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提及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典:「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哥林多后书八章2节)。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就是信仰的表现,即所谓「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他们的言行就像世上的光与盐(马太福音五章13~16节),照耀世人,美化社会。我们现代基督徒,正需要与使徒时代信徒的生活对照,以其优点为借镜,好让我们也能在此罪恶、黑暗的世界中成为全人类的明灯。
一、使徒时代的生活背景
当时的基督徒生活在复杂的背景里:
1.罗马异族的统治下,不论是犹太人、小亚细亚人、马其顿人……,都成为罗马帝国征服下的异族、被征服者。人们内心里,难免有受压制的痛苦。
2.希腊文化影响下,勉强维持本族的文化、传统。基督徒更在希腊文化、罗马政权、各地邪教夹击下,倚靠圣灵引导帮助,灵性更加蓬勃成长,圣工越发开展发达。
3.基督徒在犹太教拉比繁琐的规条下,受文士、法利赛人的刁难指责,难免心灵空虚、行动不自由,动辄得咎,十分痛苦。
4.连年战乱、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但他们仍难能可贵地排除万难,为主奋力工作。
二、最初的信徒生活
信徒都同心合意,在圣殿旁的所罗门柱廊下过着大家庭的生活(五章12节)。他们:
1.顺服使徒的教训:接受属灵长辈的指导,诚如经云:「彼得还用许多话作见证,劝勉他们说,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二章40~42节)。
2.彼此交接: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二章44、45节)。
3.擘饼:信徒聚会,举行圣餐礼,诚如当时主耶稣设立圣餐,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路加福音廿二章19节)。
4. 祷告:求圣灵充满,求神赐灵力得以放胆讲道,行神迹奇事,并胜过试探、迫害。诚如彼得、约翰被公会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同心祷告:「……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祢仆人大放胆量,讲祢的道,一面伸出祢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祢的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使徒行传四章29~31节)。
三、分散后的信仰生活
1.传道的生活:连信徒也靠圣灵传真道、行神迹。如: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十一章19~20节)。再者,如百基拉夫妇听见亚波罗在会堂里放胆讲道,就接他来,将神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十九章26节)。
2.受苦的生活:
(1)在物质生活上不顾自己之生活清苦,仍甘心乐意在什一捐之外另捐助同灵:
a.门徒照各人的力量捐钱,乐意济助犹太的饥荒,托巴拿巴和扫罗,把捐项送到众长老那里(十一章27~30节,十二章25节)。
b.传道者自己赚钱帮补信徒,如保罗所云:「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也当纪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二十章34、35节)。
(2)在精神上为真理受苦:
a.受辱:被讥笑(十七章32节)、误会(十八章12~13节)、毁谤(二十八章22节)、轻视(哥林多前书四章13节)。
b.被囚、挨打:彼得、约翰、保罗……都曾被囚、挨打(四章1~3节,五章40节,十四章19~20节,十六章16~34节)。但他们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五章41节)。
c.被杀:司提反、雅各布、彼得、多马……,最后都被杀(七章54~60节,十二章1~2节)。诚如古圣徒「因信有盼望」,经云:「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漂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希伯来书十一章 35~40节)。
3.多方祷告:
a.随时随地祷告:如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监狱里,不愁明天生命将如何,却在半夜祷告唱诗赞美神(十六章25节)。
b.为传道顺利与传道者的安危祷告:如信徒为彼得切切的祷告神,神就差天使将他从死牢里救出来;保罗亦要求以弗所的信徒:「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十二章5节;以弗所书六章19、20节)。
c.为全教会同灵祷告(以弗所书六章18节)。
4.天天读经:天天读经、查经,其目的只为明白道理之是非(十七章11节)。
5.爱心的生活
a.为病苦、被鬼欺压的求主医治(三章1~8节;八章6~8节)。
b.以爱心接待传道、信徒,如吕底亚求保罗、西拉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传道人。(十六章15节,十八章26~28节)。
c.为饥荒中的同灵乐捐;像马其顿众教会,在患难中受大试炼、极穷之间,还超越自己的力量,甘心乐意捐助耶路撒冷教会的穷苦弟兄(哥林多后书八章1~5节)。
d.多加广行善事,多施赒济(九章36节)。
6.喜乐的生活:他们虽然灵肉都受痛苦,但因圣灵充满、得救有盼望,几乎所有得真道的人都满心喜乐。
a.撒玛利亚人,因腓利宣讲基督,医病赶鬼,城里就大有欢喜(八章1~8节)。
b.埃提阿伯的太监,因听见腓利传讲耶稣的救恩,而明道受洗;从水里上来,太监就欢欢喜喜的走路(八章26~40节)。
c.巴拿巴见安提阿人得救恩而欢喜,又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十一章19~23节)。
d.众弟兄听见保罗、巴拿巴的见证,得知外邦人得救恩甚欢喜(十五章1~3节)。
e.甚至被囚也欢喜;使徒们在公会挨打后被释放,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为主耶稣的名受辱(五章41节,十六章16~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