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仙人指路话张良(12)

Bater王阿仁,2005.7在文学城开始发表史记人物系列,陈平,萧何,韩信。。。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2)留侯谋张韩仇故

楚灭汉立,张子房的杀主之仇再次得报。如果说在此之前,张良对刘邦的辅佐主要是在假刘邦之手为韩复仇,那么于此之后,子房为刘邦的出谋划策就基本属友情客串了。前已述及,张良出山的目的并非为了什么黎民百姓,也不为自己封王拜相,乃是为故主复仇。今心愿已了,逐渐退出风口浪尖,也就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了,后话。

汉六年正月,泼皮刘三在兄弟们面前秀了一把“三让”的行为艺术之后,“不得已”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啥叫“三让”?说起来这也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国粹了,也算是一种帝王的“选举”制度吧:某某头目的手下看看时机差不多了,就起哄说:“老大您称帝吧。”当老大的立马诚惶诚恐:“不行啊,俺觉悟还不够高,尚需学习呀。”弟兄们不依不饶:“老大您就上吧,除了您没别人了。”当老大的再次“谦让”;“俺功能还不够强,尚需锻炼呀。”弟兄们很“不高兴”了:“老大您再不称帝,俺们跟您没完!”当老大的第三次“推辞”:“俺血压还不够高,尚需吃药呀。”

三次一过,臣僚们一齐下拜:“老大,为天下百姓着想,称帝吧!”当老大的于是“勉为其难”地爬上第一把交椅———瞧咱祖宗这股子谦虚劲儿,哪像如今洋人的竞选,逢人便声嘶力竭地叫喊:“你就选俺当总统吧!俺更干更爽更安心...”呵呵,天壤之别啊!

废话少说。如今天下大定,帝王首当其冲的业务就是为马仔们论功行封了,也就是把手下这群跟随自己东拼西杀的弟兄们论功劳大小排好座次,再按座次分配不同等级的待遇,有点类似老毛解放初的授军衔。不过看起来咱们老祖宗更注实惠。老毛授衔,就算你位列元帅,也未必能居高位、享厚禄。老刘的臣僚一旦位及列侯,那就得封与有相应数目住户的地皮供其享用———万户侯得封给他一万户百姓供其压榨,千户侯封千户...类推。

汉初的群臣争功事件历“时”悠久,状况百出。主要是刘老大战争期间指缝宽大,封侯太多,如今都拿着老大开的白条来兑现,都要多争得几户百姓为自己造福(详见《育木而栖语萧何〉),害得刘三见了臣子倒像杨白劳见了收租子的黄世仁一般。

众多“爱卿”都叫化子烤火,往自个儿跟前刨,独独一个人反把火堆往外推的,此人就是帝王师张良张子房。张良跟随高祖多年,虽不曾冲锋陷阵,然其所立大功刘老大是心知肚明的:“运筹帷幄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也不等子房自己来申请,高祖就说了:“张哥你自个儿在齐地挑三万户腐败去吧。”

对于高祖批下来的三万户侯的待遇,张良对曰:“想当年臣从下邳起兵,混得那叫一个霉。与陛下您在留地邂逅,才算是走上金光大道,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啊。想臣手无缚鸡之力,所持者不过一张嘴而已。陛下对臣言听计从,这已经是对臣至高的奖赏了,哪里敢再领三万户这么高的封犒?陛下若能把臣与陛下初识的留地封与臣下,足矣!”高祖乃封‘张良为留侯’———看看,如今的贪官污吏们真该好好看看张良语录了,准保比代三块表强!

关于子房辞封的解读,当今主流的说法是张良深谙伴君如伴虎的宫廷哲学,是以采取了万事隐让的做法,与其后来的求仙访道、不问政事一样,都是要向刘邦表明臣下无野心,这是子房明哲保身的高明处。说穿了,子房辞封也好,修道也罢,都只是为了自保的做秀!在此小子愿意提供一点争鸣。

首先,张良不是一个贪婪的人,当初为了那搏浪沙惊天一击,子房不惜血本招募勇士,弄到‘弟死不葬’,连亲人死了都没钱安葬的地步,可见说其心中将钱财视若无物也不为过。其主动辞封是有足够的心理基础的,未必就是感受到了来自帝王的压力。

其次,张良出山的主要目的是为韩复仇,这一点与韩信建功立业的奋斗目标是完全不同的。为了复仇,张良自己努力过,但未能成功,最终是借刘邦的手达成大愿,其内心对刘邦是感激的。这可以从他讲的另一番话看出来。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帅,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松子游耳。”

这话强调了两个意思:(1)出山的目的是为了‘为韩报仇’,并非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百姓苍生,张良还没共产主义到那么高的觉悟———咳,历来的战乱,各方豪杰又有几个真的是为了黎民百姓呢?尽管大家嘴里都这么喊。既然出山是为了韩仇,如今韩仇得报而归隐,何需其他理由?

(2)对地位钱财的态度,是‘不爱万金之资’。或许有人说张良此话又是一次高姿态的豪言壮语而已,陈良宇倒台前还在高喊廉洁奉公呢!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样一来就无法解释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信仰问题了。

张良信道,可不是如今的党员们“信仰”共产主义。人家那是真信,‘乃学辟谷’(就是不吃饭),‘道引轻身’(修炼引导术,试图腾云驾雾)。是吕后感念留侯曾助其子坐稳太子之位,强迫张良重新吃饭,才没被饿死。后话了。

信仰的力量之大,看看中东的人肉炸弹就知道了。张良为了信仰而放弃爵位财帛等‘人间事’,实在是正常不过了,未见得就是为了逃避刘邦的忌杀。中国文革的后遗症之一就是让国人丧失了信仰,有时很难理解别人因信仰而做出的抉择,甚至对别人的信仰报之一笑。把张良的功成身退解释成作秀高招,或多或少有点以什么什么之心度什么什么之腹的影子。这是题外话了。

由此小子结论:留侯辞封,退出政坛是真心的,不是怕了什么,也不是作秀。说张良为自己选的路客观上助其躲过了君王的忌杀,说得过去。但说张良是为了保身而有意选择了归隐,就未免牵强了。无论如何,断断没有为了保身而选择饿死的道理。

原文发表处

乱游 发表评论于
彻底读完, 差点把眼睛看瞎了. 主要是您写得太幽默, 太有意思了. 赞! 赞! 赞!
Bater 发表评论于
过奖:)谢评述。

国人活得累,首先是心累。对别人的一言一行,总要先琢磨一下别人是不是又在玩阴谋。久而久之,自己也不自觉地玩起了阴谋。
STEAK 发表评论于
此作者脑袋清醒,觉悟很高,难得难得。文革后,大陆华人基本都是阴谋论看人看己。没有天良可言。华人悲惨根源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