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语大词典》是一部用阿拉伯语注释突厥语词的词典,完成于11世纪70年代.编著者是出生于喀什噶尔的维吾尔族伟大学者穆罕默德·喀什葛里。该书对十世纪的天文、地理、部落、民族的生活习俗、山川脉络、关隘详加考释,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书80年代初被译为维文,同时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后经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译成汉语。
《突厥语大词典》全书共分8卷,每卷又分为上下卷,卷下分列名词、动词,词目均为作家实地调查而记录的突厥语词汇,在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突厥语大词典》产生于喀喇汗王朝的鼎盛时期,作者出生和受教育的地方是喀剌汗国东部都城喀什噶尔。当时的喀什噶尔正是汗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因此,可以说《突厥语大词典》深深植根于维吾尔族的古老文化传统之中,是中世纪高度发展的维吾尔族文化的丰硕成果。
穆罕默德·喀什葛里除了著有这部词典之外,还写过另一部语言学著作《突厥语语法精义》,可惜已经失传。他这西部著作的编写意图,自然是为适应喀喇汗朝的当政者和当时在塞尔柱王朝内举足轻重的喀喇汗王族的政治需要,是为了帮助阿拉伯人学习突厥语。但这部流传至今的辞书的价值却远远不限于此,它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和中亚地区广大人民在距今9个世纪以前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古突厥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诸多方言的丰富而生动的材料,而且保存了当时有关突厥各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的大量的珍贵材料,因而是一部重要的文献。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突厥语同阿拉伯语如同竞赛中的两匹马一样并驾齐驱”。可见当时突厥语已经发展成一种相当丰富发达的语言。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固然精通阿拉伯语,熟悉阿拉伯语的辞书,但他并不局限于用阿拉伯语来解释突厥语词语,而是将突厥语置于与阿拉伯语平等的地位加以比较研究。他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于对突厥语诸方言所做的比较研究,而这种研究是以长期深入的调查为根据的,既是系统的,又是翔实的。因此可以说,在公元11世纪的比较语言学领域里,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穆罕默德·喀什葛里是个融会古今,兼通阿拉伯语和突厥语的渊博学者。他在编纂《突厥语大词典》的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当时一般阿拉伯语辞书的体例,但是正如作者本人在引言中所说的那样,他是“采用了前人未曾用过的、新颖的特殊顺序编纂了这部著作”,即依照突厥语词固有的语音结构来编排词目,使它们“各得其所”。
穆罕默德·喀什葛里把整部辞书归纳为海木宰部分、萨利姆部分、穆扎埃夫部分、米萨尔部分、三字母部分、四字母部分、滚乃部分和带有两个静符的词条部分等八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名词和动词两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内又依各词条所含字母的多少、词型、语音结构之不同以及词尾字母的顺序编排。这种编排体例是穆罕默德·喀什葛里的创造。的确,各篇章的标题虽然采用了阿拉伯语言学的术语,但那仅仅是因为那些术语一般为当时人们所熟悉的缘故,作者在使用时已根据突厥语族诸语言的特点,赋予这些术语以特定的内容。
穆罕默德·喀什葛里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他“力求使这部书在提供新东西方面达到完备的程度,使其价值和优美都达到极高的境地”。当然,所谓“完备”并非有词必录,不加分辨,不加选择。他为读者提供的知识不是死的。他在引言中说:“凡被使用的,我都加以收录,凡是不用的则摈腻末取。但是我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即可找出依据规律可以类推的词以及被我摈腻未录的词”。他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即使在今日词典学的实践中仍是有用的。
突厥语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当时它包含有许多方言。穆罕默德·喀什葛里认为“回鶻人的语言是突厥语”,又指出:“从伊丽水、也儿的石河、亚马尔河、亦的勒河诸河流至回鹘诸城镇等地区居民的语言也是正确的。上述语言中最标准的语言要数哈卡尼耶中央地区居民的语言”。
哈卡尼耶中央地区居民的语言,即喀喇汗朝的文学语言,与回鹘语是同一语言,这显然是穆罕默德·喀什葛里的观点。这就雄辩地证明了,《突厥语大词典》是维吾尔族人民所创造的高度文明的一卒光辉的里程碑。
《突厥语大词典》约包含7500词条,采录的范围非常广泛。为了诠释突厥语词的意义,作者还引用了许多谚语、格言、诗歌,还有叙事诗和散文的片断。所以说,《突厥语大词典》不只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突厥语的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和方言学的系统而完备的知识、突厥语和阿拉伯语、波斯语的比较语言学的知识,还包含下述内容:
一、介绍了突厥各部落,提供了有关这些部落的部分材料。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伊斯兰教观念的局限,比较客观地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
二、记述了当时突厥一些部落居住的地区及其四界,对这一地区内的城市、重要村镇、交通枢纽和山川的名称都有介绍,甚至还结合某一重要历史事件举出了与一些地名有关的传闻掌故。
当然,由于历史已经推进了900多年,我们现在对书中所说突厥各部落的理解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对有些部落(例为“秦”部落)所持的确切对象和范围也有争议。但就总体来说,此书对我们了解当时突厥各部落的情况是很有帮助的。
三、书中引用了各种体裁、各类题材的突厥语文学作品的片断242节,谚语200余条。这部分内容可以称得起一部相当珍贵的中古时期突厥语文选,它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观点。
四、提供了许多当时维吾尔人和其他突厥部落人民的物质及文化生活有关的重要材料。譬如,词典中介绍了农牧业方面的许多词汇和常见的鸟兽、农作物、草木的名称,并说明了它们的特征。这类材料有力的表明了当时农牧业生产的发达程度。又如,词典中收录了一些医药学方面的词汇,还介绍了常见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这就充分证明了民族医学在当时的高度发展。
五、词典对政权机构、品衔阶级、军事制度等方面的术语做了解释。
六、词典提供了有关历法和天文的宝贵资料。譬,词典中列出了黄道十二宫和许多星辰的名称。
此外,词典中还讲到突厥各部落人民喜爱的食品饮料及其制作加工方法,提到乐器、居室、城郭的形制等等。这些对于了解当时突厥人的日常生活,都是不可少的材料。
至于《突厥语大词典》的引言,可以看作一篇卓越的语言学论文,它概括了突厥语的主要规则,并用比较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突厥语诸方言和哈卡尼耶中央地区的标准语,论述了它们的差别和对应关系。引言还专门记述了突厥人和突厥诸部落的分布情况,表明它们的相对位置,所以它对于研究中古时期突厥各部的历史也是一篇可利用的重要资料。
词典中的圆形地图,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突厥诸部和突厥语言的分布而绘制的,但它的价值却大大高于一般的方言分布图。穆罕默德·喀什葛里批判地继承了中亚穆斯林地理学的遗产,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关于中亚地区的丰富知识,创造性地描绘出了作者所认识的世界。这幅圆形地图,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中世纪历史地理学的重大成就。关于《突厥语大词典》作者的生平,过去知道得很少。在词典中,作者只提到了这样几点:
一、他的名字是穆罕默德,父名侯赛因,祖父名叫穆罕默德。他的父亲家族隶属于喀喇汗国的王室。
二、父亲侯赛因曾任巴儿思罕的汗。
三、今喀什疏附县乌帕尔乡的阿孜克村是作者的故乡。
四、他的老师是当时生活在喀什噶尔的著名学者侯赛因·伊本·海莱弗·喀什噶里。
历史文物和文书证明,穆罕默德·喀什葛里确实出身于喀喇汗国的王室,他出生在祖父穆罕默德的宫邸,这座宫邸位于乌帕尔附近。伟大的学者降生时,他的祖父给他起名叫“麻赫穆德”,这名字包含有“益民”、“赞善”、“昭文”、“博识”等意义。
回历450年(公元1058年)穆罕默德·喀什葛里离开了喀什噶尔,在中亚广大的腹地做长期旅行。他遍历了突厥各部落人民生息的城镇和乡村,对“突厥、土库曼、乌古斯、奇吉尔、样磨、黠戛斯等语言的词汇和音韵”进行了调查。《突厥语大词典》所依据的语言材料大部分是通过认真扎实的科学调查搜集来的,因而词典在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方面的价值特别高。
穆罕默德·喀什葛里于回历464年(公元1072年)前后到达巴格达。那个时期的巴格达是塞尔柱苏丹国的都城,而苏丹国的权力实际上操纵在王后托尔坎哈敦的手中。这位出身喀喇汗王族的王后鼓励喀什噶尔的学者在巴格达从事政治和学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一切机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穆罕默德·喀什葛里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着手编写这部语言学巨著的。词典于1074年2月10日完成,后来又经过反复修改,呈献给哈里发奥布尔卡西姆·阿布杜拉陛下。
1080年,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随一个访问喀拉汗王朝的巴格达使团返回故乡喀什噶尔,在今乌帕尔山坡下的毛拉木贝格村开办了一所学馆,度过了几年的教书生涯。他死后,被安葬在乌帕尔山上。为了纪念这位不朽的学者,这座小山被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称为“艾孜热特毛拉木”——“圣人山”。
《突厥语大词典》写成后,经过辗转传抄,不少阿拉伯学者都读过并利用过这部著作。一直到14世纪,还有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这部词典,并引述了部分内容。
1914年,在伊斯坦布尔,有一位出身于奧斯曼帝国大臣纳吉甫·贝伊家族的妇女,迫于穷困,把一部《突厥语大词典》的抄本通过书商卖给了一个名阿里·埃米里的人。这个抄本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唯一抄本,现珍藏于伊斯坦布尔图书馆,它是在词典纂成190年之后,根据作者的手稿缮就的。土耳其学者克里斯利·里弗埃特把词典再度转抄,交付铅印。
《突厥语大词典》铅印出版后,立即引起国际上许多著名突厥学家的重视。1928年,德国学者卡尔·布罗克尔曼第一个用德文发表了这部词典的索引,后来又把词典中的诗歌和谚语单独汇集成册发表。
1939年至1941年,土耳其学者伯西姆·阿塔拉伊连续发表了《突厥语大词典》的土耳其文译本(三卷)和一部索引,同时正式影印出版了词典的阿拉伯文抄本。
1960年,苏联出版了《突厥语大词典》的乌孜别克文译文。
在英国、日本、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里,也有不少学者正在从事《突厥语大词典》的研究。例如:杰拉尔德·克劳逊在他的《十三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语源学词典》中,就引述了《突厥语大词典》中许多词条的阿拉伯文释义。
资料来源:西域文化研究所