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少数民族

大草原上的一只骆驼,她跋山涉水,又找到了另一片草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5600公里,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2003年,新疆总人口为1933.95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为1162.85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60.13%。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公元前138年,为击退匈奴对汉朝边境地区的劫掠,汉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汉军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军队,汉朝在此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101年,西汉王朝在天山南部驻兵数百人进行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主要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

新疆以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13个主要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宗教文化的浸染,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从服饰、饮食、婚俗、禁忌到宗教信仰,像一面面镜子,展现出各民族独有的历史和文化。

维吾尔族




分布区域: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苏三地区。

人口: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人口882.35万人(2003年),占新疆总人口的45.62%。

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历史:“维吾尔”含有“团结”、“联合”的意思。历史上曾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的音译。

维吾尔族的历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5世纪称铁勒。唐初称“回纥”。贞元4年改称“回鹘”。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灭回鹘汗国,大部分人西迁至西域,逐步由游牧过渡到定居的农业,同时融合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于田、疏勒、龟兹等古国的土著居民和两汉以来移居西域的汉族,还有以后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纪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民族。

生产方式:维吾尔人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人从事商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饮食:维吾尔人以面粉、大米为主食,日常食品有馕、奶茶、薄皮包子等。

文化:维吾尔族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如《突厥语词典》、《福乐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献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众多的乐器,使维吾尔人成为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叼羊、达瓦孜、秋千、摔跤等。在民间还举行一种包含歌舞、说唱、诗歌朗诵等项内容的麦西莱甫活动。

节日:维吾尔族的节日主要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等。

宗教:维吾尔族古代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袄教(拜火教)和佛教,从公元10世纪初起初步改信伊斯兰教。

服饰:过去维吾尔男子穿袷袢,女子穿艾德莱斯绸连衣裙,头戴小花帽。随着时代的发展,时尚服装也在维吾尔人中变得流行起来。

婚俗: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婚姻一般要经过择偶、说媒、订亲仪式(克其克恰依)、商定彩礼、订婚仪式、尼卡(宗教仪式)和婚礼几个阶段。婚礼极为隆重和热烈,男女双方家中都要请客,客人赠送礼品,婚礼一般举行三天。

房屋建筑: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经济条件好的住房讲究,设有廊房,并雕花纹或绘图案

哈萨克族

  />>

分布区域: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昌吉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2003年新疆哈萨克族人口为135.21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6.99%。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历史:哈萨克族源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乌孙、隋唐时期的突厥、葛逻禄,12世纪至13世纪的乃蛮、克烈、钦察等部。“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17世纪前期,哈萨克部落以地缘关系分成了三个玉兹: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

  />>

生产方式:哈萨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饮食:哈萨克牧民的饮食主要是肉和乳制品。乳制品很丰富,主要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酸奶子等。他们喜欢用大块肉做抓肉、纳仁,也吃抓饭、馕和包尔萨克(油炸发面果)。哈萨克人待客十分热情,来了高贵的客人要杀马驹,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

文化:哈萨克族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传统,被称为说唱诗人的“阿肯”,是草原上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思路敏捷,随编随唱。在哈萨克人的“阿吾勒”(牧民集居的地方),还常常举行“阿肯弹唱会”,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哈萨克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也丰富多彩,有赛马、叼羊、姑娘追、马背上角力等。

节日: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诺鲁孜节和肉孜节。哈萨克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把“诺鲁孜节”视为辞旧迎新的节日,家家户户要吃用肉、奶疙瘩、大麦、小米等做成的诺鲁孜饭。

宗教:哈萨克人信仰伊斯兰教。

服饰:哈萨克男子冬季穿羊皮或其它名贵兽皮的皮衣、皮裤,裤角和皮衣上绣有花纹,十分别致。冬季头戴狐狸皮帽,腰间系镶有装饰品的牛皮带。妇女喜欢穿多样多彩的连衣裙,披坎肩,头戴花头巾。姑娘头戴“塔合亚”帽,帽上插有猫头鹰羽毛。婚后妇女戴不同图案的“开米塞克”(头饰)。

婚俗:哈萨克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过去也存在一夫多妻的现象。哈萨克人的婚礼十分热闹。在举行婚礼前,要进行说亲、订亲、送彩礼和出嫁、迎亲等程序。每个程序都有歌声相伴。人用歌声进行祝福和表达自己的感情。

房屋建筑:牧区哈萨克人一般居住毡房。

回族

分布区域:回族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及五个回族乡。

人口:2003年新疆回族人口为86.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48%。

语言:通用汉语汉文,但仍保留了少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

历史:新疆回族先民主要是公元13世纪蒙古军西征带回中国的中亚、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士兵和工匠,被编入“探马赤军”,统称为“回回”。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回回军在社的编制下进行农垦。新疆是探马赤军的重要驻防区,因而成为回族的重要垦区。元朝时,在新疆的昌吉、阜康、吉木萨尔、伊犁河流域、喀什噶尔、和田等地都有回回屯田。18世纪中叶后的清朝时期,内地大量回民迁入新疆,形成现在新疆回族的主体。

生产方式:新疆回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饮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有拉条子、揪片子、哨子面、油香、花卷、粉汤、蒸肉、馓子等。

文化:回族的民间口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十分丰富。民歌有“花儿”、“小调”、“宴席曲”等。

节日:回族以肉孜节为大节,古尔邦节为小节。

宗教:回族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分为大坊和小坊两个教派。大坊是“格底木派”和“虎夫耶”门宦的统称,小坊专指哲合林耶门宦。

服饰:新疆回族服饰简洁,男子戴圆形平顶小白帽,白衬衣,黑马甲,女子戴盖头或摄口白帽,喜欢用首饰装点。

婚俗: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房屋建筑:回族传统住房多为平房,坐南朝北,一门两窗,土坯墙,木构架的平顶屋和坡顶屋。现在不少回族都住上了楼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柯尔克孜族


分布区域: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自治州,还有一部分分散在天山南北,另外还有数万人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富裕县。

人口:2003年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7.3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90%。

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拼音文字。

历史: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历史上曾有“鬲昆”、“坚昆”、“纥骨”、“黠戛斯”、“乞儿吉斯”、“吉利吉思”和“布鲁特”之称。

早在公元前3世纪柯尔克孜族先民就游牧于叶尼塞河地区,隶属匈奴。后一部分向西南迁徙至今天山一带,曾先后为突厥、回纥属部。唐初黠戛斯属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其首领入唐,唐朝在其地设坚昆都督府。840年,击溃回鹘汗国,建黠戛斯汗国。10至18世纪中叶,先后处于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辽、西辽、察合台汗国及其后王统治下。受西辽西迁和13世纪蒙古西征的影响,居叶尼塞河流域诸部向西南迁移。明末清初隶属准噶尔。清朝平定准噶尔之后,部分布鲁特部返回七河流域。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融入了周围一些其他部落成分,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和形成。


生产方式: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活在平原地带的柯尔克孜族也经营农业。

饮食:主要为牛羊肉和奶制品,辅以面食,喜欢喝奶茶。

文化: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著名的长篇史诗《玛纳斯》成为我国的三大史诗之一。妇女善刺绣和编织,其多姿多彩的壁挂最为出名。

节日: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宗教:柯尔克孜族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在塔城地区额敏县的一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

服饰:男性喜欢戴白毡帽(卡尔帕克),穿马靴和袷袢;女子穿连衣裙,上身套色彩鲜艳的坎肩。

婚俗:柯尔克孜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直系亲属五至七代禁止通婚。订亲时,男方要给女方送以“九”为吉祥数的聘礼,如九头牲畜或九件财物。婚礼热烈隆重也较繁琐。

房屋建筑:生活在牧区的柯尔克孜族一般住毡房,农区的住土木结构的平房。

蒙古族


分布区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人口:2003年新疆蒙古族人口为16.6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86%。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卫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历史:“蒙古”为本民族自称。新疆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系,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13世纪初蒙古族人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为东部鞑靼和漠北瓦刺两大部分。16世纪中叶,漠北瓦刺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准噶尔部,清代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驻牧于新疆北部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世纪中叶清出兵伊犁平定准噶尔上层贵族叛乱,并把当地的厄鲁特人按满洲八旗制度编为厄鲁特营,以后就称“厄鲁特蒙古”。1771年,原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10万余人在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现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赛尔、精河等州县的是他们的主要后裔。1764年和1813年,清朝从张家口以北地区迁来部分察哈尔蒙古族,现在他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温泉县。

 




生产方式:新疆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现在部分蒙古族人开始从事农业。

饮食:以牛羊肉、乳制品和面食为主,并喜欢用牛羊乳制作奶酒,

文化:《江格尔》是卫拉特蒙古的长篇史诗,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史诗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以马头琴最为著名,新疆还有两根弦的弹拨乐器“托布术尔”。

节日: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每年开展一次“那达慕”活动。“那达慕”起源于祭敖包。

宗教:蒙古族最初信仰萨满教,16世纪以后逐渐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但萨满教仍在传统的风俗习惯中留下深刻印迹。

服饰:传统服装是蒙古袍。

婚俗: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严禁氏族内部通婚。婚姻要经过提亲、订亲、送聘礼、婚礼等程序,婚后第三天还要举行揭围帐仪式,仪式后的第二天新娘回门。每种仪式都要敬酒、唱歌,十分热烈。

房屋建筑:牧区蒙古族主要住蒙古包。


塔吉克族




分布区域:塔吉克族生活在我国西北边陲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他们是我国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称作“色勒库尔塔吉克”。“色勒库尔”是地名,意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们眼窝深、鼻梁高,肤色浅淡,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人口:2003年新疆塔吉克人口为4.0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21%。

语言:塔吉克族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而无文字,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塔吉克语中主要有色勒库尔方言和瓦罕方言,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的塔吉克,大部分说色勒库尔方言,少部分说瓦罕方言。现有60%的人通用维吾尔文。

历史:“塔吉克”意为“王冠”。有人说,他们是王冠上的民族,他们自称是“鹰的传人”,也有“汉日天种”之说。至今,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公主堡”、“鹰舞和鹰笛”、“达甫”等许多美丽传说。

古时,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区曾称“蒲犁”、“无雷”、“西夜”、“捐毒”、“依耐”、“德若”、“羯盘陀”等。1913年始建为县,属喀什专区。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生产方式:塔吉克人从事农牧业生产、兼狩猎及副业。大同乡的居民还兼园艺。

饮食: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主食馕。

文化:塔吉克人善骑马、能歌善舞,乐器中有三孔鹰笛、热瓦甫、布拉孜阔木和达甫(手鼓)等,鹰舞也是塔吉克人的基本舞蹈。

节日:有“古尔邦节”、“肖贡巴哈尔节”、“引水节”、“播种节”、“灯节”等。

宗教:塔吉克人历史上曾信仰过拜火教,公元11世纪下半叶,塔吉克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至今。

服饰:塔吉克男子穿袷袢,戴“吐玛克”,扎腰巾;女子戴刺绣精美的“库勒塔”帽,穿艳丽的连衣裙。

婚俗:塔吉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举行三天,吹鹰笛、打手鼓、跳鹰舞,极为热烈。第三天,“拜德尔汗”(主持婚姻的老人)揭开新娘面纱后,开始新生活。

房屋建筑:塔吉克人住石木和土木结构的平房,屋内无窗户,有五层木板架起的天窗,屋内还有五根木柱子。塔吉克人称这种传统房子为“蓝盖力”。

锡伯族


分布区域:新疆锡伯族主要居住在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部分散居在霍城、巩留县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2003年人口为4.03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21%。

语言: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锡伯文是在满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历史:“锡伯”为本民族的自称。历史上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锡伯等译音。新疆锡伯的来源主要是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锡伯族官兵1018名,连同眷属共3000余人,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辖下的沈阳、开原、义州、夙城、熊岳、复州、金州、兴京、海城、抚顺等17个城中抽调来新疆屯田戍边。农历四月十八日,是他们离开盛京踏上征途的日子。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西迁的锡伯族分编为八个牛录(旗),组成锡伯营,在伊犁河畔戍防屯驻,修渠引水,垦荒造田。



生产方式:锡伯族人以农业为主,兼营养殖业,也从事渔猎。

饮食:主食小麦,也食大米和玉米。

文化:锡伯族人喜欢骑马射箭,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有“箭乡”的美誉。乐器有“东布尔”、“墨克纳”等。

节日:主要节日有春节、“西迁节”(农历四月十八日,也称4·18节)。

宗教:锡伯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

服饰:锡伯族服饰受满族人影响较大,男穿左右开衩长袍、短袍;妇女穿长旗袍,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等饰品。

婚俗: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婚姻要经过说亲、许亲仪式、订婚仪式和婚礼等过程。婚礼前要由“奥父”、“奥母”(意为“迎亲爹”和“迎亲娘”)主持和交涉迎亲事宜。

房屋建筑:传统住房是人字形大屋顶,土木结构。

满族

分布区域:新疆满族主要居住在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等地。

人口:据2003年人口统计,新疆满族人口为2.3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12%。

语言:满族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已通用汉文。

历史:新疆满族是在1644年清朝建立之后逐步进入新疆的。雍正时清军进驻巴里坤、哈密、吐鲁番。乾隆时,清军又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少数上层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府统辖天山南北。清军进驻之地兴建满城,允许官兵携家带眷,使满族人大量增加。当时新疆满族人主要集中在奇台、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地。

生产方式:新疆满族人主要从事农业。

饮食:以面食为主,兼食杂粮。饮食主要有打糕、三样饺子、双合饼子、“饽饽”(豆包)、萨其玛、葫芦油果等。

文化:满族崇拜乌鸦、鹄和狗,不吃狗肉,不穿戴狗皮制作的衣饰。

节日:满族人过春节、中秋节和“颁金节”。颁金节(农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满族的命名纪念日。“颁金”意为“诞生、生机勃勃”之意。

宗教:新疆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

服饰:满族无论男女,喜穿袍服,分单、夹、棉、皮四种。现在妇女穿旗袍,男穿大褂。

婚俗: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嫁仪式繁琐,须经过订婚、迎娶、合卺几个程序。婚后七日,有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拜望,称“回门”。一个月后,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主对月”。至此,婚礼才算全部完毕。

房屋建筑: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三或五间,坐南朝北。



乌孜别克族



分布区域:乌孜别克族主要居住在喀什、伊宁、塔城、乌鲁木齐、莎车、叶城等地。

人口:新疆乌孜别克族据2003年统计约1.46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08%。

语言: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西匈语支。通用维吾尔文。

历史:乌孜别克,《元史》称月即别、月祖白。14世纪,属蒙古金帐汗国。15世纪初期,金帐汗国瓦解,金帐汗国的一部分白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时期一度强盛起来,其汗国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国人被称为乌孜别克人。15世纪成了乌孜别克族。清代,部分乌孜别克人迁入新疆,被称为“安集延人”、“布哈拉人”、“浩罕人”。



生产方式:乌孜别克族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少数居住在北疆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牧业,在新疆南部的从事农业。

饮食:以面食为主,有抓饭、馕、汤面、拉条子、薄皮包子、那仁等。乌孜别克族的抓饭名闻遐迩。

文化:乌孜别克族民间口头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既有散文化的神话、传说、故事,也有韵文形式的史诗、叙事诗和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节日:乌孜别克族的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等。

宗教:曾信仰袄教、佛教。14世纪乌孜别克汗时代,开始信仰伊斯兰教。

服饰:乌孜别克人喜欢戴花帽,妇女戴头巾或围巾。男子多喜欢穿领口或袖子上绣有十字花纹图案的衬衣,女子喜欢穿连衣裙。

婚俗:乌孜别克人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不和非穆斯林民族联姻。按照传统的习惯,兄弟姐妹之间,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未婚前,弟弟不能娶妻。婚礼热烈隆重。

房屋建筑: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门口有独特的廊檐。

俄罗斯族



分布区域:俄罗斯族是新疆惟一的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据统计2003年新疆俄罗斯人口为1.11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06%。

语言:新疆的俄罗斯族讲俄罗斯语,使用俄文,其语言为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族。

历史:新疆的俄罗斯族最初在18世纪以后从沙皇俄国迁来,但主要以19世纪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迁来的较多。19世纪至20世纪初,又有一些俄罗斯商人和农民陆续来到伊犁、塔城边境乡村,建立了居民点。

生产方式:俄罗斯族主要从事农业,喜欢养蜂、捕鱼,部分人从事商业。

饮食:俄罗斯人讲究喝苏甫汤、吃合列巴(面包)、奶油、果酱、酸菜和“比拉什给”(馅饼)。

文化:俄罗斯人能歌善舞,男女喜欢跳踢踏舞。乐器主要有巴扬(纽扣式手风琴)、曼德林、巴拉拉依卡(三角琴)吉他等。

节日:俄罗斯人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巴斯喀节(复活节)。

宗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

服饰:俄罗斯人的服饰艳丽而多彩,男多穿西服或长袖绣花衬衣,马裤、马靴,妇女喜欢穿鲜艳的连衣裙。

婚俗:俄罗斯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有同一血缘的人结婚,与其他民族通婚则不受限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婚礼极为热烈隆重。

房屋建筑:俄罗斯人的住宅为欧式,多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人字形铁皮屋顶,房屋高大宽畅,内有铁皮壁炉冬季取暖。庭院喜欢栽树木和花卉。

达斡尔族

分布区域:新疆的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塔城市的阿西尔达斡尔乡。

人口:2003年新疆达斡尔族人口为0.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04%。

语言: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无本民族文字,清代使用满文,现使用汉文。

历史:“达斡尔”是本民族的自称,汉文史书中有达呼尔、达瑚里、打虎尔等不同的音译。清代因新疆的达斡尔族来自索伦部而被称为索伦族,1953年才正式恢复原有的名称。

17世纪80年代末,清为平定西蒙古准噶尔贵族叛乱,达斡尔族随西征大军从黑龙江布特哈地区进入新疆,被编入索伦营,实行三年为期的轮换驻防制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分两批于春秋两季从东北调遣1000名达斡尔族官兵及其眷属进入新疆,安置于伊犁河北的霍尔果斯驻防。1868年由霍尔果斯迁至塔城地区驻防。

生产方式:达斡尔人以农业为主,兼从事牧猎。

饮食:达斡尔人的饮食以面食为主,牛羊肉和乳制品为副。喜欢吃烤饼、饺子、面条和手抓肉。

文化:达斡尔人喜欢摔跤、赛马、赛颈力、拉棍等传统的体育活动。

节日:达斡尔人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等。他们的节日曾和汉族相同,但过节的方式略有不同。另外,达斡尔人在每年的正月十六还过抹黑节。

宗教:曾信仰萨满教,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服饰:达斡尔族男子夏季穿白汗衫,白裤子,自制的布鞋和皮靴;冬季穿长袍,戴礼帽或黑绸瓜皮帽,束腰带,穿皮靴。女子穿旗袍,不束腰带,穿白布袜,绣花鞋,冬季穿棉衣棉裤或皮衣皮裤皮靴。

婚俗:达斡尔实行一夫一妻制,“哈拉”(部族)内禁止通婚。不同辈分的人不能成婚。

房屋建筑:过去达斡尔人多住大马架和草房,现在住进了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的房子,房屋一般为一明两暗,门朝东开,中间为厨房,两侧分别是子女和长辈的住房。

塔塔尔族




分布区域:新疆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北疆和南疆部分地区。

人口:据2003年统计,新疆塔塔尔族人口为0.4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03%。

语言: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塔塔尔族还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历史:“塔塔尔”一名最早出现在鄂尔浑叶尼塞碑文。唐代从属于北方突厥汗国塔塔尔部,称“达旦”。以后,突厥汗国渐趋衰亡,鞑靼逐渐强大。13世纪蒙古人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钦察汗国。15世纪中叶,钦察汗国衰亡,鞑靼人在伏尔加河中游建喀山汗国,后被俄罗斯征服。喀山汗国建立之前,其境内的鞑靼人、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同钦察人、保加尔人相处,混合发展而成塔塔尔族。新疆的塔塔尔族是从19世纪陆续从喀山、斜米列齐、斋桑等地迁徙来新疆北部定居的。

生产方式:塔塔尔人在历史上以经商为主,也从事农业、牧业。

饮食:塔塔尔族的食品种类较多,主食有“去买西”(烤面饼)、抓饭、馕、拌面、馅饼;副食有各种蔬菜。其中富有塔塔尔族风味的是“古拜底埃”和“伊特白里西”。

文化:塔塔尔人能歌善舞,喜欢音乐,歌曲《吉尔拉》深受各民族的喜爱。

节日:塔塔尔人的节日主要有“撒班节”(犁头节),过节这天人们载歌载舞,成为塔塔尔人的盛会。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服饰:塔塔尔族男子喜欢穿绣花白衬衣,套黑色背心。女子喜欢穿连衣裙,头戴绣花软帽,多为黑色或深色底,花卉图案十分艳丽。

婚俗:塔塔尔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现在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按传统习惯婚礼都是在新娘家举行。婚后新郎和新娘要在女方家住一个时期,个别的要等生过一个孩子后才回到男方家。

房屋建筑:民宅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