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苏州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水乡苏州
 


冰雪下的虎丘



今日枫桥



拙政园



留园



沧浪亭


   

智者乐水,所以许多人都十分向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江南水乡几乎就是美丽、灵秀、富足的同义词。

水城是水乡的博览会,水巷是水城的精华所在。没有人不喜欢水巷。人家就“枕”在河流上,生活就“枕”在河流上,人与大自然相依相靠,息息相通,心便觉得踏实而宁静。到过苏州的人最难忘的便是水巷,觉得水城中最大方自然的地方还得数水巷。房子就一幢幢清水出芙蓉般地在河边亭亭玉立着,河水想流就直捷了当地流来了。想出门访友了,走出家门踏上河埠再跳上小船就凌波而去、想增添一些生活用品,就留心一下窗下河道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它们有不少就是为城里的人们送生活必需品的。闲下来,安安静静对着窗外的水和天读读书,读唐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读宋词“过尽千帆皆不是”。苏州水巷里的河上没有帆,只有橹,那就改成“过尽千橹皆不是”吧。等谁呢?你想起了许多发生在苏州城里的缠绵悱恻的故事,对着静静流逝着的河水发呆。有丁丁冬冬的评弹索弦声隐隐传来,不知唱的是哪一对才子佳人的命运。

苏州水巷万千变化,神奇莫测,春秋晨昏,各有不同。上帝清楚,苏州水巷是写不尽、画不完的。

就说桥吧。在苏州水城里,随便到哪几条小巷走一圈,都像走进了一座桥的博览会,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谁也记不清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座桥。水巷里的桥每一座都像一条巧妙的比喻,使人浮想联翩,觉得苏州古城真是文采飞扬。或者说每一条巧妙的比喻都像苏州水巷里的小桥,在水陆频繁割据的地方,飞起一道道彩虹,使人们的想象力畅行无阻,酣畅淋漓。苏州水城有画桥三百,试想,如果一篇散文里竟有三百条妙喻此起彼伏,那文章无论如何不能小觑。

桥还是外地人了解姑苏风土人情的好处所,伫立桥上,看傍水人家,绿树掩映,水巷女子在河埠上上下下,衣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竟使人恍如隔世。看苏州姑娘上桥来了,对襟小衫儿尽是丝绸,潇潇洒洒,琵琵扣盘得雅致古朴,一级级石阶娉娉婷婷走去,风情万种;又有挽着满篮沾露香花的卖花姑娘,打桥端盈盈走过,空气中飘流着她幽幽的香气,使人情思恍惚。你看,小桥成了苏州姑娘表演的T型台了。

桥走多了,生命的步调便会从容自在。所以苏州人中间急性子的不多,他们悠哉游哉,好像生来便有一种上帝赐予的闲情逸致。有了一份好心情,便有了消受自然之美的福份。

水巷还有低低的河埠和高高的风火墙,还有石库门、古井和河畔人家……那都是一道道令人迷恋的风景线呵。

踏进苏州小巷,人们会感受到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宁静。的确,比起其他城市来,苏州明显少了一些浮躁之气,多了几缕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正是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出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两侧高高的风火墙,来自小巷里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老民宅。这冉冉氤氲在苏州小巷里的清幽之气由来十分久远,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中飘逸而出的,是从许多明清青花瓷器里盘旋而至的,是在那伴着昆曲票友们咿咿呀呀拍曲的笛音里回环往复的,是在那穷极楼阁廊台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炼而成的。

在苏州小巷,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心中的小巷都是不同的。不过,苏州小巷的诗似乎已经被白居易、杜荀鹤们写尽了,小巷的画呢?目下的画家正在努力,可能与古代的画师还有一拼。视觉艺术中大约只有摄影这一领域是完全留给今人纵横驰骋的了。当然,摄影家也不会绕过诗人和画家,从这组《水乡苏州》的作品中你不难领略到诗的意象、画的韵味。



白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