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记得鼹鼠的故事吗? 捷克的动画。 小时候看的, 朋友特地还送了一套DVD, 让我重温。 里面没有对话, 最多就是小动物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每一篇都很短, 就那么点小事儿, 鼹鼠先生忙得不亦乐乎, 看得小朋友大朋友们也跟着乐。
觉得办公室中的人, 事, 有时也和鼹鼠的故事差不多。 就是那么巴掌大, 一个接一个的,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
又是午饭时间, 吃饱了闲聊。
同事R的小儿子马上就是一周岁生日了, 请了许多朋友周末去开派对。 同事A问, 你们过生日都要庆祝的吗?回答大同小异, 庆祝有大有小, 但总是个意思, 自己一个人记得吃块蛋糕, 下碗儿寿面也算。 A不以为然, 说他从小到大从不过生日(A现在25, 26左右)。 大家好奇, 你的父母从来不给你过生日? A说, 老爸从小教育, 生日没什么可庆祝的, 每过一岁, 就向死亡迈进了一步。
举座哗然。
有不甘心的人继续问, 那么其他的节日呢? Nope. 一概不过, 有什么好庆祝的, 不就是花钱。 圣诞? 哦,等圣诞过了再过, 那时货物大减价。
举座再次哗然。
林子大了, 什么鸟儿都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
电梯里碰到部门的头儿, 简单打了声招呼, 头儿不知是心情好, 还是不好, 突然问, "你好像从不来和我说话?"
一惊, 脑子里各种各样的逻辑飞快地转了好几个圈, 这是严肃的质问, 还是随意的玩笑, 还是兼而有之? 我该解释既往, 还是该着重于将来的改进? 就是这几秒钟, 我有时太过丰富的想象力已经越过电梯狭小的空间, 仿佛看到了荆棘与鲜花交错的未来仕途, 全关乎于这一句问话和回答。
千回百转, 大脑已经自动锁定了最佳答案--将球打回到对手的场地中, "因为你总是很忙。", 辅助以一个最无辜的微笑。
忙, 这个字眼, 办公室中有谁不爱听? 头儿一笑, 很惬意地接过了球, "是啊, 我的确是忙。"
叮的一声, 电梯到了我要去的楼层, 赶紧说了声回见, 三步两步落荒而逃。
其实, 在想象力中, 我说的是 "彼此彼此"。
当小兵, 唉, 不容易啊!
(三)
部门扩张迅速, 就好像有个人被压制多年的ego突然得到释放, 非得看着手中的队伍也像发酵的面团那样膨胀才舒服。 于是本来的空间不够了用, 集体将迁往新的楼层。
当然由部门的领头羊负责楼层设计的蓝图。 初期样板出来后, 有人有幸看到, 并马上一传十。 大家都不买账, 觉得座位设计实在要多糟糕有多糟糕, 纷纷想找曲线救国的途径将抱怨反馈上去, 希望在板上钉钉前做个挽救。 上头放出回话, 这是新的概念, 他想试试, 不试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不好, 那就再改咯。
这话说的, 要挑理还真不容易。 的确, 新事物总是要尝试的, 刚开始很多人也大都会反对。 不过也要看什么事儿, 技术革新, 那自然得进行, 不论争议有多大。 只是这牵涉到程序员们办公环境的事儿, 似乎应该由群众们自己决定, 众口一词地反对, 至少说明其中是有些问题, 有没有必要固执己见呢?
有还是有的,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 当然事无巨细都要体现权威啦。
随随便便就让你们造反, 辛辛苦苦隐忍了那么多年的ego, 干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