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油价的暴涨只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利益再分配的零和游戏。而
GDP总量只占全球六十分之一却拥有八分之一石油产能的俄罗斯,曾被认为是这场
博弈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2005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将从2004年的4.5亿吨提高到4.9亿吨
,出口从1.8亿吨增加到2.2亿吨左右。如果油价能在最后一个季度保住前三季
上涨了60%的胜利果实,将使得俄国全年“石油美元”超过900亿美元,贸易顺
差从884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左右,其外汇储备将在年底达到2000亿
美元左右——尽管俄罗斯政府在2005年上半年提前偿还了巴黎俱乐部150亿美
元债务。
这些绝对数字固使人欣然,可一些相对数字却实在无法可喜:尽管在二战前俄罗
斯就完成了工业化并建立了完整经济体系,但如今石油产业的销售额在整个GDP却
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更占据了出口收入和联邦预算的半壁江山。一旦油价再次演绎“
暴涨之后必有暴跌”的必然规律,一夜暴富的俄罗斯将瞬间输的精光。
稳定基金以丰补歉
因此,鉴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波动和国家财政对石油收入的严重依赖性,俄政
府于2003年决定对超过编制预算收入的石油基准价(20美元/桶)的石油出口
溢价部分征收的超额税收,设立石油预算稳定基金,以平衡油价波动对于经济的影响
。
俄政府每两个月调整一次出口关税,最近的决定是,自10月1日以后,将石油
出口关税从139.9美元/吨的提高到179.9美元/吨,,这已是自去年2月
以来的第7次调高石油出口关税——当初的石油出口关税只有41.6美元/吨。
这样一来,超过预算基数出口收入的超额税收也就不断上升,稳定基金规模从2
004年的10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8月的7000亿卢布(接近250亿美
元),超过了当初设定的可以动用的最低限额——5000亿卢布。而按照目前的速
度递增,稳定基金到年底预计将超过500亿美元。
折中方案皆大欢喜
如何使用这笔资金,各种势力围绕瓜分这块大蛋糕展开了激烈争斗。
财政部部长库德林建议从稳定基金中提前偿还外债,这不仅能让俄罗斯在202
0年节省60亿美元的利息,而且提前偿还外债不会对本币汇率、通货膨胀和其他宏
观经济指标产生直接影响。
经贸部部长格列夫则建议,为了落实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国家有必要从
石油稳定基金中拨出一部分款项来投资铁路、公路、运河、机场、管道运输系统的改
扩建等领域,而不是偿还未到期债务。这一收益面颇广的建议得到了总理弗拉德科夫
、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卡别依金、工业与能源部部长赫利斯坚科、通讯部部长列依曼等
人的支持。
但俄联邦财政预算委员会主席E·布什明认为,国库里放那么多钱干什么?政府
为什么不提高国民工资和退休金?俄罗斯应该削减石油出口,降低稳定基金膨胀速度
。
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公开建议用这些资金建设全球卫星监视系统,作为对美国“
星球大战”计划的回应。
能够最后拍板的当然还是总统!不久前总统普京主持的有关稳定基金使用的专门
会议决定,从石油稳定基金中拨出747亿卢布用于填补退休金基金的亏空,拨出9
22亿卢布偿还俄罗斯所欠的外债,另外,将建立投资基金,用于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改善基础设施、社会福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
这一折中方案,让沸沸扬扬的争论暂时平息。
不希望油价过高
油价持续高涨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现实忧虑,甚至比油价下跌的潜在危险更深远。
事实上俄罗斯已经感受到了油价暴涨为国民经济带来的“荷兰病”的先兆:高油
价将投资过分吸引到石油领域,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降低加工工业发展潜力。同
时,巨额的石油美元收入和因此带来的巨大贸易顺差,使得本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抑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在石油进口国面临高油价带来的“滞胀”危险时,对于石油出口国,“滞
”的危险固然暂时还轮不到,但“胀”却同样逃不了:一方面,油价高涨将直接推高
国内汽油价格和一些制成品的生产成本,同时用石油美元增加政府开支,大规模改善
福利计划,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而对于普京每年至少用石油美元中拿出40亿美元用于改善医疗保障、教育体系
和农民、士兵、年轻人的住房补贴等的承诺。人们担心,将巨额石油收入用来增加公
共开支,不仅会导致通货膨胀,还会减慢甚至牺牲其他一些重大经济改革。因此普京
本人也承认,石油美元帮助减少债务的数量与带来的新债务一样多,石油美元并不能
帮助俄罗斯解决贫困问题。
一些专家估算,高达60美元每桶的石油价格并不能促进俄罗斯经济的增长,而
石油价格为每桶30—38美元的时候,对俄罗斯经济最有利。因为在石油价格高涨
条件下,石油公司就一味地依靠原油出口获得短期的巨额利润,而忽视对扩大生产能
力的投入,特别是炼油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石油出口长期增长潜力受阻。
此外,高油价将加剧国民经济对石油的高度依赖性,而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对于俄
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将加剧。因为,油价难以长时间保持在每桶70美元水平上,高油
价将使企业税收负担加重,面临高税率压力的企业无法投资开发新的石油产地,从而
使生产规模下降。俄罗斯经济将不得不依靠燃料价格坚挺,而一旦石油价格下降,则
俄罗斯经济气泡就会干瘪
来源:财经时报
作者:林跃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