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一)哈佛毕业生的父母

我们住的小区是个“老区”,之前一直不知道,苏丹爸住在这儿多少个春夏秋冬,打招呼的都是老外邻居。时不时我总会自言自语,怎么没有华人邻居呢?真是奇怪。偶尔他会问:这个周末你想去唐人街吗?在那儿你可以见到很多华人。其实是他想念那儿的广东早茶了,那是他的最爱。

时间久了点,认识了一个华人邻居,便突然认识了很多,再后来才发现我们住的是多么近,几乎都在一个山头上,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包围圈。走路,开车都不过几分钟而已。有一次晚饭后散步,刚出门看到前面路口有俩人也在散步,再仔细看竟然是苏丹爸的老乡,那位哈佛生的父母。

好吧,既然进入了邻居的视线,那我就介绍一下咱家的邻居们。

第一位也真的是哈佛生的父母,不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在著名的哈佛就排在第一,实在是第一华人近邻。从咱家出门前面路口右转,再路口再右转就到他家了。如果后山上没有树,说不定站在二楼窗口就能看到他家的后窗了。他们夫妇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来自台湾。

那时苏丹还没出生,出门当然很方便,也不在乎呆的时间长短,和其他朋友在他家聚过几次。去年底苏丹即将出生之前,我们收到特别邀请,那天呆到11点多才回家。虽然知道太晚有失礼节,但也是事出有因。那时的我正处于漫长的怀孕期,虽然平日里也知道为了孩子的健康要保持快乐的心情,但说着容易做起来却是极不容易。平日里倒不觉得,遇到年长我一些的过来人关心时,也许因着是相熟又觉得是可以信赖的人,那不起眼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便象三座大山似的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一直羡慕从前看的那种东家长西家短的电视剧,羡慕他们凡事都有居委会大妈的关心和开导。今天只有我们两家人,于是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倒了出来,似乎要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新帐老帐一起算。当然,我们都知道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永远也没有办法“买单”一次结清,因为那都是过去式,不能再重新来过。

话说远了。那天的晚餐是“自助式”寿司,用一整张紫菜饼卷入米饭和各式小菜,依个人口味添加酱油和芥辣,然后就象以前在家里吃煎饼卷菜一样,很是有趣。难怪这里的中餐厅有一道菜颇受老外的欢迎,那就是木须肉。之后的汤也极好吃,忘记问是什么汤及做的方法。只记得那汤味道甜中带有淡淡的香味,是台湾小吃。

起初认识时,并不知他们有个在哈佛读书的儿子。后来其他的邻居告诉我们后才时常聊天时谈起。想来他们也是很低调的人,我也从没见过他们很炫耀的神情。虽然只是这一个孩子,但从没有娇惯他。在他的房间里挂满了从小学到大学各时期的奖状,大多都是最高荣誉的奖项。有一张夹照片的卡片,照片中的一对就象金童玉女,只是那女孩儿是金发碧眼,以为是他的女朋友。因为在大学里任学生会主席,那是学生会秘书,也是同学。因为儿子4岁时才随父母移居这里,父母仍然希望未来的儿媳是来自台湾的华人,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等相似,比较容易相处。

总共见过他家的儿子两次。一次在他家里,因为那天很多人所以他只是拿东西时下楼一次,穿了T恤和睡裤,皱巴巴的,象个小中学生,脸上好象还有一点青春痘,看到时以为是他家的亲戚。我压根儿就没想到那就是这个小区颇有名气的哈佛学子。哈哈,看来我也是俗人一个,难免以貌取人。有一次问及他几时回来,回答说已经回来了,因为今年毕业,现正在UCLA实习,所以住在家里,那天我应该见过他。我这才反应过来,天哪,那个中学生模样的就是你们家的哈佛高才生??

几个月之后的一个周日,在教会午餐时,他妈妈带了一个人过来介绍说这是我儿子。那时苏丹已经两个多月。抬头看到的似乎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的人,个子比他父亲还高,骨架很宽,很壮很结实的一个年青人。印象里的哈佛生或者未来的医生应该很秀气斯文的样子吧,可他更象个运动员。对了,他妈妈说过他喜欢打网球。苏丹爸和他说英文,他也说英文,我们用中文打招呼,他也说很好的中文。后来苏丹爸说,他逗苏丹玩的时候手有点粗。我不明就理,问了半天才知意思是说他逗苏丹玩时手不够轻和温柔。我说没有苏丹时你知道怎样抱孩子或逗小婴儿玩吗?虽然他的手是拿手术刀的,而且是心脏科的手术医生,但也许他从没有抱过这么小的孩子。我当然知道我的话不中听,明显在偏向另一边,对吧?谁让人家是哈佛的高才生呢。

两个月前他们说经过多番考察,儿子最终选好了工作的医院在密歇根大学,而且希望结婚后和父母一起住,他们将于8月24日启程去和儿子团聚。父母都没有读过大学,多年来做的也都是极普通的工作,尤其妈妈说每次找工作首要考虑的是时间要方便照顾孩子上学。爸爸很老实,喜欢开玩笑,但话不多。家里凡事妈妈做主,包括这次来我家为他们送行,爸爸只说周末都排满了,其他时间要问我家的娘。妈妈说一直以来凡事都以儿子为主,凡事都会和儿子商量。这次也是如此,放弃这里的工作和住了多年的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也只因为要照顾儿子,因为除了假期,医生平时都很忙。好象儿子已经有了女朋友,曾向我们提到结婚后两个人都要上班之类的事。

他的父亲排行老五,有兄弟七 个,大都住在附近城市。他的爷爷现在上海安度晚年,在台湾有很大的企业,现由他的大伯代为管理,到底有多少家产谁也不清楚,只知道儿子中谁要做生意需要时给几百万(不知是美元还是新台币)。但这一个儿子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从来都是给别人打工,所以也从没得到大数的资助。考上哈佛的孙子也只是照常拿个压岁钱。哈佛的学费有多贵咱不清楚,但父母付出的已是他们的全部,爷爷应给过一些帮助吧。

因为钱,家人略有不和,多年不曾聚齐过,这次妈妈要求家里所有的兄弟妯俚一起为他们饯行,希望借此机会家人不计前嫌和睦相处。最终是一个大团圆。

末了,问苏丹爸,快向人家学习好好培养你的儿子,将来也考个名校。他竟然说那将会毁了苏丹的一生和我们的后半生。那不读大学或读咱家门口的社区大学可以吗?当然不行,读个和我那个一样的学校就可以了。

这话有点离谱。因为他的学校在遥远的英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