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涣·
最近读到一位国内名牌高校毕业,在北美获得博士学位的男士,因为长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抛下妻儿自杀。在为这位男士,更为其妻儿痛心之余,想到了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和他的一句话,“在你自杀之前,先杀掉你的自大(Before you kill yourself,kill your ego first)。”在这里我无意苛求死者或臆测其心理活动,但是觉得介绍一下派克的著作也许可以帮助生者从一些更有趣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派克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在凯斯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从事心理疾病治疗工作。1978年出版《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至今此书销量已逾千万册,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非小说类排行榜达十三年,创造了美国出版史上的纪录,被大出版商Random House称为“无可争议的当代最有影响的灵性(spiritual)类书籍。”亚马逊网站上关于此书有多达一百多篇的读者书评,这里引用几句如下:
“不容易读,但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值得。(Not easy reading but worth every second and all the effort that you put in it.)”
“像这样分量的书,如果你每十年能读到一本就应该觉得万幸了。(You should be lucky,if you can read books of this quality once every decade.”
这些评论,就我个人感觉,并非溢美之词。作家余华说过一句话,“读金庸的书像进赌场,不输光了出不来。读鲁迅的书像进教堂,能有精神的交流。”《少有人走的路》就是一本能与读者有深刻精神交流的好书。在对我自己影响最大的书的名单里,这本书应该排在前五名之内。读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多学一门可有可无的学问,而是给自己一面镜子,一面回音壁,从而让读者能审视自己的内心活动,看到自己从来不敢正视的灵魂角落,听到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这本书的目的,就像书名所示的那样,是要让读者走一走那条以前从未走过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读者会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事业、婚姻、家庭、信仰等许多问题,而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教益。所以,在这里我把这本享誉英语世界的书介绍给中文读者们。
自律
作者在全书的一开始就尖锐地指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的挑战:“活着不容易。”这句卷首语已经变成了很多美国人的口头禅。作者接着写道,“既然生活就是由许许多多的问题组成的,那我们是应该怨天尤人,还是应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想教我们的孩子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吗?”答案似乎不言自明。作者引用了美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富兰克林的一句话:“让我们痛苦的事也让我们学会很多。”
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没有富兰克林这样高的智慧。因为生活中的问题总是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出于害怕痛苦,多数人总是想回避、想竭力忘掉、和假装看不见问题,而不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回避问题付出的代价是更大的。小孩怕打针还有成人来管,而成人怕面对问题就难得有别人指点了。没有解决的问题就像没有切除掉的结石一样,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并且,随着时光的推移,老问题会被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层层包裹,让“结石”越长越大,越来越难以诊断和治愈。而它所带来的痛苦也会与日俱增,最终大大超过当年想要回避的那一点痛苦。“回避问题的倾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意志的蚕食,是人类所有心理疾病的根源。”
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被狗追赶的事。被狗追着跑,我害怕极了,直到旁边有人喊,“你要是不跑,狗就不追你了!”我才醒悟过来,停步转过身来,壮起胆子与狗对峙,结果这狗果然不敢把我怎么样。人生的种种问题正是些欺软怕硬的狗,你跑它就会追。而如果你想奋起还击,不必等到被它咬一口之后。在电视上曾看到一只狮子追得一大群角马四处逃窜,而每一只角马的身体都比狮子大上好几倍。在嘲笑角马之余,想想人比它们又高明在哪里呢?
自律就是人与角马的最大不同。角马见了狮子只会逃跑,这是它们的生理本能。而儿时的我在被狗追着跑的时候却能做出超越生理本能的事,与狗对峙。自律就是人超越生理本能的意愿和行动,是人较之动物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解决人生种种问题的最根本手段。
派克从多方面论述了自律的体现。母亲对孩子说,“你们快把我给逼疯了!”这等于是在说,“我的情绪是由你们控制,而不是由我自己控制的。”把自己该负的责任推给别人,就是一种人的本能,也是缺乏自律的表现。父母看到孩子不懂事,勃然大怒是生理本能,但他们也可以忍住怒气,静下心来想一想正确引导孩子的办法。这就是父母的自律。能先做家庭作业再看电视,这就是孩子的自律。尽管多数孩子在十六七岁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自律,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未能充分发育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们不做作业、旷课、打架、吸毒、贪图一时的快活。作者发现,很多证据都表明孩子的缺乏自律是源于缺乏自律的父母。
自律还体现在人能否明智而有选择地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欲望。作者讲到他九岁时学会了骑自行车,就上了离家不远处的一个大陡坡,在坡底有一个急转弯。“那飞驰让我真是激动。我觉得在此时要让我刹车减速简直像是自虐。所以我决定转弯时不减速。几秒钟后我的激动就嘎然而止,因为我冲到了树丛里。身上划得到处是血,自行车前轮因为撞在树上而扭曲得不成样子。”放弃眼前的飚车欲望是不好受,而撞到树上的滋味更不好受。人生不是坦途,有很多陡坡和急转弯,所以任由自己生物本能前行只能自讨苦吃。而自律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爱
作者认为,人达到心理健康与灵性成长的的手段是自律,而原动力则是爱。与大众的理解不同,作者独树一帜地对“爱”给予了特殊的定义:延伸自己而使自己或别人心灵得到成长的意愿及行动。该如何理解“延伸自己”呢?我觉得可以看看孔子和耶稣的观点。孔子对“仁”的定义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耶稣对信徒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是:“像爱你自己一样去爱你的邻人。”可见“延伸自己”就是把爱推己及人。这个定义有几个最重要的要素:首先,爱的对象是人。其次,爱的目的是心理健康与灵性成长,而对象包括自己与别人。最后,爱既体现在意愿,也体现在行动。
为了阐明这个并不简单的含义,作者分析了很多种“爱”,比如爱种花,爱打高尔夫球,爱宠物,爱名利,爱权力,对孩子的溺爱,坠入爱河,等等。在一个案例中,一位五十二岁的成功商界人士在一场心脏病之后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发现自己多年在公司拼命挣钱往上爬的日子实际上毫无意义,因而陷入抑郁。“经过长期的思考,他意识到他以往行为的动力只是由于他极力想在他严厉苛责的母亲面前塑造一个成功的形象。最终他决定有生以来第一次冒母亲之大不韪和老婆孩子的奢侈物质生活需要,辞职在乡下开了一个小店铺为生。”这位先生从他自己身上发现的就是爱的出发点:自爱。出于自爱,他否定了他对自己在严母眼中的形象的“爱”,和对金钱与地位的“爱”。
在论述爱的行动性时,作者认为:“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懒惰。”这话似乎与常识相悖。该如何理解?真正的爱不是出于生理本能,而是出于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并且在行动上的体现。所以,真正的爱是出于自律,所以其反面就是出自本能的心理惰性。夫人做的菜不好吃,先生给以鼓励是出于爱,而摔筷子则是出于本能,出于一种心理懒惰。作者在行医时观察到,心理病人恢复正常心智的最大敌人就是他们的心理惰性。
关于溺爱,书中写到了一位特别怕羞的年轻人的谈话:“我妈妈太爱我了。她一直自己送我上学和接我放学回家。直到我上高中的最后一年在我苦求之下才让我坐校车上下学。我想她是怕我在校车上受欺负。她坚持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她真是太爱我了。”这位母亲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因为其中缺少了对儿子心理成长的需要的关注。而这位儿子因为把溺爱当成了真爱,他在现实世界中就找不到真正对他的成长有益的爱。这正是造成他心理疾病的原因。
书中对浪漫爱情也有精彩的分析。“尽管很多童话的背后都蕴藏着伟大的真理,浪漫爱情的童话却是一个弥天大谎。”因为浪漫爱情只是人出于两性结合需要的一种生理本能,而并不是出于理性的选择,也并不包含着灵性的成长。所以,浪漫爱情的降临以及随着时间的消逝就像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一样正常。可是,“成千上万的人不可救药地想把他们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纳入这个谎言的框架。”为挽留不住的风景而徒然伤感、责人、或自责,是心理疾病的又一大祸首。
爱的另外一个常见同义词是牺牲自己。作者论述道:“爱不是自我牺牲。每当我们觉得我们‘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我们实际上否认了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我们做了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决定要去做的,而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正是因为它最为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这又与前文所提到的自律呼应起来,因为自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人们常常觉得爱与牺牲自己是一回事,是因为爱的确是一种付出。但另一方面,爱是有回报的。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所以他对他的民族所付出的爱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但是在多数人的思想都随其生命如泡沫般消逝之际,鲁迅的思想将会被代代的来者咀嚼、消化、传承下去。所以他得到的也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只是,鲁迅得到的回报不是他要来的,而是他挣来的。并且,正因为他在付出的时候不求回报,他得到的回报也就最多。我们每个人都常听别人提到,并且在生命的某些阶段自己也会强烈地感受到“对爱的渴求”,我们在“渴求”的时候,应该记得,爱是挣来的,不是要来的。书中写道:“如果你的理想只是被爱,那你不会达到它。让你自己变得值得爱,是唯一能保证你被爱的条件。而如果你的首要目标是被人爱,你就不会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这也许可以作为耶稣“给才会得到”的论断的注解吧。
因此,当一个人去有意识地爱别人时,最重要的受益者之一是自己。据此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对宠物的爱。“太多的人只会‘爱’宠物,而不会爱别的人。”但是人对宠物的爱与对人的爱不同。作者认为,首先,宠物给主人一种虚幻的善解人意而可以与交流的感觉,但实际上宠物并不知道主人在想什么。其次,我们让自己的孩子上的是能使他们成长的学校,而让宠物上的是“听话学校”。我们希望宠物能依赖我们,而不希望它们有任何心理独立性。所以,对宠物的爱不能代替对人的爱,而把宠物当作灵魂寄托的人,其心智只能向宠物的方向萎缩,而不能成长。另一方面,父母把对宠物的爱用到儿女身上,则是导致儿女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
婚姻与家庭
由于婚姻与家庭在人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极为重要的角色,作者把其基本理论在婚姻家庭上的应用贯穿到全书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我直接引用作者的一些很耐人寻味的观察与论断,读者可以自己品味其中的含义。
“父母常常忘记了儿女有他们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下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个附件,就像他们整洁的衣服、漂亮的草坪、和一尘不染的车子一样,是维持他们自己公众形象的附件之一。”
“那种‘我是个有价值的人’的感觉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它是父爱和母爱的直接产物。这种感觉必须在童年建立。到成年以后再建立这种感觉是极为困难的。”
“给孩子一个自律的榜样、让他们珍视自己、以及让他们建立一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安全感,是父母们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如果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这份礼物,他们仍然有可能从别的渠道获得,但那要付出极大的,甚至是毕生的努力,而且经常以失败而告终。”
“认为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自我牺牲是个极大的错误。恰恰相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得到的比孩子还要多。那些不愿意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和成长自己的父母是走上了一条通向心理衰老的道路,而他们的孩子以及整个世界都将会把他们远远抛在后面。如果人希望有一个有意义的晚年,从孩子那里学习是最好的机会。很可惜多数人没有把握这个机会。”
“人生在世要经历成千上万个冒险的时刻,而其中最大的冒险就是长大 -从心理童年到心理成年的飞跃。这个飞跃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完成的。虽然他们的外表是成人,甚至是很成功的成人,但他们一直到死都仍然处在未能摆脱父母影响的心理童年。”
“幸福的婚姻只能存在于两个心灵独立的强者之间。”
“如果你指望着让别人来给你幸福,你会永远地失望。”
结语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书的前半部分论及的内容。更深入一步想下去,这个让人心灵健康成长的“爱”又从何而来?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很多极具争议的问题,比如宗教信仰等。书的后半部分对此给予了讨论。虽然在这些章节里隐约可见作者比较认同基督教的理念,但我个人认为作者研究这些很“玄”的问题时没有使用任何宗教教条,而是本着一个科学家的公正和诚实态度的。作者尽管在冥冥中觉得这让人灵性得到升华的爱只能来自于神,但并不武断地给出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所以,本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则,我在这里不加评判,而把判断的决定权交给读者。我相信作者的很多有见地的思考对无神论者和各宗教的虔诚信徒都会有有益的启发。
这本书已经被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据我所知,有两个中译本。台湾译本名为《心灵地图——追求爱与成长之路》,张定绮译。大陆译本名为《少有人走的路》,于海生译,2006年由吉史出版社出版。前者我没有读过,后者在新浪与搜狐网上有部分连载,翻译质量不错,网友评价也很高。当然,由于翻译永远不可能完全精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读英文原著也许对熟悉英文的读者更为有益。
最后再引用亚马逊网站上的一句读者书评来结束。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这位读者溢于言表的恳切之情:
“我觉得如果有人知道有这本书而没有去读,那真是个傻瓜。(I believe anyone referred to this book that doesn't read it is a 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