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考古简史

原创作者:南林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位於亞洲南端, 地處赤道兩側,屬熱帶雨林型氣候,印尼領域西起蘇門答臘島,東至西伊利安島,橫跨五千公里,南北跨越一千六百公里;面積廣達一九十二萬餘平方公里,印尼群島位居太平洋與印度洋之要衝,堪為亞洲與大洋洲之橋樑。讲到考古事纪, 十九世紀末於印度尼西亚爪哇中部特立尼尔 (Trinil) 出土的更新世时期「爪哇人」頭顱,堪称东南亚乃至亞洲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

    印度尼西亚的考古从初创时期起便有三个中心。即考古资料的收集和编目;研究 和文物保护。这些工作主要是由从事不同职业的个人,以及私人和政府的研究机构进行的。 1913 年政府设立了考古局 (Qudheidkundige Dienst) ,考古工作变得更专业化了。考古局设立之前的主要工作是由外国研究者进行的。主要的研究者有威尔森 (Wilson) ,金斯伯格 (van Kinsbergen) ,拉斐尔(Raffles),弗毕克 (Verbeck),和杜布瓦 (Dubois)等。有关考古发现及其问题的专刊,文章和报告发表在各种刊物上。对一些学术问题诸如印度文化要素在印度尼西亚的渗透,所谓料珠 (mutisala beads) 的起源,印度尼西亚发现的铜鼓的起源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考古局作为科研机构主管考古工作,可以说是印度尼西亚考古学上的里程碑。其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1)研究,通常以完整的报告形式反映出来; (2) 文物古迹的修复于保护; (3)考古照片,绘图资料的建档; (4)发表报告和文章; (5)有助于考古工作的恰当的行政管理。 重视古典考古学 (印度 - 伊斯兰教时期 )的研究, 但同时有的专家也渐渐地开始注 重史前史和伊斯兰教文物 (Islamic antiquities) 的研究。 1931年,文物古迹法颁布以后,进一步明确了考古局的任务和领导地位。

    自考古局设立以后,在从事印度尼西亚古代历史和艺术史的专家们的影响下,印度尼西亚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考古传统。这种传统一度促进了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理论的形成。因此,印度尼西亚的考古工作在对田野资料进行分析解释方面是很先进的。随着对碑铭学,古建筑学,肖像学,史前史等的研究,修复工作的成功进行,为重建印度尼西亚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框架。但考古局的失误是未培养各个领域急需的印度尼西亚自己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只培养了田野工作所需要的技工。

    在这种情形下,因为许多研究人员都是荷兰专家,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荷兰政府面临危机时,印度尼西亚的考古活动也陷入了停顿状态。日本占领时期,剩下的很少印度尼西亚研究人员,恢复了考古工作。

    1945年到 1950年革命期间,原考古局在雅加达(Jakarta)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在乌戎潘当 (Ujung Pandang) 设立了一个办事处,留下的荷兰研究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印度尼西亚考古学在政府结构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即使在不稳定的状况下,政府也努力促进考古局的恢复,开始新的工作和出版考古发掘报告。在考古局的恢复时期,开始培养印度尼西亚自己的研究人员, 1953 年,这个机构开始第一次由印尼专家来领导。 1956年,荷兰考古学者回国后,所有工作均落入印度尼西亚人自己手中。这在印度尼西亚考古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但因缺乏人员,资金和设备,工作进展缓慢,直到 1975年才有了新的起色。

    这时要进行较系统,细致的考古发掘已不大可能,只有一些开销不大的小型项目仍在进行。尽管如此,考古研究所还是扩充了机构,增设了四个地方办事处。这些办事处主要负责文物古迹的修复工作,而设在雅加达的总办事处则负责组织协调。

    与外国的联合研究项目已由史前史部 (Prehistory of Department)着手进行,开展了与澳大利亚,荷兰,美国考古队的合作项目。在合作当中,印度尼西亚队得到外国队的资助,这样以来,在国家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考古工作也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美国福特基金会 (Ford Foundation) 提供了田野工作所需的仪器,资料,以及在国外短期培训的经费等。

    在印度尼西亚考古学史上的另外一件大事是 197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的倡议下,宣布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佛教遗迹婆罗浮屠(Borobudur)为国际文物保护项目。

    1975年,国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Pusat Penelitian Purbakala dan Peninggalan Nasional)成立,专门负责考古研究工作。这时正值印度尼西亚政府贯彻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之时。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有所发展,获得了从事文物修复,购置仪器,出版刊物和田野设备所需的基金。同时,历史,考古理事会成立,专门负责文物保护工作。有了两个不同的机构以后,任务和职责明确,在很短的时间内,考古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均有了发展。

    国立考古研究中心下设史前史,古典考古,和伊斯兰教考古等不同的研究部门。史前史研究部主要是从事整个群岛地区的史前史研究,包括化石人类遗迹及早期历史。古典考古研究部以研究印度佛教文化渗透的区域为主,诸如苏门答腊 (Sumatra),爪哇 (Java), 加里曼丹(Kalimantan),和位於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东部和西部的岛屿。伊斯兰教考古部主要是研究群岛的海岸地区,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古代国家。所有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专题论文,图片,游记等,多已在杂志上发表。

    人才培训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考古项目的增多,荷兰考古学者纷纷回国,培养更多的印度尼西亚考古学者成为当务之急。 1950年,在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大学设立了考古,古代史专业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History)。 1960 年在日惹 (Yogyakarta) 的加德马达大学 (Gadjah Mada University),登巴萨(Denpasar)的乌达雅纳大学 (Udayana University) 设立了考古系。这些大学的培训项目和田野研究的进行,得到国立考古学研究中心和历史文物保护理事会的合作与支持。一部分研究结果已在考古学研究中心和各大学的出版物,学报上发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印度尼西亚大学不但开设了体质人类学和人类进化课程,还派遣印度尼西亚学者去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攻读体质人类学博士学位。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之间也增强了合作,改变过去不相往来,考古学家只注重发掘,不注重研究分析的状况。在实验室设备和分析技术方面,印度尼西亚的考古学研究也正在朝着自主独立,不依赖国外研究机构资助的方向努力。就全国的情形来看,包括对新发现的遗址的分析研究,和对旧的遗址的再次田野调查,其目的除了根据研究成果建立新的理论以外,更重要的是补充和说明现已建立的考古学理论。

    由于更新世人类化石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发现,已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人类起源与进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一百多年来,西方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纷纷来到印度尼西亚探寻史前人类的足迹。 1994 年,法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考察队在婆罗洲(Borneo)东北部马斯里洞穴(Gua Masri)发现史前洞穴岩画。 2004 年 10 月,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又在印度尼西亚弗洛雷斯岛 (Flores)凉铺(Liang Bua) 洞穴发现史前的弗洛雷斯人 (Homo floresiensis )头骨化石。据说弗洛雷斯人身材矮小,脑容量只有 380cc。这一发现是对人类进化谱系 Family tree 的又一挑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