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公司因把台湾列为中国一部分被迫解散 zt

日本一公司因把台湾列为中国一部分被迫解散

2008年01月22日 网易 来源: 新华社(北京)

  核心提示:日本一玩具厂生产的地球仪因将中国台湾省标记为“台湾岛”遭日本消费者质疑,称伤害了台湾人民感情。据悉,日本一般把中国台湾省标记为“台湾”,并不用台湾省或台湾岛的字样。该玩具厂道歉并表示3月底解散。


风波焦点——“学研Toys”公司制作的可以说话的地球仪。


地球仪上将中国台湾地区标记为“台湾岛”,引起一些日本消费者的“质疑”。


国际先驱导报1月22日报道
 日本大型玩具厂商“学研Toys”要解散了。1月17日消息一经宣布,让人惊讶不已,因为解散的导火索竟然是该公司出品的一款地球仪上“台湾岛”的标记。

一字之差惹来麻烦


该公司是日本著名教科辅导书出版社学习研究社(学研)的全资子公司,于2006年2月成立。去年8月开始销售在中国生产的、会说话的地球仪“SmartGlobe”。地球仪上将中国台湾省标记为“台湾岛”,并且在对台湾岛的音频说明中有“(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的表述。据悉,该公司的1万个地球仪已经销售一空。

然而,风波却随之而来。

先是公司接到消费者打来投诉电话,一些消费者质问“为什么做出了(要把台湾改为台湾岛)那样的事?要退货!”据日本媒体报道,按照日本习惯的标记方法,日本在地图中一般把中国台湾省标记为“台湾”,并不用台湾省或台湾岛的字样。

事态随着一些日本媒体的“介入”而被扩大。1月10日,日本《产经新闻》在头版以“抹消台湾”为题,大肆炒作“学研Toys”公司制售的地球仪有问题。台当局“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也趁机火上浇油,据台北“中央社”报道,该“代表处”致函公司负责人,“抗议并要求停售这种足以伤害台湾人民感情的地球仪”。

“学研Toys”公司随后在公司网站上为“出现不恰当的表述”向顾客道歉,并承诺将全额退货。17日该公司宣布,因制售明显有欠思虑的地球仪产品,决定于3月底解散。

日本人对台湾概念不清(是日本人概念不清还是日本政府概念不清?纯属别有用心!---我was一个兵)

地球仪风波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在日本人观念中,台湾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岛?我对这个词没什么亲近感。一般在日本不这么叫,都说台湾。”有过留学中国经历的堀江正树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他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课本上的地图都把台湾地区标注为“中华民国”。但是到了小学6年级后,课本上“中华民国”就消失了,改为“台湾”。

堀江认为:“大多数普通日本人都把台湾看作一个特殊的、不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地区,而不是国家。”

即使堀江的看法具有代表性,日本存在把台湾视为“一个国家”的声音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2000年出版的小林善范的漫画《台湾论》,就大肆鼓吹“台独”。因为是漫画,所以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在早稻田大学担任中文教师多年的马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日本老一辈中还有些人有‘台湾是独立国家’或者‘台湾属于日本’的想法。这些想法或多或少影响了年轻人。”

日本政府态度暧昧


“日本只有少部分人对政治感兴趣,大多数民众对台湾归属问题不怎么关心。日本政府也不会主动告诉民众‘台湾属于中国’。”马挺对此感到担忧。

在这样的官方立场背景下,日本社会出现对台湾地位的暧昧态度,也就不足为奇。

在一家市立图书馆的儿童读物书架上,记者看到“国土社”出版的《用眼睛看世界各国》丛书第64册的标题竟然是《台湾》。该书的宣传语为“阅读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到中学生。本书介绍和日本九州面积差不多的台湾的国土、历史和人文等”。

这样的事情并非孤立。2005年,大连日本人学校准备从日本引进辅助教材。其中一些教材中的地图上因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颜色不一致,遭到中国海关扣留。

分析人士指出,在一些地图上刻意掩盖该岛屿与中国的从属关系,就是这种暧昧态度的最充分体现。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郭一娜)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