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翻六倍—中国股市19万亿市值日程记录

二野,居于南美,正宗华人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两年翻六倍—中国股市19万亿市值日程记录


中国经济网/7月25日:

中国大陆股市再次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按当天收盘时价格计算,沪深两地股票总市值首次突破19万亿元大关,20万亿元关口已经近在咫尺

  沪深交易所5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沪市A、B股收盘总市值为14.86万亿元,深市A、B股收盘总市值则为4.27万亿元,两市总市值已达到了19.13万亿元,超过了5月29日的18.86万亿元(5月30日大跌前的近期高点)。

  从今年1月份以来,沪深股票总市值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连续突破了9万亿、10万亿、15万亿等整数关口。在大牛市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或许已经对这样阶梯式的突破习以为常。但是,如果与两年前相比,沪深股票总市值增长之快确实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在2005年7月份之前,中国大陆股市出现了持续4年多的下跌,沪深股票总市值也逐渐缩水。2005年7月21日,两市总市值曾经一度达到29637亿元的低点。

  这样,计算下来,沪深股票总市值在过去两年的时间内增幅高达6.46倍。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沪深股票总市值一路增长的过程,这中间有慢跑,也有狂奔,当然也有短暂的休息

  2005年7月28日,两市总市值触底反弹,突破3万亿元;

  2006年4月,沪深两地股票市值突破4万亿元;

  2006年5月,沪深两地股票市值突破5万亿元;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成功A+H发行后,两地A股股票总市值突破6万亿元;

  2006年12月1日,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7万亿大关。这一规模已占今年预期GDP的三成多,而2005年底这一比例还不到18%。

  2006年12月20日,深沪两市总市值一举突破8万亿大关,达到80438.81亿元

  2007年1月8日,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达到91194.26亿元,非限售股市值则创出26318.42亿元新高。

  2007年1月10日,中国人寿上市推动股指大涨,沪深总市值一举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占GDP的比例达到了50%。

  2007年1月22日,深沪两市总市值一举突破11万亿大关,达到111153.07亿元

  2007年3月19日,总市值首度突破12万亿元大关。

  2007年4月2日,两市股票总市值首次突破13万亿大关,达到13.06万亿元。

  2007年4月12日,两市股票总市值首次突破14万亿大关;

  2007年4月24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

  2007年4月30日,沪深总市值盘后首次超过16万亿元,占GDP比例达到76.8%,股市充当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更加显著

  2007年5月18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达到17.4053万亿元,其中,沪市总市值为13.4363万亿元;深市总市值为3.9690万亿元。

  2005年5月23日,两市总市值突破18万亿元大关。

  2007年7月25日,沪深两市总市值突破19万亿元大关,沪市A、B股收盘总市值为14.86万亿元,深市A、B股收盘总市值则为4.27万亿元,两市总市值已达到了19.13万亿元。

  沪深股市总市值的急速扩大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正常体现。近三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大多数上市企业盈利快速增长,这成为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的一个基本动力。此外,超低利率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是推动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与2005年7月时的1100点相比,如今上证综合指数已经站在4300点之上,涨幅近390%;

  值得指出的是,超级大盘股上市也是推动沪深总市值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去年至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航空、大秦铁路等大市值公司相继进入A股市场,其中工行的市值目前超过1万亿元。这些超级大盘股的上市对沪深股票总市值大幅飙升功不可没。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GDP修正后已经达到21.0871万亿元。因此,目前沪深股市股票总市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接近90.71%;而在2005年年底,这一数据还仅有18%。随着中石油、中国移动等29家海外上市的国企陆续回归,沪深股票总市值还将进一步增长。有机构预测说今年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可望突破20万亿元,其中境外国企回归的贡献率最高将达到90%。

博主已关闭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