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镛:我们应如何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出处:http://www.godoor.net/whjdt/weib.txt





























































我们应如何存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瑞镛 这是作者的一篇课业论文,在此发表,没有别的意思,希望大家批评,以帮助 作者认识自己的错误,得到提到。需要补充的是:作者在文中所提的“理性” 是韦伯定义的广义上的理性化所指的理性。 --------------------------------------------------------------------- 摘要:这是作者第三次阅读韦伯的这本著作。第一次侧重于禁欲和入世这两种 精神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和中国这二者的匮乏。第二次侧重于新教论 理的宗教起源和中国缺乏类似对彼岸世界的信仰和宗教理性化的过程。这一次, 作者想在此之上进一步探讨此书背后韦伯的宗教情怀和他想启示读者的。 关键词:理性,知识,道德,信仰 按照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的说法,人类历史前后曾出现过二三十种文明, 许多文明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够维持到今天的只有寥寥几个。其中, 只有综合了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欧洲文明孕育出了现代文明。这种截然 不同于古典东方专制主义(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又对古希腊城邦 民主有所发展的文明,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启蒙与偏狭,战争与和平,痛苦与欢乐。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简单回顾 在文明演进这个长的历史主线中,韦伯试图论证下面这个假设:新教伦理与西 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有相关性,而且是正相关。 它的思路可简单表述如下:首先他发现在任何社会都大量存在这两种现象(或 极端):1。对世俗的鄙视,由此带来对金钱的鄙夷和对社会义务的漠视或逃避。 2。对一切戒律的鄙视,由此带来对财富的不择手段的攫取和毫无约束的挥霍。 而这两种人生观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有较大的抵触。换句话说,如果社会弥漫 着一种出世的情怀或精英阶层普遍认同这种价值观,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和国 力的强大将受到阻碍;同样,如果拜物教或享乐主义占了主宰地位,社会的财 富将被任意挥霍一空,并不必然的导致那种理性的财富运作和积累,即欲望并 不自然导致社会的繁荣。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西方的文明中都有所体现。同时, 韦伯又发现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兴起之间时间上的某种巧合。由此,韦伯进一 步推理,资本主义这种新生文明的成长也许部分需要某种伦理的支撑,这种伦 理需支持:1。财富的积累不是罪恶,由此解开个性解放、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 的枷锁。2。对财富的贪婪和挥霍是一种罪恶,由此遏制奢侈,促进财富的理性 积累。然后,韦伯发现新教伦理不仅支持以上两点,甚至还更大大地前进了一 步。新教伦理认为:毕生的辛勤劳作和通过运用智慧经商积累财富不仅不是罪 恶,而且是在人间之城荣耀上帝和使自己成为上帝选民的唯一途径,懒惰和奢 靡不仅是一种罪恶,而且可能是自己不是上帝选民的征兆。这就使得新教徒们 终生处在一种自我鞭策之中,既积极入世,又保持极度的节俭。显然,如果一 个社会中新教徒占相当比例,将会极大地促进以资本的理性运作和积累为特征 的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韦伯找了一些众所周知,比较明显的事实 (例如成功的商人和勤奋的工人中新教徒占较大比例)和历史史实(例如荷兰) 对他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方面的论证。 韦伯想告诉我们的 韦伯为什么会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会运用这样的切入点?当韦伯夜深人 静奋笔疾书时,他是怎样一种情怀?流行的说法是韦伯写此书是为了和马克思 对话,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如果把它作为韦伯唯一的写作目的,似乎是抬 举了马克思。我们可从两方面考察这个问题。 首先考察韦伯的生平。根据行为学的原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可测量 的外部行为来表征。换句话说,只有当某人的信仰真正决定他的行为时,他才 是真实意义上的信徒。我们知道,韦伯的一生生命不息,笔耕不止。他不仅平 时不敢有一丝松懈,而且还制定了宏大的写作计划,给自己加码。以至于由于 劳累过度,或许还有别的原因,他患上了严重的头痛,无法写作。在头痛有所 缓解后,他又忘我投入于写作,直至逝世。他的一生正是一个标准虔诚加尔文 教徒的典范。 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从此书中找到一些启发。他在导论中说:“人类命运的 道路,确实会使一个概览其某一片断的人不能不惊讶无比,但他最好将他那些 个人的微不足道的意见隐藏不露,就象一个人在目睹汪洋大海或崇山峻岭时所 做的那样,除非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天才将自己的意见用艺术的或预言的形式 表达出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连篇累牍地谈论直觉体知只不过掩饰了自己对 对象毫无洞见,同时也就掩饰了自己对人本身也毫无洞见而已。”在第四章 〈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中,他又写到:“我们只对与此大不相同的另一 些问题感到兴趣,即由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约束力的影响,这些 影响转而指导日常行为并制约个人行动。而这些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从它 们背后的各种宗教思想的特点中衍生出来的。……因此,对教义作点考察是必 不可少的,尽管这对于不搞神学的读者来讲似乎索然无味,而对于神学家来讲, 却又过于草率而未免失于肤浅。” 由以上两个方面,可得出以下此书背后韦伯的理念: 1. 只有上帝才拥有最高智慧,达到了对事物的完全理解(完全理性)。相对 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而言,人是渺小和卑微的,妄谈直觉是一种无知,是对壮美 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缺乏思考的体现。 2. 个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尽可能地接近上帝(真理)。理性的思维, 这也许是造物主赐予人类接近上帝的唯一工具。作者认为,韦伯和一些西方大 师都持有以下信念:《圣经》和基督教义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传达了真理, 而不是《圣经》或基督所说的就是真理。基督是上帝的使者,而上帝是完全理 性的,因此判断真理的工具是理性(实践实际上仅仅是理性的一小部分),方 式是多元竞争。 3. 由此,可以体会韦伯的良苦用心,他想启示读者:新教,当然包括加尔文 教,是人类智慧对基督教义理解的新发展,是人类理性化过程中的一小步。新 教的发展也许使基督教义更加符合上帝的本意,由此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和 繁荣,为信徒带来更大的财富和荣誉。换句话说,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途中获得 了祝福。而为什么能够获得这种祝福是可以用理性分析的,是可以理解的。韦 伯认为它的这本书正是这个层面的一种努力,因此他获得了某种强烈的使命感。 知识与信仰 作为一名成长在非基督教世界的知识分子,我们经常面临这样的两难困境: 一方面,我们异常缺乏精神领袖和超一流学术大师,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启 发和指引。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人权等舶来词,在学术层面成为争夺学术 地位的时髦用语;在平民阶层则沦为精英糊弄百姓,不知所云的东西。丧失了上 帝之城的接引,没有了彼岸世界的支撑和奖赏,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和人权, 就像一个缺了脊梁骨的人,无法在凶残的极权面前昂起他高贵的头颅,甚至连极 权者本人也缺乏起码的潜在的内心深处的敬畏。充斥这个社会的,是一种低层次 的实用主义,和由此带来的媚俗,奢淫,残忍和空虚。 另一方面,我们却难过的发现,我们经常被一些经不起理性推敲,严重违背人性 和现实的“意识形态”所困。在美国国会,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常成为争论 的最后基点和原则,但出台的法案常常是理性和符合事实的。而纵观中国两千年 历史,我们一方面缺乏对终极的思索和追求,另一方面也没有建立起用事实说话, 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的社会共识。无论是过去的八股文、“祖上的规矩”,昨天 的大跃进饥荒,还是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莫不在为一些可笑 的、低层次的“意识形态”付出巨大的代价,阻碍整个社会福祉的提升。 我们知道,基督教并非起源于欧洲本土。也不是一开始就被大众和精英所接受, 在诸神狂欢的时代,经过竞争(当然包括和无神论),基督教才得到越来越多文 明和民族的认同。显然它有比其它宗教更多的现实和理念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说, 非常关键的一点,基督教本身是竞争的产物,而且在这过程中,它还汲取了大量 其它文明和宗教的智慧和教训。 事实上,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如果以自由,平等,博爱和智慧含量这四个维 度而言,只有基督教和佛教有可能跨越种族和民族,被不同文化的民众所接受, 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儒学、道教、犹太教和印度教等显然不行)。当然目前佛教 有消极避世的缺陷和庸俗化的倾向(这也许不是佛陀的本意)。或许,它需要一 场理性化的改革,我认为佛教可能有这种潜力,也许禅宗已经接近了这个层次。 知识与道德 由此,作者想和盘托出笔者的一点读书心得:也许人类永远无法彻底理解某些道 德和戒律的真正本质。目前的科技水平也无法证明或证伪造物主是否存在和它的 真相到底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谨慎宗教决定论,因为我们对圣谕的 解读有可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夸大人类已获得的知 识,陷入某种“唯物主义”的泥潭,这可能是对人自身的局限性和宇宙之广袤缺 乏理解的体现。“知识即是美德”,或许当我们的知识发展到更高程度,就会发 现,美德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而我们现在之所以将其视为一种超验的美德而存在, 可能是因为它符合我们意识深处某些未知的理念(良心?),而我们的智慧还没 有达到彻底理解这种美德的程度。 观察目前世界各国,那些比较理性地协调了现实和信仰的文明,在科学技术和道 德水准(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今日 的繁荣,跟美国国父们当年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他们既认识到信仰多元(当然包 括无神论)和宗教宽容的重要性,否定政教一元体制,树立起自由和共和的共同 价值观,同时又避免由于科学的巨大进步而忽视道德和敬畏的巨大潜在作用的倾 向。他们那种超越他们时代的智慧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们对清教的虔诚信仰,由这 种信仰,他们获得了部分基督和历代基督教大师的智慧。换句话说,宗教领袖、 哲学家和早期科学家们在探索终极和自我救赎中,在不同层面上或多或少地接近 了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接近所获得的知识是符合现实,并且最终是有用的。 首先在科学方面,我们举牛顿的例子。毫无疑问,牛顿是一位科学大师。他敏而 好学,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看到物体落向地面,他产生了为什么会这样的思考 ,最终导致万有引力的发现。我们知道,事实上牛顿科学精神的原动力是对造物 主创世的终极力量、方式和模式的好奇与探索,他把了解终极力量和证明圣言作 为自己的使命。也许正是这种接近和了解的努力,使人类获得了一些近似于造物 主造物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在近代,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 你推一个箱子,你的力量必须大于阻力,箱子才会朝推力的方向移动。如果你了 解牛顿力学,这一现象可作为知识而存在;但当你不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抽象关 系而相信这一状况时,或许它变成了信仰。与西方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既在历 史上没有产生过牛顿,迄今为止在科技上也还没有达到西方对自然的理解和改造 力的程度。 在社会科学方面,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真知灼见给我们很大启发。制度经济学告诉 我们,制度和道德能够极大地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甚至 有这样的假设,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遵守十戒的话,它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是全 球最高的。以美国的个人所得税为例,如果没有中产阶级道德观念(其中有很大 一部分起源于清教徒精神)的支撑,是无法维持的。一旦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主动 纳税,由于侦察和强制征税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将使这一制度濒于瓦解。中国的个 人所得税制度形同虚设便是一个很好的反例。事实上,中国近二十年来改革的经 验告诉我们,没有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的支撑,即便是绝顶聪明的大师也将对互 相牵制的复杂社会问题束手无策;没有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的支撑,一切设计巧 妙的制度都可能蜕变为增加社会不公的工具。 在欲望和追求方面,即个人和社会幸福方面,人类通过“吃一堑,长一智”的方 式了解戒律和道德对个人幸福的真正作用。最好的例子可能是美国六十年代的 “反叛运动”。在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年轻一代掀起了一股全面怀疑和挑战传统 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运动。其中一项是追求感官刺激和性解放,否定贞节观念、 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认为这是对人性、自由和快乐的束缚。但当时光流逝,许多 持这种观念去体验生活的激进“叛逆者”们从自身的经历中发现,他们获得的不 是幸福而是失落。他们最终认识到,性欲、爱情和贞节、婚姻、家庭实际上并不 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忠贞和由此带给对方的安全与归宿感 是爱情,也是幸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许人们并不了解他们真正想要得到 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满足这种渴求。但通过挫折,人们对某些道德和价值观 的认识从过去仅仅是顺从传统上升到一种理性和更深刻的知识。 结尾 真理或者信仰,应该最终符合人的理性和现实;而从现实之中,也应能抽象出接 近或论证真理和信仰的知识。那种“唯物”、“唯心”的对立二分法,和韦伯在 书中所批评的“经济决定论”与“宗教决定论”一样,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是人类思维没有达到更高层次而将事物简单化的体现,在指导实践方面是达不到 目的的,是有害的。 纵观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超一流大师都投入了对终极的思考和探索,并因 此提升了整个人类的智慧和文明。虽然这其中也有错误和曲折,因为人类往往易 于将事物简单化而走极端(特别在非多元社会),或者获得了某种物质能力而没 有达到相应的道德水准。但总的来说,只要人类不自我毁灭,能够走在基本正确 的道路上,他们对事物(特别是信仰体系)的理解每前进一步,都将使人自身在 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