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究竟是什么-03(转载)

西亚 - 耶路撒冷:犹太文化; 东亚 - 东方圣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8. 历史主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常规科学,科学共同体,范式,疑难,科学革命,范式转换,不可通约性。
    后来到了6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库恩(T. Kuhn, 1922-1997)写了一本书叫《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他提出新的想法,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实验证实、证伪的问题。因为逻辑经验论的看法,科学就是不断地证实。证实的东西就是真理了,证实的东西就不断地积累。波普尔是不断地否定、证伪、反驳、排除。库恩提出另外一套,认为科学发展有一个模式。它由常规科学到发生疑难、发生危机,产生科学革命,革命以后又产生新的常规科学。他认为科学有一套范式,这个范式里面包括世界观、方法论,包括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这套东西是科学共同体大家共同遵守的。大家一起按照这套理论、方法、规则进行工作,这就是常规科学。所以像我们一般的研究所里做的工作都是按照既定的理论,不断地使它更精确化或者作一些新的修正,这些都是常规科学。但是后来发现一些问题。用过去的常规理论、方法解决不了了,这就出现了疑难。解决这些疑难,假如在常规科学范围内能解决,那还是行,但是有些疑难到了常规科学范式内解决不了,这就要革命,要推翻过去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进行科学革命。比如牛顿力学变成相对论,这是革命性的变化。革命成功以后又是一套范式,再继续常规科学。到了一定的时候又出现新的理论,又解决不了,又危机,就又一次科学革命。所以,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又一次常规科学这样跳跃发展。这里面的基本概念是范式,他认为这一套常规科学、这一学派、这个科学共同体有一套范式,科学革命后有一套新的范式。这个范式要转化。转化以后,很多的问题就跟原来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这里面提出一个不可通约性的思想。他认为科学革命前的科学与科学革命后的新的科学,这两种科学没有公约数,它不可以用一个测度来衡量。这个概念,接近不能比较、不能翻译的意思。比如,他说像牛顿力学有个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而相对论里的时间空间这两个名词虽然一样,但概念完全不一样,是两套东西。所以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范式转化,但是这个范式转化不是讲讲道理或者做一两个实验,大家就接受了。往往是老的科学家按照老的范式做惯了,他不容易轻易地接受新的范式,所以他还是按照老的。新的范式要战胜老的范式不是一下就行的。像狭义相对论提出来,当时还有考夫曼(Kaufmann)等人做实验,反对爱因斯坦的学说,不接受狭义相对论。大概过了十几年以后,更多的实验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才被接受。所以范式转化,可以认为是老的一派科学共同体还是按照他们的那个老的范式做,新的共同体按新的范式做,两个竞争到最后转化。而且范式转化,好像是整个看法都转化,就是说很多东西,观点变了,很多东西看法就变了。所以叫格式塔转换。库恩做出这套东西来,不是对科学很不了解的,他是学物理出身,是物理学博士,研究过关于量子力学的原始资料,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访问过几乎所有创建量子力学的大物理学家,工作做得很细。他对科学很理解,所以他写的这套,很多科学家都觉得科学发展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杨振宁到中国来就说,他看了这本《科学革命的结构》,认为跟物理学的发展吻合。所以这样对逻辑经验论有很大的冲击,科学不是累积的,它可以革命,可以把原来的完全推翻掉。关于不可通约性,从1962年发表差不多40多年了,到现在还在争论。到底相对论跟牛顿力学可不可以通约,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的科学能不能通约,到现在还在争论,最近清华大学一个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念哲学博士,他的哲学博士论文还是讨论这个问题。总之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法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怎么都行。
    后来还有个科学哲学家,法耶阿本德(P. Feyerabend, 1924-1994)。这个人在物理学方面也很有素养,还当过演员,很有演说天才,所以他的著作影响很大。但是他喜欢唱反调,他有一本书中叫《反对方法》。他认为,科学不可能被一些固定的方法框住,特别是一些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要用创造性的方法。他的一句口号叫"怎么都行"。科学家可以用任何方法来试探,只要能得出好的结果来。逻辑经验论、波普尔等正统观点都比较强调理性的严格的证实或证伪,到了库恩、法耶阿本德以后,就觉得是个范式的转化,这里面带有自己信念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有很多人批评他们说是相对主义,科学还有没有绝对的标准?说他们是不要理性,是反理性主义。他们实际并未走得那么远,还是理性的。科学是有进步的。库恩对科学提出几个标准:精确性、一致性(理论内部没有逻辑矛盾)、广泛性(理论可以说明广泛的现象,说明越广泛这个理论越好)。像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它不但可以说明电磁现象,还可以说明光的现象,这就是广泛性。狭义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即牛顿力学服从相对性原理,麦克斯韦方程不服从相对性原理,通过改造使之都可以服从相对性原理。所以理论说明的问题越广泛,这个理论越好。理论要有简单性,即基本假设越少,这个理论越好。
    过去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认为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是两回事,天上运动有天上运动的原因,地上运动有地上运动的原因,天上运动是圆周运动,地上运动是直线运动。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苹果掉下来)找到是一个原因,一个万有引力。简单性,是科学理论的好的一个标志。有效性:科学理论的好坏要能预测新的现象。所以从这几个标准看,科学理论还是可以比较的,有好有坏。五个标准不是同时都好,有的理论逻辑自洽性较好,但预测性不一定好,有的预测性好,但从其它标准看不一定好。比如量子力学,它解释、预测了好多现象,但它和原来的理论有很大的矛盾,跟相对论也有矛盾,所以它的一致性就达不到(当然量子力学内部还是一致的)。不同的科学家强调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有的强调一致性、精确性,有的强调简单性,等等。但是,科学的评价标准: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说明)、简单性、有效性(预测,新颖性),科学家、科学哲学家都是承认的。

2.9. 新康德主义(建构论),实在论,经验论。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哲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有三大派,势均力敌。一派是新康德主义:建构论,他们不赞成反映论,认为我们的科学理论不是简单地反映外部世界。还是由我们人主观能动地建构起来的。另一派是实在论:认为我们的理论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个理论的真假决定于跟外部实在是否符合。再有是经验论:理论的好坏,在于能否对经验能作出合适的说明。关于实在论,主要争论的一个问题是理论实体的问题,桌子、椅子是客观存在,是常识,大家都承认。但原子,更小的到电子、强子、超子、夸克等这些东西到底是真的存在物,还是人建构出来的?这是科学哲学家在争论的问题。有的人说,只要从粒子物理演绎推理出来的结果,可以用乳胶片、气泡室观测出来,确实有这样的图像,说明理论是对的,那个东西就是真的。有的说,你看到的照片就是这么个照片,基本粒子是建构出来的东西。到底真不真,不知道。
    现在越来越玄了。电子作用、引力、强作用、弱作用,物理世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电子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通过规范场理论可以统一起来了。现在大统一理论想把强相互作用也统一进来,把引力也统一进来。这当然满足简单性的原理,但是很难用实验检验。现在提出超弦理论,最基本的东西是个弦,有十度空间,真让人难以想象。科学反映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客观知识是不是真的反映了,是不是真的客观?这个问题到现在科学哲学界都得不到一个肯定的、一致的解答。
    有两点是比较一致的。一个是观测渗透理论,观测里面渗透着理论。做实验时有一套理论的背景在后面。一张照相乳胶片,一般人只看到很多线条,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就能看出存在新的粒子,因为物理学家有理论储备,因此才能够观察出来。一个植物学家,到森林里去会发现新的植物物种,但外行人只知道是野生植物,看不出名堂。因为植物分类学家有知识储备,知道哪些植物过去已经知道,哪些是新的发现。观测总是渗透着理论。
    第二个是整体论,从实验数据或观测资料到理论,其实,经验证据不能完全决定理论。对于实验结果,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事实上,是科学家大家约定,这个理论比较简单、比较好,就选择这个理论,并不是只有某个科学理论独一无二地符合经验证据。科学哲学对目前对这个问题看法比较一致。科学究意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人的建构,各个学派仍有争论。有的强调反映,有的强调建构。这涉及对科学知识体系怎么看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3、从科学社会学到知识社会学
   
默顿科学社会学,科学的精神气质。
    下面讲科学作为一个社会建制,科学建制里面有一些规范。默顿(R. Merton, 1900- )叫它做科学的精神气质。他归纳出四条:第一条是公有性,科学的成果是大家公有的,发表在刊物上大家都可以共享。第二条是普遍性:科学讨论的是普遍规律。第三条是无私利性:科学家为了求真理,不把个人的利益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去,是客观的、无私的。第四条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科学机构有这么一套制度,科学研究成果先要怀疑,实验做出来,它是不是准确、是否可重复;硕士、博士论文写出来,要接受导师、评委审查,要答辩;投稿到杂志社,编辑部要请人审查,即使发表之后,人们还要复核检查、批评。所以科学通过这么多有组织的各种怀疑,千锤百煉,结论就比较可靠。这个与伪科学不一样,如一些邪教头目,不许别人怀疑。科学不是这样,出来一个东西,要大家反复怀疑、反复检验。
    默顿的成名之作,是《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他1932年的博士论文,最近我重新校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在书中有个两命题,称为默顿命题。默顿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又受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 Weber, 1864-1920)的影响。他认为英国科学在十七世纪能够成功,一个是生产的需要,采矿、航海、军事等需要,促进了当时科学的发展,这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默顿的工作比较细致,他作了很多论证,查了很多英国科学家的传记词典,翻阅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汇刊》和会议纪录,看到英国科学家的选题很多都是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的。所以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他又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这是受韦伯的影响。当时英国科学为什么能够突飞猛进?这是受清教伦理的影响。当时很多科学家都是清教徒或是倾向于清教的。清教信奉上帝。他们认为上帝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大自然。研究大自然越研究得深,把大自然的奥秘探索出来,那就是理解了上帝的智慧和伟大。科学家就是在这种动力下工作的。牛顿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科学著作,没几本书。但他有200箱的书稿都是注释《圣经》的,所以牛顿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默顿的科学观和逻辑经验论还是一致的,比较谨慎,他说社会条件可以对科学家选择职业和选题有影响,但科学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这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社会条件的影响。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科学社会学还讨论了科学这种社会建制的各种规范、制度,例如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奖励制度、名人效应(马泰效应)等等。

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拉图尔,《实验室生活》;富柯。
    后来科学社会学发展出一个新的学派,叫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他们认为不仅选题兴趣受社会条件影响,而且整个科学理论、知识内容也都受社会条件影响,所以叫知识社会学。尽管有些论断比较牵强,但影响很大,在当今西方科学社会学界占了绝对优势。另外他们对默顿的四条规范也提出挑战。法国的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B. Latour),写了一本《实验室生活》(1979)。他跑到一个研究所,蹲点蹲了2年,跟科学家们一起生活,看他们如何选题、申请基金、如何做研究、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等。他发现科学家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神圣、没有私利的。争奖金、争课题经费、抢先发表等,私心也多得很。也有弄虚作假、修改数据、剽窃抄袭等不良行为。他们不强调科学结果要符合自然,强调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法国还有一位哲学家富柯(M. Foucault, 1926-1984),他写过《知识考古学》(1969)、《性意识史》(1976-1984)和《权力/知识》(1980)等著作,他认为,真理仅仅是权力的结果。

博主已关闭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