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防部”近期的解密档案证实,早在1961年,国民党就曾秘密对利用部署于金门的M-115型203毫米榴弹炮(即台湾当局所说的“八英寸榴炮”)发射核炮弹,攻击对岸解放军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这可能是台军有史以来惟一一次对使用核武器进行研究的案例。
软磨硬泡
1961年4月4日,当时的台湾“参谋总长”彭孟缉突然指示,调查外岛(注:指台湾岛以外,现由台湾所辖的岛屿)现有可使用核武器的火炮,“一旦盟方以核子武器支持外岛,外岛是否有此阵地可供射击使用,应作检讨研究。”至于阵地位置,国民党军拟选在大金门。经调查,当时金门国民党的陆军装备,仅有1958年从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援助过来的M-115型203毫米榴弹炮可发射核炮弹。
4月7日,以台湾“国防部”副总长办公室召开的“国防部情报室”、“作战次长室”、“通信局”与美军协防司令部、顾问团联合座谈会中,台湾方面就提出希望美军能协助指导驻扎金门地区的国民党军,利用现有装备使用核武器。
对台湾当局的要求,美军协防部代表史泰登上校指出:“如‘国军’实施核武器的训练及准备,将给予中共有力借口,向苏联提出核武器援助要求,反而促成其获得核武器,造成不利态势;另一方面,金门与西欧不同,金门炮位固定,最大目标范围也不过厦门市,我方当然不便以核武器对付和平市民,因此在金门实无部署核武器的必要。”
“联三”报告
国民党军在碰了美国人的软钉子后,并不死心,仍要求“联三作战参谋次长室”(本文简称“联三”)和“金门防卫部”进行《金门八英寸榴炮发射战术性核子弹之研究》,研究报告被列为绝密文件。“联三”在评估报告中指出:M-115型榴弹炮只能发射1000吨和2000吨TNT当量的小型核炮弹,其核辐射范围对金门国民党军的安全没有影响。
至于从金门对对岸实施战术核打击的目标,“联三”报告指出,优先选择对金门守军最具威胁或最为脆弱的目标,即对岸厦门。
核炮弹储存方面,“联三”建议,因金门接近大陆,战时海空补给困难,基于安全考虑,核炮弹宜在战前储存于金门,至于储存地点,以置于太武山东坑道或北坑道内为宜。
“金门防卫部”方案
通过进一步的目标分析,“金门防卫部”称,根据现有情报资料研判,在M-115型榴弹炮射程内的解放军炮兵及守备部队已筑有坚强防护工事,且配置疏散,因此在炮战期间使用小型核武器攻击,不仅不经济,且易丧失出奇效果。
当然,厦门集结的船舶物资与人员为核武器攻击的有利目标。就金门当面地形而言,战备集散点有澳头、厦门西北部、五信道和厦门港等地,国民党军在上述地区对面可适当配置核打击火力。
“金门防卫部”曾拟定甲、乙、丙等三个M-115型榴弹炮配备核炮弹后的部署方案。可这些“纸上谈兵”却终因美国害怕对平民的核击导致不利政治利益和苏联报复,没有承诺对台提供核武器,使报告束之高阁,成为留给后人的一份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