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種食物及運動為職場女性加油,讓妳活力不早衰

運動,讓妳活力不早衰 女人要保持魅力風采,運動是最好的方法,根據不同齡的需要,我們為你設計了最適合的運動,讓你活力自在。 ------康健雜誌58期 文/黃惠鈴 運動,絕對是女人該一輩子帶著的「好朋友」! 陽明大學運動健康醫學中心主任陳俊忠指出,男女的生長狀況有兩個交叉點: 第一階段在小學五、六年級。女生發育得比男生快;進入國中,到第二階段,男生開始發育得較快。尤其女孩子來經後,身體長較多脂肪,如果不運動,身體的耐力、肌力、協調性等,與男生差異更大。少動,如果再加上在乎身體形象,不敢多吃,很多年輕女性不可免地變成「泡芙族」──體重不重,但肌肉少,脂肪多──到中、老年,卻面臨超重的危機。但,運動可以讓女人留住更多青春,風采更耀眼迷人: ■使妳少生病 運動最大的好處是讓妳更健康。研究一再發現,規律運動可加強體內的生理機能,確保重要的化學過程持續運作。例如,常運動的人體內的「好的膽固醇」(HDL)含量較高、血壓較低,較不易得心臟病或中風;較可能保持體重穩定、體脂肪較少,而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也較不可能有骨質疏鬆症,甚至乳癌、結腸癌等癌症。 另外,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糖尿病、骨質流失、退化性關節炎等毛病,如適當運動,可以改進身體狀況,陳俊忠指出。 ■讓妳更喜歡自己的身體、更有自尊 相當多的研究顯示,適度運動有助於提升自尊以及身體滿意度,因為運動可以讓人覺得更壯、更健康,更喜歡自己的身體。 美國健康、體能教育、休閒與舞蹈聯盟(AAHPERD),在今年3月提出的一篇研究報告也再度指出,較常運動、對體態較有自我認知的女性,更易於有正向的自尊。 ■讓妳更快樂 運動也是快樂的來源,甩甩手、扭扭腰、跑跑步,在肢體的伸展間,心中的焦慮、壓力與抑鬱,也隨之雲淡風輕。例如,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0年提出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治療重度憂鬱症病人時,6個月內,運動的效果與抗憂鬱劑一樣好;10個月後,和服藥的病人相比,運動的病人復發機率更低。 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新的研究更顯示,跟著年齡走,選擇適當的運動,效果更佳。動動妳的手指,一起來探索什麼樣的運動可以讓20歲、30歲、40歲不同階段女性,拓展身心最佳的活力。 20s趁早運動,享受青春 年輕女性一般來說,體能狀況良好,正該好好伸展肢體,享受運動樂趣,並為日後可能走入家庭、懷孕生子等更多的生活挑戰,培養好體力。一些研究也顯示,和不運動的女人相比,運動的女性較不會發生經前症候群( PMS)的症狀。特別是有氧運動助益更大,不僅可預防如浮腫、頭痛等身體症狀,也可預防包括情緒鬱悶、緊張等心理症狀。 除了像健走、有氧舞蹈等適度的有氧運動外,每週也應做些加強肌力、負重等運動訓練。 另外,多方面嘗試不同的運動,也許游泳、騎腳踏車、爬山、打球或跑步,充滿朝氣活力的妳,將綻放屬於青春的耀眼光芒。 當然,趁早運動,絕對比年到三、四十,身體這裡痠、那裡痛,才想活動筋骨,更能建立運動習慣。建議妳: 1.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走樓梯、少坐電梯;把車停離公司遠一點;或是提早兩站下車,走一段路回家……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變成運動的來源。 2.找個伴,一起運動。不過如果妳已經有個運動夥伴,卻仍興趣缺缺,建議妳不妨禮貌地換個新夥伴,或是加入某個不一樣的運動團體。當然,如果妳喜歡獨自運動,也不必勉強。 3.地點:找個適當的運動地點,例如不要離家太遠,以免有太多藉口不去運動。或改變運動時的環境。例如,換個音樂,取代平常做運動時常聽的樂曲。 4.做感興趣的運動:如果對某個運動沒興趣,實在很難持之以恆。所以,絕對要從自己覺得有趣、想嘗試的運動著手。 5.要實際:剛開始運動,別把目標訂太高難度。 6.休息一下:允許自己休息3~5天,應該有助於重新啟動對運動的熱情,只是不要把幾天拖成幾個月。 7.鼓勵自己,重新找到快樂:能有個健康的身軀是多麼幸運的事啊!能走、能跳、能跑,多麼讓人快樂!更別忘了,運動除了促進身體健康,也有助於提升心、靈的喜悅,更能讓妳擁有好身材。 所以,好好享受每個伸展、每個步伐吧! 30s強化骨骼,走得更穩 女性在更年期後的5~7年,最多可流失20%的骨質,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雖然在三十幾歲階段,較不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但卻是採取行動,捍衛骨本的好時機。 醫界發現,經常運動的女性比不運動的女性,骨質密度更好。特別是重力訓練。因為當骨骼承受壓力時,造骨細胞的活動將加快,以加強骨架。科學家發現,在零重力之下,骨骼健康很快惡化。 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告訴擔心日後恐有骨質疏鬆症的婦女,除了適量攝取鈣質與維他命D,要多走路、慢跑、或做其他負重運動。 健走通常被醫師視為重力運動的精華。不過,妳可以稍微做點變化,增加強度,例如爬山、一些包含彈跳的運動,像階梯有氧、爬樓梯、球類運動等。 另外,跳躍(jump)動作,已被發現可增強臀骨的骨質。而臀骨的骨質密度降低,跌倒、骨折的機率將增高,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危機。 美國奧立岡州立大學骨骼研究實驗室主任、運動生理學家Christine Snow的一個研究,針對自願參與為期一年跳躍運動實驗的停經後婦女,發現她們的臀部的骨質密度增加2%。英國學者以停經前婦女為對象,做了類似的實驗,結果發現受試者的臀部的骨質密度增加4%。 今年5月,Snow博士發表持續五年長期研究的成果。參與實驗的更年期後受試婦女,一週3次穿著負重背心做包括側弓步、前弓步、蹲、站等耐力訓練,以及不穿負重背心,一週3次、每天跳躍50下。 結果,受試者的骨質密度增加,而骨折的風險最多可降低20%。 美國《健康》(Health)雜誌曾採訪Christine Snow博士,並依照她的研究,設計一套類似的動作,幫助女性增強臀骨的骨質。 開始做這套動作時,每週至少3次,每次每個動作重複6~8次,稱為一套。一個月後,做兩套。做每個動作前與做完後,要記得做點暖身運動,伸展小腿、大腿。 ●側弓與前弓步(兩者替換,不必同一次做。) 1.側弓步:雙腳站開與肩同寬。左腳跨出,與身體呈45度角,右腳彎曲。身體重心慢慢從右移到左,背彈回挺直。這算一次。接著右腳重複做同樣動作。 2.前弓步: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一腳向前直直跨出,後腳膝蓋彎曲。再重複做另一腳。 ●蹲與坐起 1.雙腳站開,膝蓋、臀部穩穩地彎曲,呈坐姿。兩手臂往前伸直,幫助平衡。試著讓大腿與地板平行,同時背部打直,微微向前傾。慢慢向下蹲,直到不能再往下蹲,起身。這算一次。 2.下一回合改做坐起的動作。坐在椅子邊緣,雙腳打開。不用雙手、慢慢從椅子上坐起來,然後再慢慢坐下。這算一次。 3.這兩個動作交替做。 ●加強踝關節 1.墊起腳尖立定兩秒,再慢慢讓腳跟著地。 2.站定後,抬起腳趾,以腳跟著地重心滾向後,停留,後再慢慢回正。這算一次。 ●跳躍 屈膝,兩手臂向後擺。接著儘可能跳高,手臂往前、往上擺。著地時屈膝腳板踩地,以分散力量。 40s鍛鍊肌力,趕走脂肪女人需要肌肉。 生病時,身體可分解肌肉當做能量來源,肌肉愈多,戰勝病魔的機會愈大;肌肉可保護骨骼,骨架上披掛的肌肉愈多,骨骼愈能受到保護。 但女人天生比男人擁有較少的肌肉,因為女性體內的睪固酮激素分泌較低,而睪固酮產生肌肉,分泌濃度愈高,肌肉組織愈多。 另方面,大約從40歲開始,妳一年將流失三分之一磅的肌肉,但得到相同重量甚至更多的脂肪──如果不運動的話。結果,中年發福,讓妳再也穿不下年輕時的窄裙。 藉由運動建造肌肉,可加速新陳代謝,因為肌肉比脂肪燃燒更多卡路里。一項三個月的實驗發現,女性一週做3次舉重運動,新陳代謝率可提高15%,就一般身材的女性而言,那意謂每天可燃燒多餘的300卡路里。 所以,除了簡單的肌力訓練外,加一些舉重運動,例如舉啞鈴,增加肌力的效果更好。 ●強化小腿肌肉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手叉腰,慢慢往上墊起腳尖,將身體往上拉到不能拉,再慢慢放下腳尖,重複做10~20次,可強化小腿肌肉,幫助安定下半身。 ●強化腹肌與背肌 1.屈膝而坐,雙腳平踩,雙臂向前伸直,縮小腹。背挺直,慢慢向後傾倒約45度角,並保持胸部向上、手臂向下。停留3~5秒後,再慢慢回正。重複做8~12次。如果覺得動作很容易,可試著不用手臂或把手臂高舉過頭。 2.臉朝下躺著,雙手向前伸直,靠緊頭部,雙腳向後伸直。收緊背肌,同時抬高右臂與左腳,離開地面一段距離,並儘量保持靜止不動。放下右臂與左腳,然後抬高左臂與右腳。每邊交替做8~12次。 ●強化上臂肌肉 1. 俯臥,雙腿與膝蓋併攏,膝蓋彎曲抬起離地。雙手平放在肩旁,手指向前,手肘稍微外彎。以雙手支撐,慢慢抬高身體,直到手臂伸直。 2. 再慢慢放低身體,直到胸部接觸地面。重複做2~15次。 (提醒:如有健康問題,嘗試任何新運動前,先徵詢醫生的意見。 另外,運動後發生小痠痛是好現象,代表妳壓迫了肌肉,而肌肉會自我修復,變得更強壯。但如果妳覺得很痛或持續疼痛一星期,建議妳求醫確認是否受傷。如果妳無法在運動時說話,意味運動得太用力,妳的心跳速度可能超過安全上限。) 15種食物為職場女性加油 吃得好、吃得對,讓職場女性擺脫蠟燭兩頭燒的夢魘,天天神清氣爽,活力十足。 ----------康健雜誌58期 文/朱念文 現代女性除了在職場上打拚,還要搞定家中大小事,每天都像一場硬仗,需要 >充沛的體力才能勝任自如,飲食上更不能掉以輕心。不管處於哪個年紀,「營養均衡最重要,」台北榮總營養部主任楊雀戀指出,雖是老生常談,實行起來並不容易,而在流行風潮下,很多媽媽也動不動節食減肥,因此熱量不足,影響到鐵質攝取,容易貧血,還會造成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等問題。 除了均衡吃到六大類食物,也要兼顧多樣性。各種食物的營養素不同,如牛奶鈣質豐富,但缺乏維生素C;葡萄柚有很多維生素C,卻沒有鈣。所以最好吃得五顏六色;,變化愈多,得到的養分也愈廣。外食時,自助餐是較好的選擇,現成便當以肉類為主,純青菜很少,多是半葷 >素,蔬菜容易吃不夠。真的忙到沒時間坐下來吃飯,可以補充低脂、脫脂牛奶,方便又有營養,楊雀戀建議。 用體力對抗壓力,一日之計在於晨,再怎麼忙亂,早餐一定要吃,因為早上是一天血糖最低的時候,補充最多營養,才不會沒精打采。 想要頭好壯壯,就不能疏忽「士氣小尖兵」的代表:維生素B群。醣類、脂肪要轉化成能量,都必須有維生素B群加入作用,協助體內新陳代謝進行。需要熬夜加班,晚餐最好多吃些富含B群的食物,如全穀類、瘦肉、肝臟、豆類等,酵母粉(健素)也是B群的良好來源。 想吃點心時,不妨選擇牛奶、水果、全麥麵包、沙拉等,零食或咖啡雖能暫時提神,但會加速消耗維生素B群,攝取太多糖還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血糖急速降低,影響中樞神經活動,更加昏昏欲睡。不少女性會以吃甜食來放鬆情緒,尤其在生理期間。少量甜食雖能帶來滿足感,過多卻會造成如鎂等礦物質流失,反而增加緊繃沮喪。 吃出水噹噹 忙碌中要看起來容光煥發,不能光靠塗抹昂貴的保養品,充足的營養,才能讓皮膚由內而外更健康。 例如蛋白質,和體內膠原蛋白合成有關,缺少時皮膚會鬆弛失去彈性;魚中含量豐富的必需脂肪酸,能滋潤皮膚,控制發炎。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A、C、E,對清除自由基,延緩老化不可或缺。維生素A以深黃和深綠蔬菜中含量最多,缺乏時皮膚會粗糙乾裂;維生素C能預防黑色素沈澱,並且和蛋白質合成膠原蛋白。維生素E可以阻止氧化,降低細胞受損,讓皮膚看起來更好,堅果類、植物油、豆類和綠黃色蔬菜等都是良好來源。 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會因經期導致鐵質流失,容易貧血而影響氣色,鐵質豐富的食物包括肝臟、瘦紅肉、深綠色蔬菜等。此外還應多喝水,促進體內代謝,補充皮膚因空調流失的水分。 1.牛奶:喝一杯240毫升的脫脂或低脂牛奶,即能吸收到300毫克的鈣質。鈣質能強健骨骼和牙齒,富含鈣的飲食能降低高血壓、乳癌、結腸癌等機率,也能舒緩經症候群。除了鈣質,牛奶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D、維生素B12、核黃素和 >菸鹼酸等。常喝牛奶還可以傳遞健康訊息: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媽媽常喝牛奶,女兒也會跟著效法,而減少喝汽水等含糖飲料。有乳糖不耐症的媽媽,可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隨餐飲用牛奶,增加體內乳糖酵素的活性,或改喝低乳糖牛奶。 2.花椰菜:富含維生素A、C,礦物質鉀、鈣、硒等,β胡蘿蔔素及纖維,熱量低。多吃可以增強抵抗力,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數種癌症的機率。 3.香蕉:雖然一根香蕉大概有120卡,卻是維生素B6、C和纖維的良好來源,豐富的鉀也有助於調節血壓。香蕉含有的生物鹼(alkaloid)能振奮精神,很適合當點心,補充熱量。除了直接吃,也可以混合在果汁中,或加到穀類早餐裡。 4.柳橙汁:喝一杯新鮮的柳橙汁,就可以攝取到超過每日建議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重要的抗氧化物,能消除自由基,強化免疫功能,利於鐵質吸收。柳橙汁還 >富含鉀及葉酸,葉酸對育齡婦女相當重要,可以預防畸胎和直腸癌。 5.蔬菜沙拉:最容易一次吃到多樣蔬菜的方法,提供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可以把數種綠色蔬菜混合後(例如富含維生素A、葉酸的萵苣和菠菜,纖維多的生菜),再加上番茄、紅蘿蔔、小黃瓜。研究指出一天至少三份的蔬菜可以降低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機率,對維持皮膚健康也有幫助,不過記得高熱量的沙拉醬不要加太多。 6.花生醬:堅果類中的花生,富含蛋白質、纖維、鋅和維生素E,也是維生素B1、菸鹼酸、葉酸的良好來源,其所含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HDL),降低壞的膽固醇(LDL),保護心血管。忙碌時,塗上花生醬的全麥麵包加上一杯脫脂牛奶,是方便又營養的一餐。 7.番薯:番薯富含鉀、纖維、維生素C,還有重要的抗氧化物質β胡蘿蔔素,有益皮膚健康。用番薯代替飯,可以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8.鮭魚:深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保護心血管,一週吃一到兩次鮭魚可以預防心臟病,滋養免疫系統。omega-3脂肪酸還可以增加安定性的前列腺素,有助於平穩心情。芬蘭的研究指出,一週至少吃一次以上魚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低。如果處於懷孕或哺乳期,鮭魚中的脂肪酸還能幫助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9.全穀片早餐:一碗就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又提供足夠的熱量。搭配牛奶,則能補強蛋白質和鈣質,是相當不錯的早餐組合,也可以做為點心或宵夜,很適合常偏食或沒空好好吃飯的媽媽們補充營養。 10.瘦紅肉:育齡期的媽媽們要特別注意鐵質攝取,尤其在生完小孩後兩年內,鐵質容易不足,可能導致貧血。紅肉中的鐵質以血紅素狀態存在,身體的吸收率較高。最好選擇腰部及四周飽和脂肪較少的部位,一天不超過一份(約55公克),相當於一 >個巴掌大。 11.優格:吃一杯240毫升的優格,所吸收的鈣質約佔每日建議量的三分之一,低脂或脫脂優格還是蛋白質和鉀的好來源。最好選擇原味的,調味優格通常含有過多的糖。注意優格包裝盒上的標示,確定是「活菌」或「生菌」,這些細菌有益腸道,促進消化吸收;強化免疫系統,對抗壞菌。研究發現,每天食用兩杯(一杯為240毫升)活菌酸乳酪的人,得感冒的機率降低了25%,花粉熱及過敏的症狀也少了許多。而常食用含有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通常稱為A菌)的優格,能減少陰道念珠菌感染的機率。 12.蛋:對於勞心勞力的媽媽們,蛋所提供的蛋白質,不但品質佳,而且容易被人體利用,對肌肉組織生長和修復十分重要。蛋也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可以幫助 >鈣質吸收。蛋黃的膽固醇較高,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一天一個蛋不算過量,如果醫師建議需要節制膽固醇,則每週不要吃超過2~4個蛋黃。 13.蔬菜湯:一次攝取許多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而因為大部份是水分,熱量較低,利用蔬菜的風味,還可以減少鹽分、味精。紅蘿蔔、馬鈴薯、洋蔥、高麗菜等都是很適合的材料。 14.番茄醬:番茄中的抗氧化成分茄紅素,已被證實能減少動脈阻塞,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而經過加熱煮熟成番茄醬後,更能提高茄紅素的抗氧化效果。大部份罐裝番茄醬中還含有維生素A、C和纖維。不妨利用鐵製器具加熱番茄醬(如加在義大利麵時),酸性成分會溶出少量的鐵,提供補充鐵質的額外效果。 15.豆類:也許不起眼,豆類卻是蛋白質、鐵、纖維良好來源,脂肪含量低,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含有葉酸、鉀、鋅等,營養價值很高。豆類皮中的黃酮類(flavonoid)化合物,是相當有力的抗氧化物,研究指出,多吃豆類能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危險。豌豆、四季豆、菜豆當蔬菜吃,紅綠豆煮成五穀飯,黃豆、黑豆可以打成豆漿,讓豆類常在你的食物清單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