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2月洛克受美国农业部派遣,来中国云南寻找抗病毒的栗子树种。这是他渴望已久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当时美国农业部的大卫·费乐德告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洛克正巧在云南考察,《国家地理》杂志于是同意为1923年2月洛克在云南的探险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
于是,洛克开始了向滇西北以至康藏地区的长途跋涉。常年于亚洲雨林山地行走,使得洛克对高山密林有着地理学家的热忱。
他曾在日记中详述攀越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又称太子雪山,藏民神峰卡瓦格博)的艰辛。
洛克和他的探险队在西藏一峡谷(H'tchachen Valley)的行进途中(1926-7-15): 该峡谷离黄河源头不远。
穿越梅里雪山地段绝非易事。至今翻越山口的滇康公路也只在夏季通行。当年洛克携着笨重的照像机与大块的玻璃胶片,不仅翻过了山口,还冒着葬身急流深峡的危险溜索、漂筏,到了独龙人与怒族的区域。
洛克的助手在西藏峡谷探险途中休息(1926-7-17)
在《国家地理》杂志的资助下,在短短几个月内洛克就收集了60000件植物标本、1600件鸟类标本和60件哺乳动物标本。
这些植物标本,至今珍藏在美京华盛顿的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馆内。动物标本,则存放在美国几所著名的大学里。
但使洛克闻名遐迩的,还是他给美国《国家地理》写的那10篇文章。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洛克的“副产品”,但每篇稿酬高达1500美元。
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异国边民,草莽雪岭,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土匪滋扰层出不穷,土司与活佛,一个奇特的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隔绝的世界。这是读洛克发给国家地理杂志的一篇篇文章一张张照片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