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之四 --- 从侠士到统治者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韦小宝

  关于韦小宝,不知多少人写了多少文字赞扬及分析,我对韦小宝没有太大的兴趣
,我对这个人物的意见,相信三言两语便可说尽。

  正如康熙是个经过美化的君主,韦小宝是个经过美化的个人。康熙十四岁已经办
事十分精明,金庸大幅描写;康熙利用秘密警察卧底,刺探韦小宝的私隐,金庸以暗
场交代。同样,韦小宝的毛病被写成无伤大雅,他的为朋友、仗义疏财得到大幅渲染
,每个人都喜欢令自己开心的人,韦小宝这个人物极具娱乐性,读者自然觉得他可爱


  据说,《鹿鼎记》连载之初,很多人对韦小宝十分反感,这无非是习惯及期望问
题。金庸小说的主角,从第一本开始就是不少读者能够代入的英雄侠士,忽然之间出
现了一个污言秽语(旧版更脏一点),总不学好的坏品行少年,自然无法接受。

  但到如今,“韦小宝”名头响当当,没有看过《鹿鼎记》的人都知道他是谁,这
种反感便不会出现了。

  韦小宝过去难以接受,现在大受欢迎,也显示出这十多年来的社会态度转变。过
去的读者比较纯情、理想化,受不了韦小宝的犬儒幽默,现在的读者现实得多,他们
未必欣赏犬儒幽默,但韦小宝的故事是个穷人发达的故事,事实上,“所有人都爱听
成功史”,韦小宝的什么“反英雄”角色、“反讽意味”、犬儒幽默都被淹没,因为
他赖以成功的因素,包括泼皮无赖、不怕闯、贪心、精灵、懂得作弊、花钱、奉承、
虚伪,顽强的生命力和自信,根本是视作当然的求存之道,反而,像韦小宝那样富贵
而不忘本、有好处不吝分给朋友的人太少了,他的所谓“毛病”不成坏处,他的好处
是罕有而实际的品德,韦小宝又怎能不是现代香港英雄呢?不过,有这个发展,金庸
可能当初也料不到。

  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之中,很清楚表明他很喜爱这个他笔下创造出
来的人物,他说,韦小宝的行为及代表的风气实在不足法,但中国人重感情而不重原
则,他也是基于感情因素偏袒韦小宝、纵容韦小宝。

  当然金庸不赞成韦小宝的行为,韦小宝最大的本领是“揩油水”,最可爱之处是
把得来的钱财,抽出一部分分给手下,在香港来说,前者是贪污,后者是行贿,金庸
多年来出任廉政公署的咨询委员会,又怎能赞成或同情这种行为?

  金庸喜爱韦小宝,对他偏袒及加以纵容,是因为他能够从康熙的角度看韦小宝。

  康熙喜爱韦小宝而纵容他,因为康熙自信十分了解他,自信有本事管得住他,大
事上不会让他作反。

  小事上可以随他胡闹,反正他有娱乐性,又对自己忠心,又可以为自己办一些无
法让别人办的事。换句话说,他可以享受韦小宝带来的乐趣,因为他知道自己控制得
住韦小宝,不会让他造成不愉快事件。

  康熙一直派人暗中监视韦小宝,到最后关头才森然告诉他,早已知道他是天地会
的香主。韦小宝吓出一身冷汗,承认什么都在康熙的计算之中,康熙又有什么不放心
?正因如此,他才能够说:“这小子便有千般不是,对我毕竟有忠爱之心。”

  《鹿鼎记》的世界里,只容得下康熙与韦小宝的配搭,余者皆是跑龙套。在权术
至上的人治世界,英明君主跟丑角真是最自然的配搭,而英明君主永远相信自己控制
得住丑角,我相信这种配搭,在别的故事中,甚至在历史上,是个危机四伏的配搭。

  由我来评《鹿鼎记》,本来颇不适宜,因为金庸的意思是写一些很中国人社会的
东西,而中国人社会重人情、不重视规则,我不能不承认我是个不能忘记原则的“冷
酷的人。”

                 段誉

  段誉是个值得羡慕的人,不因为他贵为王子,而是因为他乐观豁达,恒常以欣悦
而仁爱之心看世界万物。他对周遭环境的人物,永远是抱着善意的好奇,对自己完全
不自觉,不但对自己的性命不过分在意,对自己的所谓风度形象也毫不在意。

  他被木婉清绑在马匹后在地上拖,弄得头破血流、衣衫破烂,竟然露出肱股,但
他除了感到这样子走在姑娘面前未免不雅之外,并不怎样在意别人会不会耻笑他,他
屡次弄得十分狼狈,又被人捆绑、又掉下泥井,像个滑稽小丑,然而他在滑稽之中,
有不可磨灭的尊严,事实上,正因他的尊严来自内心,根本与一时的外表及处境无涉
,他的处境无论怎样可笑,都无损他的尊严。坐在玉堂金马之上,作出尊严之态是很
容易的,像段誉那种不自觉的尊严才最难得。

  最不自私的人,有时也会自我中心,但段誉随时随地可以忘记自己,甚至采取客
观态度反观自己,觉得自己可笑,他中了剧毒,要设法逃出无量山搬救兵,不幸掉下
谷中,全无出路,他自忖没法活命的了,但看见谷内景致幽雅迷人,月色溶湖、丛花
吐艳,竟然高兴起来,感到葬身于此,实在无憾。

  他被鸠摩智绑至燕子坞,要在慕容博墓前焚化,鸠摩智武功绝顶,段誉又哪里逃
得脱?但他有闲情逸致欣赏阿碧弹琴,焦急关怀的是别人的生命。很多人说段誉像贾
宝玉,这说得很对,宝玉看龄官画“蔷”,看得入神,一时下雨,忙着叫人家避雨,
全不觉自己也淋湿了。段誉是个真正相信平等的人,偶然记起自己是王子,也不觉得
王子便得高高在上,被王夫人逼着种花,他觉这王子花匠未免好笑,阿朱扮了老夫人
要他叩头,他就想向美丽的小姐叩头无伤大雅,十分应当。

  这人痴情,但对王语嫣的痴情,简直超过了个人性质,更像对抽象的纯美、对人
生对爱情本身的痴情。人生多不如意事,能像段誉般超然,便是幸福。

  《天龙八部》最初连载之时,许多人都感到段誉活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
副贵家公子模样,又不通世务,又呆又痴情,把女子个个看作尊贵的神仙对待。

  段誉像贾宝玉,那是一点不错的,但他们两人真正相同之处绝非上述表面的几点
。我总觉宝玉被人误解,段誉也是同样被人误解,挑最简单的一点说,宝玉并不是滥
情,他欣赏的女子众多,但钟情的其实只有黛玉一个,他说得很清楚,那是“弱水三
千,但取一瓢饮。”他欣赏众女之情,与钟情于黛玉之情,素来分得清清楚楚,有心
人一眼便见。同样,段誉也不是滥情,他对王语嫣是始终如一的,对钟灵、对木婉清
都不是一样。

  误会宝玉滥情,跟误会段誉滥情一样,是基于一般人很少感到对人有亲爱之情(
affection),因此一切男女之间的亲爱之情都认为是爱情。但宝玉不是,他的性格中
充溢着亲爱之情,用最自然的方式,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他从外面回家见母亲王夫
人,就滚到王夫人怀里搂她的颈子。段誉在玉虚观外重见母亲,亦是亲热地伸臂围她
的腰。搂她的颈。他哄母亲高兴,要陪母亲吃饭,这是他习惯了享受与父母之间的亲
情,其他长辈对他也是一样,慈爱多于威严。他小时保定帝带他上拈花寺听黄眉僧说
佛法,后来他身子充塞着真气,不知如何是好,也是保定帝带他上天龙寺求治,鸠摩
智来生事,面壁参禅的枯荣大师就叫段誉坐在他身前,能自己高大的身子护着他。段
誉跟宝玉一样,自幼生长在慈爱的环境中,对别人也是自然而然地发出亲爱之情。

  像宝玉一样,段誉的尊贵地位,对他产生的效果是对人随和平等。宝玉在大观园
中为家里丫头执诸役,他没有觉得不妥,别人也没有觉得不妥,段誉钟情的是王语嫣
,但是他对一切女子都自然感到要为她们服务,自己是否比她们地位尊贵的固然从不
考虑,自己是否比她们本领高强也绝不多想,对他来说,男子生出来就是要保护女子
的。

  段誉与宝玉最重要的相同之处是他们的真、他们的举止自然和诚实不作伪。宝玉
与父亲游大观园,贾政说最喜欢稻香村的纯朴天然、农家风貌,众清客暗示宝玉附和
,但他执意说稻香村不及潇湘馆及怡红院,正因在大观园之中,稻香村是堆砌出来的
假纯朴,潇湘馆及怡红院的优雅富贵,反而自然。

  段誉被人视为疯子,正因他从不掩饰真正的感觉、从不介意以真相示人。他对王
语嫣痴恋得失魂落魄,人家看不起他,他毫不介怀,他背负王语嫣脱险,忽然感觉肌
肤相接,怦然动心,连忙打了自己一个耳光,王语嫣问他干什么,他承认自己太过下
流,顾不得她听到之后会不会恼怒。其实他的“下流”,比道貌岸然作柳下惠之状的
“君子”皎洁得多了。

  但宝玉与段誉也有很大的分别。宝玉生长在“除了门口的狮子没有一处于净”的
贾府,一来身在锦绣业中,酬酢不断,未免染上纨绔子弟的习气,也有些宝贵人家少
爷的架子气焰,他对贾蔷便是;二来贾政之流,在这腐败的内涵,偏要加上堂皇的外
壳,宝玉再纯朴自然也不免作伪,将天然的情感,分做可告人的与不可告人的两类。

  宝玉在大观园还算是诚恳的石头,一出了园子,串上薛蟠之流,就是眩人的宝玉
了。

  段誉生在一个慈爱的环境,伯父固然是明君,父亲虽然艳事太多,但绝不是个坏
人,而且段家虽然南面称王,行走江湖,却是依照江湖礼数,他们素不骄矜的态度,
段誉自小习以为常。在一个可以说真话、人人都说真话的环境里,段誉不但习惯诚实
,而且从来没有想过诚实是罕有的美德,就如他见惯了段氏的上乘武功,根本不把上
乘武功放在眼内。

  他连王位都不放在眼内,知道了自己身世之后,他毫不隐瞒地告诉了保定帝,后
果如何,他一点都不顾,在段誉来说,他什么都有,而在一切之中,他最重视的是仁
爱、是亲情。友情和说真话,这就是他尊贵之处。

  段誉宅心仁厚,以仁爱心看万物及对待所有人,可说是他自幼生长在慈爱环境的
后果,他是以爱还爱,他在家中是幼弱,到处被长辈保护周全,他看见比自己弱质的
人,自然也产生保护照顾之心,挺身而出,毫不畏惧。

  段誉比宝玉更可爱,因为他有幽默感,他对人有礼,但却十分能够嘲笑自己。他
的天地,充满可爱的事物,一本《天龙八部》,就数他笑得最多。一开头,就是他被
无量派门人比武的滑稽样子惹笑而闹出事来。

  段誉与宝玉都是悟性极高的人,都能参悟禅机,段誉自幼受佛学熏陶,宝玉则是
因生巨变而醒悟。结果宝玉出家,而段誉则做了大理皇帝,娶了不知几个妃子。

  段誉解不开苏星河摆的珍珑,金庸说是因为他爱心太重,不肯舍子。林黛玉死了
,宝玉再无所恋;王语嫣活色生香,段誉又怎舍得放下?他的佛法,要来胡思乱想还
可以,导他出家,却不可能。

  但是,他自幼所受的宗教熏陶,在他个性中起了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增强他慈悲
仁爱之心,舍己为人的精神,其次是加强了他对世俗价值的不在乎。大理皇帝有避位
出家的传统,皇位于大理段氏,如富贵于其他人一样,只是浮着,保定帝跟段誉说,
我早已落发出家,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暂时仍做皇帝。段誉继承帝位之后,与
乔峰重逢,乔峰惊于他亲身犯险,段誉“嘻嘻一笑”(又笑)道:“小弟糊里糊涂,
望之不似人君,哪里有半点皇帝的味道?”他根本不把自己的帝位看得认真,避位不
避位,分别不是那么大。然而,结义之情,他是看得认真无比的,他的世界太多爱了
,跟宝玉撇下的那个在礼数周周之下冷酷无情的家族,完全不能相比。

  令人感兴趣的是,成熟了、老了的段誉,会是怎样的一个样子?他父母双亡,结
义兄长惨死,他与王语嫣建立起的是一个怎样的天地?我常想宝玉与黛玉若能强合,
应该婚姻幸福和谐,但那是私人生活的美满,除了私人生活之外,段誉还要做好他的
一国之君。

                 虚竹

  乔峰,段誉,一个是草莽英雄,一个是贵介公子,两人结为兄弟,本已奇特,但
段誉再结拜虚竹为三兄弟,更加奇特。

  虚竹不过是个修为低浅、毫无见识的少林僧人,头脑既然笨钝,相貌更不吸引人
。他长得“浓眉大眼,一个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颇为丑陋,僧袍上打了许多补
钉,却是干净。”

  这样的一个人,又怎能练得高武功。成为“灵鸳宫”的主人、《天龙八部》的第
三位男主角?原理就在他的名字上:他是如竹节中的空虚。

  《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怕通教郭靖“空明拳”时,首先向他解释“空”的
妙处,打的譬喻十分生动。他说,空碗才能盛饭,空屋才可以住人,要是碗是实心的
,就不能盛饭,要是屋子里没有空间,那就没有用处了,周伯通是全真派的,他所说
的是浅易的道家思想。

  “空”与“虚”是一样意思。虚竹的奇遇,是从解破珍珑局开始的。段誉、慕容
复、延庆太子皆是棋力甚高的人,但是正因如此,他们心目中都有先见,认为应该怎
样下。虚竹根本不懂得棋,他心中一点关于下棋的概念也没有,他闭目乱下一子,志
在搞局,不料反而下中了。

  珍珑局的解答也是从“空”着手:局内太多子便没有出路,塞死一片,拿走了这
一大片棋子,局面便“豁然开朗”了。要活动,必须要有空间,竹节中空,是有空间
,段誉满心仁爱,对万物皆有情,难分难舍;虚竹不只谦“虚”,他本来就是头脑空
洞,因此才碰对了答案。

  虚竹的神功并非练来,而是逍遥子把自己的毕生功力灌注到他身上而成。虚竹本
来内力低微,反而省了逍遥子一重工作,不必费劲把他本来的武功化去,这又是“空
”的好处。

  乔峰是以无比的意志去改变社会现实,最为主动;段誉本着他的唐吉诃德骑士精
神去干预侵略,虽然达不到多大客观效果,亦有主动成分。惟是虚竹,几乎是百分之
一百的被动,正是他的无为,为他带来异乎寻常的成就。

  段誉以仁爱之心看万物、谦和有礼态度待万民,虽然表现得十分自然,事实上却
是累代贵族教养的成果,他所流露的,是经过文化升华的感情。虚竹所流露的是赤子
之心,他对万物对人所作出的反应,是出自天然本性、不曾加以雕琢过的反应(他自幼
出家不算?--东方剑)。

  肉是鲜美的;虚竹被骗吃肉破戒,虽然心慌意乱,但深觉肉是鲜美。同样,他知
道女色是出家人的大戒,但是在黑暗的冰窖中,当童姥把一个不穿衣服的妙龄女郎放
在他怀中,他便自然而然地性欲勃发,舍不得加以自制。事后,他虽然深为惭愧,但
绝对肯定那是极度快活的事。

  段誉见王语嫣,即时神魂颠倒,但无限痴情,自动经过教养的规律,表现为斯文
高贵的仰慕崇拜,即使可笑,也绝对无可厚非。他把王语嫣当神仙供奉,甘自舍弃性
命去保护她周全,欲念高度升华,因为段誉是个高度文化的产品,他是一块琢磨得晶
莹光洁的美玉。

  “食、色,性也”,虚竹对“梦姑”的反应,是大自然规律本该如此,跟文化。

  社会道德拉不上半点关系,虚竹固然不是经过文化琢磨的“美玉”,连“浑金噗
玉”也不是。在大自然的秩序中,玉与石、金与木,本来不分开什么是高贵。什么是
卑贱,只分开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违反自然。

  虚竹自然而被动,他无意追求什么,但把他放在什么环境,他就接受容纳什么,
不加在理论分析,也不会坚决抗拒,就算初时推辞抗拒,也不会抗拒到底。他做少林
僧人,便接受少林清规戒规,已经破戒,方丈叫他回复俗家,脱离少林,他也含悲接
受。他唯一的来自内心的推动力,只有他的良善心得。

  但这正是虚竹为灵鹭宫众女所爱,甘心奉为首领的主要原因:他谦虚良善,随和
,尊重她们而不坚持己见。

  虚竹和段誉都是幸福的人,虚竹本来一无所有,但上天让他得到一切。段誉生来
便拥有一切,然而他从头到尾,都对他的尊荣财富漫不经心,他唯一追求的是爱情。

  三兄弟中,是最主动的乔峰最苦。

                 慕容复

  《天龙八部》用了极多篇幅,铺下极长伏线去建立起读者对“姑苏慕容”的向往
,由一连串似是受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手法对付的武侠人士究竟是否被慕容氏
族所伤制造悬疑,又以不同的人的回忆、传说道出慕容氏族的点滴,更增加神秘感,
令人觉得慕容氏不论男、女、老、幼,武功所学都超越凡境,而且女的绝丽秀雅,男
的英俊挺拔,像是神仙中人。

  传说越出越奇,慕容氏始终不露面,直至故事引出自认与慕容老先生慕容博是知
己之交的金轮法王鸠摩智,挟持着学会了“六脉神剑”的段誉,寻到风光明媚的燕子
坞参合庄上。但是,即使到了参合庄,也不能见慕容氏任何一人的面貌,反而透过参
合庄的规模气象,“慕容公子”如何受到慧婢及天仙似的表妹崇拜,进一步刻划出慕
容复的王侯身分、出世奇才。

  “北乔峰、南慕容”,对于乔峰与慕容复两位齐名的英雄,金庸采取了相反的介
绍手法。乔峰的出现几乎全无预告,但一出现即光芒四射,三两个照面已建立起他顶
天立地大英雄的地位,轻易搏取了读者的全心倾慕。慕容复出现之前有那么令人神往
的一番描画,但到终于露面时,原来却是见面不如闻名,慕容复不但不如传说那么本
领超凡,甚至行事有违侠义之处,终于乔峰吐出“耻与他齐名”的批评。

  拨开了传说的色彩,慕容复不过是个志大才疏、可鄙复可怜的角色,不值得世人
敬佩、不值得下属忠心,甚至不值得深闺弱女的倾心爱慕。

  他胸襟不如段誉、气度远逊乔峰、对武学了解渊博不如家中的表妹。他所有的是
过人的自傲自信,他意图恢复慕容氏的大燕王朝,隐然以帝王之后自居,然而,他的
本领虽然已是不凡,却还远远不足够令他达到复国的目标。

  慕容氏的“复国”大业始终不能获得读者同情,因为慕容氏的“复国”并非为了
拯救斯民于水火之中,而是一氏一族的霸业雄心。但在这个范围内,慕容复比他父亲
慕容博更低一个层次。慕容博眼光还远大一点,慕容复只是急于实现他的个人的帝皇
梦。

  因此才有杀段正淳一干情妇(包括自己舅母)、投靠“恶贯满盈”段延庆、杀忠
心属下包不同的一番妄为。杀害全无抵抗能力的妇女,令人不齿;杀害亲人,显见冷
血;而且这番滥杀,全无意义,对他绝无半点帮助。投靠段延庆,奉段氏为君父,正
如包不同所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事实上更可说是愚蠢行为。至于杀
包不同,结果是逼走亲信谋臣。

  慕容复杀掉王夫人、逼王语嫣投井,对他死心、再失去一干忠心亲信,他身边再
无一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只余一个阿碧,在衰草斜阳里看着他心智迷失仍不忘帝皇
梦,为他伤心落泪。

  慕容复不是一个没有半点是处的庸才,金庸三番四次表露慕容复的才干武功,例
如月夜荒山,无端介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人的阴谋的一段奇遇,慕容复的眼光、
武功、风度、处事谋略,一一表现得令人佩服。要是他不过是个蠢人、庸才、低能者
,慕容复反而不会有这么大的震憾力,正因他有许多优点长处,他的走上歪路而终于
毁掉一生,才分外令人惋惜,分外充满悲剧意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