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作业】读书杂谈

古今同一笑,淡然赴春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名闲话,就是要闲话诸方,包括自己。所以为此文。月前曾言年内不上原贴,但见走廊近来景象,便淡然而出,也自食其言,自责先。此为前言。


说到读书,不免惭愧,书读得少且马虎。

与慧根卓越的朋友们不同,我上学早,但读书晚。五岁上学,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同平均年龄大我两、三岁的同学们竞争,对功课和考试常感恐慌,自然没有多少闲暇读书。上大学后,有闲时也看书,但主要是寻趣。如此迷糊好些年,直到二十岁的夏天。那时大学刚毕业,新的学业尚未开始,静下心来读了几本书,包括<<庄子>>和陈鼓应的<<悲剧哲学家尼采>>,喜欢庄子的从容淡泊,也赞赏尼采的激情洋溢,两者的共通处却是对精神自由的崇尚和对现世功利的鄙夷。虽然那时读<<庄子>>是囫囵吞枣,对尼采的喜爱也渐变成如今对他的同情,但这却是我读书的开始。

毕竟读书晚,读书的年头有限,专业又是理工,所以书读的确实少。这些年来,辗转多地,一直带著的书只有几本,包括<<周易>>、<<老子>>和一本禅宗灯录集。偶读<<周易>>是因为我一直未能明其大意,但在不断的管中窥豹中尚能感其真趣。曾有几年常常品味<<老子>>,也乐意咀嚼其中朴实的道理。禅宗灯录集倒是意趣盎然,历代禅师中最喜欢的是希运,在“口吐红莲养病身”的自陈中能见他的真诚、不做作,在“大唐国里无禅师,不是无禅,而是无师”的峻严、悲愤中能见他的大乘境界和普世情怀。念天地之悠悠,新的大唐国里人口已近百倍于希运的时代,但几十年来文化宗师又可曾有过!

这两年有时还会翻阅唐诗和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唐朝诗人当然首推李、杜,李白的飘逸绝伦是仙家气宇,杜甫的感慨深重却是圣贤胸襟;李商隐的情深似海也为我深爱,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也真道尽了天下人怆然回首的伤怀。读唐诗也不全为诗,还关注诗的背景。所谓正史的官版历史常常乏味,但诗词歌赋中蕴藏著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也构成了一篇篇生动的别史。<<论语>>当然经典,但读来不免枯燥,而<<论语别裁>>中穿插了好些活泼有趣的小故事来阐释道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反复读<<论语别裁>>能领略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美好和局限,而我们当下正处在传统和西化的夹缝中,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古人、融贯中西,只怕难免非驴非马、浮躁一生。

我不仅读书少,通常还不求甚解,有时也边读边忘,偶而更因此出笑话。前几年住在纽约,那里的公共图书馆有些中文书,常去借阅。一次借出张爱玲的小说,大约两百页的一本,读到一半时才恍觉这本小说不知何时曾读过。张爱玲的小说可议,而自己读书的马虎却无疑。那些年读后印象深刻的小说是贾平凹的<<废都>>和阿来的<<尘埃落定>>。<<废都>>布局宏大、结构严谨、描写细腻,主题却颓废不彰,但也深刻反映了在时代变迁中文人精神上的迷惘。<<尘埃落定>>在中文小说中真是顶好的,有史诗般的感染力,文韵荡气回肠,也让人深思智愚的分野何在。而作者阿来竟是藏族人,他的写作功力令我们惭愧,而他的深沉文意更值得我们反省。

马马虎虎地读书,自然不会费心写读后感,但偶有例外。若干年前,曾在弟弟就读的大学里住过几月。一日,在弟弟的床头看到<<百年孤独>>,便拿过来读,而弟弟也不介意,反而说自己正读不下,老是被重复出现的人名混淆。<<百年孤独>>真是好书,深刻、巧妙地勾划出了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困境。我一口气就把书读完了。弟弟略觉诧异,几天后就建议我写篇读后感,我也便欣然写下随感。<<百年孤独>>虽好,但我读不下第二遍,一方面觉其文意彰显,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太沉浸在那样的境意。感觉上<<百年孤独>>的酷爱者往往经历过沧桑、对生活多有怀疑,自己也不是不怀疑,但更希望能透过纷繁的世象找到此生的方向。终极意义的探讨其实缺乏意义,因为无论个人、还是人类都不是永恒,但活在今世也要无愧于先人、今人、后人。

这些年来,最感动的一次读书经历是二十三岁的寒假里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那时节正倍感孤独,精神体验非常深刻,也切实思考过个人心理。迎著阳光,有些慵倦地坐在家里阳台的小椅上,读著第一章爱的心理学概论,却惊异地发现弗洛姆同自己在基本的心理学理解上非常一致,不禁回到译者前言考查著者生平,这才知道著者已经辞世。那一刻,泪水夺目而出。孤独是人生的本味,而爱是对孤独的超越。

感到枯燥的书,通常翻几页便甩在一边,难得的例外是读<<资治通鉴>>,很耐着性子才最终读完一遍。那时常在睡前读半小时<<通鉴>>,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人物们渐渐在脑际乱成一片,周公这时便粉墨登场了。<<通鉴>>原著的历史浓度太高,通读之下消化、吸收有难度。而柏杨的白话版小册子曾读过几本,感觉轻松、也有文采。读<<通鉴>>感觉不到千余年里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步,能强烈感到是历史的循环和传统政治的局限。这也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熟和保守,从可以追溯的历史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早在周代就已奠定,但随后的两千多年却鲜有发展,其中缘由很值得我们反思。

现在已到网络时代,近年来也渐渐在网上读书。<<往事并不如烟>>是迄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网络书籍。作者章诒和,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用极优美、细致的文笔真实地记录下一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文化人在政治动荡的年代里饱受摧残、忍辱求存的卑苦人生。往事,并不如烟,它能引发我们对过去的慨叹、对现世的反思、对将来的规盼。而对此书略感到遗憾的是作者激扬着对时代的控诉,却缺乏对文人自身的省思。可以深思的情节是章伯钧和另一大右派罗隆基先是在同一民主党派内争权夺利、势同水火,却不约而同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提倡民主,随即都被打成右派,却从此渐渐惺惺相惜而成为朋友。有这样的感想:所谓中国传统的文人无行其实尚是表象,根本的问题是文人无质。很多文人缺乏宏旨大义,争来争去,小只在意气、大不出功利。他们的文字可能富于文采,但在华丽的形式下,内容其实浅薄。他们同宗师巨匠的根本差别在质。

读书若干年,回避不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固然可以寻趣、怡情,但我想,更重要的还在于求知、践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书自然也是学习,但还需要通过学习以自我校正、把所学反馈于生活、回报于社会。<<老子>>中有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为我欣赏、又令我惭愧。希望能有建设性的人生,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逐步学习、认识自我和世界、完善自我、改造外环境、贡献社会。在这样的期望中,读书学习仅只是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啊!

走不完的路,读不完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但在茫茫人海中,能同大家因文化而结缘、因读书而聚谈,也实有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读书杂谈一篇,自知粗浅,更请诸君指正。闲话不逊处,也请诸君担待。年来我也常被朋友责骂,时感烦恼,但每静心自省,都能体察出自己确有堪骂处,也了悟“烦恼即普提”,更愈觉朋友可爱可敬。

此文原稿写于感恩节前,近日反复修改,写、改、贴都基于感恩心,信步走廊,见贤思齐,见过自省,受益良多,在此也谢过诸君。

将心比心,爱己及人,圣贤萌发自省时,尘埃落定一笑中 :)

写于二OO五年十二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