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每年各得六亿拨款,还是做不出成绩来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为杨振宁庆祝85岁生日,11月10日举行了一个国际物理学大会。杨振宁接受了新加坡《联合早报》90分钟专访。他回顾了过去的85年,畅谈中国的现状、两岸统一、中美关系、高等教育、东西方教育方式等等。大概是到了“海外”,环境和听众都不一样,他讲得比在国内要中肯得多。一个85岁的老人,文思滔滔,再现他的敏锐和睿智。

他的题目是《我的生平》。他与小他50多岁的翁帆小姐的婚事,震惊了世人。但新加坡这个温和友善的国家对来自各地的杰出华人释出了敬意。杨老偕少妻的照片刊登在《联合早报》上,字里行间充满了祝福。

报载他思路清晰,说话幽默。他引用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中的段落,表示老人最终将返朴归真,没有头发,也没有牙齿。但他自己作为80多岁的老人,牙齿头发眼睛都在,是很幸福的事。

杨回顾自己的毕生历程,让人羡慕的地方就是他很早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而且一生坚持不懈。在报考大学时,本来进的是化学系,不过,当他知道物理学的美妙之后,便毅然改学物理。

82岁时,他清楚地知道“上帝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就是与爱妻的结合。两年过去了,质疑和嘲讽也随之远去,更多的是祝福和掌声。

很显然,自始至终都深知自己要什么,并且努力追求,这就是杨振宁老先生解释的人生之幸福。

现把他的回答整理在这,以供参考。


记者:杨教授是大家所崇拜和尊敬的人,你自己的感受怎么样?


杨说: 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我出生在1922年,那个时候也许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最困难的时期。我现在喜欢重看鲁迅回复给为《新青年》邀稿的钱玄同的信,意思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里面的人都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你现在去大声叫醒他们,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命运,你觉得这对他们有帮助吗?”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是多么悲观,对前途多么没有信心。我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生的。记得当时军阀混战,常常打到合肥来,我们家经常要“跑反”,跑到乡下或者医院去避难。

回顾自己的毕生经历,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而且一生都不改变。在报考大学时,我本来进的是化学系,不过,当我知道物理学的美妙之后,便改学物理了。

自己有兴趣的事,就有乐趣和满足感,你就不会再想物质条件了。我们在西南联大求学时,一杯茶配上花生米就已经是奢侈的享受了。也正是那段岁月,让我奠定了自己最坚实的基础”。而这苦中作乐可能正是年轻一代最为缺乏的。

80多年后,到了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人能够在年纪大的时候,对于他所关心的民族的命运感到舒泰,是幸运的。

记者:“在中国走上幸福之路的过程中,有你的贡献吗?”

杨说,我不敢说有大贡献,不过我曾经再三说过,我早年的得奖,能够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

现在整个世界变得很快,快的道理,是受到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科技发展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影响。今天中国进步很快,这是有目共睹;今天中国的问题多得不得了,也是有目共睹。很多人在网上抨击我,说我只会“歌功颂德”。

我只是觉得这些痛骂中国的人,并没有了解到很多问题的存在,不是今天政府制造出来的,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要想在三五十年内创造一个西方人四五百年才创造出来的社会,时间要缩短10倍,是不可能不出现问题的。所以,客观来说,中国现在的成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谈新加坡的问题

当一个年轻博士生说自己和很多同学时常都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的确,现在的世界充满了诱惑,一个数学博士可能会去搞股票,一名物理博士可能会改学资讯科技,真正能耐得住寂寞,在学术道路上孤独前进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除了真正有兴趣而且目标坚定的人能抵达终点之外,大多数人早就在半路上改变方向,选择向现实低头。
  

新加坡打造研发中心,引进外来人才固然重要,可培养本国科技人才也不能忽视。当然,就算拥有再多的科技人才,如果不清楚自己所需要什么,那在科研路上又能走多远呢?

我在西南联大毕业时,就清楚自己最崇拜的物理学家是哪三位。这就激励我前往美国深造。并且我很幸运,跟随其中一位大师做研究。

谈中国教育问题

杨说:现在痛骂中国高等教育的人很多,他们的痛骂,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呢?也不是,是有些道理。只是他们还没有想清楚。中国最优秀的名校如北大、清华和复旦等等对今天中国的贡献,比美国最好的大学,如哈佛、耶鲁对今天美国的贡献要来得大。中国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的功劳就是来自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

对于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中国政府都找我再三谈过,他们也虚心准备接受,有很多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比如,为什么政府这几年给北大、清华,每年各校拨款6亿人民币做研究,还是做不出成绩来?国内国外都很有意见。我认为,为什么这些学校没有成绩?必须仔细去问问原因。这些原因不是说每年6个亿、3年就可以解决的。

谈中美关系

杨说,中美关系是我最关心的课题之一。我在中国出生,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硕士教育,近年来,我回到中国居住,我的父母亲是中国人。我在美国60年,三个孩子现在都住在美国,我对中美两个国家都有相当的认识,有深厚的感情,中美关系很自然是我最关心的课题。现在看,中美关系在二三十年,不会出大问题,两国就算时有磨擦有冲突,却仍有种种必须合作的地方,我对这二三十年的中美关系是乐观的。可是四五十年后,就不敢预料了。主要是因为人类正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到那时,因为中美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太大了,冲突会有集中在这两个国家的倾向。

谈台海问题

杨说,5年前有记者问我80岁的生日愿望。当时我说,我最希望两岸统一,台湾回到中国怀抱。今天,我已经不再说同样的话,因为我认为台湾和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国势急速上升,相信两岸统一已经是没任何人能够阻挡的事,不管陈水扁如何翻云覆雨都没有用。我可以大胆地说,陈水扁现在的胡搞,只会造成明年选举,马英九大胜。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只要看前两次选举,票数非常接近,显然,三分之一是深蓝、三分之一是深绿,随便怎样搞法,这些铁杆票是不动的。只有剩下三分之一的游离票发挥作用,我不相信陈水扁翻云覆雨会为民进党赢得的票比输的票多。

马英九跟陈水扁在一起,被陈水扁左右了活动的空间。马英九应该把当初要打的经济牌举出来,一打出经济牌,陈水扁就要输了。可是陈水扁很厉害,他翻云覆雨乱搞,马英九反而显得很被动。他为什么会这么被动,我不知道,也许是他的策略,不正面冲突,让人民看清楚陈水扁是乱来。


秦垣川 发表评论于
This can only happen in a totalitarian government: simply to give some universities 600 million RMB a year: no competition, non accountability. This is why the money is purely wasted. China should change the way money is distributed and used.
td11 发表评论于
the question is how you measure the successfulness.
the role of school is to educate. you guys are just full of shxt.
赖活分子 发表评论于
清华要老杨的得奖的名气,这样清华在中国人面前可以吹了(国外没人理这套!);老杨要清华的棒和钱,这样老了也不寂寞了(可能老婆也是清华给按的),他们不互吹能行吗?---用国内的"行话"讲:这叫把"饼"做大!永远被骗的是中国老百姓!
无妻徒刑 发表评论于
每年6亿人民币的研究经费匝进这个无底洞,连个响都听不见,还说什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成功,杨教授逻辑上不该犯这样的错误吧?每年6亿人民币的研究经费,也就是说超过每年超过六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即使放在美国任何一所大学都绝非一笔小的数目,只有那些比较牛B的教授才会弄到每年一百万以上的研究经费,也就是说,六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可以fund六十个这样的大老板教授,北大清华加一起共一百二十位。看看美国前120位教授们每年出的成果,然后把全中国所有高校中科院各部属研究机构每年所有的研究成果加一起,再跟美国前120位教授们每年出的成果比较一下,你自己去想吧,还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多么成功,真他妈的会开玩笑。中国的高校培养的都是为钱为地位而专业于某个领域的行尸走肉,他们的追求根本不再学术研究本身,而在于他们研究出结果后个人会获得多少经济利益地位又能上升多少。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建立,你就再别想还能做出些什么大东东来,因为抱着这种想法能搞出来的东西人家早就已尽搞过了,不会等到现在。拜托,等中国人什么时候敢直面自己心底的阴暗和丑恶了再去谈学术吧。
发表新闻评论主题 发表评论于
一年几百个贪官走进社会,怎么不算成绩?
发表新闻评论主题 发表评论于
test
stillthere 发表评论于


The history taught us again and again that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but Humanity is...
风中秋叶 发表评论于
真的令人深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