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秋风乍起, 太阳把它那热情的光芒倾情奉献给了不久前还是满目青葱的大地, 于是, 山坡上沟沟坎坎的庄稼地, 渐渐呈现出一片成熟的景象. 早熟的庄稼已经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总有一些晚熟的庄稼还在拼命的开着花, 并不甘心的生长着嫩绿的叶子,于是不知不觉间大地就这样的变成了一片斑斓色, 而远处的山坡上则是层林尽染, 姹紫嫣红, 土村的秋收就在这一片斑斓之中开始了.
土村最开始收获的是土豆, 这种亦菜亦粮的食品与土村的父老乡亲有着难舍难分的感情,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农忙缺粮的季节, 在它还只有乒乓球大小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果腹了. 在农历七月中, 挖土豆开始了. 这个农活不是很累, 通常是用犁把埋在地下的土豆翻上来, 然后老人和孩子跟在犁的后面把大大小小的土豆拣起来就行了, 然后把还开着花的土豆秧子放在一边摆放整齐就行了. 干这个活往往使孩子们比较开心, 因为眼看着从地里收获了一堆堆小山似的土豆, 大家都觉得比较有成就感. 何况有了土豆就意味着不用一味吃野菜了, 总算是给自己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腹中增添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的主食, 所以在收获土豆的日子里土村暂时告别了饥饿, 村里到处飘满了烤土豆的香气. 这种烤土豆是将土村特有的针状松树叶作燃料, 将洗好的土豆埋在烧红的灰烬里, 过大约半个小时, 就可以吃了, 那种表皮烤得很焦而里面很绵软的新收获的烤土豆也是土村孩子在秋天难得的美食. 但是这种烤土豆却是不宜多吃的, 因为土豆中含有微量的龙葵碱, 少量无毒,大量食用会引起中毒.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贪吃这种新鲜的烤土豆, 引起呕吐, 把妈妈和外婆吓坏了,他们以为我吃了什麽不干净的食品, 送我去医院打了针才回家. (顺便说一句, 当我多年后来到香港, 花20港币买到一个西式烤土豆吃时, 我怎麽也吃不出土村的那种天然的烤土豆的香气).
收罢土豆的地里要准备种菜, 土村多种的是大白菜和圆白菜, 也种少量的萝卜, 这样可以保证土村在整个漫长的冬季有菜吃. 随后而来的是大面积的秋收, 这样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 在阵阵凉爽的秋风里, 土村人开始收割谷子, 高梁, 玉米; 谷子和高梁需要把带有粮食的穗连着秧苗一起割下,然后运到场院里割下穗, 磨去壳, 玉米则需要直接在地里把玉米掰下来,剩下的玉米秸最后割下作牲畜饲料. 这些农活无疑是很累的, 但是在一年四季里, 土村只有在秋天才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 因为庄稼人一年的劳累有了收获, 尽管收获的粮食还不完全属于自己, 但是毕竟是不用每天吃野菜了, 所以土村在秋收的日子里空气中漂浮着新粮食的香气, 而土村的父老乡亲也沉浸在这暂时的喜悦里.
在土村秋收的日子里,孩子们也放起了秋收假. 比较不同的是, 这次放假一般是在中秋节前后, 主要目的是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秋收工作, 比如把落在地里没有收拾干净的谷穗, 高梁穗或是带有少量豆荚的大豆秧拣回来, 土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收割完了的地里拣到的粮食是属于自己的, 这样孩子们去拣粮食的劲头就更高了, 但是拣这些粮食是需要很小心的, 那是因为刚割完玉米和高梁的庄稼地, 那些玉米和高梁的秸秆比较粗, 而收割的茬口距离地只有10公分左右,而且锋利无比, 一个不小心,就会绊倒, 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一般家里的大人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这些比较危险的地方拣粮食,比较受欢迎的地方是大豆地和谷子地, 这些地方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拣到十几斤粮食. 尤其是大豆地, 在野外, 几个大孩子可以把拣到的大豆秧连荚一起生火烧来吃, 那个味道也是很美的. 不过做这些一般要避开家里的大人, 因为担心引起火灾, 所以大人一般不让孩子自己 “玩火”, 万一被队里的干部看到轻则受训斥, 重则没收拣来的粮食,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中秋节是土村的一个比较热闹的节日,一方面庄稼人肚里有了粮食,比较有心情来娱乐一番, 更主要的是土村的人比较重视这一年来难得的团聚亲情,所以在中秋节这天, 土村的男女老少会暂时放下地里的农活, 开始他们难得的家庭聚会. 一般人家会做一些平时很少吃到的饭菜, 而再穷的人家也会给孩子买上几块枣泥馅的月饼.因此在那个年代里土村的孩子非常盼望中秋节的来临.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 中秋节无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何况土村的生产队干部还会把县里的电影放映队请来,放几场在当时比较时髦的电影.印象中放的最多的是地道战>, 杜鹃山>,卖花姑娘>等等经典片子,可惜由于年代的久远我都记不清情节了.
放电影时, 由于条件的简陋, 这些电影多数是在露天场地在晚上才放的. 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讲, 提前占好座位是必要的. 临放映这天, 放映员会在队里指派的人家吃饭,热情的乡亲们会把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一些年茶饭做给放映员吃,而家家的孩子们则早早吃完饭, 拿着自己家的简陋的板凳,争先恐后的跑去占座位. 在孩子们的眼里,放映什麽电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占到一个好座位. 所谓好座位就是比较靠前的没有挡着的座位, 那些占到好座位的孩子则高兴的跳着,叫着,来晚了的孩子则不情愿的把板凳放在了后边. 这样等放映员出来放电影的时候,会发现满场地都是黑压压的孩子们,旁边还有几个大人在自告奋勇的维持着秩序. 随后在阵阵秋风中, 伴随着瑟瑟寒意, 土村的乡亲们惬意地享受着这难得的业余文化生活. 电影的内容是反复的放, 反正就是那麽几部,但是乡亲们却百看不厌, 因为在难得的农村文化生活中, 这中秋节前后的 “土村电影节”一年才有一次啊! 而土村的孩子们则更是沉浸在不同电影的情节里,往往是电影放完好几天,孩子们还在兴奋地争论着某个电影情节, 同时憧憬着下次电影节地来临.
在我的记忆里,土村的露天电影给了我很多的享受,它打开了我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睛, 使我明白了土村以外的世界. 几年以后我们全家返回了城里, 当我坐在宽敞的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心里不禁想起了我的那些土村的伙伴们, 想起和他们一起看电影的日子, 我还想,要是他们和我一起坐在电影院看电影, 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