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讲上海话吗?(图)



我和TT (太太)是在上海一家中科院所属的单位读研究生时认识的。那年七个学生中只有我和另一个女生是本市的学生,我的 WOULD-BE TT 和其他四位男生均来自全国各地的五湖四海。

虽然 TT 出身于南方,她四年的大学是在北京念的,所以来到上海时带着一口标准的北京腔。那时的上海,讲普通话的程度远没有现在的高,对外地人的歧视也处处可见,于是几位来自江浙附近的几位同学很努力地赶学上海话。我那时和 TT 谈朋友,当然非常起劲地鼓励她和帮助她学上海话。但是我们都知道不是在上海出身和长大的要把上海话学得地道和没有口音简直是没有可能。倒也不是在语言上的不可能,而是由于习惯、方言、文化背景等原因,讲不了几句还是会被人听出来某某人是“外地人”,甚至隔代的非江浙口音也会被听出来的。

其实这种现象在十九世纪英格兰的伦敦更为严重(现在也有),从一个人的谈话中不仅可以判断出他非伦敦的属性,还可以听出他的社会地位:贵族和平民。英国作家劳伦厮《 Lady Chatterley’s Lover 》一书中看林人奥列佛就是一个能讲这两种语言的人。这也表明他虽然平民出身却受过一定的教育(在英军任过职),否则年轻的 Chatterley 太太恐怕也不会轻易地看上他。

上海话那么的难学,即使学会了还是会被认为是“外地人”,那么学上海话的目的又何在呢?也许是她学的慢,或者是我急于求成对她造成了压力,或者是她自己已经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终于有一天 TT 正式向我宣布从此不在学上海话了。我一听很失望,不过没几天我就意识到她的决定可能是最明智不过的了。道理很简单,在上海人中也确有人平时讲国语,并国语讲得挺好。所以一个不会上海话的人不一定就被认为是外地人,而能讲一口上海话却有口音的人倒很容易会被认出是个“外地人”。

在这之前每次 TT 来我家,我父母及弟弟、妹妹都尽量讲上海话以便给她创造更多练习上海话的机会。但打那天起,只要有她在场,全家人都一律改讲国语。一来是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二来是我的家人也想跟她学学带京腔标准的国语。

从小读书时语文就不是我的强项,可是我辨别和学不同方言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与伦敦英语的情况类似,上海话也有所谓的“正宗”和“非正宗”之分,我们平时用的是“正宗”的,但也能听出和听懂那些所谓的“非正宗”口音。那时还流行用上海话夹字的方法编制出类似于 MORSE CODE 的暗语,我一学就会了,并可以以正常的语速和孩儿们用暗语对话,大人们听了根本摸不着头脑我们到底是在讲什么。另外,父母祖籍在江浙:父亲的老家是浙江海宁,母亲的是宁波。寒暑假从他们的老家回来后我不是一口标准的宁波话,就是一口标准的海宁话。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受了入乡随俗的习惯,即用当地或对方的语言来和人交流。后来就慢慢地演变成了用在场人中最通用的语言来交流。比如在场的人中虽然大部分是上海人,只要有一个人觉得用上海话不顺口,我就会尽量用国语。在美国只要在场的有人不会中文(尤其是在单位里),就尽量用英语来交流。在美国工作单位里中国同事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都用英文,除了极少数的私下场合才用国语以外。我比较倾向于这种。另一种则是一有机会就讲国语。前一种人的英文程度一般都较高,工作上也比较自信。而后一种英文自然就要差些,工作上的自信也受了到影响。



刚来美国念书,系主任对我们一群中国学生说,我们即使课内外都用英文也不会将自己的母语给忘了,以此鼓励我们全都用英文对话。道理上的确是对的,也确实有个别的学生,为了狠命把英文学好,甚至都尽量避免和中国人交往。但对我来说这实践起来总有种别扭感,所以试了一段时间后就又回到了我原来的原则了。现在在口语上虽然还达不到一般美国人那样完全没有口音,但在电话里偶尔也能把老中和老美给蒙一下,况且在书面上也该算在一般老美之上了。

由于上述的原则,在家里开始时用的是国语,等到孩子们都习惯于英语了,我也自然而然地开始多用英语了。在中国朋友中,很少有在场的都是上海人的情况,至少 TT 就不是上海人,所以来美国后很少有机会和人讲上海话。有时熟人中有人会一点上海话的偶尔得知我是上海人,就会来上那么一句“阿啦上海人”,似乎这句话是上海人最起码会讲的一句,我听后也就笑笑而已。可是有的认识我多年都没听我讲过一句上海话的人,就会发出疑问说我到底是不是正真的上海人,并要我试讲几句给大家听听,可我还是会笑着婉言谢绝。结果桌面上所听到的上海话都来至于不是我这样的上海的人:要么是哪里学来的,要么就是在上海生活过后出来的人。回到家我对 TT 解释说,我没有必要向谁证明我会讲上海话吧?

我为自己是上海人感到骄傲。但旅游到过内地,也和内地的同学有很多交往,深知内地对上海人的那种爱恨交织的情结。这和当今世界各国对美国人的看法有点相似。幸好我原来有个要好同学平时常讲国语,自己的上海口音本来就少些,后来又加上 TT 的影响,很容易蒙人耳目。很多人只觉得我是江浙一带的南方人,却没有马上猜我是上海人。甚至知道后也说我行为不太像一般的上海人,虽然样子像。我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现在的上海和当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弟弟、妹妹的小孩在家里平时也常讲国语。在超市和宾馆国语也是非常地普遍。去年回国有一次和妹妹及她的同事们下班一快去打网球。我们用的都是国语,还夹用着一些国语化的网球英文术语。可是打完球大家一快去饭馆吃饭时,有人向我抱歉说大家最好还是用上海话来交谈比较习惯。我一口答应,说没问题。结果没讲几句妹妹的同事就睁大了眼睛惊讶地对我说,我的上海话怎么讲得那么标准。我笑着说,这下惨了,被人称赞我的上海话讲得好,那一定是我被当作外地人了。我妹妹也接着揶揄道,我还不是从上海出去的嘛。弄得那位同事窘得脸都红了,忙作解释,说他是惊讶我出去那么久了还能讲出一口地道的上海话。有意思。:^)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鸟瞰

Flamenco_Girl 发表评论于
回复漫游的评论:
我想在上海这该是句恭维话。而“听说外地人对上海人的最大恭维是:你不象上海人”该是在外地。
漫游 发表评论于
不知有没有反过来上海人对外地人的恭维:"你不像外地人"?
flamenco_girl 发表评论于
听说外地人对上海人的最大恭维是:你不象上海人。
漫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lly的评论: A coincidence of what? Sounds more like Melly has already met or known a basket of SHG natives?:^)
漫游 发表评论于
回复ASPENHSU的评论: 谢谢ASPENHSU的光顾和留言。是啊,漫游也想到过上海话会不会消失的问题,不过也不清楚消失的话是好事还是坏事。
melly 发表评论于
God, another Shanghai native!!!

A coincidence? :-)
ASPENHSU 发表评论于
上海話在上海已受到重視。據說﹐上海話有流失的可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