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条偏航得快船(四)
近代日本国家战略观的演化
一:幕府时代的内敛型战略
内敛型战略是农业社会的必然生物。内敛强调的是对国家内部各阶级的有效管理,稳固现存政权不被国内反叛势力推翻。
12世纪末以前的日本为文官为主的天皇朝廷所统治。后来直到16世纪间的400多年里,日本经历了镰仓,室町,战国,安土,桃山五个主要的幕府时代。幕府时代的日本,政治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制度上,公家政治和武家政治两套体系并行。公家概指天皇的文官朝廷,武家指大将军的幕府体系。二是地域上,保留了12世纪以前庄园分封体系。幕府通过分散各地的武士(官称地头)向大名领地渗透幕府的管理。两个体系间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交错,内政管理难度很高。这种政治结构,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时代,幕府政权则很类似于霸主国。(不同的是,幕府毕竟被赋予中央的名义。)
江户时代(17世纪初开始),德川幕府对以前幕府管理的失败之处作了反省,更加强调中央集权体系的建立。从17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建立幕藩体制,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德川幕府还发布了两套法律,《武家诸法度》和《公家诸法度》,以规范文、武两体系。因为感到基督教的威胁,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江户时代的日本基本上处于对外封闭的状态。这期间,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作为中日间贸易的承载者,赚了不少利润走。为了维护政权稳固,德川幕府还借用程朱理学,建立严格的国内等级制度。当时日本传统的神道是为天皇所用的。神道的核心是神创造日本诸岛并管理天地各界,天皇是神家族的直系子孙。所以不足以为幕府体系的存在提供有效理论基础。
德川幕府内敛思维的典型例子,就是1640年以后的锁国政策。德川幕府初期(明末清初),日本对中国产丝绸的需求逐渐增加。不过当时的丝绸贸易,被航海技术领先的葡萄牙人(后为荷兰人)垄断。幕府看到大量财富被外人赚走,开始严格限制中国丝绸进口,仅设一处进口通商口岸。并对进口数量进行配额限制。德川还强行对日本人的衣着按阶级等级有详细规定,从而限制国内丝绸消费。结果,丝绸进口数量进口骤减。后来很多逐渐富有的商人,由于等级低下不允许着丝绸,就在丝绸服装外面再套上布衣,显得很好笑。
二:工业化发展和外张型战略
外张型战略是日本工业化的产物。外张注重对外资源和市场的攫取。这两者,对于先行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带动日本进入工业化国家的是丝绸工业。
德川幕府锁国政策,造成丝绸进口骤减,同时丝绸价格飚高。这给落后的日本丝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丝绸生产的起步,当然是向中国学习的直接结果。随着日本丝绸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日本逐渐也成为丝绸出口国之一。锁国政策200多年以后的1850年间,日本丝绸出口量已达到中国同时期出口量的1/3。1850年以后,日本人在两个方面作了技术革新。一是桑树种植,从中国南岭地区引进了一种可以一年双熟的桑树品种,中国主要丝绸产区的江南地区一直到20世纪初都没有普及这个品种;二是学习了欧洲人的科学实验手段,并用于在成茧和生丝环节搞技术进步。所以到了十九世纪末,日本人得以在整体技术上超过中国同业。而中国长江中下游丝绸产区在19世界后半叶由于农民起义,没有能够发展出大规模的丝绸工业体,仍然以小家小户的生产单元为主。1900年前后,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丝绸出口量超过中国,后来在1930年时达到中国出口量的3倍。
丝绸的出口带动近代日本的经济与外界的双向关联变得紧密。一方面日本要为其出口产品寻求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为日本需要足够的进口原料保证。丝绸出口为日本赚取的外汇,大部分被用来购买工业原料如煤、铁矿石等。原料一方面供给与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造船业,一方面被用于军工生产。这是日本军事力量得以增强的开端。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丝绸业,钢铁工业的发展,明治政府都曾注以重资培育国有企业。很多人认为国资的投入是维新成功的原因。其实不尽然。首先国资丝绸业由于选址的不利条件,缺乏与私人工业竞争获得廉价生丝的能力,没有成为有效的生产力。其次国有的重工业也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亏损。后来1880-1890年间,这些国有企业先后被私有化,才使得产业整体效率提高。私有化后所形成象三井这样的财阀,为后来精英政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这种政治体系一直维系到二战结束。
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日本社会的民族情绪逐渐高涨。德川幕府对外的软弱,促使这种情绪日渐高涨为对天皇的效忠。1863-1868年,上台不久的明治天皇在摩萨和长州武士的帮助下,从德川幕府夺回国家的行政权力。后来25年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外交上的两件事使这种民族情绪带有了殖民主义成分。1874年,台湾与琉球之间的渔事争端,日本借故支持琉球出兵。当时属于中国一部分的琉球群岛,由于内忧外患之下的清朝无能组织海上力量反抗,只能坐视琉球被强行纳入日本。1890年后的4年中,经过改革的日本,通过谈判手段迫使美欧逐渐放弃了享有了近半个世纪的治外法权。如果说强占琉球只是日本外张战略的小试牛刀,那么与西方列强斗争的胜利,让日本的民族自信增大到足以与清朝军队打场硬仗了。这样,1894年的甲午战争,即使没有朝鲜内乱的诱因,也是迟早要发生的了。甲午战争与后面的日英联盟和日俄战争等一连串的事件,说明日本视朝鲜和中国东北为其海外原料基地是蓄谋已久的,目的是获得当区的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