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理 首先抄一段Wikipedia关于公理的陈述: 公理一词源自希腊文axioma,原意是“有价值的思想”。 1、公理是最基本和不证自明(或假定为不证自明)的真理; 2、公理是推定任何其他命题的原始出发点,它本身不能由其他命题演绎而来。 公理不像其他由之推导出来的命题一样可以被证明,其功能在于建构出一个协调并兼容的系统。所以,那种认为公理是可以通过归纳逻辑来证明的看法,是错误的,并且这和科学的可证伪性是不相关的。最能说明问题、也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欧几里德的“平行线公理”:“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通过欧几里德的“平行线公理”可以导出下述命题: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 欧几里德几何的五条公理中,就是这最后一条的叙述最繁复、最罗嗦——它看上去不象公理,而是一个可以被证明的命题。所以,自从欧氏几何诞生,千百年来有无数的人在努力证明“平行线公理”,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一直到高斯、黎曼等数学家登上舞台,才彻底结束了证明“平行线公理”的尝试。黎曼关于平行线的基本假设是:“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可以做两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由此开创了黎曼几何,这是非欧几何的开始。数学家证明,非欧几何在逻辑上是自恰的,也就是说和欧氏几何一样,在逻辑上都是正确的,没有矛盾。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提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这个世界是先天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类感知的一种模式,他称之为直觉。康德认为空间来自于人的心智,也就是说,空间是从人的大脑中创造出来的。既然如此,心智就自然接受空间的某些属性,比如直线是两点间最短距离,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等,没有理由不让这个空间是欧氏空间。这促使他坚信:不存在欧氏几何以外的空间(准确点应该是,康德不能构想出别的几何空间)。如果康德能够多注意一下他同时代发展出的非欧几何,估计他就不会这么轻率的得出结论。后世的爱因斯坦开创的广义相对论说明:时空是弯曲的,恰恰可以用黎曼几何来描述。 康德认为欧氏空间是人类思考和感知外部世界的先决条件。我们现在知道,这是错误的。虽然欧氏空间不是我们思考和感知外部世界的先决条件,但是,我们的思维的确是欧式空间的,这又是康德正确的地方。这句话很绕,我可以举个例:我们知道非欧几何是正确的,并且可以用它来描述时空,但是,因为非欧几何是非先验的,所以在你的脑子里构不出非欧几何的图像,比如,你不能想象两条平行线相交是什么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公理是不可证明的。 这些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大脑有其局限性,思维不是无限的。有趣的是,如果你假设,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可以做三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你就又开创了一门几何(大家不用试了,已经有人做了),有N条平行线,就有N门几何,在逻辑上都是自恰的。类似平行线公理的还有康托连续统假设。于是就引出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数学家证明了“平行线公理”、“康托连续统假设”都属于不可判定的命题,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数学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或是进入欧式几何的系统,或是进入非欧几何的系统。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对公理的认识了。除了开始的关于公理的那两条定义之外,我们还应该知道,公理系统是可以扩充的。如果扩充的公理系统中,某一条公理属于“不可判定”的命题,那么对其“真”或“非真”的不同选择,可以衍生出两套逻辑上都正确的系统,比如,欧式几何与非欧几何。这样的认识是我们后面讨论的基础。 下一篇: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