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自駕車旅行
Posted on 2006-11-21 18:48 郝譽翔 閱讀(1252) 迴響(6)
開車,是認識一個國家的最好方式,最自由,也最需要自己全面的探索。幾年前,我曾經開車橫越美國,從舊金山到紐約,沿路讀著布希亞的《美國》,感觸特別深刻。而如今,在中國自駕車旅行,也儼然形成了一個新的潮流。人民有了錢之後,最先想到的是安居,買冰箱、電視,然後想要一棟房子,而有了家,卻又不滿足,開始想要出走,於是渴望有一輛摩托車,而有了摩托車後,又會想要走得更遠,於是渴望擁有一台汽車,流浪到天涯海角去……。大陸社會經濟發展的軌跡,大抵就是如此,但卻讓其他已開發的國家憂心忡忡:如果中國人全都開車,那麼還得了?石油馬上會被用光的,環境污染更是可怕。全世界的人都在害怕中國有錢起來,可是,過慣好日子的已開發國家,又有什麼資格去阻擋別人嚮往現代化呢?
照理說,中國應該是非常適合開車的,它的公路系統發達,路面又平整。Jim Rogers開車環遊世界,便對中國的公路是讚不絕口。不過,等到我們真正開車上路後,才知道在大陸自駕車旅遊,恐怕還是言之過早。
大陸公路的標示方式十分奇怪,令人摸不著頭緒,不是用號碼,而是用地名,譬如「機荷高速公路」、「廣湛高速公路」……,根本搞不清是從哪裡通向哪裡?而且,不知是否各省的制度不同,所以高速公路走到一半,跨到別省,就變成了省道,而進入到下一個省時,才又變回高速公路。更教人心煩的,是永遠曖昧不明的道路狀況,經常遇到修路不通,而問他何時才會通呢?答案竟然是:兩個月以後。那麼,有沒有替代道路可走呢?工人不是回答說不知道,要不,就是叫你改走彎彎曲曲的、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示的田間小路……。各種突發的路況,再加上缺乏一張良好的地圖,使得在中國自駕車必須冒著極大的風險。我曾經在書上讀到,有位自駕車經驗豐富的旅遊作家,便在新疆遇到修路,結果這一塞車,就是兩個星期之久。
長途開車,休息站變得非常重要。但中國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卻更像是古代的客棧,髒兮兮的不說,停車場佈滿了爛泥巴,多是停放著大卡車或是長途汽車。而乘客主要是來上廁所的,因此休息站的商店只賣泡麵,或是一些灰頭土臉的餅乾、特產,往往讓人不禁打消了駕車旅行的興致。
最可怕的是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據說,中國的過路費是全世界最昂貴的。我的天,果然有一種沿路被搶劫的感覺,除了各省、鄉、鎮的公然搶劫之外,還有小路上民眾的不時搶劫。有一次,我們遇到修路,只好改道,穿過小村子,走鄉間泥土小路。結果村民大發奇想,沿路設置各種障礙,有:腳踏車、木棍、石頭,每過一關,我們就要付一塊錢人民幣的過路費,而最後一關是三個小毛頭,排排坐在泥土地上,舔冰棒。「一塊錢!」小毛頭酷酷的伸出手,不給錢,他們就不肯起來。所以在中國開車,現金一定要多帶,千萬不可以存僥倖之心。
當然,還有突如其來的車禍。中國高速公路的死亡率,據說也在全球名列前茅,我深深可以理解原因何在——走沒多久,竟看到高速公路的內側快車道上,停著一輛貨車,而工人正站在車上,慢條斯理的修剪分隔島上的樹叢;又走沒多久,快車道上又出現了一輛車,而這次是在澆花;再走沒多久,路上挖出來一個大洞來,居然只在洞口擺了一個紅色的三角架,害我們差一點就要飛車入洞。在江南一帶,還會遇到叻涞拇罂ㄜ嚕?鄯滹w了出來,就像是末日來臨的蝗災,遮蔽住整條高速公路的天空。蜜蜂撞在車窗玻璃上,啪的就是一團黃色汁液,用雨刷還刷不掉。而碰到收費站停車時,更是滿天蜂雨,收費站的小姐收得膽戰心驚,而我們也只敢把車窗開一小道細縫,將紙鈔推出去後,便趕緊落荒而逃。
車禍看多了,我們簡直不敢在高速公路多作逗留,這使得自駕車變成了一樁苦差事。所以一路上,觀察車牌,至少有九成以上的汽車都是來自本省,而幾乎找不到一輛車,像我們一樣從南跑到北,瘋狂的千里跋涉,這種感覺和在美國開車比較起來,實在是南轅北轍。美國的高速公路標誌清楚,休息區也都設計得漂亮、舒適,不過卻是千篇一律,不管走到哪裡,都是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溫娣,連旅館也是Holiday Inn、Comfort Inn……,即使走了千里,卻好像還是停留在原地似的,失去了距離和速度感,這時候,才會感覺到資本主義無所不在的威力。也因此,布希亞形容美國的風景是:「無意義」(insignificance),所有的景觀都彷彿是沙漠一般,變得透明、輕盈、空虛。
然而,在中國開車卻是截然相反,一切的事物都是如此的緊繃,清晰,尖銳。整個人處在一種非得要往前狂奔不可的焦慮中,彷彿有什麼東西正在背後追趕,而你必須不斷的踩下油門,沒有一絲一毫喘息、偷懶的片刻,就好像是在打一場驚險刺激、性命攸關的電動。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archive/2006/11/21/13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