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御愤怒


愤怒,以冲动始,以悲悔终。
愤怒可以说是人类最具破坏力的心态。一时之怒,小可伤及健康前途,大可杀人灭国。
虽非万恶之首,亦是犯罪元凶。有智之人,不可不慎。
明察愤怒之祸患, 方可有心制御其毒。
心病医心,今需明心,方能知治心之法。
一。 愤怒生起因缘:
今依“瑜伽师地论”略释, 三个条件都具备才会升起愤怒:1。 境界 2。不如理作意
3。种子

境界,就是引发你发怒的事情景象。由于心中不断回忆或正接触发生的影像,激起愤怒。

不如理作意,简单说就是不断的向是非争议上去理会, 制造他方无理的思维,这样哪
有不气的。深的说,就是没有按真实的状况去思维,真实的状况,简单说就是事实的多
层次多角度的真实性,深的就是一切法的无我空性真理。不如理的作意,就是不如真理
的思维。

种子,就是根本因。简单说,就是愤怒的根是无明。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明。主要就是我
执,一般人都坚执的那个我。这个是生起一切烦恼的因,都是由我引起的,对我好的顺
利的,我要贪爱。对我坏的我要排斥,逆着我所欲,我就恼怒。对我不好不坏的,我无
所谓。我执这个根,要圣智才能断除。
所以,要有违逆你欲的境界,有不如理的思维,和我执,愤怒就会发起。

二。明对治法:
一切法因缘生,因缘不具则不生。愤怒要3缘具备才会升起,离却其之一便无从升起,
此为对治之依据。

1。转移所缘境:就是用其他的方法转移让你愤怒的回忆境界。比如回避境界,用专注
其他境界的方法转移心境, 如散心,音乐,运动发泄种种。优点是一般人马上能用有
效,缺点是治标不治本,回避一时一地一人,终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2。如理作意:所缘境避不了,就要进一步的方法;
一般的要静下心来时,如理观察,思维后,冰释前嫌。
方法有几个境界,
1是换位法:比较客观的看待事情的多层次和多角度,彼此换位思考,愤怒的方式一般
只会使事情更坏,尝试其他的路径,多数可以合理的解决。如果事关重大原则,应据理
说明,不必愤怒。

2因果法:如果不能沟通,而他就是“不讲理”:可以如此思维;为何他偏偏对我如此
,摧折我欲,必有我对他的前因,或曾惹怒于他,或我有缺陷,或被冤枉,申明不果,
必有原因。今天结果,属彼此因缘,应当容受。因缘果报,受已则灭。

3慈悯法:若他持续折磨,当作如是思维:此人有病,以折磨他人为乐,非唯对我,遍
对他人。与众为敌,不日必祸,下场凄惨。心生慈悯。又其恶不能停止,如疯人不能自
制,内心逼迫苦毒,甚为可怜。何以与疯人争执。因为心生慈悲的缘故,随力救护,当
能化解此前怨结。

4假观法:这要有佛学的基础,今略谈,利根者试之。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
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即观一切法,因缘众和,无常生灭, 实如梦
幻,刹那即逝,逝者难追,人境已非,何劳心中难忍,反复追忆,直是自寻烦恼。过眼
云烟,人生数载,何苦再造怨结。假观得力者,一般就可以制服愤怒,心常自由。

5,空观法; 由假观再入空观,即是步入圣道之门。
一切法即然假和,本性就不真实,变动的就是空,没有不变的实体。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没有实体,我何来呢。只有假和的我,刹那变异,生死异形,辗转六道。不过是自
己在变动的幻象上坚执有个我(种种借口不肯思维,不愿,害怕,承认事实阿),为养
活这个我,辛苦疲惫,爱恨情仇,执迷不悟。应由此空观渐除我执,人我具空,何由生
气?空观由浅入深,由生到熟,配合禅定,即入圣阶。

3。空观断烦恼根;究竟了断,圆满圣智。
烦恼根源在我执,我执能破,则入圣位。应学习佛法,深入观察无我之真理,由浅入深
,观察思维,入决定智, 直面真理,才真正随心自在,永离烦恼纠缠。心平睿智,快
乐无碍,人生至境,永无退败。此究竟之道,智者乐入。

所以,有3个方法对治3个因缘,因缘不具, 则愤怒无生。有心者可以一试, 以智慧水
灭烦恼炎, 不惟人生境界通达,亦可开智饶益众生。

菩萨制御烦恼的境界

小乘行者以断烦恼,出生死界为要道。菩萨不然,慈悲众生,在生死海,作彼岸舟,制
御烦恼,而不立断。如御座下猛兽,虽恶而有用亦为善,菩萨烦恼亦耳,留生死梦,为
众生故。
菩萨空观究竟通达人空法空, 比之小乘,更为殊胜。菩萨深智故,即生死即涅磐,即
烦恼即菩提,通达毕竟空故,诸法不二故。一念入根本智,则涅磐立现。在世俗智,则
生死宛然。故菩萨不求涅磐,亦不离生死,度尽众生,而无所度,诸法离一切相故,亦
不坏一切相。于俗谛边,有因缘相众生转迷成悟,断我执故。于胜义谛,毕竟空中无法
可得。所以,菩萨于一切法得自在,生死从容,常栖圣域。正如华严经所云;菩萨清凉
月,常游毕竟空。
烦恼在小乘看来,不断不能出生死,在菩萨看来,烦恼毕竟空故,空中无一切法,泯灭
诸相, 即无人我,何来烦恼,以空观故,烦恼不起。以假观故,亦有作用。用之而不
为所害,名为制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