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ether《与你在一起》

    今天看了一部老片子《与你在一起》,很欣赏王志文的表演,当我端着王朔的小说,体味《过把瘾》的时候,浮现在眼前的是王志文成功塑造的男主角形象,那时候我还小,只记得那个得了肌肉进行性萎缩的王志文,和后来唱《梦里江南》的江珊。说句实话,看王志文的相片,只会觉得是眼睛浮肿的一面带颓废的普通人吧,但能让观众留下映象,必然有他有魅力的地方――那就是一个演员的灵魂――高超的演技。影片中父亲刘成的扮演者刘佩琦的表演也很真挚到位,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王志文演出的角色,这些有个性的角色留给他来演,就是一句话――选对人了!

还想说说于教授的虚伪,这似乎是剧情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预料的地方,也是与整个剧情相比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是却将现实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江老师的不得志,于莉的瞧不起农村人,“程前”的骗女人,都是现实而残酷的,但是江老师的爱才如命一开始却是有着正派的光环的,只到被自己的另一个学生于莉揭穿他买琴的真相和目的就是为了让小春排开感情杂念成就功名,这一招足以将光辉的于教授打入地狱了,更让人心寒不已。喜欢片子的结局,安排得很好的,也很圆满,小于莉终于站在了国际比赛的舞台,与此同时,小春在火车站演奏同样的一曲献给自己的父亲,这一刻,所有的虚伪都随着围观人群的掌声而成为渺小微不足道的背景,父子间的感情是这么的真挚 ……

小演员“小春”的表演也令人称赞,当看着他为父亲在火车站演奏时留下的泪水,我也不禁热泪满眶 ……

故事梗概:

作者: rain198491

http://new.skykiwi.com/bbs/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new.skykiwi.com/bbs/viewthread.php%3Ftid%3D166020

是陈凯歌的拍一部电影 . 在这部电影上里 , 陈凯歌体现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一些绝妙的艺术手段 . 这部电影 , 在我看来 , 其中几个中心是 , 对个人在社会成功的思考和人际间亲情的感慨 .
个人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 和社会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 . 这是这个电影一直想传达的一个意思 . 电影里 , 男主角 , 13 岁的刘小春拉着十分好的小提琴 , 在自己的乡里 , 镇里得了不少好名次 , 并被选中去北京参加比赛 , 结果得了第 5 名 . 而实际上 , 一个自暴自弃并对社会反感的音乐老师 , 江老师 , 指出其实他应该得第一 . 并且一开始并指出他不想教这样的学生 , 不是因为无法教他琴拉得更好 , 而是因为他无法使他得到社会意义上的 " 成功 ". 在他看来 , 一个从农村 , 没钱 , 没背景的的普通家庭 , 是十分难得到社会的认同的 . 相反 , 一个演奏家的地位 , 背景和金钱在背后成了主导因素 . 隐隐地 , 我感觉到一种巨大的讽刺在这个社会中蔓延 .
陈凯歌似乎在这部电影中寻找这种矛盾的调和方法 . 在电影中 , 刘小春的父亲 , 刘成 , 放弃了一个没有背景但有才华的江老师来教书 , 而选择了有巨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余教授 , 来希望刘小春在社会上成功 . 在我看来 , 陈凯歌似乎希望个人的才华能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 使这种真真才华受到社会意义上的承认 . 电影就按照这一思路一直在后半段进行着 , 直到最后一刻 , 被另一个主题所超越 .
在电影的最后一刻 , 电影的主题被浓厚的亲情所拢盖 . 而亲情 , 这一电影的另一主题在最后时刻升华到整部电影的最高的高度 . 这些亲情包括 , 时髦靓丽的女人 , 莉莉的感激 ; 沉着 , 严厉并经历丰富的余教授的关心 ; 以及最重要的是刘小春父亲 , 刘成 , 的无私和关爱 . 就是因为他的善意地把火车站里被遗弃的婴儿 , 刘小春 , 捡了回来 , 辛辛苦苦地把他象自己孩子一样关心 , 并让他好好拉琴 . 为了隐瞒真相 , 他受尽了委屈 , 最后这些委屈被刘小春完全意识 , 感悟到了 . 毅然放弃了国际比赛的机会 , 而去追为他离开回乡转钱的 " 父亲 ". 因为他知道 , 他真正想要拉琴为的人是自己的 " 父亲 ".
总的来说 , 陈凯歌在这部电影传达一个意思 : 一个人高尚的灵魂比任何物质上的东西 ( 如金钱 , 名誉 , 地位 ) 都高贵 . 而爱心和相互间理解在一个人的灵魂里是最重要的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