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色列的攻击行动是彻底失败!

历次的阿以冲突,从军事角度来讲,不论其早期的出发点如何,其结果都与以色列的准则达到了最大的吻合---保卫以色列平安,守住现有土地(每次都有扩大),不舍弃每一个犹太人(即使是死人也要抢回以色列)。所以每一次的战争,都是以以色列人的胜利阿拉伯人的失败而告终。可这次的行动,不论从哪一个方面讲,它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由于道义上的原因,以军的这一次行动,将整个阿拉伯国家及全世界的穆斯林推到了一个统一的对立面上,为自己的将来埋下了一颗后患无穷的炸弹。战前可以看出,由于伊拉克萨达姆的一意孤行,由于“基地”组织的恐怖活动,由于黎巴嫩总理的“暗杀”事件以及美国从中的分化瓦解,处于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已由过去对以色列的铁板一块,变得群龙无首各自东西,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统治下的一个“附庸国”,因而有了近十年的相对平安。但这一打,近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使得自己重新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且生存的状态比十年前更加恶化,而以前的对手,通过十年的休养生息,得到极大地恢复,却在这次战争中毫发无损,实力是此消彼长,从今往后,以色列将会生活在无法消除的恐惧之中。 〈二〉从军事上讲,以军的军威受到挑战,以军已不再是不可战胜。这一仗,对阿拉伯世界,以军的无坚不摧的神话被打破,给整个阿拉伯国家振奋军队提供了信心保障,以军再不是不可战胜。十年前,面对整个阿拉伯世界,以军是东突西打,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可是今天,所面对的敌人比十年前更加强大,但就以色列而言,为了对付一个没有掌握政府的真主党游击队,几乎穷尽了自己最强的常规武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却损兵折将上百人,坦克战舰被毁,尽管深入到黎巴嫩境内三十多公里远,击毙真主党游击队近四百余人,但没有伤到真主党的筋骨,仅打了一个击溃战,这对以色列来说,如果不能说是失败,起码不能称之为是一个胜仗,而对于真主党游击队,没有失败就是胜利,而且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三〉政府在国人面前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威信受到严重的损害。这是一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战争。以色列人说----上帝抛弃了以色列,但以色列决不再抛弃任何一个犹太人。这场战争的初衷,就是要抢回被真主党俘获的两名以色列士兵,可结果事与愿违,仅凭着政客的意愿,非但“拯救大兵”的行动没有如愿完成,反而将前十年的和平果实毁于一旦,成为大国操纵的工具,将整个的国家拖入到一场战争之中,将民众与士兵的生命视如儿戏,使国家庄严的诺言被颠覆,如果这不能归咎于前方将士的无能,那就在天真的百姓面前暴露出了政客的无耻和无能,这将撼动或极有可能撼动在民众内心里的信仰根基。 〈四〉国家后方的平静被彻底打破,有限的资源被无谓地消耗。色以列地小人少,几乎没有什么战略纵深,资源贫乏。所以历次中东战争,为保本土安全,其战争基本上都尽可能在境外进行,以确保国内安全。随着阿拉伯人的武器装备的更新及战术的变化,从这次战争中就可看到,想在战争中确保后方平安的想法以一去不复返。在真主党火箭远距离的打击下,整个以色列北部几乎成无人区,人心动荡,生产停顿,损失无法估量,其直接损失,按以色列政府公布的数据就是近五十亿美元,远大于黎巴嫩政府公布的黎巴嫩损失四十亿美元,在人员死亡上,按2003年以色列人口的统计,这一次犹太人就牺牲了近全国犹太人的五万四千分之一强,而阿拉伯人方面的损失比例远远地小于这个数字,完全有能力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上百人的死亡,绝对不是以色列所能够承担的牺牲。 从上面的四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尽管以色列在正面战场上一直掌握着主动,但由于其错误的指导思想,其得不偿失的付出,它不可能再象其以前的那样,继续肆意的攻城掠地,不再可能从战争中得到补偿,其幕后的操纵者也不会允许它继续的肆意妄为,所以,当战争进行到欲罢不能的时候,以色列本身也就陷入了彻底失败的命运之中。这一场战争,是以色列从道义到军事上的一次彻底失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