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北美华裔网络交友实录(获五大道文学纪实三等奖)

北美华裔网络交友实录

 

(获五大道文学纪实三等奖)


作者:五月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拥有两个人生版本:一个是现实版,中规中矩、蝇营狗苟、吃饭睡觉、整日为五斗米折腰。另一个是网络版,网络版亦即虚幻版,在似真似幻的网络“江湖”中,你可以做美梦、发呓语,可以斗嘴掐架或与众多美眉帅哥公然调情,还可以网恋网婚、网痴网怨,更可以拈言语为剑、抚情感为琴,磨练成琴剑合一、自由驰骋的网络蒙面侠……。

因为虚幻,所以自在。自在的网络版,给在现实版中饱受磨折的人们,留下了可贵的随心所欲之空间。而传统的交友方式,诸如在同学、同事中结交朋友,通过亲戚介绍寻觅知己,或者旅途邂逅萍水相逢……,也都在无远弗届的网络面前,一再受到挑战。而今,网络交友日益流行,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一辈的交友新模式。当这种交友时尚逐渐成为习惯,当“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忘于江湖”式的交友之道成为传奇,人们终于开始对网络交友现象投去了更多的关注目光。

前不久的《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上(2004年10月26日),就曾刊登专文,报道在北美华人中知名度极高的“未名空间(mitbbs.com)”网站,其中又特别提到了“未名交友”,惊叹于“成千上万的在美华裔,如饥似渴地跟网友们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是的,“独在异乡为异客”,身居海外,华人的总数再怎么上升,到目前为止,还属少数族裔。华人社团领袖一再呼吁大家要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可见我们离开主流社会的距离还多么地遥远!文化的差异,常常令缺亲少故的海外华人身陷现实生活的种种尴尬,而精神上的孤寂,更使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日日夜夜备受煎熬。相比于国内的网络发烧族,天涯游子们似乎有着更多、更充足、更紧迫的理由,汇入到网络交友的潮流中去,去寻求认同,寻求帮助,寻求心灵的慰藉。以笔者所居的北美地区为例,我们来看看华人们究竟是如何热衷于网络交友的。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随便点开哪个交友网站,读读网人的“征友信息”,你就能多少明白些北美华人上网交友的心态了:

“很怀念在国内与亲朋好友相聚的热闹场面,在学校的朋友们都毕业远走了,现环顾四周,竟找不到互相走动的朋友,孤岛的生活让生存的压力膨胀、膨胀再膨胀!绝不能让美国把交朋友的机会封杀,凭什么只有美国人才能狐朋狗友瞎乐,如果你也是个随和快乐的人,大家做个朋友吧!”(甜莓儿)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本人在纽约金融行业服务,想和志同道合者组织探讨小组,让我们一起走向成功”。(小树熊)

“男人是不发愁找老婆的,实在不行回国找一个也行,或者在这边混不下去了,或者不是因为混不下去了就是想回国发展了,回国再找,国内如花似玉的姑娘多的是,找更好的,何必在这边找女F1,一般都年纪不小了,找漂亮些的也不容易。男的在国外慢慢熬着的,不想回国的,也不怕年纪大,可是女的呢?慢慢熬着就越来越嫁不出去了。多可怕呀。除非你很优秀,你能挣钱,你愿意倒贴说不定还能嫁出去。可是那些不优秀的女孩呢?优秀的女孩后面有一大堆男的在追,不优秀的后面一个都没有,你又不年轻了,又不漂亮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又不当饭吃,谁娶你呀?嫁不出去了,嫁不出去了,真害怕呀!”(安妮MM)

“我究竟是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网络上游弋,用我所有的真诚和感动用心地爱和被爱。在这个想爱又怕失去爱的年代,在这个渴望孤独却又惧怕寂寞的年代,就让自己做一个陌生人,游荡在虚拟的INTER网上”。(MoQmQo)

“我是一个快乐的,有爱心的人。我喜欢读书、音乐,也喜爱旅游、运动;我欣赏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珍惜友谊,敬重有上进心的人。加入交友网站已近五个月,多多少少认识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多多少少生活中有了一些色彩,多多少少也有了几位玩的来的朋友,这才惊异的发现,加拿大的生活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丰富的多。以前我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与工作上,生活的圈子围绕在同学和同事之间,觉得自己认识的中国人少的可怜。其实生活中多了一些朋友是件好事,能认识一些谈得来的朋友更是人生的一件庆事,如果能从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应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叮叮)

……

瞧,心怀各异的人们,揣着不同的交友目的,就这样开始了网络聚会。给自己取个网名(即网络ID),挑个把热闹舒服的交友网站,注册登记,片刻之后,你会通过自己递交的Email邮箱取得登录密码,然后,就请尽情上网玩个够吧。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会尝试网络交友呢?

首当其冲的是:单身的!

无庸讳言,许多人踊跃上网,最本质的冲动,无他,就是想给自个儿找个终身伴侣。有的婚史空白,有的离异无小孩,有的文姬新寡,有的是单亲妈妈……。你也许会奇怪,怎么就有那么多人,在网上找婚友呢?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热心的“红娘”,给她一位闺中好友F介绍了好几次对象,都没成功。最后,“红娘”给F一个热门交友网站网址。F上得网去,邂逅一位男网友B,俩人在网上聊了三个月后,互留电话号码,又通了三个月电话后,相约见面。B长得一表人才,更兼家境富裕,而F却是个“恐龙”妹妹(注:网络用语中,称长得难看的女性为“恐龙”,称长得丑陋的男性为“青蛙”。下同),但F文字表达能力很强,而且嗓音甜美,所以在那半年未曾谋面的交往中,B早视F为梦中情人,“情人眼里出西施”,见了面B对F长相上的欠缺视而不见。据说俩人前一阵已三媒六证,喜结连理了。

瞧,这比一般收费颇高、成功率不确的婚介所强吧?婚介所还时不时地找些“婚托”来唬弄你,或对方一见相亲对象长得不顺眼、找个借口就溜了呢,哪会像在网络上这样渐渐培养感情、慢慢发掘优点呢?

当然,除了单身,就是已婚的了。已婚的上网,自有已婚的心事:

“我是个家庭主妇,在家照顾我两个可爱的儿子。想找其他妈妈交流育儿经验”。(望子成龙)

“我们是一对夫妇,共用一个ID。我们酷爱网球,想找一些球友闲时一起切磋球技”。(网球男女)

“嗨!冬天来了,有没有人想和我们一起去滑雪呀?”(冰山上的来客)

……

当然啦,单身的也好,已婚的也罢,故事总是比它表面呈现给你看的要复杂得多。

有句俗谚说:“忙碌的人是没有时间哭泣的”。可是笔者认识一个极其忙碌的人,他却常常忙里偷闲,上Yahoo提供的交友空间唱歌。他上网的目的是以歌会友,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我在那里唱得很好,被称为‘歌王’,另一个女高音,也唱得不错,被公认为‘歌后’”。

时间一久,“歌后”慢慢喜欢上了“歌王”。“歌后”当时人在加拿大,表示要飞到加州去看“歌王”。“歌王”早已娶妻生子,一听急了,连忙劝阻:“别来别来,我是有家庭的人”。“歌后”恨恨答曰:“怎么不早说?感情付出收不回,非去见你一面不可”。“歌王”是个聪明人,机场接“歌后”时拉上了一个斯坦福大学的单身男孩,结果“歌后”与斯坦福男生一见钟情,“歌王”也总算逃过一劫。

而好多已婚或早已有了结婚对象的,也常常打着“诚征生活中的朋友”之幌子,起劲地猎艳、追逐一夜情、寻找同居性伴侣等等。

有人说,网络处处是陷井。可却有大把的网人,明知是陷井,还照跳不误。真不知是他们游戏于网络,还是被网络游戏了。

听这位叫“假面”的女孩,是如何叙述她通过网络而有了第一次一夜情的:

第一次一夜情是和未名空间的一个网友,也算是我第一次和网上的男人有了亲密接触。那时候我在上学,暑假在一件银行实习,生活不好不坏,男伴不在身边。BBS上的他写信给我说那几句老话,什么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尤其又讲911亲见人们纷纷从世贸跳下摔死在当空的情形,突然觉得做个IT程序员给印度老板奴役只为五斗米折腰的悲伤,想当年在大陆上学时候也曾经激扬粪土,现在只余一件租来的小公寓,一个稳定的女朋友,和一份薪水不好不坏的工作。他说不想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慌慌地就到了老;他说他需要个改变,需要个刺激。他说他想见我。

那天见他,我起初只想扮作个无邪的网友女生,于是穿了件颇保守的高领连衣裙,套了白色的牛仔夹克,批着一头乌发,只在嘴唇上点了几抹唇彩。他是个有些老气的中国男生,穿着纽约很流行的黑色风衣,一米八七的个子,却瘦得两腿纤细,皮肤黑黑的,两只眼睛很大,双眼皮。却并不是像他描述的那种无聊的程序员只郁闷的要自杀的精神面貌。他例行公事地大呼惊艳,然后又重称在聊天的时候没想竟然的确是个网路美女,我道行甚浅,立刻倍感消受,对他也亲切起来。

我们去了一间韩国小饭店。他说他看我很有气质,问我是不是北大的。我为了不给北大丢脸,就顺口说是北外的。

问起他的背景,的确发善可陈,算是未名空间男同胞们的标准简历:上海某著名理工学校毕业,在大陆工作几年,甚无聊,来美国破校攻读计算机博士,中途转硕,背着老板找工作,来纽约小公司当程序员,老板无非是老的印度人或者中国人,女朋友谈了两年,已经在逼婚,两人住一起,只为房租便宜一半。吃饭到下半顿就又知道他女朋友是复旦的,现在在哥大上工商管理的硕士,他要每年出三万美金供她读书,的确算是仁至义尽了。

我对于这种背景的男同胞向来并无兴趣,便打算尽快结束约会。直到他送我出了小饭店,在时装大道上信步行走,麦滴逊广场花园里的椅子上坐满了衣衫褴褛的单身汉们,几种爬藤植物在旺盛地人群中狡猾地爬行着。

他突然凑过来,趁我猝不及防,把嘴凑到我耳朵后面,小声说:跟我回去吧。

一股香烟的味道。

我于是觉得轻贱肉体在渗人心脾的熟悉的味道中逐渐升腾了。飘舞了。迷醉了。
做爱以后,在他家浴室里面洗澡,发现他女朋友用的资生堂的洗面乳,爽肤水和嫩肤露赫然摆在镜子旁边的小架子上,还有一截未用完的蜡烛和body&bath的花瓣香片。

突然知道这是另外一个女子温暖的一角了,突然觉得恶心,看见镜子里自己被热水泡出红晕的赤裸的肌肤,刚刚被一个陌生男子疯狂地侵犯的冒着热气的侗体,恬不知耻地裹在另外一个女子的浴巾里。

听见头脑里的那个理智在嘶叫,只觉得刺激。道德终于死尽了。

快餐式的一夜情和婚外性的确很适合快节奏的都市人生。工作压力大,不愿承诺未来,不想被太多责任拖垮,但生理上的需求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宣泄和慰藉。于是说得投机的网友,从网上一路玩到网下,快乐是快乐了,就不知到了最终,感情真的不会太受伤吗?


今天你博了吗?


一位网管(注:网络管理人员之简称。下同)对我说:要想在网上人气旺,有三个成功诀窍。

一曰女性。美眉总比男生吃香。新人进入网上聊天室,一看你的ID叫“风月俏佳人”,立即有一群GGDD(注:哥哥弟弟之字母缩写。下同)上来打招呼,没说满三句,就有人问你要不要另开个私密单间一对一聊。

“那有没有人明明是男的,却假冒女的呢?”我问。

“当然有啊。这种变态挺多的”,网管见多识广。

“但是注册时,‘个人信息’中‘性别’一栏不是必须填的吗?万一真跟哪个网友看对眼了,网友一见面,老母鸡变鸭,那不是很不上路?”我始终疑团未释。

“咳,光注册又不要钱,一个人可以注好几个ID的。你没见‘年龄’一栏都填什么‘99岁’、‘体重’个个‘108公斤’吗?谁信啊?真真假假的,反正是网上闹着玩呗。到时用什么ID跟人面对面,你自己决定嘛”。看来这网管搞不好自己就有几个身份呢。

二曰照片。有照片的要比没照片的受欢迎。说穿了俗人还是看重臭皮囊,神仙姐姐和恐龙妹妹,帅哥和青蛙,谁更受青睐这还用问吗?网友们一般是按地儿寻人的,比如你最近搬到康州,想结交些附近的朋友,那你就会按照“康州”来搜索,搜索到的一串网友名单中,那些上传了自己照片到网上的人,你是不是格外有兴趣想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呢?是的!但人家的照片只对好友开放,换句话说,只有成为她/他的好友,你才有资格看照片。为了表示你的诚意,你先把对方设为好友吧,一来二往的,如果对方觉得你可以,把你往其好友名单上一加,你就能看到照片啦。

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其实挺简单的。总而言之,上传玉照,保证你的点击率激增,设你为好友的人数也一路飙升。

不过上传的是自己的照片还是哪位不入流小影星的照片,这事儿就只有天知道了。

三曰博客(Blog)。说到底,这才是真正的至胜法宝呢,人气的保证,靠它没商量。
在网上玩酷,好的文彩能使人如虎添翼。写网络博客日记,向公众开放,在网上迅速传播,一不小心成名,容易起来比什么都容易。

据笔者观察,成功的博客日志有两种。一种可称为“裸奔式”,大胆暴露隐私,大段露骨性爱描写,也许比色情小说多了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吧,所以读起来还挺抓人眼球的。不得不承认,裸奔需要胆识,就算周围都是陌生人,可那一脱,仍得鼓足勇气才行。那些裸式Blog写得好的,就像是优雅一脱之后的绝妙身材,美不胜收。另一种姑且叫它“选手式”吧,不裸,但段位可能更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琐事,有一些风花雪月的怀旧小资,有时录一首英文老歌歌词,有时来几句王朔语录,再用带了点儿文学性的笔触,说上点儿哲理色彩的感叹。

读着那么有趣的博客日记,你忍得住不把写博客的人加为好友吗?你忍得住不去想进一步了解他/她吗?

据报道,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出版公司(韦氏)每年都要对互联网上查询的热点词汇进行排名,今年的状元正“博客”(blog,网志)一词。其定义为:一种记载包括情感和评论等内容的个人网络日记的、往往是带有超文本连接的网站。韦氏公司发言人称,不可能说出“博客”一词在网上被查询的具体次数,但是从2004年7月份起,每月有成千上万人查询这个词。所以“博客”一词,将以2004年十大查询最频繁的词汇之首的身份,进入2005年的第十一版韦氏词典中。

好吧,郁闷了,伤秋了,失恋了,总统没选出自己投票的那位了,游戏玩不下去了……上网写博客日记吧,减压的同时,还有助提升网络人气呢。
  
从前的“娃哈哈”广告问:“今天你喝了没有?”如今我们常常自问:“今天你博了没有?”


看谁比谁更能玩


有次去一家川菜馆吃饭,见旁边两大桌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彼此招呼着:“我是‘会唱歌的鱼’,这位是‘乖乖兔’,她旁边的是‘小酷狼’,你们呢?”“噢,我们是‘小李飞刀’,‘东西方不败’,‘草满楼’,那边的是……”。直把一旁端茶送菜的侍应生听得笑成了一朵花。你可别误会这是森林动物运动会或“华山论剑”什么的,那是某交友网站俱乐部的一众网友正举行“比谁能吃辣”活动呢。

也是,好奇心人皆有之。在网上神侃时间久了,或看网友的日记看上瘾了,难免会产生“见上一面”的冲动。就算这些你都不想,那上网交友还不就是想多交些朋友一块玩个热闹吗?于是网站俱乐部应运而生了。

从那些五花八门的俱乐部名称,你不难看出其玩乐重点。像“滑雪俱乐部”、“期货交易俱乐部”、“民谣滚吧”、“登山,攀岩,露营,跳伞俱乐部”,“塑身塑身”、“牵小手喝大酒”……都属一目了然俱乐部,而像“咫尺天涯”、“似水流年”、“神秘花园”等等,则因语焉不详而略费猜测。

巧了,当年的研究院同学“酷鹰”,正在某“玩酷俱乐部”当义务管理员。听他介绍俱乐部管理员经验,发觉要想玩酷还真没那么容易呢。

“我上那个交友网站两年多了吧,当时是耶鲁大学一个朋友介绍的,说那里不错。后来几个网友在网上混熟了,就有人提议组织活动。先是一部分纽约市的网友周末聚一块儿吃饭,而我们康州几个则凑一块儿打乒乓球,后来就干脆把两拨人并在一起成立了个‘玩酷俱乐部’。

俱乐部成员中,人才济济。举个例子,有人当过专业网球教练,我们就挑天气好的周末找场地打网球。教练就指点大家练球。俱乐部是免费参加的,不赢利的,所以我们只收一点儿钱,够付场地费就得了”。

“那你们组织活动,最怕些什么?”我问。

“最怕什么?”酷鹰想了想答道:“有时怕人多,有时怕人少。像上次组织结伴玩佛罗里达,我们压根儿没敢在网上嚷嚷,也就六、七互知根底的一起去了,要不,报名的一定海了去,得统一买机票、订旅馆、订迪斯尼门票、接机送机……非常麻烦的。还有一次组织一帮人去附近一个度假中心玩,统计完人数后,我用自己的信用卡付的定金。后面几天,说实话心里有点紧张,怕张罗了半天,人去得没那么多,可付出的押金却是要不回来的。

具体组织一次活动,我们需要分工合作,老觉得人手不够。先要在网上听取各方意见,定下来后要张贴活动细则,活动细则主要是对费用分摊、注意事项等作出说明,反正是非常合理的,愿者参加。然后是订地方,组织car pool,发贴问谁可以提供车子,手机号,在哪儿集中,谁接谁,有时得租大车,小车们在哪儿会合大车,泊车费、汽油费、司机小费……有次组织摇滚晚会,限人数的,我们要买奖品,布置会场,考虑管不管软料。还跟保镖公司联系,租了一个保镖,他人高马大的,非常尽责,一晚上100美元。活动之后还要处理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我们俱乐部自己有Sever,有BBS,在一管理员家里,他是IT高手。有些网友不愿自己的照片在网上公布,那就还得给加密,只供本人看。我们还有专业会计义务管帐目……”。

这么繁琐!我听着都有些晕了。曾经参加过这个“玩酷俱乐部”跟另一个俱乐部的桌球对抗赛,玩得很是尽兴。真想不到这个“酷”字的背后,还有这许多热心网友的默默付出。

我活我精彩,绝不允许人生黯淡。也许,付出本身也是精彩人生的一种诠释吧。


两串贝一个“朋”


现如今交友网站多如牛毛。就算不是纯粹的交友网站,也铁定会在网站功能中列入“交友”一项。网络交友既是热点,更是卖点,网站的点击率高不高、人气旺不旺,与此很有关联。

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网友,即朋友的网络版。精明的网络拥有者,一样从网络朋友们身上,看出了“朋”字最初的、最古老的、最赤裸的深意,看出了无限商机。

还是以上文提及的“未名交友”网站为例。网站原先是免费的,可某一天,“未名交友”宣布收费了。初起时,群情激昂,民怨沸腾,各大版块发出了“联合抵制未名收费,誓死捍卫象牙净土”的声明,并坚决建立自己的服务器以摆脱未名网。结果呢?如今半年快过去了,未名交友生意日益兴隆,现已有20000人交费成为高级用户,费用为每人每月$14.95。有网友估算,扣除其各类费用,其可观的年利润大约在20万美金左右,而且还呈上升趋势。
对此,某网友在其网志中评说得相当精彩:“组织活动当然是辛勤付出,取得些报酬当然也无可厚非。我个人的看法是:未名商业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
未名网站刚开始的时候,是创建者为了留学生方便交流用的,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这一点可以从创建者在网站收费前就已经彻底脱离关系看出)。后来数易其手,管理者有了不同的理念,网站使用者也从当初的朋友同学,发展成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在这个时候商业化,应该说是个好时机。一方面,后来的管理者有权利改变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并把它转变成法人机构;另一方面,商业化有助于管理者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使用者服务。
交友网站要卖的其实就是服务。大家觉得它服务好,花的钱物有所值,那就没什么
可抱怨的。这和你去商店买东西一样。

以此看来,未名管理员查照片,查日记,其实只不过是在遵守行规罢了。否则,照
片日记里放上了电邮电话,就会减少网站的使用频率,减少客户流量,与其牟利的根本目的是相违背的。除此之外,网站功能正在改善中,稳定性似乎也有所提高,商家没有光顾着盈利,利润的一部分返回到商品质量上,应该还算个敬业的商家,而不是什么黑心商人。

话说回来,觉得未名的商品不值得它的价格的,就没必要去购买。最要不得的是花了钱又去抱怨它太贵、黑心,人家毕竟没有强买强卖嘛!由世界里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选择不交钱不活动,人家也可以选择收钱办活动。还是一句话,各取所需……。”

询问了另一位网友,她表示了不同意见:“网站要赚钱没错,可不该赚我们这些终端用户(end user)的钱。该去赚广告商的钱才是正途。网络本身就是建立在资源共享理念上的。没见Yahoo免费给用户Email邮箱空间扩大到250MB,Hotmail立马就跟进了吗!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稳住网站的高点击率?我们上网交友,只会大大增加网站的点击率,对网站有百利无一害,那些广告商见到这么高的点击率,不赶着扑过来才怪呢”。停一下,她又说:“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几个俱乐部管理人员有个共同的ID,这样,每人所费不多也能给大家发俱乐部邮件了”。

看来交友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争端,也是见仁见智的。

其实,笔者大致调查了一下北美众多交友网站,发现网站本身也十分矛盾:收费吧,怕吓跑了用户;不收费吧,又怕挣不够钱。“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不论对交友网站还是对众多网友,一样适用。


周华健唱道:“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网友,我们真的懂了吗?

诗人里尔克说:“我们彼此相触。
用什么?用翅膀”。

还是让我们插上网络的翅膀,在虚拟的缘份空间自由飞翔吧。给缘份一个机会,让我们彼此相触。

在网络世界的假面舞会里,我们相遇,我们相识,但愿我们也能相亲相爱。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