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之父亚克•德里达,于2004年十月八日病逝于巴黎,享年七十四岁。《纽约时报》十月十日发表文章介绍他的学术活动。解构主义是一种学术探讨的方法,其主要观点是,任何写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混乱和矛盾。不论作者意图何在,他都无法摆脱语言的内在矛盾。不管是文学,历史还是哲学,文本都无法反映真理,也不存在绝对意义和永久性。这个概念被推广到所有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包括语言学,人类学,政治科学,甚至建筑学。
德里达的作品艰涩难懂,有时一个句子可以长达三页。他本人对解构主义,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1993年,德里达在一篇讲稿中说:如果有这么个东西称为解构主义,那么它只能是产生于关于不可能的事物的体验中。(“…Deconstruction, if there is such a thing,takes place as the experience of theimpossible”)在1998年的记者采访中,当问到究竟什么是解构主义时,德里达冷冷地答到:为什么你不去问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什么是困难?解构主义需要下功夫。假如解构主义真的那么难理解,为何我的讲座吸引成千的听众?他们觉得能够运用他们已经理解的部分去理解更多的东西。德里达又说:定义解构主义,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强我所难,我的回答将连我自己也无法满意。
虽然无解,解构主义的产生还是为七八十年代学术界的反叛者们提供了属于自己的哲学运动。解构主义被用来消解现存的学说,抗衡学院的元老,为年青的学者提供了新的教学研究的职位。但也是因为没有权威的定义,既使专家学者们对解构主义的理解,也是误解从从,自相矛盾。
《纽约时报》十月十四日发表一篇马克•泰勒的文章,题目就是:德里达的原义是什么(What Derrida ReallyMeant)。在他的文章里,泰勒写到:理解解构主义之匙在于,包含人们经验的任何一种结构,无论是文学的,心理学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还是宗教的,其构成和维系,都是由一系列的排斥过程来完成的。在生成一个事物的同时,另一个事物会不可避免的被排斥(The guiding insightof deconstruction is that every structure - be it literary,psychological,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or religious - thatorganizes our experience is constitut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 acts ofex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something, something elseinevitably gets left out.)
泰勒进一步解释:这些具排斥性的结构可能产生出一种压抑力,这种压抑力又会产生后果。与佛洛伊得相似,德里达认为被压抑的东西不会消失,它会回来破坏你的结构,不管这结构有多稳固。作为一个犹太人,德里达亲身体会过各种左(斯大林)右(法西斯)思潮的危害性,这些信念和意识形态的结构把世界划分为誓不两立的极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德里达的学术活动旨在克服那些排斥差异的模式,因为差异恰恰是使生活美好的东西。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不要把世界简单地分成黑与白,男人与女人,异性恋与同性恋,好与坏等。这一点也许可以用来观察今天的世界局势,政治,文化(文明冲突论等),种族等等。当然,德里达不一定就对,他本人的学说也可能落入解构主义的臼巢中(子之矛攻子之盾),但他的学说可提供一个参考点。
泰勒是维廉母学院的人文教授,与德里达有二十年的学术来往且私交甚厚,泰勒的儿子女儿都曾写过关于解构主义的文章,德里达曾大力为他们提供材料,通信解释。泰勒认为德里达是二十世纪三大哲学家之一(另二位是维根德斯坦和海德格尔).希望泰勒对解构主义的解构能贴近老德的原意。
个人感觉:似乎解构主义总是用于社科学术,现代科学方面是否也可解构?现代科学也并不是绝对真理,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都知道,她的方法也是一种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