞生与再生的圣诞节与复活节。这些节日都有别致的特色装饰和送礼风俗,但有的却并不是假日(如情人节、万圣节就不放假),还有的是利用现成的星期天(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当然感恩节和圣诞节作为重大节日是放假的。对辛苦工作的成人来说,前一类能多休天假的节日似乎更实惠,但对处于求知好奇时期的孩子来说,后一类节日就更显有趣多彩。

    在早已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的美国,每年除了一百余个周末假日外,法定放假的节日就有十来个,因此三百六十五天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节假日。学校的寒暑假更是多而长,女儿上了几年学之后我才弄清这里的小学每年要放四次假,暑假从六月底放起,到过完九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一劳工节之后才开学,漫长的整整三个月;十二月底圣诞节到新年期间又放十天节日假,到了二月中旬放一周冬假,四月中旬放一周春假,真不明白为何不合零为整集中放假,上不了几天学就休假孩子们还有何心思读书?后来发现假期制是为了适合美国人的生活需要,喜欢旅游的美国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带孩子出门,一般旅行一周足矣,因此对学龄少年儿童来说,除了学年交替的暑期可以喘口长气,冬天、春天等不同季节也要有短假以便家长可以安排外出旅游。甚至在学校没放假时为孩子请假外出都是名正言顺的,不会按旷课计算,因为美国人认为旅游也是种学习。我们带女儿去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世界就是在圣诞假期之前为她请假一周,她的老师欣然应允。

节日色彩与装饰

    小孩子对过节特别敏感,女儿来美国一年后对此地节日的认识可比我当初明白得多。喜爱美术的女儿,尤其对每个节日不同的艺术装饰和色彩搭配格外注意,并总结出来讲给我们听。例如女儿曾问我什么是圣诞节颜色,情人节颜色又是什么等等。见我反应不过来女儿就说:圣诞节是红色、绿色和白色;情人节是红色和粉红色。听女儿说后一琢磨,发现美国人过节果然很重视外观美化,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装饰和主导色调,公家私家都一年四季随着节日来而复去变换着场景。只要看到街上商店的应季橱窗布置,与各家各户门前的装饰,甚至人们的着装,保管不会误会哪个节快到了。

    然而五岁的女儿能以她儿童的观察力归纳出每个节日的重点色彩和装饰物特色,还是挺令我惊奇。其实这些东西谁都看得见,但我们大人置若罔闻不屑总结,节日来之又去,过完了就把一切忘在脑后。孩子的细致观察应该鼓励,我就和女儿一起按照她总结的色彩与装饰特征制作了一套美国节日粘贴画。因为当时我们的住房很窄小,若按美国标准做装饰物还没处放,只得在小型张平面纸上艺术加工,但这一过程使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对美国节日记忆犹深。

    我也开始体会到与中国节日常是以饮食文化为主不同,一些西方节日的特点是其装饰风俗,我认为这是很令人 赞赏的,那些美丽雅致的饰物也是文明与文化的体现,因而使许多对这些节日的本意并不感兴趣的外国移民也受环境感染,抛开所有政治、宗教、商业的因素不谈,自然接受了美国的过节文化。例如一些极其抵触基督教的犹太人却也喜欢圣诞节的装饰,他们只是用圣诞树和五彩灯饰来增加佳节气氛,而全然摈弃了其宗教本质。节日装饰设计和色彩搭配也是西方人美学教养的体现,让孩子通过过节接受美术教育也是件好事。

    公历新年,我们中国人称元旦,全世界人民都会庆祝这一年之始。在美国,由于新年紧接在圣诞节之后,因此装饰有共同之处,除了圣诞树已经淘汰,闪耀的彩灯、金色银色红色的彩绸仍使各处一片辉煌,迎接新年钟声的午夜狂欢是各地庆祝活动的高潮。

    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主要色彩是象征爱情的粉色与红色,装饰物则少不了爱,但别以为此节只是恋爱者们的专利,而是所有互相敬爱的人们表示情感的时节,红粉相间心型盒装的巧克力糖、玫瑰花、与精致的贺卡是人们互赠的礼品。

    早春的三月十七日有个爱尔兰人的节日叫圣派翠克节,其标志是绿色的三瓣叶,有点像扑克牌中的梅花。那天爱尔兰裔都穿绿衣戴绿帽,载歌载舞喝啤酒,装饰物也是绿色一片。

    立春后的某一个星期天是复活节,通常是在四月份,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找彩蛋是孩子们喜爱的节日游戏,象征新生的雏鸡幼兔是节日玩具和饰品,颜色则是浅粉、嫩绿、天蓝、鹅黄、淡紫——春花般娇艳。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献给母亲的礼物通常为红色、粉色(给生母或继母),白色(给亡母)的康乃馨花或化装品等女性用品。敬献的对象还包括祖母、姨姑母、师母和所有你敬爱的已当了母亲的女性。

    父亲节是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代表男性的色调以蓝灰黑紫等深沉色为主,象母亲节一样应该对所有当父亲的亲友表示心意,最具代表性的礼物是领带衬衫或家用小工具。在这些以尊重长辈为主题的节日里,如果父母或祖父母不在身边,别忘了寄去贺卡和打电话问候。

    七月四日美国独立节,当然是举国上下要庆祝的盛大节日,各地都会举行游行、焰火、音乐会等活动,节日装饰就是美国国旗——星条旗上红蓝白三色也成为此节的代表色。

    十月底的万圣节亦称鬼节,是个听起来毛骨耸然却令孩子甚至成人如痴如狂的节日。最有趣的活动是孩子们化装成各类形象,晚间成群结伙外出做诡计与施舍游戏,沿街挨户讨得施舍的糖果,不肯施舍的人家则会遭诡计之苦。这个秋季节日的装饰物是用橙色南瓜刻制的南瓜灯,以及象征鬼魅的黑色蝙蝠巫婆等。

    感恩节在秋收后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是个美国独有的具历史意义又有人情味的节日。起源自1620年首批欧洲移民乘五月花号帆船来到美洲新大陆,得到当地土著印地安人的帮助才能学会种地生存下来。次年丰收之后,他们便烧烤了自养自种的火鸡、玉米、南瓜,以丰盛美餐感谢土著民与上天的恩典。因此这个节日一直是全家团聚吃火鸡大餐的日子,装饰品则是金灿灿黄橙橙的丰收果实——南瓜、玉米、水果、 以及火鸡和秋叶。

    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圣诞节最具热烈的装饰气氛,到处布置满绿色的塔松、红色的绸结、金色的铃铛和白色的雪花。圣诞老人乘鹿拉雪撬为孩子们送礼的故事,是节日的主题,甚至淡化了此节原是纪念上帝之子耶苏诞生的宗教意义。人们最盼望的是节日清晨围坐在圣诞树下打开互赠的礼品的时刻。

入乡随俗过洋节

    从了解美国节日表面特征,到真正明白如何过节的入乡随俗过程,并非一日之功。许多节日风俗,我们还真都是向孩子学来的。

    记得有一年情人节前,一位刚从国内来的朋友向我打听,她的孩子应如何向同学送贺卡,那时我自己的女儿也才进小学,还没闹清过节的规矩。我则认为小学生送什么情人卡?就告诉她说自制或买张卡片,让孩子看跟谁好便送给谁不就行啦!谁知人家事后抱怨我整个提供错误信息,女儿也说应买一套卡片送给全班每个同学和老师。我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个节日并非只是恋爱中的情人们才有权享受,而是应向所有尊敬爱慕的亲友表示慰问,在学校里也是全班师生交流感情的时机。为此商店在节前也推出适合中小学生的成套情人节卡片,每盒中约有三十张左右小卡片正好够全班同学每人一张,还有一张大卡片则是送老师的。卡片图案多为当年流行的影视动画片或美丽可爱的花卉动物等,大小卡片都配有封套。以后女儿每年情人节前都要准备这类卡片,并在那些信封上逐一写上班里同学的名字,节日当天则会从学校带回来一堆别人送的卡片以及许多巧克力糖。或许这个节日不放假,更便于人们在学校或工作场所交换信物,而真正的情人们在工学之余的晚间约会则更透着忠诚。

    圣诞节时,大家都喜洋洋,在街上碰见熟人生人都得道声好,就象在中国时大年初一见面得说恭贺新禧一样,圣诞节的贺喜词首推圣诞快乐!(MERRYCHRISTMAS!)不过也不是所有美国人都爱听这句话,我就曾因向白人道圣诞快乐而反遭白眼。有美国朋友告诉说,那人多半是犹太人或其他教徒,他们是不过基督教天主教的节日的。如果不想因过节问好反讨没趣的话,最保险的办法是人云亦云,别人说圣诞快乐你也跟着回敬,否则只象平时一样说句今日好运(HAVEANICEDAY)等的问候也就罢了,别试图显示你知道有个圣诞节。

    再比如圣诞树,恐怕许多人只把它当作件漂亮的节日装饰物来点缀私宅或公共场所,但我也遇到有人问:你又不是基督徒,干嘛家里要放圣诞树?回想当时的动机,只是想为家中添些节日气氛,也是为了满足女儿想在树下找礼物的心理,真忽视了圣诞节的宗教含义。不过现代人倒已经不太在乎严守教规,非教徒者装饰圣诞树的大有人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商场、酒店、办公楼等也少不了这类装点,并不是非教徒就不去那些地方。然而如果你的亲友中有与这类教会格格不入者或悯诚的其他教徒(如犹太教、佛教等),请他们来装饰有圣诞树的家中就得加点小心,别因庆祝节日反而闹个不欢而散。

    孩子们对圣诞老人的信任,就像教徒坚信上帝,我们也忘了从何时起女儿在圣诞节必须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每年节前她都会许愿发誓地念叨想要的礼物,如果真有圣诞老人的话,恐怕耳朵也会被孩子们磨出茧子了。实际上孩子们的愿望多半是说给家长听的,我们也就年复一年以圣诞老人的名义送女儿逐步升级的礼物:从玩具、录象带、自行车、电脑CD驱动器,到迪斯尼世界之旅,后来是一条真的小狗。当家长的既不愿让孩子失望,又不想让他们总生活在幻想中,也拿不准是否应苟同圣诞老人文化。多年来美国还出了若干电影,把圣诞老人描写得真的一般,别说孩子坚信不移,就连大人也大受蛊惑。不过圣诞老人总算是慈祥善良的化身,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欢乐喜悦,因此家长们也不想揭穿这美好的迷信。然而西方人对万圣节与鬼怪的狂热,就令我们更不可理解了。

    十月底来到美国的女儿,过的第一个节就是万圣节,不过起初两年由于居住环境和社交圈的限制,小女儿还没真正体会过万圣节游戏的乐趣。有人说西方的万圣节如同中国的清明节,可除了每年秋季这个时节也常是细雨纷纷之外,我丝毫没看出万圣节有任何悼念先人的用意,其特长就是怪异恐怖和化装成妖魔鬼怪的登门讨糖与狂欢,我虽然对这种美国人的疯狂游戏并不感冒,但还是觉得应让孩子有机会入乡随俗,虽然学校里也会有让学生们穿上各类服装开派对等万圣节活动。第三年我们带女儿去动物园参加那里举办的讨糖活动,再后来又带她到郊区朋友家跟着其他小朋友化装串门,等我们自己也在郊区买了房子,每年万圣之夜的满街疯就愈加不可收拾,每家每户不管有否小孩也得准备一大盆糖果,来对付一晚上不断上门的小妖精魔鬼们,全年来我家按门铃的人也没万圣节一晚上多。管你认不认识,来者不可拒,谁也不想因未给施舍而遭房屋汽车被涂鸦或挂了满树卫生纸的诡计。万圣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我却觉得女儿从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每年都认识许多新朋友,当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加入走门串户的队伍时,不管以前是否认得都会很快就混熟了,我们家长跟着孩子串街,也是认识左邻右舍的好时机。从女儿万圣节服装的变化也可看出其美国化的程度逐渐加深,最初她喜欢美丽善良想当仙女,我专门给她买了白纱裙和背上的一对翅膀,可过了两年她突然变了戏,改装成刁钻阴森的女巫了,行头也换了黑帽黑袍,当家长的真想不通小女孩子为何喜欢这类丑恶打扮。上五年级时女儿闷在房中好几天,自己动手泡制行头,节日那天穿戴出来一看,原来是用黑色塑料垃圾袋做的翅膀和头顶的两只耳朵——整个一只蝙蝠侠。这就是美国式的审美观:滑稽怪诞胜过漂亮文雅,令我们老中家长不可思议,却正是万圣节那么令美国人着迷的原因。

    然而有时节日也带来悲剧,据说有些变态恶人给孩子们有毒的糖果,因此一些家长不放心,要陪着孩子去讨糖,生人家不许去,拿回来的糖果也得一颗颗检查,已开过包的丢掉不要。还有前几年发生在万圣节的一件惨案,一名来美不久的日本少年,跟着朋友们戴着化装假面具去不相识的人家游戏,那家主人可能已厌烦了这类游戏勾当,或者对不良少年们的趁机捣乱心有余悸,竟端着枪出门,喝令孩子们站住,玩兴正浓的少年们以为这本身也是游戏,因此不予理会,没想到主人真的开了枪,那名对这西方节日游戏还没体会出欢乐的日本男孩,真在这个鬼节做了鬼。此事还曾在全美引起一场日本裔社区抗议白人种族歧视迫害的风波。

每逢佳节商气浓

    对商业头脑发达又讲究实际的美国人来说,其实过节的最终意义非常商业化,至使一些原来很神圣或很感情的节日也变得铜臭十足。节日本是商业促销的好时机,在外表装饰随季改观的同时,商店中的商品也随着不同节日而走马灯般的变换。当我们这些外来者随俗到了发现其庸俗本质的程度时,对那些西洋节日美丽装饰的欣赏,已被对物欲商情的厌烦所取代,因此在许多国内的朋友也开始崇尚西方节日的今天,不少在美国的华人甚至美国人却已看淡了过节的意义,我们这些家长除了过节放假外,也就是为了孩子高兴才应付节日活动的。

    记得刚来时就曾有美国朋友对我说:美国的许多节日其实是商业节,只不过是商店促销的手段而已,因此每逢年节销售额都会有个飞跃。我后来发现此话很切中要害,连每个节日那些美丽多彩的装饰也是节日商品的一部分。你想每个节日都得添置不同的消耗性装饰品,送不同的贺卡,虽不是贵重东西但薄利多销商业收入也颇为可观。会作生意的美国人,专为节日订做或配套一些礼品和装饰品,例如情人节前专售特色卡片与巧克力糖,复活节有制作彩蛋的用品与毛兔绒鸡等节庆玩具,母亲节父亲节上市的则是适合送给长辈的包装精美的小礼品,十一二月感恩节圣诞节到新年期间更是商家大肆推销的好时机。还有西方人常鼓吹的何节何日,要为何人送何种鲜花的看似浪漫文明的规则,不如说是鲜花贩子的宣传广告,使他们一年四季都不用担心没顾客。

    我后来怀疑许多节日童话与特色活动,恐怕当年都是什么具有生意脑瓜子的人发明出来赚钱的。比如为了万圣节的化装狂欢,每年就要卖出成千上万多姿多彩却是用廉价材料制作的服装行头假面具。还有那些种多了卖不出去的南瓜窝瓜,成了刻南瓜灯不可缺少的原料后常常供不应求,真给农民们找了条生财之路。为了装饰圣诞树,美国每年要砍伐多少棵大大小小的塔松?种树人总有钱可赚。那树上挂的彩灯与饰物销量更大(目前这类商品许多是中国制造)。圣诞老人大概更是为了掏人们兜里的钞票才想出来的神话,如果没有广大家长们自掏腰包,那红衣红帽的白胡子老头背的口袋中,怎会有取之不尽的礼物满足普天下儿童所需?这比中国人过年节主要围绕饮食促销要聪明得多,因为人的肚皮究竟容量有限,年节食品再受欢迎也不可能无限销售,而且食品又不便久存,多了反而成负担。而西方人的年节商品则以装饰品礼品为主,既显得文雅又可扩大市场潜力,不能不说很有些科学生意头脑。

    然而当我们发现,咱们这些原本想通过过节了解美国文化与社会的中国家长,为买一个孩子高兴先在大花其钱上入乡随了俗,仍不免有些上当受骗之感觉,可惜为时已晚,孩子养成的过美国节习惯怕已难改,爹妈的钱包是孩子们喜爱过节的财源后盾。象我女儿这些小孩子已中洋节之毒甚深,如果不让她万圣节闹鬼或圣诞节获礼物,恐怕会使她大失所望,家长多年苦心经营的节日欢乐氛围便会一朝崩溃。然而如果当初没有为孩子创造这种顺应西方节日风俗的环境,她恐怕也不见得会怎么样。我有位中国朋友也有个与我女儿差不多年龄的女孩,但他们虽然来美多年家里却从未装饰过圣诞树,他告诉女儿说只有基督教徒才有圣诞树,孩子信以为真,因而也免除了每年要在树下为孩子放礼物的麻烦。这位家长选择了一个聪明之举。或许外来者们并不一定要效仿美国人过节的习惯,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重在实质而非表面形式,孩子们在学校和社会上已经接触了够多的美式文化风俗,如果在家里保留一块比较中国化的静土并非坏事。

    不过美国的节日虽然很商业气,但好处是节日期间商品从来不涨价反而常常减价促销,因此人们可以趁机买到便宜物品,也是为何节日销售额大增的主要原因。这是美国人经营思想的典型体现,因为任何商品都有销售旺淡之季,节日商品本来就是应季上市过时即剩,一定要顺应消费者心理以优价及时销出,不然积压存货反而是负担,因而过节后也往往有剩余物资大甩卖,有时东西贱得如同白给。从美国人做生意的观点看,常不能理解中国在逢年过节时还要控制物价上涨。真正会推销的商人,应该明白商品越好卖时越不能涨价,不然虽然看似每件商品能多赚一点,但整个销售量会大大降低,如同杀鸡取蛋还毁了自己的商业信誉。另一方面,有些中国厂家在为国外提供节日商品时因不能按时交货,造成买方解除合同,中方常认为供某个节日上市的商品只要在节前到货就不算晚,却忽视了商品周转期。一般美国订货商都是提前一年看样订货或供样加工,节前半年多就一定要发货到岸,才来得及经过入关、验收、运输、批发等多道环节,于节前两三个月供货给零售商。如果货物来迟了,季节一过只能下一年再卖,那么一年的库存费用可能比销售利润还多,何况也许明年已不流行这类商品了呢?所以美国商人不肯干这种得不偿失之事,国内厂家也应了解与国外做生意的这类游戏规则。

节日亲情与烦恼

    与爱过节的孩子们相比,看透了节日本质的成年人,早晚会觉得节日多了也是件烦恼事,除了商业消耗太大之外,还有过节规矩繁琐的累缀。就象在中国,大年初一拜年的风俗会使许多人烦得发疯,因为搭工夫贴礼钱不说,有哪个佛没拜到还会惹一堆麻烦。西方人虽然没那么多传统礼俗,但如果陷入节日规则太深也很累得慌。

    举例来说,大家都知道西方圣诞节的一大特点,就是亲友互寄圣诞卡。起初我们觉得这种西式风俗起码比中国式的登门拜年简便得多,而且寄张漂亮并写有祝词的卡片,高雅浪漫又文明有礼,还可联络亲友感情,因此每年都准备几盒贺卡寄赠国内外私人亲友或公事关系户,而作为回馈收到的贺卡也挂得房中琳琅满目。但几年下来,发现要寄的卡片越来越多,邮资贺卡开支上涨不说,更得搭上许多时间写千篇一律的贺词和抄各不相同的信封。而自己收获的贺卡数量,也已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因此失去了收藏的雅性,后来发现这些卡片不管设计多精美还是来自社会名流,最终能打发的去处不过是垃圾桶,就怜惜起自己费劲写好寄出的卡片也会有同样下场。我们现已有意为寄卡热情降温,但收到别人的贺卡却不回寄又觉得不礼貌,因此每年快到圣诞节就觉得颇有负担。真希望所有的人都别来这种俗套,也可为邮政局减轻多少压力。 连女儿这类乐于过节的孩子也已多见不怪厌烦了某些游戏,例如我发现五年级的女儿在情人节已不再送贺卡,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那很蠢(STUPID)。

    再如逢到母亲节父亲节时,常会有美国人问我们有否给父母打电话或寄卡片。其实我每月最少给远在中国的双亲打一两次电话,而并不管是否过节,可在一些教条的美国人来看,哪怕你前一天刚通过话,到节日不慰问父母也有不孝之嫌,真是形式主义。而美国的长途电话公司也在这些节日提供减价甚至免费服务,常弄得线路供不应求。实际上美国人远不如我们中国人懂得孝敬父母长辈,许多老美常年也不与双亲联络,只在逢这些节日才通个电话寄张卡片便可以孝子自居了。或许这些节日的设立,也是种迫使亲情淡薄的西方人联络亲友感情的手段吧,因此现在甚至还提倡祖父母节,因为若不逢节,忙碌的人们恐怕想不起尊老敬长。

    然而西方节日也确有很人情味的一面,不管是发自内心还只是流于形式,一些作法起码让人挺受感动。象每逢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还有家长生日时,女儿都会送给我们她自制的贺卡或礼物,这往往是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后来她已养成习惯,到时侯会自己动脑动手做礼物给我们,诸如别针、镜框、钥匙链、装饰品等。美国学校把礼貌尊长教育融化在节日文化和美工课程当中,使孩子们接受得极为自然,还教导孩子们给家长的礼物不要花钱买,因为这显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要自己创造制作,这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因此过节并不只是家长向孩子赠礼,也是孩子向长辈表示感激的时刻,每次看到女儿献上的这些礼物时,大概才是我们家长过节期间最欣喜的一刻。

    还有些并不起眼也不放假的节日只是为了使人们对某些职业的普通人引起尊敬,例如秘书节、教师节、护士节等。每当我见到工作单位的秘书小姐桌上多了若干鲜花,才知道是秘书节来临了,我很佩服美国同事们在节日礼节方面表现的温情细心,而我却常常记不清这类许多日历上都不标注的节日,只好马后炮用嘴皮子向终年辛苦的秘书小姐表示敬意。过这些节千万不能送贵礼,而是重在表示情谊,据说有些同事亲友间的矛盾,都是在过这些人情味十足的节日时,以一束鲜花、一张卡片、一个拥抱或亲吻来化解的。女儿说他们学校的秘书在该节也会收到许多来自师生们的卡片鲜花,因此美国人是在自小接受的教育中就学会了这套过节礼仪,而咱们外来的中国人还得学一阵子,才能把节过得发自内心地自然而深情。

提倡爱国讲历史

    除了娱乐休息凑热闹之外,节日又是进行爱国主义与历史教育的好时机。美国人看起来并不是处处政治挂帅,但也挺会利用某些节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绪。在一些带政治历史性的节日,许多城市甚至小镇都有游行活动,但却不象中国的节日游行那么久经排练场面宏大。美国的游行全是自发的,虽然地方政府或一些机构会成立游行组织委员会,游行参加者却都是自愿,既不是指令分配任务,也不能阻止想来的不许来,这样的游行队伍难免有点如乌合之众千奇百怪,但可以吸引尽可能多的参加者与观众,大家都觉得热闹有趣,也就达到了宣传庆祝的目的。例如十一月十一日的退伍军人节也叫荣军节,许多地方的退伍老兵们会举行环城游行,借以怀念往日的戎马生涯并让世人记得他们为国而战的功绩。感恩节或新年也会有或盛大或精练的不同形式游行庆祝,有时还号召参加者自行布置彩车并进行评比。也有些地方有传统而正规的盛大游行,如加州的玫瑰花大游行,纽约的感恩节大游行等。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市镇的领导也会携家人加入游行队伍,而不是坐在观礼台上高人一等地检阅别人,这恐怕是美国官民平等的民主思想的典型体现,也趁节日之机让民众通过与领导人同欢乐而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可以说美国的政治教育是融化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而非采取人们不容易接受的强行宣传。

    节日也是许多人表示政治见解的时机。比如每年的马丁。路德。金日,非洲裔社团都要借纪念这位黑人民权领袖之机发表反种族歧视的观点,因为此现象至今在美国仍然存在。爱国者日、国殇日或荣军节则是人们表达反战爱国情绪的日子。如果细心了解一番,真可通过节日对美国的政治历史与社会现状有更深的认识。

    作为国庆节的七月四日,可能是美国人表现得最爱国的一天。来美国的最初几年,我们常去参加波士顿查里斯河畔的独立节音乐会,由著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这场音乐会意义决非音乐本身,而是久负盛名的宣扬美国精神的重要场合,美国东北部许多地方的人都专程前来参与盛会,不少人扛着躺椅被单食物,头天晚上就在露天音乐堂前的空场上占位子,遇到下雨都不撤退。音乐会开始后的场面用热血沸腾形容并不为过,观众们挥舞着大大小小的星条旗随台上引昂高歌,最后升腾的礼花将庆祝推向高潮。正是在这些节庆活动中,我们才发现,表面上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美国人也有狂热效国的一面,一些平时可以把总统政府乃至整个国家骂得一无是处的人,在独立节时可表现出对美国的无限崇爱。作为中国人,我们在他人的国家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只是看热闹,但天真的孩子却会受到真实的教育熏陶,看到女儿满脸肃穆地随人们唱美国国歌的样子,我们真发愁她终于会成为个小美国佬。因此也就不太想带她去凑独立节的热闹了,反正已对这种庆祝活动有所了解,但女儿却养成了非要去看放花不可的习惯。为我们解此难题的却是交通障碍,虽然每年独立节有关当局都想方设法疏导人流,但究竟人车太多,有两年我们开车去会场,完事后开了一小时车也没移动两百米;后来改乘地铁,散场时在炎夏酷暑臭汗淋漓的人堆里挤了四十多分钟才接近车站入口。此后女儿自己提出,来年在家看电视,再也不要去查里斯河现场了,我们总算省了件事。

    后来有一年的独立节,陪国内来的亲戚在我们所住的小城镇观光,在已作为历史遗迹的美国前总统故居参加了一次有教育性的活动,再现了二百多年前美国首届国会议员们表决通过《独立宣言》时的情景。有趣的是旧景重现并非靠工作人员讲解或演员表演,而是让观光的男女老少们,每人担当一名当时出席国会的代表,我和女儿也每人领到一张纸,上面印有要饰演的代表的简介及其在会上发表的言论,然后全体进入角色,仿照当年来自最初的十三个州的数十名国会代表们开会的模样演起戏来,每人要起立发言,最后还要用鹅毛笔在宣言上签名。身临其境的参与,使我们感性而形象地了解到通过独立宣言时的争议与结果——原来美国就是这样诞生!我觉得这类利用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或历史教育的活动,比排场盛大却形式化的庆祝要有意义得多,使大人孩子都学到知识。特别是我们这些外来的非美国人,如果说应该如乡随俗的话,倒真应该借参加这些有教育性的节日活动之机多了解一下美国。

中华佳节在美国

    谈了这么多西方节庆,似乎我们这些久居美国的中国家长和孩子,正在被美国的节日文化同化。实际上,炎黄子孙根深蒂固的传统,使我们这些成年人很难改变固有思想与风俗习惯,而且还不甘心我们的后代被西方文化完全俘虏。许多人认为,中华民族的一大特点就是即便领土被占,传统文化也很难被外族所侵蚀,却以自身强大的感染力同化入侵者。例如满清入关统治中原的结果,是消灭了其自己的文化风俗,使整个满民族汉化;元朝的蒙古族聪明之处,是两处建都留有后路,入占中原不过几十年便见好撤兵,不然很可能也留不下如今的蒙族文化文字。还有人说如果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得逞,向中国人强灌日本文化的结果一定会适得其反。历史悠久富饶精萃的中华文化撼而不动,永远长存!

    即便是龙的传人来到海外他人的国土上,维护保持中华文化仍是我们的民族本能。来美国之后,我欣慰地发现: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在海外也很盛行,有些传统的庆祝方式甚至比国内还中国化。如果是在国内,也许我们会觉得有些节庆形式过于陈旧,但是在远离祖国的海外,尤其是有孩子的家长,我们真希望子女们能通过这些节日传统来了解本民族文化,在接受美国文化风俗的同时又不忘自己的血脉根本,成为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一代新人。

    我的女儿幼年来美,她对中华佳节的认识都是在美国获得的,而且印象之深并不比洋节差。这得归功于那些在海外努力传扬中华文化的华人们,尽管他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新加坡等不同的地方,但共同的炎黄子孙血缘,使他们在传扬中华文化上达成共识,其中许多人是象我们一样的家长,为了让子孙后代在海外仍然能感受到中国年节气息,才加入这文化传播者行列的。

    中国节日与美国的一样,也有带政治历史性的和具民族传统与人情味的两类。由于海外华人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背景,对前一类节日的认识 难免有分歧,但对后一类节日,却公认是中华瑰宝应大力宣扬,也就在举办这类节日庆祝时,摈弃政治见解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每当此时,人们才更能体会到血浓于水,天下炎黄子孙是一家的道理。

    本来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庆祝多以家庭亲情为重,还常带有诗情画意及神话色彩,例如春节的全家福年夜饭,中秋的团圆赏月,清明节悼念先人,重阳节登高怀友等。然而到了国外,华人们把整个华人社区看作一个大家庭,而过节也更具有向美国社会传扬中华文化的含义,所以中华佳节在美国更多公众宣传和热烈庆祝色彩,原有的家庭团聚气氛反倒减弱了。这也是因为华人们来到美国不象在国内有那么多亲戚,象我们这类留学生出身的华人,每家多半只是一对父母和一两个孩子,很少有祖父母七叔八姨之类的亲戚在身边。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刻,呆在小家庭里反觉孤寂,不如出去凑热闹。近年来美国许多城市的华人团体顺应侨胞需要,常在年三十或中秋节举办联欢晚会,以文艺演出、聚餐、舞会等各种形式邀同胞们共渡佳节。若在国内,大年夜或中秋夜是自家团圆的时分,恐怕很少有人愿出门参加公众活动,但在海外,中华佳节的这些活动参加者却趋之若鹰,除华侨同胞外也不乏美国人士,因此节日正是向全社会宣传中华文化的好时机。

    最有庆祝意义又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节日莫过于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四大佳节,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故事传说、节庆活动、装饰艺术及节日饮食,也较容易作为中华文化的生动部分向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和在海外生长的华人后代宣传。

    美国人几乎都知道中国新年即春节,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都会接到许多美国机构或个人的电话,询问中国新年是公历的哪一天,下一年又该是哪种生肖属性,为的是到时参加或举办中国新年活动。如今国内许多城镇已有春节禁放花炮的规定,但在美国这个烟花管制极严的国家,各地的中国城在春节都可尽情放鞭炮,还有祥龙瑞狮沿街向各店家拜年恭喜发财,而店主也都得准备好红包奉送以讨吉利。正月十五元宵节因与春节相隔不久,庆祝活动常一并举行。为了让女儿感受中国新年的喜庆气氛,我每年去中国城采访春节庆祝都带上她同去,虽然冒着东北地区冬季的严寒在大街上观看并不是舒服差事,但许多美国人真都是闻风而来看热闹,而尽管女儿有时被冻得够呛,也有时让鞭炮声吓得直捂耳朵,她却亲眼看到了中国人庆祝春节的场面。

    后来几年,我带女儿参加了市里新年大游行的华人队伍,这虽然是美国人在公历新年夜举办的欢庆节目,华人们却把中国春节的气氛带给了主流社会,游行队伍中有巨大的生肖灯笼,舞龙舞狮,腰鼓和大头娃娃舞,小朋友们则举着红色宫灯,还向沿途观众发放红包。这支华人队伍在全市游行中格外醒目,屡次上了当地报纸和电视,中华节庆文化正是通过海外华人们的努力向美国人民传播。在游行队伍中有许多是象我们一样的孩子家长,大家都觉得让孩子们亲自参与新年游行是了解中国节日的最好方法,虽然新年时天寒地冻,男女老少们却都热情高涨,孩子们小到襁褓中的婴儿由家长抱着推着,而两三岁的幼儿已会提灯笼了,中学生们则是腰鼓队的骨干,甚至许多美国青少年也跟着他们的华裔同学来加入这支中国人的队伍,他们尤其乐意耍些狮龙腰鼓之类有中国特色的玩意,或者是穿上古代中国帝王的服装招摇过街。女儿来美的最初几年,每到新年都是去看别人的美国式游行,待到我们亲临中国人的游行队伍之中,她的体会就大不相同了。在中文学校举行中国新年命题绘画比赛时,不少华人孩子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庆祝中国的春节,即便将节庆特色描述给他们听或找些书籍图画给他们看,孩子们仍难得出具体而感性的印象。我的女儿却很形象地画出了舞长龙放鞭炮等节日场面,可以说这是她数年来亲眼目睹的收获。海外的华人家长们真应该多带孩子参与这些中华节日活动,才能使后代们记住我们民族的文化。

    除了面向美国社会的庆祝外,我们海外的中文学校也每年举办春节联欢会,不过这些活动更接近于学生成就汇报演出,当然孩子们还是由此记住了有中国新年这么个节日,印象更深刻的则是老师给学生发的红包,虽然包内只不过两美元,孩子们却了解了中国式的过年风俗。我女儿就是因为春节联欢会的红包而喜欢上了中文学校,中国新年也成了她期盼的节日之一,因为她可以从老师亲友长辈处得到若干红包,虽然每包最高额不许超过十美元,但凑起来也能挣出一年的零花钱。她还认为就从这点来说,中国节日比光送礼不给钱的美国节更实惠。没想到家长们传扬中华文化的苦心,最终还得落入美国式拜金主义的圈套!

    端午节原只是个农历节气,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使其更具民族色彩,但可能是生长在缺少江河的中国北方之故,我以往对这个节日的印象,除了吃粽子外并无其他。还是来到美国之后,竟然发现我们居住的波士顿每年要举行端午节龙舟赛。这里的查里斯河向来是赛艇竞舟的好场所,是许多著名国际赛艇项目的比赛地,而端午节的赛龙舟,则在比赛的同时还起了宣传中华节日文化的作用,每年本地的获胜队去参加在纽约举行的全美龙舟赛,再脱颖而出者则去香港参加国际龙舟赛。本地比赛用的龙舟都是从香港专程运来的,参赛队有华人也有许多老美,端午节在国外则被更形象地称为龙舟节。我这个以往没见过河上竞舟的老中,也是在美国才第一次亲眼看到龙船竞渡的热烈场面,而我女儿在海外竟能幼年就感受中国端午节气氛,何不是好事!

    在每年五黄六月的一个星期天举行的龙舟节活动,除了赛舟外,还有中国及亚洲艺术表演、中国民俗工艺品制作、包粽子示范等,组织参与者都是热心宣传中华文化的华人义工。每年参加这类活动使我们家长孩子都受益非浅,我是在美国的这些中华佳节活动中,才学会叠纸粽子、编中国结等民俗工艺技巧的,这后来成为我在中文学校教工艺课的拿手好戏,我的女儿学这些比我还快,她还曾随舞蹈班一起在龙舟节庆典中登台表演中国民族舞。我敢说女儿会对龙舟节留下深刻记忆,她也知道了屈原与龙舟粽子来历的故事。她不会忘记的另一点,就是快到端午节时会催我包粽子。说来惭愧,在中国时,对粽子我是爱吃不爱做,因此到末了也没学会包粽这门技术。来美国后,为了让女儿感受中华节日气氛,每逢佳节除了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有关庆祝活动外,在家里也得想法营造节日环境,不过中国节日真不如西洋节日有那么多特色装饰,唯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不同节日吃不同食品的饮食文化。逢年过节我们也就得做些年节食品,教育孩子不忘中国之本,正月初一是饺子年糕,十五是元宵,端午当然是粽子。别的我还都能对付,粽子却总包不象样,但我还是很认真,每到农历五月初就准备粽叶糯米红枣豆沙,我包的真粽子样子比我叠的纸粽子难看得多,不过味道还挺不错,没想到女儿还真吃上了瘾。

    年节食品也不是每样都能自己做的,例如中秋节的月饼大概就非得专业糕点师制造,我反正是这辈子没打算学会做月饼,过节时买些让女儿尝尝味道也就罢了。难得幸运的是我认识了一位会做月饼的越南华侨老人,便带了女儿去观看他做月饼。不仅我和女儿都了解了做月饼的全过程,老人还介绍了不少越南华侨过节习俗,事后我曾写过一篇有趣的报导。 但可惜我女儿对月饼并不如粽子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不会做的缘故,孩子有时总觉得家长做的东西比买的还好吃。见识了月饼制作之后,我觉得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我来做月饼,可能也没什么难的啦!

    中秋节本是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也是最具家庭亲情之节。但由于海外的中华节日都趋于公众化,这个节日的庆祝方式多少有些走样。例如波士顿的中国城每年都要举办中秋庆典,由于此节又被称为八月节,为怕不谙阴历的老外们混淆,干脆把庆典日也移到公历八月中旬的一个星期日了。因此有些华人对此类庆祝形式不以为然,认为把秋凉时节赏月团圆的人情节变成了炎夏嘈杂的庙会。不过由此地一些老侨团组织的中秋庆祝活动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已被美国社会接受为一项常规中国节日活动。许多美国人到时会拉家携口远程前来,集会上有中国艺术表演,也有出售各种具中国式特色的商品与饮食的摊位,许多华人社团机构也趁机宣传造势。这总算是对中华文化与节日风俗起了宣传作用吧。我是因工作需要每年要采访这些活动,每次都带着女儿,她也曾参加过中国城庆中秋的文艺演出,还曾现场作画得了中秋儿童绘画比赛奖。不过为了让她对真正的中秋节有所认识,到了阴历八月十五,我们还得为她补次赏月的课,尤其是家里有了台天文望远镜后,她会带着中国神话中听来的神秘去找月中嫦俄与玉兔。但我相信连登月宇航员都会见过的女儿,早对寒冷月球是何景象一清二楚,寻找神话只不过是不愿扫我们家长的兴。

    近年来一些新移民和留学生的团体,会在阴历中秋时节举行以怀念祖国,人月团圆为主题的联欢演出,这更符合节日意境,对我们流落海外的华人来说,是带有情感又能共渡佳节的机会,不过对在美国生长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坐两个小时听中文唱歌中国民乐却有点耐不住。因而如果想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也能世代相传,其形式一定得能让少年儿童们喜闻乐见才行。这也是致力在海外推广中华传薪,并对后代进行双文化教育的炎黄子孙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顺便一提的是,我曾辅导中文学校学生制作了题为《中华名贤》与《中华佳节》的两块壁报,在美东中文学校年会命题壁报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这类壁报、绘画等竞赛,是促使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艺术的好方法,中文学校的学生们通过亲自制作,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和工艺美术技能,而成果展出之后又向更多的人宣传了中华文化。

熔炉拼盘多元化

    其他的中国农历节庆,如清明、重阳、腊八等,则不太适合举办公众庆典,因此外国人知之甚少。不过也有些来美国已经数代的华侨之家,至今仍然保留了旧式的中国礼仪,清明上坟、鬼节烧纸、过年拜灶王爷,连不少国内在文革时已破除的旧风俗依然存在,为长辈做寿或家人的红白喜事也办得非常传统。这也说明中华风俗只通过家族血脉就可以世代相传,而不受外界社会的西化干扰。但海外老华侨由于文化水平和语言的限制,难以与美国社会交融,具有自我封闭倾向,使他们的生在美国却长在唐人街的后代们,仍然主要受家庭中式教育影响。而今日的新华侨已冲破了这种局限,因此以佳节风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也对美国主流社会起着日益深入的影响。对这许多华人引以为傲的事,美国人如何看呢?

    曾有美国同事问我:你们华人为什么如此不肯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你看我们这些美国白人黑人,其实也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但却并不是永远守着欧洲或非洲文化,而是使自己与后代更多地接受美国文化,融化在美国社会里。许多华人对此类问题有各自的答案,但美国人却仍然理解不了。

    其实,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文化本身就是盘大杂烩,吸收了欧亚非等各种风俗传统,并进行了适合现代美国国情的改良。若论美洲本土文化,应该算土著印地安人文化,而今谁也不会将其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了。来自各大洲的移民们,在这片新大陆上并非放弃了本民族文化,而是将其贡献到美国这个种族大熔炉中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关于美国这个多族裔的移民国家到底是个大熔炉还是个大拼盘,许多人各持己见。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认为:各族人种在美国只是形式上会聚在同一空间,而并没经脱胎换骨的本质改造,所以完全不象不同成分物质在熔炉中成为同一物体的再生过程,只是象拌沙拉一样把生菜土豆胡萝卜等搅在一起,每样的成分都没改变。目前这种沙拉拼盘说已逐步取代传统的熔炉说被美国社会更多的人所接受。

    按照拼盘之说,各少数民族推广其文化时,并不会改革本质使其完全美国化,然而顺从时局的改良还是必要的。如果在推广外来或少数族裔文化时,过于坚守本族特征,或许较难被其他族裔所接受,人家总是只把这当一种外国文化看个新鲜而并不容纳认同,反而是愿意妥协并依照美国标准进行改良的民族的文化能够逐渐浸入美国社会。也许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过于悠久文化过于源远流长吧,中国文化的固有传统很难改变,海外华人在传扬本族文化时,又往往不愿撕下中华标签,反而使一些美国人觉得我们华人总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

    实事求是地讲,美国在容纳多元文化方面的开明程度是其他国家无法比的,这也使这个国家吸取了世界各国的文化科技精华,因而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一个强国,美国人的眼界也比较开阔,因为他们不出本土就能了解世界各地风俗文化。在华人们的努力倡导之下,知道中国节日的美国人要比知道土著印地安人节日的多。然而不少地区已经把犹太人的开斋节列为法定假日,可中国的春节名气虽大,除唐人街店铺和华人机构外,却不被地方政府承认有假可放,有些华人中小学生因随家人过节而未上学还被作旷课论处,以至不得不为争取休中国年假而抗争。中华文化要真正融入美国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这些带着矛盾心理在美国养育子女的家长们,想要让孩子成为既能继承保持民族传统文化语言,又能在美国主流社会运筹维握出人头第的双文化人才,也是任重而道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